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技术突破、发展的瓶颈在哪?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可以解决手机一天一充的现状?


从第一块商业化的锂电问世以来,已经经过了大约28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其能量密度的年均增长率也就是4%左右,跑不赢摩尔定律,甚至跑不赢CPI 。显然在手机性能不断提升的今天,这难以真正改善手机的续航缺陷。

原因的一方面在于,正负极材料的容量提升潜力是受限的。比如钴酸锂中的锂离子只能部分脱出,否则就会有层状结构坍塌的问题。可以说,让充电截止电压提升0.05V,都不是件轻松的事。其它比如三元材料、NCA的结构与钴酸锂相似,容量也不可能有革命性的变化,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资源节约。负极现在主要使用石墨,新一代硅碳负极的开发得一步步来。硅的充放电体积变化幅度非常明显,看某些新闻报道好像很容易解决,实际上需要做的还很多。而且除了容量以外,循环寿命(能用几年)、倍率性能(快充)也要考虑——可这些性能指标却往往与材料的容量存在冲突,必须综合权衡。

另一方面,电池里有些组件,比如外壳、集流体、隔膜、电解质等,本身不提供容量,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精简其重量和体积,但那也不是无限的。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总体能量密度提高的难度。

总之吧,诺奖是对开拓者们的肯定,但锂电池的发展还在漫漫长路上。任何一个先进工业产品的进步都需要艰苦奋斗,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获得诺贝尔奖,站在应用角度来看,是不是实至名归?

第二,手机一天一充的现状,是不是电池能量密度不够造成的,又是不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所能解决的?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锂离子电池获奖,绝对是实至名归。在这里冒昧贴一个自己的回答,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没有锂离子电池,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可不看,不影响后续阅读)

如果没有发明锂离子电池,电子产品将会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锂离子电池的出现,为今天一切携带型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如果没有锂离子电池,今天手机的充电频率将是一天至少两三次,而不是一天一次的水平。这个问题,我相信,不会有太大的争议。只不过,从无到有是科学问题,而从有到好,则是技术问题,是社会问题,否则世界上还是有疟疾患者,屠呦呦女士怎么能得诺贝尔奖呢?这是一样的道理。

接下来重点说说是第二个问题。依我看来,就目前来说,最制约手机续航时间的,从来就不是电池能量密度,而是用户对于手机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功耗增加。

今天,大家对于电池一天一充的问题感到十分不适,然而我想说,出现这种情况,是手机的功能定位发生剧变,以及市场选择,这两者的共同作用结果。

在以前,手机充满一次电,管个几天没有太大的问题。为什么到今天,电池反而显得越发不经用了?是因为锂离子电池技术上没有进步吗?可以说,是,又不是。

要说电池能量密度有没有进步,一定是有的,而且一直在进步。我们知道,电池能量密度,等於单位体积或者质量内能够存储的能量。对于手机而言,我们更关心体积而不是重量,所以在这里我们只来讨论体积能量密度。

锂离子的结构,和镍氢电池是类似的,它们都普遍采取了卷绕或者叠片的方式制造电池。如果只看方形叠片电池,从Z轴方向看,电池的构造一般是:

外壳 - 铝箔 - (正极涂层 - 电解质 - 负极涂层 - 铜箔 - 负极涂层 - 电解质 - 正极涂层 - 铝箔)n - 正极涂层 - 电解质 - 负极涂层 - 铜箔 - 外壳

其中括弧内是重复单元,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其中,只有正极涂层和负极涂层中的活性物质存储了电能,集流体和电解质只是为了提供离子和电子的定向运动通道而存在的。而正极涂层和负极涂层中,除了活性物质,又包括导电炭黑和粘结剂,这些东西保证了涂层能够具有一定强度,并且在立体方向上实现了更均匀的电子传输,不加是不行的。

