和睡眠有關的神經遞質主要有:

  • 腺苷
  • 甘丙肽
  • γ-氨基丁酸
  • 褪黑素
  • 白細胞介素

腺苷

腺苷作為神經調質, 調節多種神經生物學功能。隨覺醒時間延長,動物腦內腺苷水平逐漸增 高 , 在睡眠期顯著降低 。 因此,腺苷被認為是調節睡眠的內穩態因子之一 。

腺 苷 受 (receptor, R) 有 A1R、 A2AR、 A2BR 和 A3R 四種亞型, 其中 A1R 和 A2AR 與誘導睡眠相關。 激活 A1R 可抑制促覺醒神經元誘導睡眠, 也可抑制促眠神經元導致覺醒, 其作用存在腦區依賴性。

PGD2 及腺苷調節睡眠覺醒分子機製圖

PGD2 由分佈在蛛網膜和脈絡層的 L型 PGD2 合成酶催化合成[44,84,86,87], 生成的 PGD2 在腦脊液中循環, 激活集中分佈於基底前腦下方蛛網膜上的 PGD2 受體, 增加局部胞外腺苷水平, 通過腺苷 A2AR 介導, 可能將催眠信號傳入 VLPO 神經元, 抑制下丘腦 TMN 覺醒神經元活性, 誘發睡眠。 PGD2 或腺苷可能激活 VLPO, 抑制 TMN, 誘導睡眠; 另一方面, 內源性 PGE2 和 Orexin、 藥物組胺 H3 受體阻斷劑 Ciproxifan激活 TMN, 活化組胺能神經系統, 增加覺醒。 由此我們提出假 說: 下 丘 腦 內 VLPO-TMN 類 似 於 「 蹺 蹺 板」 模型進行睡眠覺醒的時相切換。 如 果 VLPO 的活性處於優勢 (重心偏向 VLPO), 動物睡眠; 反之, TMN 活性處於優勢, 動物覺醒。


甘丙肽

我們對睡眠的渴望隨著清醒的時間增加而增加,直到睡眠變得無法避免。睡眠剝奪後所產生的睡眠會時間更長,深度也更強,並且伴隨著強烈增強的δ波段(0.5-4赫茲)的腦電波活動,這種現象被稱作為睡眠穩態。

甘丙肽能神經元是睡眠-覺醒時相調控過程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來源。2019年9月19日,William Wisden實驗室與帝國理工學院Nicholas P. Franks實驗室合作(第一作者為Ying Ma博士)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Galanin Neurons Unite Sleep Homeostasis and α2-Adrenergic Sedation,揭示了睡眠穩態和α2腎上腺素所導致的鎮靜現象背後的神經調控機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小鼠的側視前區的甘丙肽分泌神經元被損傷後,其體內的睡眠穩態被破壞因此睡眠穩態需要側視前區甘丙肽分泌神經元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 (GABA) 是一種天然活性成分,廣泛分佈於動植物體內,如豆屬、參屬、中草藥等的種子、根莖和組織液中,或者動物神經組織中。它不僅能在人體內參與合成膠原,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性物質,能產生對中樞神經衰弱、失眠等癥狀的改善作用。在睡眠覺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GABA作為一種神經遞質, 在神經元內合成。GABA神經元分佈廣泛, 所有的皮質層均有GABA能神經元的分佈, GABA突觸的活動大小和持續時間由質膜蛋白即GABA轉運蛋白決定。GABA能神經元分佈在基底前腦和前下丘腦, 並在睡眠時這些神經元的放電增加。中腦和後腦也有該神經元的分佈。

在REM睡眠期間。GABA神經元可以抑制參與覺醒的其他類型神經元,促進睡眠的產生。

人體在休息時,大腦釋放γ-氨基丁酸,使得神經興奮性降低,神經放鬆,進入安靜的睡眠狀態。人在白天正常狀態下,釋放的γ-氨基丁酸少,此時神經活躍,興奮度高,主要由交感神經主導。人在夜晚正常狀態下,釋放的γ-氨基丁酸增多,此時神經處於放鬆,興奮度低的狀態(神經由副交感神經主導),比較容易睡著。


褪黑素

褪黑激素(Melatonine,MT)是由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之一。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躍。

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晝夜節律的.夜幕降臨後,光刺激減弱,松果體合成褪黑素的酶類活性增強,體內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應增高,在凌晨2-3點達到高峯.夜間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睡眠的質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松果體萎縮直至鈣化,造成生物鐘的節律性減弱或消失,特別是35歲以後,體內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顯下降,平均每10年降低10-15%,導致睡眠紊亂以及一系列功能失調,而褪黑素水平降低、睡眠減少是人類腦衰老的重要標誌之一.因此,從體外補充褪黑素,可使體內的褪黑素水平維持在年輕狀態,調整和恢復晝夜節律,不僅能加深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更重要的是改善整個身體的機能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延緩衰老的進程。

