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法壓壺有什麼好的推薦?


手沖是滴濾式,法壓屬於浸泡式!因此得知其物質萃取溶解的狀態有所不同。

手沖較適合增加前香型咖啡豆的風味呈現;法壓較適合餘韻、回甘型咖啡豆的風味呈現。

~以上用"較適合"的意思就是,並非絕對,高手亦可使用手法來做些調整。


這倆區別在哪兒?!

如果題主很細心的品嘗這兩種不同沖煮會發現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 油脂!

咖啡中的油脂是咖啡豆中的澱粉和糖類在烘焙中產生的。油脂中會含有一部分芳香物質 而且油脂也可以增加整杯咖啡的順滑度

在咖啡萃取過程中有很多因素影響萃取 例如水溫, 水粉比, 過濾介質,研磨度等等。其中過濾介質 個人認為會直接影響到咖啡液中油脂的含量。常見的過濾介意有金屬網過濾,紙過濾,布過濾。

紙過濾

布過濾

金屬網過濾

所以油脂含量 金屬網>布>紙

OK回到問題~

對於法壓壺來說 常見的過濾介質是金屬網。金屬網的孔徑較大 所以油脂的分子可以透過鐵網留在咖啡液中。而手沖咖啡用的紙或者布 多多少少會吸附油脂 所以整體的順滑度會有差別。(當然也會有人選擇把鐵網換成濾紙的,不同做法)

其次是製作方式

法壓壺屬於浸泡式萃取,手沖屬於過濾式萃取。兩者不同的萃取方式導致了最後咖啡的表現會有所不同。

由於浸泡式萃取中水是不斷傾向於飽和的 所以水的萃取能力是呈下降的。整體來說浸泡式萃取的咖啡理論上香氣重,順滑度好,但是尾端會偏薄。 如果不是一次性全部倒出 水粉持續接觸,那麼最後一點福根兒 基本上會傾向於萃取過度的。建議大家在萃取完倒進分享壺。

過濾式萃取中 水接觸咖啡~從咖啡中帶走可萃取物質~由重力作用下落到咖啡壺中 這樣的過程會有不斷的具有萃取能力的水接觸咖啡,所以手沖咖啡喝起來會有多樣的層次感

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到題主


手沖咖啡屬於滴濾式咖啡,沖泡過程中乾淨的水不斷被加入濾杯中,咖啡液不停從濾杯流出,可維持相對較高的濃度差(咖啡粉vs濾杯中的液體),萃取味道充分,味道更有層次感。同時,因通過濾紙將咖啡液過濾出,口感乾淨清爽,無顆粒感。

法壓壺屬於浸泡式咖啡,沖泡過程中咖啡粉與液體濃度差會隨著沖泡時間逐漸減少,萃取效率較低,味道相對集中,相對缺乏層次感。同時,因法壓壺配備的是不鏽鋼濾網,會有小顆粒咖啡粉無法完全過濾,口感相對更加厚重,略帶顆粒感。


就我個人操作而言,

同一款豆子,

法壓壺出的咖啡滑感稍強些,能嘗出的各種風味之間涇渭分明,

蘋果是蘋果,柑橘是柑橘~

而手沖的咖啡嘗出的風味上比較揉合,界限模糊些,

柑橘裡帶點蘋果,蘋果裏又有點柑橘的感覺。

法壓壺不用買太貴。有濾紙就不怕粉渣。

以上供參考。


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問題。

法壓壺結合「譚氏法壓法」,可以讓完全不瞭解咖啡的人做好一杯咖啡。甚至幾乎沒有失誤的機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