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德彪西的歡樂島,肖邦的第二十四首練習曲,莫奈的印象日出,威廉透納的遇難船,文藝復興後的人們為什麼這麼執著於大海或者其他自然元素?謝謝


謝邀~

我們講到的「西方」(Western World),一般來說主要是指歐洲、美洲和澳大利亞。諸如繪畫、音樂、戲劇、文學、詩歌等形式的西方藝術,他們的根源都來自希臘文明,也就是地中海文明。而如果我們看看這些俗稱的西方世界國家,大多臨海,需要通過海洋和海路航行去建立和這個世界的聯繫,自然而然地,大海就成為了西方世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不少藝術家關注和描寫的對象。

與此同時,大海也有著自己的無窮魅力。在人類的科技文明不如今天這樣發達的日子裡,大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曾是一個深不見底、曠闊無邊的神祕存在,有點兒類似於在上個世紀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想像和感知,那是一個充滿了神祕力量,不能夠被完全掌控的物理空間。

美國畫家Andy Thomas的Moby Dick

因此,挑戰大海,就成為了一種人類測試自我勇氣和自身能力的象徵。在我們熟悉的許多西方文學作品裡,都有過這樣的主題,例如《老人與海》、《白鯨》、《海底兩萬裏》,這些文學作品裡的大海充滿能量,令人嚮往,又具備幾乎吞噬人類的巨大力量。

可以說,大海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了人類挑戰自我、考察人性、實現成長、探索未知的戰場。類似於去征服自然,到海上去,是一種具有神聖使命感的事業。因此,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出現一代又一代的航海家、探險家和科學家,通過個人的努力去探索世界、描述自然的力量、發現地球的祕密,而這並不只是哥倫布們在做的事情。藝術家在描述大海時,也充滿不屑一顧的熱情,有的時候簡直毫不遜色於在海上航行的水手。

*

說起西方的繪畫藝術,在其歷史中,從未有過一位畫家如英國畫家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 1775-1851)那樣執著於描述大海。在電影《透納先生》中,就有這樣的橋段,他常常背著速寫畫架和各種材料,徒步旅行在英國各地的高原、湖泊、山崖、海邊,為的就是一睹晨間的海面金色霞光和無盡翻騰的洶湧海浪。在透納留下的大量的水彩速寫和油畫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不斷出現的大海形象。而透納也像是一位老道的水手,有著一對充滿激情與力量的雙手,把自己對自然力量的崇拜與對海洋的探索都直接抒發在油彩和畫布上。

電影《透納先生》

從1790年開始,透納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他的水彩畫,直到1796年,他開始了他的油畫作品創作。他的第一幅油畫《海上漁民》(Fishermen at Sea),就描述了一個深色調的出海故事,具有神祕而扣人心懸的視覺特色。

這幅畫面描繪了在懷特島附近的一處波濤洶湧的海面上,一些漁民伴隨著皎潔月光出海捕魚的圖景。這幅畫猶如一曲清冷的詠嘆調,將人類生命的脆弱性與雲層背後閃爍的月光結合在一起,同時把人類征服自然的勇氣和對自然崇高力量的致敬並置在一起。那黑暗中陰雲密佈的天空,以及漁船背後寬闊的大海和背景中威嚴的海岸礁石為代表,顯示出來了大自然不為人知的力量。而那夜晚月亮的冷光與漁民的小船上透出的溫暖的燈籠之光,也在畫面的色調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出來畫家對於人類探索大海的行為給予的充分肯定與同情。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Fishermen at Sea exhibited 1796

可以說,從透納的第一幅油畫開始,海洋,就成為了他一個充滿標誌性的繪畫主題,從各種角度、維度、情緒出發,展示出了特納作為一名畫家那廣泛而博大的雄心壯志。他拒絕成為一個服務權貴階級的傳統畫家,他像是抱著一顆地質學家和航海家的好奇心與勇氣,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反覆地琢磨、展現、刻畫、渲染出大海與星辰的壯美遼闊。而他的作品在海洋主題的描繪基礎上,也如歷史畫一樣的多元,融入了文學和神話的影響,總是把自己對於人類精神的評價與自然的景觀緊密結合,由此挑戰了傳統繪畫大師的風格,並在繪畫技術上取得了快速的進步。

