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嚴謹,先不提幾個人怎麼就能拯救地球,也不講為什麼提前做好的預案就因為幾句話被推翻,也不講幾個人拍腦袋想出的方案為什麼專家都沒想到,就單講流浪地球計劃真的可行嗎?

現在技術估計不行,就是很久很久以後,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真的把地球推跑了,地球失去自轉就是失去了離心力,重力增加的情況下人類能頂得住嗎?假設頂得住,人類做計劃時是否能夠避開土木這樣的大行星和一些小行星帶,我記得太陽系有密度很高的行星帶,大行星就那麼幾個,應該很好避開吧,小行星怎麼辦?逃逸太陽系的過程中,地球應該依舊在公轉,不公轉要的力太大了,那麼能正確的把我逃逸的方向嗎?就算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到太陽系以外,完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人類能堅持兩千五百年嗎?假設能燃燒石頭,還都是核裂變的,我還記得質量能量是能轉化的,反正搞不懂,萬一能燃燒質量呢?最後階段,怎麼進入目標星系並保持合適的軌道?生態變化那麼大,還能順利繁衍嗎?太陽都毀滅了,附近星系還有多少壽命,人類還能活多久?

有沒有另一種方案,隨著太陽的衰老,我剛剛看到另一個問題里的答案,水蒸發成溫室氣體,這個過程逐漸往外推進,等到紅巨星階段應該推到木星左右,想辦法與木星軌道同步或者直接變成木星的衛星,等太陽繼續老化,再慢慢逃離,畢竟太陽系都能逃離,木星的引力沒啥問題吧。


連你家房子一起搬走的搬家在技術上沒問題。但是經濟上不划算。

帶著地球一起走、確實很中國。


科幻小說科幻電影而已,基本不可能。


第一次見到大劉(「大劉」是粉絲們對劉慈欣的昵稱)是在 2000 年成都《科幻世界》的筆會上。那時我作為科幻作者,曾與大劉等一群科幻同好在聽江浦會議室,以及青城山幽穀道觀茶舍數次敘談到深夜。大劉並不是一個十分健談的人,但他卻是思維活躍到令人吃驚的人,他的思維很少固守在某一疆域,而是遊盪在浩渺的意識空間。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筆者就這部作品的科幻架構問題對大劉進行了採訪。

Q:在 21 世紀最初的幾年。對於太陽災變的考慮並不多。我記得中學課本里一直說太陽是正處於壯年的恆星。那麼您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把太陽災變作為《流浪地球》的大背景呢?

大劉:太陽從目前的天文學觀測來說,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災變。主星序的演變是相當穩定的,時間跨度以億萬年計。從科學角度講,我小說中的太陽災變在人類可預見的未來是不會真正出現的。我僅僅是從科學幻想角度作了這樣一個設定,當時本來準備寫作 6 篇小說,為人類設定多種逃生方式。《流浪地球》只是其中一篇。其實我最終只完成了兩篇,一個是《流浪地球》,另一個是《微紀元》,這兩部作品的電影改編權全部被中影集團收購。太陽的終極未來肯定出現那樣吞滅地球的氦閃,雖然「現在位置上的地球上的人類」不大可能會經歷到,但是這種推演結論卻是科幻創作所追求的「可能性」之一。事實上這也是科幻創作的一種手段,就是把科學理論上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跨度濃縮到可預見的未來,作為一個基本符合科學邏輯的設定而已。

Q:過去的科幻小說中,在地球遇到巨大災變時人類遇到集體跑路的情況不少。但大多數是利用各種超級飛船或太空城。這種集體遷移的巨大問題在於生態圈的體量與自穩定能力的矛盾。目前人類也在試驗各種星際旅行的自維持生態圈,您如何看待這種技術?它是否可能應用於大規模太空城?

大劉:科幻不是預測未來的文學,它是可能性的文學,是把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剛才我提到太陽災變背景下的系列創作計劃,本來是打算把各種可能性都排列出來,其中也考慮過人類搭乘飛船逃離方案,但是我最終沒能完成。至於《流浪地球》中這種給地球裝上發動機讓地球去流浪,雖然在科學理論上存在可能——你如果有足夠的力量,確實可以把地球推走,但是在工程學上幾乎不可能實現。但科幻作為一種文學,除了考慮合理的科學邏輯,還有美學的追求,要追求一種科學技術的美感。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給地球裝上巨型發動機,把它變成巨大無比的生態方舟,踏上漫漫旅途,這本身就體現了強大的科學技術美感。在我的心目中,這只是科幻小說的文學表現,如果真的從工程學角度嚴肅思考,我過去一直認為絕對不能成立,但後來我逐漸認為這也並不是完全虛幻。一些科學家也在嚴肅考慮這樣的問題,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24 篇內容

雜誌

航空知識 2019年04期

介紹航空(及航天)知識的軍事科普月刊

¥10.00 會員免費


首先,這是科幻,不是科普,更不是科學文獻。你要是這樣去要求一部科幻電影的話,那麼,2012,正義聯盟,復仇者聯盟,終結者,侏羅紀公園全都撲街。

其次,嘗試回答你一些疑問:

重力增加的情況下人類能頂得住嗎?