实际上,电池企业一直都在致力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手机电池的电解质厚度已经从第一代聚乙烯碳酸酯复合物的约 25um ,下降到今天凝胶状聚合物的不到 10um (不确定,受限于本人阅历,其实没见过真正的商用聚合物电解质),集流体从早期的 20um 左右下降到今天的 8um 铜箔,而正负极的厚度,受限于极化不能再提高,目前正负极都是单侧 40um 左右,面密度有20和9mg /cm2吧。仅考虑上面这些,每个重复单元的活性物质总量没变,一个重复单元厚度就是从 260um 下降到了 200um ,一定厚度的电池里的活性物质质量,还有相对应的容量,自然就提高了。再考虑导电炭黑和粘结剂的总用量已经从最初的相对于活性物质约 10% 下降到如今的不到 5% ,哪怕不改变材料体系,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提高了接近40%。甚至,连最难提高的材料自身比容量和电池电压,随著硅碳负极,三元正极的应用,以及材料的表面改性,也得到了一定提高。目前水平下,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相比于20世纪末的钴酸锂-聚烯烃/碳酸酯-石墨体系,提高了50%是一定有的。

而提高50%的能量密度,够用吗?我在这里做一个对比。2009年,我用的是诺基亚6085翻盖手机,它的屏幕是1.8英寸,解析度也不高,大概128乘160的样子。2019年,我用的是苹果7,这个大家都知道,4.7英寸高清屏。屏幕大了5倍多,电池的容量却只大了一倍。仅看这一项,我的苹果7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只有我诺基亚的1/3,这一点都不奇怪。更何况那个年代,诺基亚6085作为一款非触屏手机,它的主要功能,也注定还是发简讯,打电话,偶尔听一下歌。

而苹果的经典作品4代,在2010年已经上市。我的诺基亚续航比苹果4好多了,更不用提今天的苹果7。可是即便是那时候的我,也马上换掉了我续航强悍的诺基亚。到今天,如果说真想追求续航,也不是不行,只是性能和使用体验必须要大打折扣了。随著手机的功能,从单纯打电话发简讯,发展出听歌拍照看电影,甚至玩儿大型游戏,人们对于手机性能提高的要求,就远远超过了对续航能力的要求。如此一来,手机里给电池的空间,不好意思,也只能一砍再砍了。

这就是一开始我说的,不是电池不行,而是市场选择了牺牲一部分续航,换取性能的提升。就算手机电池的能量密度除以手机功耗,相比于今天提升了一百倍,大家猜猜手机厂家是否会为了提高性能,要求电池也做小百倍,继续让大家一天充电一次呢?别说一天充一次,到今天,苹果11的广告里,能让你从早玩到晚,都已经成了值得宣传的事情。如果是满负荷用的话,很多手机一天一充还不够呢。可不管怎么说,到今天,充电也已经比十年前,方便了太多。哪怕整天玩,能用上一个白天,晚上充充电,也就好了。

因此,在智能手机这个阶段,锂离子电池无论怎么发展,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仅通过提高电池性能来提高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这是因为市场告诉我们,截至目前,续航能力不是用户最关心的,续航不是制约智能手机发展的最大瓶颈。续航不足的问题,相比于手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时候,手机的续航时间,才能够再次普遍得到提升呢?

如果乐观一点看待,有一天,手机的能量供应系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手机无需连接电网去充电。开个脑洞吧,尽管如今看不到希望,可未来会不会有一天,一方面移动设备功耗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光电池也得到飞速发展直至普及。这样一来手机只要晒一晒太阳,或者甚至开著灯就能给自己充电,充电器一般情况下能彻底淘汰。这时,续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又或者,晶元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开始出现了溢出,进一步提升,也无助于改善用户体验。这时,才会有厂家开始能够为了续航,去增大电池的空间占比,至少是不再缩减。随著手机的电池容量与功耗的比值提高,续航问题自然也就得到了改善

展望一下吧。手机晶元和存储器我不懂,但是锂电咱终归懂一点。大家总还是很关心,这个锂电的能量密度究竟还能提升多少呢?

