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我是說粵語的,我看知乎的文字,是粵語讀的,請問各位地方方言的朋友,你們讀知乎,是用方言還是普通話呢?為什麼呢?

八大方言的朋友回答一下哈,還有各種小地方方言的朋友最好也回答一下。

例:

蘇榮1 年前

閩南語是代表曾經的一代中原文化語言,文字是不變的,我爺爺用閩南語讀文字很溜的,但是他不會說普通話的,寫對聯看書都是閩南語的,


我是潮汕人,嚴格來說也算是閩語使用者,並且是來自潮汕地區很沒存在感的揭陽;我們揭陽雖然夾在潮和汕中間默默無聞,但傳統潮劇大多可是以揭陽口音為標準發音的,所以非揭陽籍的潮劇演員是要學練揭陽口音的。

我家大概算是個書香門第?我爸和我媽家族中八成以上成員都是教書的,吃粉筆灰的和吃粉筆灰的湊一堆,門當戶對。別人小時候唱童謠,我們家族的小孩小時候背唐詩,並且是用潮汕話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搖頭晃腦地念。所以我到了能獨立閱讀的時候,便會理所當然地用潮汕話閱讀。

但是到了小學二年級開始,我的閱讀需求開始暴漲,家中書架上滿是繁體字的古董藏書我看不下去,我迷上了各種充滿現代氣息的、快節奏的雜誌、科普讀物、漫畫等。這時再用潮汕話讀,就顯得不適當了。一來用任何方言閱讀書面語都需要在腦海里把你慣用的方言口語轉化為方言書面語,十分費力,又比如普通中的兒化音等特色在閩方言內是不存在的;二來當時已經學到了足夠量的普通話讀音,恰好在閱讀的時候讀起現代文本十分順口,閱讀效率用「一目十行」來形容都不為過,於是就順理成章地用普通話閱讀了。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是個極度偏科的文科生,對數字很不敏感,於是每當讀到一串阿拉伯數字時,不算它是出現在中文文本中還是英文文本中,我都會自動用潮汕話來讀這串阿拉伯數字,這樣我才能最快速地理解這串數字。

我本身對語言很有興趣,從小通過TVB學會了一口港腔粵語,大學在廣州又和同學學到一口西關腔;高中時和客家同學學會了幾乎全部日常客家話;目前在自學德語(以為會英語的話就德語不難學,結果我錯了)。閱讀的時候,如果是香港人那種把各種口語直接寫出來的文本,我會自然地用粵語閱讀出來,如果是用潮汕話寫的,我就會自動切換為潮汕話閱讀,但目前中文世界裡還是以普通話書寫的內容居多,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還是用普通話閱讀。

歸根結底,用什麼方言閱讀更順暢,我就用什麼方言閱讀。


每個漢字都有其閩南語讀音,你要是強行用閩南話照字讀也是可以讀的,但是通不通順就另說了,畢竟閩南話有自己的用詞、語法和行文習慣。

所以,看用閩南語寫的文段就用閩南語讀,看用普通話寫的文段就用普通話讀。


普通話,我是福建漳州人,妥妥的閩南了。事實上普通話裡面有很多字是無法用閩南語念出來的(但是我爸說其實是可以的,只是現在的人有些讀法不知道了罷了)。我說閩南語經常會夾帶普通話,就會被我爸笑。

BTW新一代00後我發現很多家庭從小就教普通話(還有用撇腳英文教英文的),所以很多小孩子甚至壓根不會閩南話。這些人的父母一般受教育水平比較低,他們認為講閩南話是一種很「土」的行為,上不了檯面,怕被認為是農村人,所以在家庭飯局之類的情況下也故意用普通話講話。這種情況下其實閩南話用得越來越少了,我家鄉在縣城,日常生活講閩南話還是普遍的,但是在漳州在廈門,就不是如此了。


謝兩位朋友邀。

在知乎(當然絕不限於知乎),當我若是做為訊息發送方(寫文),在選擇以閩南語思考或者選擇用普通話想,以漢字在書面上表達我所見所聞所知所思時,會因為我選擇使用的語言不同,我所選用每個漢字元各自對應代表的語音/字音,是我腦中所浮現的,它們的閩南語語語音/字音,或者普通話語音/字音,以及語音在這兩不同語言分別各自串聯構成的語句、整段話、整篇話的文字組合。

在知乎(也當然絕不限於知乎),反之,我若在做為訊息被動接收方的角色,亦即,做為讀者,在閱讀時,雖是主動跟被動反向,但為一樣的狀況。也就是說,我若看到知友顯然是以普通話為語言思維主軸來思考語句段落發而為文,其中的個別字元或整個文句段落篇章的漢字元組合,我腦中若有浮現語音,那麼,會是逐字普通話語音及其組合,以普通話語言思維來會意。但是,若見知友是以閩南語思考語句段落發而為文,發表知識見聞思想時,那麼,見到其中的個別字元或整個文句段落篇章的漢字元組合,我腦中若有浮現語音,就逐字會是閩南語漢字音以及其語句組合,以閩南語語言思維來會意。