電影《透納先生》

在18世紀的藝術歷史中,描述神話與宗教故事的歷史畫是畫壇上的絕對主流,而記錄和描述大自然景象的風景作品其實並不受人重視,在藝術地位上遠低於歷史畫。但是,在透納的筆下,人們看到代表人類文明的大船可以在充滿陽光、風暴、大雨和霧霾的海上航行,而海洋可以從各種顏色、各種天氣、各種形態出現,氣質上流露出如古老神跡一般的壯美景象。這種自然力量和人文力量的共存,和揮之不去的對抗性充滿了戲劇的張力。因此,透納的風景畫,以描繪大海的壯麗景色為例,展現出了前人不曾有過的技法、膽識與渲染力,因而聞名世界。

The Slave Ship, originally titled Slavers Throwing overboard the Dead and Dying—Typhoon coming on ,J. M. W. Turner, first exhibited in 1840

在1840年展出的《奴隸船》,就是一個繪畫歷史中最為震懾人心的畫面,也是藝術家對海洋力量的迷戀的一個最為突出的例子。這幅畫是根據一首詩歌作品完成的,而這首詩的內容描述了一個關於奴隸船的真實而悲催的故事:狠心的船長在1781年,把船內已經生病和瀕臨死亡的黑人奴隸拋出了船艙,以便可以得到一份海洋保險金。一方面,這幅畫的風景部分渲染,讓畫家描述了他看到和想像的一種大自然的無窮力量;而另一方面,血紅色的天空,也讓畫家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反思了人類文明的行徑。

這幅波瀾壯闊的畫作中,一個個黑人奴隸被拋出船艙,一個個生命就這樣在海上迷失了。透納捕捉到了這個真實歷史事件的恐怖性和一種大自然的黑暗張力,通過充滿動感的顏色,和如火焰一樣的光線融化了海洋和天空邊界線。《奴隸船》的驚人技法和具有人性批判意味的作者思考,讓幾乎所有的藝術評論家都認為,這是透納所有描述大海壯麗的作品中最為不朽的一幅。

他尤其注重描畫在水面的光線、霧氣、天空和火焰一樣的雲朵晚霞,著力描繪出光線和大氣的一瞬即逝的效果。許多避開具體細節描繪、注重整體氛圍的繪畫技法,直接為後來法國印象派的繪畫理論開闢了新的理論道路。

大海,如一個狂野不羈且滿載希望的高原,成為了人們征服外界、提高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據說,透納曾經在暴風雨的天氣中,把自己捆綁在大船的桅杆上,就是為了親身體驗暴風雨的力量與景象。而他逐漸捨棄描畫實物的細部、追求整體畫作的氛圍,更是為後世的藝術創作開闢了新的探索之路。因此,透納就是一位繪畫藝術中的探險者,他雲遊四海,創作豐富,透過畫筆他教會了人們去更好地看待大海,並尊重自然的力量。他的作品對後期的繪畫創作有相當大的影響,不愧為公認的世界上最偉大的風景畫家之一。

*

再說回到西方藝術,西方國家,尤其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成長都是建立在海洋文明之上的,對於這些國家來說,建立了海上霸權就意味著掌握了海洋文明,掌控了海路就意味著壟斷了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因此,如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在藝術史上綻放過無限光輝的西方國家,無不是在歷史的某一階段中統領過海上霸權。

大海,意味著資源,意味著力量,意味著財富,也意味著一種身份和地位。

édouard Manet,Steamboat (Seascape Calm Weather) 1864-65,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法國現代主義畫家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因為他出色的肖像畫而聞名世界,例如《草地上的午餐》和《奧林匹亞》都是人盡皆知的法國現代主義繪畫佳作。而在他用自由的筆觸描述資產階級生活的同時,這位法國男人依然用畫筆記錄下來了他對於大海的嚮往。

édouard Manet,Boating,1874,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馬奈的一生中畫過許多與大海有關的作品。

除了一批描繪如遊船、碼頭、海上航行、船上甲板、海上漁船等較為日常、較為平靜的景色為主的海上畫面之外,馬奈還畫過一些具有歷史事件意義的大海故事。反映出來馬奈作為一個畫家,對現代生活的反應和思考,包括記錄下一些對於國家戰爭的繪畫作品,這些題材可能被視為對「歷史繪畫」(historical painting)類型的現代主義表現。

édouard Manet,The Kearsarge at Boulogne,1864,藏於大都會

在這類作品中,最為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基爾薩爾格與阿拉巴馬戰役》(1864年),被稱為美國內戰的「瑟堡戰役」。這是一場海上小衝突:發生在美國南北內戰期間,美國軍艦「基爾薩爾格號」(Kearsarge)在將入侵者「阿拉巴馬號」擊沉,獲得勝利。由於這一海戰發生在法國沿海,於是在法國成為了頭條新聞。