从工艺角度看,当前的锂离子电池内部空间,已经十分紧凑了,想继续提高材料占比,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唯有从活性材料自身去出发。

就目前我的知识面来看,硅基负极和富锂正极,应当是短期内最有可能取代碳-层状氧化物正极的高比能材料。目前硅已经以硅碳的形式部分地应用,但纯硅受制于巨大的体积变化,还没有解决充放电效率,少电解液条件下的循环寿命等问题,其倍率性能也不如石墨。富锂正极也由于可逆性较差,循环性能还达不到商品化的条件。如果这两种材料最终被攻克能用,并且都几乎发挥出理论比容量,炭黑电解质等辅料的用量也和现在的材料体系接近,这样一来电池平均电压虽有所下降,但正负极比容量相对于目前的可分别再提高大约一倍和十倍,如此一来电池的能量密度再提高一倍多是没有问题的。

再远一点,可能就是锂硫,即锂金属负极和硫正极。但金属锂负极和硫正极现在各自都还存在大量基础问题没有解决,甚至硫正极用什么机理充放电,都还有争议——目前看到的,至少有溶解沉积反应和固相转化反应两种,需要的电解质不同,充放电行为也不一样。因此,我们现在还无法大致想像出商品化锂硫电池用哪些材料,是不是用纯的锂和硫,还是非得用一个什么东西把金属锂和硫单质兜住?锂硫电池的电解质用什么,是传统的液态+隔膜,凝胶,还是目前火热的纯固态电解质?目前来说都是个未知数。

另外,硫实际上不是非得和锂金属匹配。就我本人观点来看,走回到锂金属负极这条路,将会异常艰辛,因为锂金属电池是早于锂离子电池出现的。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那么多人都解决不了锂金属的循环和安全问题,才花力气开发出石墨负极,宁可大幅降低比容量也不用金属锂。今天人们又开始做锂金属负极,能否成功,我个人是悲观的。所以,也有研究者提出,使用硫化锂正极匹配硅碳,或者是预锂化了的硅碳做负极匹配硫,算是一种折中方案。总之,硫基正极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大规模商品化,目前还没人说得清。

如果是锂电发展的终极目标,锂金属-固体电解质-空气电池,能够被攻克并且商品化,那将可能是锂二次电池的终极形态。这样一来正极不占用空间,电池能量密度将会达到如今的数倍。这个数倍具体是多少倍,取决于电解质和氧气(也未必得把氮气排除在外)的选择性活化催化剂需要用多少。

当然了,现在我们实际上还没有攻克我说的第一个硅-富锂正极体系,这两种材料也还存在一些应用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来看,还没有任何人能按照商品化硅碳/三元的单位面积载量,把电极面容量做到大于3mAh/cm2的水平。而且,由于反应机理复杂,副反应也较多,即使在扣式半电池中,这两种近期看起来最有可能应用的材料,也无法真正发挥出它们的高比容量,进行稳定的长周期循环。因此,即便手机电池能量密度,想在已有的基础上提高一倍,恐怕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手机电池是这样,同样用锂电单体的动力电池也是这样,任重而道远。


诺贝尔奖是滞后的。

它奖励的是以前的锂电池技术现在社会的帮助。

你不要只看见现在的锂电池技术面对未来多么力不从心。

再说了,现在谁能革锂电池的命,推出下一代能源技术,过个几十年不照样得诺贝尔奖。


事实上可以通过加大电池来实现,每增加2000maH,厚度增加1.5mm,电池增加30g,总重增加约35g。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是可以出大容量版本的。

无电量焦虑选择电池4000:连续使用10小时,厚度8.4mm,重量200g

轻度电量焦虑选电池6000:使用15小时,厚度10mm,重量235g

中度焦虑选电池8000:使用20小时,厚度11.5mm,重量270g

重度焦虑选电池10000:使用25小时,厚度13mm,重量305g

极度焦虑选电池15000:使用37.5小时,厚度16.5mm,重量385g。

变态焦虑选电池27000: 连续使用67.5小时,厚度25mm,重量580g,每天玩10小时也可以用一周了,这也是登机的最大容量。

当然了,还可以加大到43000mAH,续航超过100小时,但厚度会达到37 mm,重量约900g,当然需要特殊申请才能把这个电爹带上飞机。


1.现在的锂离子电池比铅酸的能量密度已经高几倍了。之所以你感觉手机一天就没电,是因为现在都是触屏(还是大屏),显示屏更费电。还是智能机,功能更多,运算更多,需要器件更多。总之就是手机比原来更费电了。

2.锂离子电池能量的极限也就是现在这样了,未来工艺提升,以及bms控制策略的提升,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也不会发生本质的转变。(可能安全性会好的多,但容量也就这样了。)

3.将来用氢能电池吧。电池加氢1分钟就加满了。而且能量密度好像是现在的几百倍。充一次氢气,手机用一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