A:地球的離心力,是可以算出來的,赤道上最大,數值很小。

小行星怎麼辦?

A:去看小說,有專門情節

假設能燃燒石頭,還都是核裂變的,我還記得質量能量是能轉化的,反正搞不懂,萬一能燃燒質量呢?

A:這是個陳述句

最後階段,怎麼進入目標星系並保持合適的軌道?

A:有發動機,為什麼不能保持軌道

生態變化那麼大,還能順利繁衍嗎?

A:原著有大量交代,印象中,基本上除了保留物種基因,其他都廢了

其他問題,懶得一一答覆了。

你知道我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最大的疑問是什麼嗎?是導演是80年的,這麼年輕,居然能完成這麼偉大的一件事情,想想自己年齡也和他差不多,為什麼他們能夠這麼有想像力,能夠有勇氣能夠克服這麼多困難,終於把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放在面前讓我去投資,我肯定覺得不靠譜的事情,最終真的做到了,而自己沒有做到?


流浪地球電影很燃很精彩,但是絕對不可行。不懂技術不討論,太高估人性了。犧牲一半人來延續生命是不可能實現的,不患死患我死你不死。


全世界能在幾十年里建一萬台一萬米高的發動機我都覺得emmmm……


下面我要摘抄提問者的問題

「地球失去自轉就是失去了離心力,重力增加的情況下人類能頂得住嗎?假設頂得住,人類做計劃時是否能夠避開土木這樣的大行星和一些小行星帶,我記得太陽系有密度很高的行星帶,大行星就那麼幾個,應該很好避開吧小行星怎麼辦?」

我的回答:首先第一個,地球不自轉,地球的重力幾乎不怎麼變化。第二個人類要帶著地球跑,路線是會精確算過的,地球還得借木星引力作引力彈弓來進行加速,而經歷小行星帶會遇到石頭,在原著有提,問題不大。

我的理解是:我不想浪費太多時間給你解釋其中的常識和物理力學原理,因為我猜到提問者可能是初中未畢業(並非指年齡),會以這樣的錯誤理解提出質疑本身是很滑稽的,希望提問者以後能養成習慣,對自己的問題首先進行百度和積極詢問身邊具有一定科學素養的大學生,然後在提問前可以在知乎中看看類似的話題,儘可能在正式提問前理解到自己問題的本身原理和與之相關的常識。

不然我很可能直接嘲諷你了,讓你受到與你心理年齡不相稱的打擊後自甘墮落對現實科學失去興趣和好奇,成為一個沒用的人。


相信我,您沒資格批評流浪地球不嚴謹。


幾個人就拯救地球?你看的是哪個版本的流浪地球?

從頭到尾,主角們做的任何努力,全部都沒有意義!

救杭州,差著遙不可及的路,杭州就沒了。

救赤道,剛到補給站,就有人先到了。

點木星,比別人晚想出七個小時,成功率還是0。

點上火,還不是唯一一個,早有別人也成功了。

火點完,果然到不了木星,還得老爹開飛船去撞。

開飛船,是唯一有一點英雄主義的地方,只有一次機會,一個人駕駛,爆炸還得剛好能波及木星,但考慮老爹是電影里露臉的人中許可權和軍銜最高的,也不算過頭吧?

集體主義,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才是電影主題。你要噴個人主義,去好萊塢那邊隨便噴,一噴一個準。

至於掉進木星,那是因為引力影響下行星發動機失靈了一半! 你問怎麼不提前算出來?超越測試極限的環境怎麼可能預知?聽說過挑戰者號嗎?

某些物理學的問題,像是小學生科幻票友提出來的,不理會。


下面是你愛聽的,燒木星,推地球,完全不可能。

據傳,導演找中科院的專家求證,一句話就被懟回去了。

個人看,首先力不夠,力要是夠了,地球就得被推碎。(發動機們是均勻分布的,而且力不能太大)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有史以來最佳。

和好萊塢頂尖科幻電影,有掰手腕的實力。

雖然主要靠的是大劉的超神腦洞,但拍出來這個電影,絕對沒有辜負大劉。


不可行,這是科幻小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