這些,是不論作者是否由於受到現下諸多漢語共同傳承的、不與任單一活漢語白話專門相扣的文言文古典文學的薰陶,且或加上對於先前以文言文記事的古文獻有較為廣泛的閱讀涉獵,而有引用文言文或古詩詞的文詞文句或固定短言,且或不是只引用而是間或有運用較為文言文的文法文氣所做陳述的文句。但凡作者其思考主軸語言,語言思維,可明顯判斷為使用哪一個語言,閩南語或普通話,我就以該語言的語音連同該語言的語言思維,整體來作會意。

覺得有必要作提醒 ---

閩南語這個語言【或在臺灣所稱的臺語,或南洋所稱的福建話,又有其它等等等稱呼,異名但實質實際為同一語言,在本文中,我單稱 閩南語】;以及用北京話聲韻/以北方話當底做主體經標準化所制定,另取名為「普通話」的這個語言【或稱「國語」,或南洋華裔社會所稱的「華語」,等等稱呼,異名但實際實質為同一語言,在此我不帶引號,直稱也單稱 普通話】;這兩個語言,雖有共源語/同祖語的關係,而同屬大分類的漢語系語言底下,但是早早已分化成互不相通的兩個不同的白話語言,活語言。

這兩個不同的漢語系語言,因為各有不同的語言發展歷史軌跡,有不同風土人情社會生活文化際遇和接觸,因而各有不同的詞彙,有不同的慣用詞(包括但不限於不同的詞素序的慣用詞),甚至多有儘管原本是同源詞/cognates,但卻在這兩個語言有各分化成不同詞義和用法(所謂的「假朋友/false friend」詞,很容易造成相互誤解的詞),更各有不同的句法語法(最明顯,是表現在各有不同的語法詞/虛詞上),以及各不同語言做為不同的生活社會文化載體,因而有的不同的文化用詞,等等等,整體上使其各自有之所以為兩互不相通語言的相異精神和根髓。一言以蔽之,這兩互不相通的漢語系語言,有不同的語言思維,有不同的語言靈魂。絕非在不同漢語之間亦有分享的共用詞素或其組合詞(若化為書面漢字,則為單字或字組)之外,只有語音/字音上的不同而已。

因而,閩南語和普通話,雖然都可用漢字書寫,也都有用漢字書寫,而且因為有由距今僅約一百年之前,文人在書面上長久通用使用、不跟任一活語言專門扣連的文言文,做為載體所承載的主軸文化來連結,因而有許多共用詞以及其互為表裡的概念;雖然如此,但畢竟,如上述諸因素,閩南語和普通話,是互不相通的兩個語言。

若勉強把以普通話這個語言所思所想的語句段落,藉由漢字所寫的普通話白話文,硬要用閩南語漢字音,一個個唸出來;將普通話白話文的字音,用閩南語字音,硬化成語音音節,接連成串成段,化成聲音,那麼,就不是普通話,也不是閩南語。而是會讓閩南語人,聽得很勉強怪異甚或聽不懂,更會讓只有能力聽講普通話的人聽不懂。變成甚麼語言都不是。反之,以閩南語語言思維所思,藉由漢字所寫的閩南語文,若以普通話漢字音一個個硬唸出來,串聯成音節組合,化成聲音,那也會是怪異彆扭,變成甚麼語言都不是。畢竟,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靈魂,不只是在語音上的不同而已。

不同語言,即便同樣使用漢字這個文字形式/script所書寫的語文,仍為不同語言的語文。絕非僅僅是其中個別漢字,在這兩個漢語系語言,各有不同字音而已。

這也絕非僅僅限於閩南語跟普通話這兩個漢語系語言的語文之差。而是在廣袤的一大片土地上分佈的語言之間,有分享共同文化,但又因各有特色的風土人情文化社會生活及不同歷史接觸,各乘載豐富多樣文化及智慧的各地漢語系語言之下的諸多不同漢語之間,皆有的差別。

然則,漢字這套文字形式 /script,即使不同語言的人(甚至有更迥異社會生活及歷史文化的非漢語系語言人,如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在經過對於這套文字書寫系統的學習認識跟訓練之後,會自覺或不自覺意識到它兼有表意作用,而使得漢字有於跨語文時,在視覺書面符號上的,雖或難以平順貫串意思,但抑或仍有部份或極片段的書面通義功能【在外人尤其西方人認為是很辛苦學習來認識的至少、至少數千個漢字,是有這層補償報酬的】。但這也有造成錯覺跟混淆,語言跟文字形式這兩不同性質的東西的概念混淆。因為漢字所兼具的那層表意功能,往往會有造成錯覺,語跟文不分的錯覺跟混淆。讓頗多漢字人,尤其是於現在仍有的強固不移、甚而不疑也不敢疑的單一漢語的推普教育體系下所教養而成的單一普通話語文人,也因此難以或無從有不同漢語的語文篇章,來作整體對照【頂多是常見的,隨機挑選不同漢語當中的個別孤立的單詞,卻以普通話作孳孳但前後不著村店忽視整體的探究】,讓決多只有能力以普通話運用漢字書寫表達和接收訊息的人,在語跟文上面(不是片段單詞跟單字元而已,而是整體的語跟文),有未能分辨分開分別其形式跟概念,以致有將語跟文混淆。也因而在知乎上就有幾乎無時不可見的,因為在這方面有所混淆或混同,而生的題目,更有甚者,波及比如拉丁字母的這另一套文字形式在不同語言之間運用上的連同混淆。這點上,剛好在一兩個禮拜前,我見一個有關語言跟文字形式(script) 的關係的題目所作答覆,在其中曾就語言跟文字形式,特別是漢字這套文字形式及其關係,做了些提醒。其中有部份相關,我就將連結附在這裡,算是小小補充(然而在那裡的字數也夠多了)→現在的中文字也不表意了,中文就是由幾千個無比複雜的「字母」組成,這種說法對嗎?

