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PC行業的AMD和intel,手機行業的高通,索尼(鏡頭),三星(晶元,屏幕,內存)。

雖然汽車行業也有米其林,博世,博格華納等,但是對於汽車決定性因素的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只有變速箱有世界級的主機廠,發動機,底盤都是大廠獨家研發。


主流汽車供應商瞭解一下。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

雖然 現在我國部門零部件供應商的確如同題主所說,是百花齊放,不同於手機的供應商。我個人認為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汽車部分零件製造工藝較為簡單,不存在特別高的門檻,這一點就好比我國有很多供應商都可以生產衝壓成型的車架橫樑,但是卻沒有幾個廠家能夠生產oled屏幕,這方面的差異我認為是入門門檻不同造成的;

2.汽車部分零件及服務已經實現了題主所說的「發展幾個大廠然後為大部分車廠供貨」,比如博世的高壓共軌系統,比如發動機的標定服務,基本上就已經實現了題主上述的描述,這些零件及服務的特點在於,入門門檻高,不光是資金的投入,還有歷史數據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入行的。

本人認為以後汽車零件供應商的發展趨勢是這樣的:

1.對於那些入門門檻較低的零件和服務,各主機廠會以品質成本作為選擇供應商的依據,為了應對主機廠的這一要求,大量的小規模的零件供應商會倒閉或者被兼併,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形成供應商聯盟或者乾脆一家獨大,這樣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會提高,同時對於提升零件品質和成本也是有好處的。

2.對於那些入門門檻高的零件和服務,現在實際上已經是被部分供應商壟斷,對於我國而言,在這些行業,應該採取儘早入行,儘早收購的策略,否則時間越往後,入門的概率越小。


PC應該叫IBM PC兼容機,大家按照既定的規則設計和生產配件,可以兼容使用。

安卓手機也是類似。

汽車不行,同個公司可以兼容,跨品牌就比較困難了。


汽車整體是非標準產品,使用情況差別太大,很難統一使用標準化產品。中國以前那個三菱發動機,一直存在變速箱配套的難題。

汽車跟電腦手機不一樣,沒有兼容性問題,電腦手機是網路和軟體被少數巨頭佔了以後,大家都得必須去兼容那幾個大廠家,否則沒法用,汽車不存在這個問題。

商業上,單一生產發動機等,投入很大,但是利潤相對不高,發動機雖然技術含量高,但在乘用車製造成本裡面,價格不算很貴,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便宜的多,如果發動機利潤不夠高,就沒興趣繼續做。

乘用車整車還包含整體設計服務等很多項目,如果發動機底盤都會做了,再加一點力,就能造出利潤更大的整車了,為什麼要幫別人做嫁衣呢?。所以以前除了三菱,很少能找到單獨的大牌乘用車發動機供應商。 凡是把賣發動機當主業的廠,整機發展都不會太好,三菱就是整車進展不利。。。如果整車能賣好就不賣發動機了,就算以發動機出名的本田,也並不樂意賣發動機,還是賣發動機送車更好一點。

廠家互相競爭,互相猜忌,如果核心零件依賴對外採購,受制於人,難免遇上商業上的競爭。

首先 很難買到,即便能買到的技術也不一定先進,賓士寶馬都是淘汰一代的發動機才外賣賺個廢品回收錢。

如果出現商業競爭,出了斷供之類的就更麻煩了。最核心的幾個大零件對整車廠來說,都傾向於自己做。

一些特定的範圍內也存在一些單獨供貨廠家,比如卡車市場,就有幾家獨立發動機供應商,比如濰柴動力,很多卡車整車品牌就是靠採購發動機的。這是因為卡車作為賺錢工具不用考慮個性化,就更標準化一些,發動機的價值相對佔比也更高一點,但是即便如此,這些發動機廠也有所不甘心,也都想做整車或者已經做了整車。

雖然很少有發動機供貨廠,但是發動機技術供應商還是有三五個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奧地利Avl,就是幫奇瑞研發發動機的。。。他們常年研發發動機核心技術,研發幾十年近百年,有厚厚的如山一樣高的研發數據資料,還有配套軟體和培訓經驗,這個是可以買到的,這個也大致相當於保姆式輔助研發了。

汽車業還有一個公司叫麥格納,它做的比英特爾之類更進一步,提供整車全部代工,更接近富士康,比如隨便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去富士康定製一個手機品牌,,如果你有錢,你也可以去麥格納定製一個整車品牌,麥格納可以替你包了一切。。當然,必須是特別有錢,普通的二代是根本不行的,普通的二代儘管可以炫耀自己的奢侈生活名包名錶名貴跑車,但是去訂購整車來說,那點錢根本不夠。。不過這麼完全外包這個車,其實競爭力不是太足的,汽車業必須還是得有一點自己的設計,不能完全外包。


消費市場沒有通用而已

重工的底盤和動力就那麼幾家


博世,大陸,採埃孚,格特拉格,愛信,精機,福耀,蓋瑞特,三菱,伊頓,Rotrex正在苦心鑽研如何給您的問題提反對


你那叫組裝廠,叫全散件組裝。汽車的核心不就是底盤三大件麼,連核心都沒有拿啥和人競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