有趣的是,馬奈並沒有親眼目睹這一廣為人知的事件,而是通過藝術家的想像,將這個歷史事件畫成了兩幅畫作:一個是《海戰現場》(現在藏於費城藝術博物館)和《基爾薩爾格與阿拉巴馬戰役》(現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不過,基爾薩爾格號在戰後的幾周後停靠了法國海港,馬奈也趕緊去現場圍觀,並畫了一些速寫。

édouard Manet,Alabama and Kearsarge, 1864 藏於費城美術館

但是,在這些描述海戰的畫中,馬奈是在閱讀了相關文字的報道之後,憑藉自己的想像力和充滿張力的畫面技巧,飛快的完成了這幅畫。甚至僅在真實海戰勝利的26天之後,這張畫就出現在了一家巴黎畫廊的展覽中;這種事如果放在今天,那也是說明瞭一位卓越畫家的蹭社會熱點成功。

在這幅畫裏,我們可以看到馬奈不同於透納那樣的海洋處理:他不選擇給海戰賦予如同古典神話那樣的絢麗多彩的畫面氣質,而是整個畫面布滿了暗灰和深藍色的情緒。且在畫面的四分之三的部分都描述海上的情況,給人一種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這幅畫使用了高高的俯視視角,和傾斜的觀看角度,來暗示一種充滿動感和波浪晃動中的戰鬥的混亂效果。

這畫面裏還有些細節,例如:在畫面頂部籠罩的濃煙中,有人跳船;而在圖片的中央,一團青綠色的海浪中有人正抱著船身的殘片漂浮,等待著救援;整個畫面裏充滿了藍色和灰色的海浪;而遠處的其他人,則完全拋棄了正在沉沒中的阿拉巴馬號。

édouard Manet, Sailing Ships and Seagulls, 1964-68

馬奈本人對於海上生活一定是有迷戀的,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違背了身為法官父親的意願,拒絕進入父親從事的法律職業。儘管他具有過人的藝術才能,但他從心底渴望從事海軍職業。 馬奈在16歲時就參加了法國海軍軍官精英訓練學校的入學考試,可惜他沒考中,但他決定,繼續在海上度過必要的一段航海生活,加強經驗,過段時間後再次參加考試。

édouard Manet,The ship『s deck. 1860

於是,他曾與其他年輕的海軍候選人一起,在法國和巴西之間航海旅行,在一艘小型帆船上度過了大約四個月的時間。但是,最終他還是在海軍考試中不及格,不過卻在藝術史上獲得第一;一年之後,他終於放棄了海軍夢,去巴黎老老實實學習了藝術。 不過儘管如此,馬奈畢竟擁有過短暫的海洋生活經歷,而他一直以來懷抱的海軍之夢也最終實現在了畫作之中。

*

海洋就像個性情難以揣摩的老人,既有他狂風暴雨的一面,也有他寧靜致遠的一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大海是否已成為了人類文明相互爭奪資源、相互比試武力的場地,不變的是,大海總是博大而豐富的。所以,無數的藝術家都為大海的神祕、壯麗和宏大所傾倒,想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記錄自己眼中的大海。

到了21世紀,藝術的媒介和手段愈加豐富,電影、視頻、裝置藝術都進入了當代藝術的領域。英國當代著名的女性藝術家,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長期以來就一直利用她的電影、攝影和繪畫藝術描繪著她眼中的大海。與透納那種充滿男性荷爾蒙張力的繪畫作品不同的是,迪恩她的作品顯得非常緩慢安靜。畫面中,她表現了人類對於天空、船隻、海洋和燈塔等事物的細膩入微的情感,情緒上充滿了女性的敏感、細膩、浪漫,和對於舊時海洋文明的眷戀。

英國女性藝術家,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

其中的一個代表作是1996年完成的《迷失海上》(Disappearance at Sea)是一部由16毫米的彩色膠片拍攝完成的電影短片,在英格蘭北部的特威德河畔,在一個名叫St Abbs Head的燈塔上,這部14分鐘的電影緩慢的記錄了一個大海的故事。

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的《迷失海上》作品截圖

《迷失海上》沒有什麼劇情故事,是由一個靜態攝像機捕獲的七個長鏡頭組成,在旋轉的燈塔燈泡的特寫鏡頭中,和俯瞰大海的鏡頭之間交替顯示。伴隨著燈塔裏發出的有規律的機械運動的聲音和此起彼伏的海洋自然聲,包括周圍的風聲、海鷗聲、海浪聲,這是一個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的聲效環境。隨著電影的進展,時間場景上從黃昏變為夜幕降臨,天空的顏色在一系列的黃色、紅色和紫色中緩慢地漸變移動。

