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 上看到很多提問和答案,都是關於「離開獵頭行業」的理由。歡迎各位老獵分享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剛進入這個行業、苦苦堅守這個行業、以及準備離開這個行業的同行,瞭解真正的專業的,強大的獵頭是怎樣的。


分了幾個階段

1.剛從金融行業轉做獵頭時(1-3年):接觸很多人、有趣、賺錢、有成就感;

2.業績OK、光景好、團隊擴大時(5-8年):提升感強、運營能力智慧洞察力可以發揮更多價值、獲得更大成就感,年收入穩定百萬+、獲得更高頻機會得到高手點撥、培養出優秀夥伴;

3.事業期(10年):換賽道一定會比以現有積累為基礎而獲得成就難得多,開始有機會有需求調動更多資源、投入更多精力思考創新,爭取實現突破;

總體而言,不否認這行業確實有大比例是很Low的,但完全不能掩蓋這行業原有的趣味性、成長性、專業價值和生命力。


長得醜、年齡大、要養家,不幹自己擅長的,難道要去送外賣?


在知乎 上看到很多提問和答案,都是關於「離開獵頭行業」的理由。歡迎各位老獵分享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剛進入這個行業、苦苦堅守這個行業、以及準備離開這個行業的同行,瞭解真正的專業的,強大的獵頭是怎樣的。

* 留在某個行業,是因為從某個行業得到了,成長、閱歷、經驗、朋友、老師、錢、人生等;

* 離開某個行業,有可能是在那個行業沒有得到這些,或者是不知道要啥,所以迷茫,就跳來跳去;以為外部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很大。

* 一直在獵頭行業的人,不去研究為何留下來,而是如何做的更好?

* 想離開獵頭行業的人,才會去研究為何離開?就好像碗裏有很多好喫的,不會去咬碗邊的。

* 強大的獵頭,沒覺得自己強大,只覺得有前途要挑戰!

* 不斷的成單,不斷的拿到提成,不斷的改善生活,不斷的成大單,不斷的拿到高提成,不斷的改善生活。。。


說實話,因為不會幹別的

我要是會敲代碼,我早就去當程序員了


正值壯年

等老了再來回答


謝謝應邀。我是公司內部招聘顧問,不是獵頭,但是獵頭是我的合作夥伴,他們的工作方式也有一些瞭解。個人覺得獵頭這個職位還是蠻有價值,如下分析:

  1. 獵頭工作給專業性留了更多空間,它給了我們80%時間來經營20%專業能力,尋找簡歷,跟候選人溝通,建立人脈,樹立品牌;和其他崗位相比,更容易精進我們的專業能力。拿企業內部的HR來說,雖然是Recruiters, 到底有多長時間在做自己的核心職責,更多是開會,寫郵件,處理一些很瑣粹的事情,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究竟一天幹了什麼。
  2. 獵頭工作更容易考覈,績效更容易衡量,就是數字的考量,你招聘成功了多少人,那就會拿到多少提成。不像有些工作無法衡量,價值也體現不出來。有人說,想賺大錢,就去做銷售,招聘本身就是一個銷售工作,別人賣產品,你賣人,而且收穫的物質價值更高。
  3. 獵頭工作本身是對人的工作,也是助人的工作,當通過你的努力幫助合適的人找到合適崗位,這種成就感跟人類工程師的工作沒什麼差別。助人的工作是發揮我們人類共有需求,沒有一個人不喜歡。

簡單說這些吧,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適不適合,鞋子好不好,就要問你的腳。


第一 賺錢,獵頭行業應該是所有行業中利潤最高的行業之一

第二 成就感 賺錢之後自然有成就感

第三 人脈 做到一定程度的獵頭,可以積累非常優質的人脈資源,而這人脈就是你一直可以滾下去的經濟來源。(跟賣保險一樣)

不過獵頭是個勤奮,再加上技巧,再加上機遇的活兒。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只要能繼續下去,並且持續耕耘,總會有成績的。


熱愛、賺錢


愛你所選, 選你所愛!

