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是我们村重要的经济模式,就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而言有些地方的养殖收益颇丰,而有些养殖场却是经营惨淡。事实上水产养殖也需要讲究科学与合理,比如说对于养殖尾水的有效处理。


养殖水体中的总有效氮含量随著养殖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池塘养殖中投喂的饲料,有未被鱼类食用的占5-10%,而在被鱼类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的形势排出。

氮的输入方面,饲料占90-98%,氮的输出方面,鱼类占20-27%,沉积的氮占54-77%,磷的输入中饲料占97-98%,而沉积的磷占输出的72-89%,鱼类的输出仅占8-24%。即说明饲料中氮、磷含量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生长外,大部分在池塘中沉积,造成浪费和污染。

超量投喂的人工饲料、施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等使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溶解的有机物质是细菌的营养物,为致病菌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增加养殖生物患病的可能。过多的有机物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池塘易发生缺氧状况水质易恶化,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

一、养殖尾水的物理处理技术。水产养殖尾水物理处理技术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阻隔或吸附水中杂质,以期保持水质洁净,目前以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处理技术效果最为明显,在工厂化规模养殖的尾水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

二、养殖尾水的化学处理技术。臭氧可以有效地氧化水产养殖尾水中积累的氨氮,亚硝酸盐,降低有机碳含量、化学需氧量浓度,去除尾水中多种还原性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优化水产养殖环境的作用,臭氧具有的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另外,水产养殖中使用次氯酸钙、生石灰等化学药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对尾水处理后,可提高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的质量,但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使菌株产生耐药性,对水产养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养殖尾水处理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养殖过程中控制废水的产生,使用循环养殖模式进行养殖。

另一种模式是沉降法进行处理养殖污水、废水、尾水。

养殖污水只有在排放到公共水域才算是违法,如果及时消化在鱼塘内或者引用来做灌溉,是极为有效而又环保的一种方式,任何处理办法都比不上这种模式。

建议在养殖基地里面按照二八比例,预留20%的池子用来沉淀废水,夏季可以让这部分废水自然蒸发,留下淤泥用来施肥。

养殖废水也可以用来浇灌农作物。

鉴于目前大部分鱼塘基本上不具备高效处理养殖污水的情况,所以尽量采取上述方法,不要将鱼塘都拿来养殖。


尾水的处理,和你打算给多少钱有很大的关系。就目前国内的情况而言,不做尾水处理的收益更大。

假如你真的想做尾水处理,那么问题在于,你打算把尾水处理到什么程度?

假如按照德国的环境要求,进入养殖场是水体是怎么样的,排出就要怎么样,这个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实现的成本很高。

养殖尾水处理,无非就是一个机械过滤和一个生物过滤。机械过滤,简单来说,先是一个粗滤网(300目筛网)过滤50μm以上的大颗粒物质,例如鱼粪、饵料、死鱼、鱼鳞等,然后用细滤网(4/500目)过滤20μm以上的漂浮物,最后用蛋白质分离器过滤20μm以下的;

当然想忽悠的话,随便搞个砂缸就可以了。如果想真正过滤好尾水,三道机械过滤是需要的。用砂缸其实并不好,因为很快堵塞,需要不停的反冲洗。还有一种所谓的不用电的过滤设备利用虹吸原理。但是这种粗过滤可以,而且实际上浪费水更严重,适合海边或者河边水资源很丰富的地区。

上述机械过滤可以去除掉99%的微粒固态,那么剩下的就是水体里面的氨氮等化学废料,这个时候就需要用生物过滤。当然简单点你可以做个大池,里面用淤泥,养水草,让氨氮等在淤泥里的微生物反应,再用水草等植物吸收。由于氨氮的微生物是厌光,水体需要有一定的深度。首先搞清楚一件事就是所谓的氨氮用水草等植物吸收,就类似人类的粪便施肥一样,需要经过「发酵」的。

我见过一些水产试验基地,是环绕养殖场开挖一条护城河,让拍出的尾水绕河一圈净化之后再排放,所以有粗石、细砂、淤泥、植物等。

以上这些,最终还是看你的场地有多大,你的资金预算有多少。如果你场地够大,也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排放,这种方式不适合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因为你会需要更大的场地去处理。

漏了补充,如果场地不大,生物过滤就需要自建生化池,增加释气塔、曝气池。释气塔就是类似人工瀑布的原理,把尾水喷洒到多面物体,增加空气接触面,曝气池就是做底部曝气,里面放比表面积大的颗粒状培菌。

场地大就做人工沼泽,场地小就只能做生化塔了。


可以设置预处理池(过滤,沉淀),加上一个潜流人工湿地(碎石床)。

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湿地上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香蒲,芦苇。毕竟氨氮什么的都是营养。

出水水质也是很好的。并且也能搞个副业。

就是占地面积不小。


水产养殖可以做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节能减排。对于养殖循环水净化处理可选择蛋白质分离器处理。

  蛋白质分离器对PH值的影响

  使用蛋白质分离器中,大量微气泡注入水中,与水中的二氧化碳交换。碳酸盐、磷酸盐硬度下降,PH值得到稳定。

  蛋白质分离器对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影响

  使用蛋白质分离器极大的降低了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主要是因为养殖用水进入到蛋白质分离器时,其内部进行曝气增氧,并形成大量泡沫,排除有害气体,将水体中部分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去除。

  蛋白质分离器对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影响

  蛋白质分离器还能补充在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需要的生物耗氧量和生物硝化作用高氧菌的耗氧量,因此蛋白质分离器可以起到减少水体化学需氧量,增加水体溶氧的作用。

  蛋白质分离器清除有害物质

  蛋白质分离器利用空气与水之间所形成的接触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的原理,直接从水中吸附残饵等有机物,达到快速脱除水中有害有机颗粒,防止水质恶化的作用。在射流形成的大量微细气泡溶进水里,与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交换,除脱水中的有害物质。

  蛋白质分离器联合臭氧机

  当蛋白质分离器和臭氧机配合使用时,蛋白质分离器兼具臭氧混合器的作用,富尔斯特节能环保型蛋白质分离器配有臭氧进气口,还有臭氧回收设计,当注入微量臭氧后,接触室就成了消毒反应罐。

  运行后,水中的蛋白质、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有机氮的去除率均随著臭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使用量要合理控制。

  经过实测表明蛋白质配合臭氧机使用时可以更加高效的去除悬浮物、蛋白质、氨氮、亚盐,增加系统溶解氧,具有消毒杀菌等众多功能。所以大家可以看出臭氧机配合蛋白质分离器使用会产生好的水质净化作用,特别是对循环水养殖,更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手段。

总得来说使用蛋白质分离器后不用大量换水,可以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病害的交叉感染。

用蛋白质分离器后,在养殖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和抗生素类的产品,对环境对虾的质量都会做一个很好的提高。可以减低养殖成本,降低死亡率。

经过蛋白质分离器处理器处理后的少量杂质污水,可以经过沉淀后,养花种菜,真正解决了养殖污水尾水的排放难题。


现在南方对养殖废水管理很严,那边应该会设备,一般都比较贵。我的建议就是设置沉淀池,建成有湿地功能的净化区域,可以种植一些芦苇,等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


污水处理都是成熟工艺吧?都差不多的


氧化塘、沼气池防渗土工膜厂家。


你这个问题可以从我的专栏里找到答案 最终结果就是做成工厂化循环水养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