唐納德·克勞赫斯特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唐納德·克勞赫斯特(1932-1969)的真人故事:他是一名英國商人和業餘水手,他曾長期在世界各地的大海上航行,甚至不斷嘗試新的航行路線,隨時迎接突如其來的失敗,在現代文明生活中依然崇尚大航海精神,不懼死亡。

1997年,迪恩解釋了她如何理解克勞赫斯特的探險精神,她認為,他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失敗的勇氣呈現。關於大海,我們人類還有太多的未知領域,人類的理智在海上或許隨時隨地都可能成為一種被「懸置」的信號,甚至是一個折磨人的心理狀態。

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的《迷失海上》現場圖

迪恩從一個藝術家的角度重新觀察克勞赫斯特的故事,認為他的探險生涯是一個充滿孤獨的個人世界,是一個充滿了人類傳統思想與理想化勇氣的困境。所以,迪恩的《迷失海上》就像是一則現代生活寓言,風格上詩意而緩慢,卻內核十分沉重,讓人們看到茫茫大海的無窮無盡,個體生命的渺小,人類自身的侷限性。這種詩意的電影,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體會大海,重新認識海洋的力量,反思人類的探索精神。告訴我們,面對大海,我們不僅要探索它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層面,還要反思海洋文化對於人類精神的心理作用。

*

不過隨著西方世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類從對於海洋的恐懼和崇拜,走到了全面征服海洋、掌握海洋、利用海洋的階段,甚至到今天,人類已經到了威脅海洋、破壞海洋,需要我們去關注海洋、保護海洋的新一階段。

因此,西方藝術家們,除了在物理層面、精神層面探索大海對人類的感召力之外,人類的活動對於海洋生命的影響,這也是不少西方當代藝術家們探索的主題

其中,馬克·奎因(Marc Quinn)作為英國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英國青年藝術家」(YBA)運動中的一員,他的藝術作品就常常以大膽的表現和獨特的材料使用而聞名世界。在生命主題的一貫探索中,海洋環境與海洋生命也成為了他一直關注的問題一員。

《毒性升華》(The Toxic Sublime)系列作品

在2015年,他新創作的一系列繪畫作品《毒性升華》(The Toxic Sublime)就展示了他對海洋這一概念的私人理解,尤其是充滿創意地討論了人類工業污染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這個系列是一組扭曲的、三維的「風景」,模糊了繪畫和雕塑的界限。奎因用了一張在海灘上拍攝的日出照片印在畫布上,然後對這張照片進行解構、改變和腐蝕。畫布進一步經過噴塗、打磨、彎曲和摺疊而改變形態,在此過程中奎因將畫布帶到城市生活裏——倫敦的街道上,在那裡使用砂光機、街道上的碎屑、鏈條、釘子或下水井蓋,對這幅畫進一步「破壞」。最後城市的打磨完成了畫布的最終樣子,在畫中留下如幽靈一樣的輪廓。

《毒性升華》(The Toxic Sublime)系列作品之一

在他的這一組作品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的雕塑作品:一些被侵蝕的貝殼雕塑,或是被冰凍住的大海波浪。

《毒性升華》(The Toxic Sublime)系列作品之一

這一系列新的雕塑作品主要由不鏽鋼和白色混凝土的材料製成,其中一個名為《冰凍波浪》的作品長度超過了7.5米,十分具有視覺震撼力 。通過引用流體動力學科學的技術,奎因用最新的三維技術捕捉了一股充滿力量的海浪,把這種具有古老的歷史和巨大動力的潮汐動作變成了一個當代藝術中的定格時刻。他採用不鏽鋼、混凝土來澆鑄這個來自大自然的景觀,形成一個巨大波浪的當代雕塑,但同時也是展現出來了人類技術對於一種原始自然裏的獵殺。

《毒性升華》(The Toxic Sublime)系列作品之一

藝術家在這裡似乎是讓我們反思人類自身的強大能力,海浪這種來自自然的巨大力量與美麗景色比我們的歷史更長久,也比我們更強大,我們在技術野心的支持下,也要適度反思自己的行為。無論我們幹擾了地球多少,大海和天空這種優雅而簡約的巨大力量,都比我們人類已知的力量、理論和知識都更加強大、古老、雋永,值得我們充滿敬畏地對待。