愛一行,幹一行,專一行……

既幫助了別人,又成就了客戶,也提升了自己!

何樂而不為?


工作本身給我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在於給我帶來的核心能力,而獵頭的工作就是讓你在結識形形色色的人的過程中,不停打碎自我,不停重建自我,直至發現最真的自己。

核心能力就是不破不立。


1,喜歡和高端人才交流,見眾生 2,工資無上限


這麼多人走了


沒有找到更好的,就沿著既有的路繼續走下去唄!

做HR嗎?還有什麼其他選擇?


我媽說我從小會說話開始,就站在大馬路上跟人搭話嘮嗑拽不走,搞得她時常遇到一些她記不起來是誰的人還要因為我跟人家打招呼、很尷尬。

我萬萬沒想到長大之後我能靠嘮嗑賺錢,而且是比宋丹丹那種一個鐘頭四十要貴。

我覺得這是一種天賦。


因為有趣,每天都是新鮮的,把握行業前沿動態,和不同人打交道,看到人間百態。


做了差不多5年獵頭,,,還留在這個行業的原因是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如果可以找到其他的工作,可能就不在這個行業了


因為別的什麼都不會……只能繼續做獵頭了……


熱愛


以這個身份之利,打開知識之門,為自己鋪路,通向富力的知識殿堂。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大概從做FA的時候就開始真正意識到遇到一位非常優秀的人、與優秀人的人交流的那次層次穿透力,給自己帶來的觸點的感受。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一直在尋找一種「醍醐灌頂」的感受。

最近在B站看陳平教授將自己研究經濟學的心態,叫「寂寞求錯」,我做獵頭也是一樣的。


一個人的成長一般情況受限於兩點:

1、懂了,但是不行動;

2、行動了,但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華為公司從2017年的時候就開始在喊,華為走進了無人區,很多事情並不知道怎麼做,因為沒有世界先例,以前學習IBM、愛立信,學習美國,現在沒什麼可以學的,就是陳平教授講到的「寂寞求錯」,於是華為就禮遇科學家,從中國到美國,從歐洲到日本,從土耳其到以色列。後來有了5G的領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先懂了並做到,做到了要找新的知道。

對於普通如我,職業路上其實是缺少良師益友的,所謂「知難行易」。很多道理真的是不知道,而不是做不到。

所以從FA,轉到獵頭顧問,我都是在求知。

從2016年開始做AI領域的獵頭顧問,記得第一次給一位Dr. David 發關於企業需求,企業需求是機器視覺的研究背景,我簡單搜索了之後就右鍵給他詳細做了解讀,其實他是CV方向的並不適合,但他只是禮貌的回復了「不合適」,我還特別納悶,不是都一樣嘛,都是計算機視覺。

後來我憋不住打電話詢問他,他說「Allan,我覺得這個基礎性的問題,其實是不想回復你的,兩者不是一個東西」,好在他人很好,給我講解了,我也理解了,於是順著思路我把國內所有有計算機視覺相關的院校實驗室全部盤點了,才知道,原來不同的研究方向的產出是完全不同的。

包括後來對於研究追蹤、票據識別等等細分方向的理解,都是來源於每一位我接觸到的、面見的人選給我講解的細節。

還有一個例子是一位人選計劃從客戶公司離職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講解「為什麼這家企業做不了這個事情」。等等

——

包括後來我創業,自己做人力資源服務,也是一樣。我的大多數知識來源於我的人選,有時候他們的一個指點給我帶來的理解,真的可以節省掉很多試錯成本。

——

所以可能我職業生涯或者創業生涯會有許多頭銜和機遇,但獵頭這個身份,我應該一直會深入學習和精進。互利,供應。利他而自修。

.


剛入行半年,以後如果一直能堅持下去的話回來回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