人的大腦通常在晚上9點或10點開始分泌褪黑激素,也就是大多數人睡覺的時間。隨著褪黑素分泌的增加,身體就會開始意識到該睡覺了,提醒你在一個理想的時間就寢。這個過程和人體在光線的暴露時間有關,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因為褪黑素的產生和你吸收的光線密切相關。

如果你晚上還很清醒,比如在使用電子設備,它們發出的光會阻礙身體產生褪黑素的能力。最好在臨睡前一小時停止使用電子設備,幫助增加褪黑素的分泌,保持一個穩定的晝夜戒律。上夜班的人因為晚上在亮光中工作,褪黑素分泌不正常,經常會出現生物鐘紊亂的問題。


白細胞介素

白細胞介素是由多種細胞產生並作用於多種細胞的一類細胞因子。由於最初是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發揮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現仍一直沿用。

免疫系統對 睡眠的影 響主 要是通過 釋放細胞因子而實現的。到目前為止 ,已知參與睡眠調節 的細胞因子就包括白細胞介素 1 (Inter— leukinl,IL-1)。

機體受到細菌感染時,可引起機體發熱 ,睡眠也明顯增加 。發熱是 由於巨噬細胞釋放內熱原所致 ,IL-1就是 內熱原之一。睡眠增加是由細菌產生的胞壁醯肽類 (Muramyl peptides,MPs)引起的 ,研究表明 MPs在 體 內、外均可促進 1L—l的釋放 ,說明 IL-l的催眠作用並非發熱的繼發反應 ,可能是其直接的中樞作 用。

當機體 受到細菌感染時 ,除引 起外周 的免疫反 應外 ,細菌的產物如 MPs可進入中樞,刺激 星形 膠質細胞釋放 IL—l,IL- l可通過 增加 PGD 的合成 、IFN 和 TNF的 釋 放 及 下 丘 腦 一 垂 體 釋 放 CRF、GRF、 CLIP、des-a-MSH 等激 紊來增加 SWS,以調 整機體 、儲蓄能量 ,配合 免疫系統抵 抗侵 入 的細 菌 ,同時,IL—l還 可通過增加 PGE 刺激 GH、PRL、ACTH、a—MSH 和 Gc的釋放來增加快動眼睡眠 ,並適當抑制 SWS,進 行 調整 ,這 可能是機體維持 內穩態 的一種精細 調節機制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 明,睡眠和免疫系 統 之 間有著 內在 的聯 系 。IL-1是 兩 系統 間 聯 系的重要媒介之一 ,因為不僅機體 多種細 胞 可產生 1L-1,且體內多種部位存在 IL一1的受體。

綜上,IL-1是內生致熱源(EP)。EP是體內某些細胞被發熱激活物激活後產生的一組內源性的、不耐熱的、能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引起發熱的致熱性細胞因子,是發熱過程的共同信息分子。其中最主要的產EP細胞為單核、巨噬細胞。簡單來說EP就是可以引起機體發熱 ,睡眠也明顯增加。

參考文獻:

【1】腺苷和睡眠覺醒調節 曲衛敏 , 孫 宇 , 許 奇 , 黃志力

【2】李樹新. 白細胞介素1對睡眠的調節[J]. 中國藥理學通報, 1995, 000(003):179.


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失調


非醫學類回答。你可以查查褪黑素的影響


神經遞質可以增加或減弱神經衝動的傳導,不代表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失眠的思路。

縱觀人的一生,很少有從出生就開始「失眠」的患者!第一次失眠,也許是情竇初開的青春期?也許是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也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也許是夕陽無限好的老年?也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失眠的滋味。

為什麼在青春期之前的青少年以及嬰兒時期不容易失眠?彼時,神經遞質與之後的生命時期有什麼劇烈的變動嗎??

我們再看不同的地域,比如美國人與非洲人與歐洲人與亞洲人(尼泊爾?);再比如中國的不同歷史時代春秋、戰國、唐宋元明清、民國、新中成立之初與改革開放之後。失眠人羣、失眠程度有沒有可能會不同?

失眠可能在不同的地域國家、或同一地區的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特徵。

個人淺薄的認為:失眠是人在與環境互動過程中的調試行為。這種調試有可能造成內分泌的改變、神經遞質的變化,但神經遞質改變可能是果。


抽煙的戒煙失眠,多巴胺


心無所歸!越是無所事事,大腦越會給自己找事!不是大腦出了問題,是你把他閑的!!


看你是入睡困難還是早醒易醒,如果都有基本上是焦慮引起的,這個跟我們大腦的杏仁體還有藍斑有關,我是焦慮症失眠的,你可以去試試失眠認知治療,祝你早日拜託這個東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