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最近想投稿,不知道對古詩的要求怎麼樣,以前一直是寫現代詩,不太懂古詩,但我聽說古代平仄對仗和韻律都比較嚴的


求看平仄很多都不太對的那首獲獎詩歌。

也看獲的是什麼獎,如果單位自己舉辦的比賽,一等獎局長二等獎副局長那種,確實有出律也獲獎的可能性。然而稍有公信力的正式比賽,大面積出律仍然獲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別問我怎麼知道,身為2019《詩刊》年度青年詩詞獎獲得者,沒錯,我就是來赤裸裸炫耀獎……金的。


很多比賽現在都不專業,你自己酌情考慮吧……

建議你先把古詩古體詩舊體詩這些概念弄明白了,你大概就知道這個比賽專業不專業了。


不太明白題主所說「古體詩」指的是什麼?傳統上,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而今天大眾所謂「古體詩」,其實是相對新詩而言的傳統詩詞曲。

建議第二個概念還是用「舊體詩」更好,避免混淆。

題主描述裏說自己不懂舊體詩,但又能看出平仄對仗不合律,這是怎麼回事?

在舊體詩範疇內,近體詩自然是有嚴格的格律的,至少宋明以來至今的傳統,一般是不允許出律;古體詩雖然沒有平仄、對仗這類嚴格的「格律」,但是卻有「套路」,不遵循套路,亂寫一氣,也是不行的。


古體詩雖然不像近體詩講究平仄,不過這也是最難的地方,寫完最好自己頌一遍,看拗不拗口,整詩的抑揚起伏能不能做到錯落有致。


只有格律詩才會特別講究平仄對仗,古體詩就不會了


格律是南朝沈王再經初唐沈宋纔有的,在這前的詩但只有韻,包括詩經,幾乎是都有韻。格律是一類詩甚至是幾類詩包括詞曲的要求,但就算如此有性情者也偶爾失律。所以,題主這個答案很明顯了,至於今天為什麼那麼多人講格律拿格律說事,也是因為沿襲宋元明清的傳統罷了,就是唐詩,也遠遠有多種形式,五古七古新樂府歌行體雜言體,五律七律五絕七絕,所以你首先古體詩的概念就錯了,專業來說,七絕五絕還有兩律是近體,你說的古體是今人對古詩詞的統稱,這是不恰當的,至於你說的這個現象,確實現在這些莫名其妙稀奇古怪的詩歌圈子以寫格律詩及詞為主,但是詩也應該是百花齊放的,若是題主有興趣,可以學學各種詩體,雖然是大同小異,但是功能和寫法上的傳統卻未必相同,像敘事的五言,抒情的七言,寫時事的新樂府,寫情感的詞,隨未細分,但是確是有其傳統的。既然作詩,就該尊情貴真,不要以這個時代的一些審美取向為標準,不是厚古薄今,只是你要有自己對詩詞的看法,莫隨大流,這大流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加油,共勉


想簡單點,也許是別人依的平水韻而題主默認的是現代漢語發音呢


很正常,畢竟相對於寫「詩」的人,懂詩的是少數。我也見過題目寫了個詞牌,結果連字數都不對的,更不要說韻了。


這種獎,拿了臟手


建議一買本唐宋詞格律書來看一看。


先弄清古體詩的含義。

舊詩一般分古體詩和近體詩(格律詩)。

古體詩沒有嚴格的平仄對仗要求。

近體詩纔有平仄和對仗要求。

也有例外,比如說沈約提出的「八病」理論,對古體詩平仄作一定限制。不過根據個人喜好,也是可用可不用的。


首先,光看問題描述就知道,你應該沒有判斷別人平仄對仗對不對的能力。所以你說看到拿了獎的詩歌平仄不對,應該是你編的。

其次,拿了獎的詩歌真的平仄不對的也是有的,看什麼獎唄。畢竟詩歌比賽評委靠譜的並不多。但是,目前影響力最大的幾個詩歌比賽,無論整體水平高低,但凡能入圍的作品,詩詞格律這種基本功還是都能過關的。這也是近些年肉眼可見的進步之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