這些作品在倫敦著名的「白立方」畫廊展出,獲得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

這些作品中,奎因十分逼真、十分直接地表達了自己對於人類海洋探索的反思。他在英國海邊收集貝殼、石塊、漂浮物,並把它們帶回工作室,再進行放大、打磨、改造,形成充滿都市氣息、當代風格的雕塑物,讓參觀的人們重新思考自我生存與海洋保護的關係。

最後,升華一下,海洋的魅力和力量確實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類進行探索,但是,我們也要記住和尊重其他的生命體,也要時刻保持對於自然、海洋、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

--------------------------------------------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西方藝術中對大海的描述真的太多了,暫且說這麼多,以後想到了好的再來補充。


謝邀。

歷史上看,除了地理因素,也許還因為在我們的傳統中,藝術家和藝術不是主流的人和事,所以我們的藝術家們更有入世入市入仕的訴求,所以要去內陸之地發展,脫離了環境。

還有,對大海的波瀾壯闊的描寫,我們的傳統的藝術技法遠不如西洋藝術有利,就乾脆避了這個短吧。


一個不成熟的猜想,附帶一些快忘了的地理知識,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西方國家 就暫且定義為歐洲。記得以前地理課學過:歐洲大陸輪廓支離破碎(???)海岸線曲折漫長,大部分地方距海不遠。看。

所以歐洲大部分是沿海國家。然而歐洲的沿海國家有什麼特點?大面積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又有什麼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地方好像整天都在下雨了——確實是整天都在下雨。

別急,我沒偏題。

這種氣候對人類來說簡直就是天堂。夏天不用忍受酷熱,冬天不用穿秋褲(劃掉)不用忍受酷寒,看看,多棒的地方呀。人們都喜歡住這兒,自然而然人就多了。人多了,經濟發達。繁榮。溫飽問題解決了,就肯定有文化發展起來了。總而言之,因為氣候的適宜且沿海方便,歐洲人大多數聚集在沿海地區。自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劃重點,沿海國家,人多,文化。

再厲害的藝術家們也總有靈感匱乏的時候,每當遇到瓶頸,他們或許就會挑一片人少的海岸,獨自一人靜靜沉思。

啊,大海啊,大海。你為什麼這麼大?這麼藍?這麼美麗?大海啊大海,我深深地為你著迷。然後找到感覺,回家,畫畫,寫曲子。以上。(?????????)

中國是內陸文明,以農耕文明為主。雖然中國海岸線綿長,但古代中國主體仍是農耕文明,日常生活自給自足,沿海人民以近海捕撈為主。地形上來說,中國地形多樣,五嶽山水,內陸湖泊數不勝數,京府江浙等富庶之地風流才子多好遊歷山水,中國的湖泊山川尚未走遍,又有何心何力乘風破浪於海上,思海外之景?文化上,《論語》有言:「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醉翁亭記》:「……在乎山水之間也。」中國不管是儒道佛等各家都相信山水(自然)的力量,認為自然能夠教化人心,山水依附共生這不僅僅是普遍的地貌,而是中國人心中一種理念,剛柔並濟,綿綿不絕,巍巍屹立。因此在中國繪畫上形成獨有的山水畫。海的深黑和不測,海面無垠又無山勢,古代中國外來海上之客朝拜進貢為多…此類種種都是古代中國長於山水而未見海洋之圖的原因。

西方是海洋文明,以航海貿易為主。西班牙葡萄牙打開歐洲的世界之門後,鬥士們將海外的所見所聞在國內傳播,讓歐洲本土的畫家作家對那個神祕的世界充滿憧憬。另外聖經中也有對海洋的界定和女神傳說等,可以說他們對海洋的崇拜是自古以來的,美杜莎,海洋女神,等等等。另一方面歐洲音樂發源較早同樣自然界的各種聲音(海浪聲)都有適合的樂器表達。(說實話我專業是美術,說歐洲音樂實在勉強,各位將就看)

至於日本題材海(日本海)和山(富士山)和街道等。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他的地域實在小,地形變化也不多,少內陸湖泊,海岸線又多,日本海太平洋環繞,想不關注到海都很困難。他又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所以在構圖形式感意境等多少有中國畫的影子。

中國就是山水多,國內山水看都看不完,沒工夫去海上探索,自古南蠻東夷之地,王朝也不重視開發,坐等朝貢。

歐洲海岸線破碎,動不動就浪到別的國家,野心也就越大。

日本陸地太小,國內的山水畫來畫去畫的差不多了,那就只能畫畫海了。


藝術來自於生活,創造來自於自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