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關於存在如何、世界如何,已經有太多的思想家、哲學家說過了無數論斷,但至今還是迷茫和不確定。

問題的關鍵不是誰誰誰說了什麼,而是:憑什麼說的?

為此我們可以自己來解決一些簡單、基本的問題,以此看看是否有望推及所有的存在問題,比如:憑什麼說【我】是存在著的?

建議對此感興趣的傢伙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建議不要搞得很複雜,越簡單越低級越好),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其他任何存在問題也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在自由世界中,所知即所存,所存即所知。貝克萊也許把人間當成自由的天國了。

存者不變,變者不存。這是理性世界中的情形。存在與外界無作用力,是不可感知的,只能由把握其理性而知。康德的物自體講的就是存在的不可感知。

人所能感知的是自由破缺後的內理性外混沌的物質。內部理性一直都是靠理論家去猜出來的,然後用外部觀測證實的。物質就是內理性外混沌的矛盾體,內外截然不同。

他們二人都不全面,在小範圍內是正確的。


這兩個觀點不矛盾。

康德說的物自體,只是一種虛設,為了表達方便。

就像我們有時會說「上帝視角」,我想一般人都能理解這個視角指什麼,並不代表使用這個詞的人真的認為有上帝。


謝邀。

貝克萊的觀點和康德的觀點都是唯心論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一、要理解貝克萊的觀點,還要結合貝克萊的思維方式來進行分析。

貝克萊認為:「每個觀察人類認識對象的人都看得消楚;這些對象成者是感官真正感知的觀念,或者是我們觀察人心的情感和作用面獲得的觀念,或者是藉助助於記憶和想像而形成的……憑著視覺,我獲得光和色的觀念,獲得它們的強弱濃淡的觀念。憑著觸覺,我感知硬和軟、熱和冷,運動和阻力……嗅覺使我聞到氣球,味覺使我嘗到味,聽覺使我聽到聲音…人們觀察到各種不同的觀念彼此結合在一起,於是就用一個名稱來來標誌它們,認為它們是某一個物。例如,人們觀察到一定的顏色、味、氣味、形狀、硬度結合在一起,就承認這是一個單個的物,並用蘋果這個詞標誌它;另外一些觀念的集合構成了石頭、樹木、圖書以及諸如此類的感性實物」

用貝克萊的這種思路方法進行分析,比如我面前是一個人,憑著視覺,我獲得這個人的皮膚光和色的觀念,憑著觸覺,我感知到這個人的皮膚軟、溫度,聽覺使我聽到這個人的聲音,我把觀察到各種不同的這些觀念彼此結合在一起,於是就用一個名稱來標誌它,認為它是某一個人。按照貝克萊的觀點,這個人僅僅是我的頭腦中的觀念或者我的感覺的複合,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在貝克萊看來我只能感知到「硬、軟、熱、冷、顏色、滋味、氣味」,但我不能感知到這個人。因為這個人是我的觀念或者感覺的複合,所以這個人是不存在的,是我用一個名稱來標誌他。這就是貝克萊的存在即感知,這種觀點對嗎?

二、康德認為有一個物自體作用我們,由此在我們的意識中產生的是經驗性直觀的顯象,我們通過空間和時間這兩個先天的直觀,僅僅能認識作為顯象的對象,而與物自身無關。也就是說一個人作用於我,我只能通過空間和時間認識在我頭腦中產生的顯象,但我不知道這個人本身是什麼。


先放結論,哲學領域難有定論,很難說誰是正確的,這也正是由哲學無法實證的特點所預先決定的,不過切換哲學家的視角來討論問題確是很有意義的。

以貝克萊的視角來看,「一個觀念的存在就在於其被感知」(前提是貝克萊已經論證了事物是觀念的集合),對於那些我們無法感知到的「東西」,貝克萊就斷然否認了其存在,而這也正是他唯我論的特色所在.

康德作為經驗派和理性派的調和者,把人類的認識過程來了一次哥白尼式的大轉換,讓事物符合我們的觀念。康德仔細考察了理性,得出結論:如果理性超驗地運用,是會產生幻相的。所以康德想要把解決經驗論的困境,為科學找到一個堅實的基礎,就要限制理性的運用。於是康德劃分的現象界與物自體,在現象界內,我們可以通過感性直觀獲取經驗材料,並通過四類十二範疇加以整理,就能形成可靠的知識,也就是康德所謂的「人為自然界立法」。

以上,我覺得如果搞清楚了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的出發點,和康德設立物自體的目的,這一問題就簡單明了了。


一個意思 定義不同 老康整物自體這一出是為了給上帝留位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