即便是用漢字書寫,這跟譬如以閩南語漢字音,硬將普通話白話漢字文,串聯化成語音聲音,或反之,是兩回事。畢竟是兩個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思維,不同的靈魂,而有的不同的語文,縱然是使用同一套文字形式、用漢字所書寫。

以上,是我覺得必須要做個補充提醒的。

其它的語/文不論,我做為雙漢語人,一個能使用閩南語和普通話的雙語人,也是閩南語和普通話這兩個漢語系語言的雙語文人,看到漢字文是用普通話所寫,我腦中若兼或有語音,那會是普通話字音的串聯,連同其語言語句段落的意思的串聯。亦即,不只是普通話字音的串聯,而是當下以整個語言思維皆在普通話,用以會意。因為那畢竟是用普通話所寫,而我是訊息接收方,也有能力使用普通話,在接收普通話所寫的文章時的語言頻道,包括語音,當然是在普通話。但若看到閩南語文,我在腦中會自然立即轉換語言頻道,其中所有漢字的字音,便是閩南語音,我腦中使用的是閩南語的語言思維,來會意。至若在看不跟特定任一白話漢語扣結,也就是,不跟任一活漢語來專門勾連,而是諸漢語系語言,不同漢語語言,所共同繼承的文言文或詩詞或現代生活中可見的對聯,在跟特定語文分隔開來看時,則有不定。不定用閩南語字音唸或用普通話字音唸,來串聯成句,使其有語音。那會是視我當下的選擇。我有選擇。我能有選擇。也是閩南語跟普通話雙漢語人,只要願意,亦可具備的選擇能力以及自由。

由於在知乎使用的語文,使用漢字書寫的語文,絕多是以普通話這個白話語言,化而為文。因而在知乎作閱讀時,看作者們的文字文句段落篇章,大部份我當然就是用普通話語言思維連同或會在腦中浮現的普通話語音,來作閱讀會意。碰上普通話文章,當然絕無企圖用閩南語來閱讀會意之理。畢竟是不同語言的語文。

然而,在相較有包容廣納氛圍且豐富多元的知乎,也可見有閩南語母語人朋友,有能力使用母語文的閩南語母語人朋友【對專屬自己的語言文化有自信且有心並付諸行動,另外學習而具備的母語文書寫能力。畢竟,至少在大陸普遍單一推普的學校不教也難以學到】,選擇以閩南語發而為文,表達見聞知識和思想。我若見到是閩南語文,不論是專文或者是評論區當中的對話,我當然就會立即轉換語言頻道,用閩南語的語言思維作閱讀,而腦中若有浮現字音,那當然也會是閩南語音(若是對話,我自然反射會以閩南語文作回應)。語言,畢竟是有機整體連結,更非也絕非只是單字音/孤音節的無機組合。

末了,我順手隨機找到並附上幾則在知乎有以閩南語文所發表的文字以及對話,是例子。但抱歉,四例當中的答覆本文若為閩南語文所寫,多是我所主動發表(大陸的閩南語文人或許太客氣,如此例子較少,一時之間僅能找到一例)。又其中評論欄內,有閩南語朋友以閩南語文作對話,當然也有寫普通話的朋友。視對方使用這兩種語言當中的哪一種語文所寫,我便如上所述,分別各用那一種語言頻道和語言思維,作閱讀會意。

閩南話中有哪些常用的書面語?

閩南語讀日本人名時應該用文讀/白讀?你家鄉的方言如果寫成書面方言字,會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我感覺自己普通話挺標準的,但是周邊的人都說我有台灣腔?

用文讀還是白讀就已經夠我煩一整天了。沒有系統性學過閩南漢字發音的人很難知道該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發音。

如果寫成這樣的話,我當然會用普通話來讀。因為對我來說,用閩南語讀有點奇怪。

若是寫作按呢來講,我定著會用閩南語來讀。因為對我來講,用普通話讀有淡薄奇怪。

仍在學習閩南語,請多多指教~


因為知乎的文體屬於普通話,固然無法以閩南語來讀,在我們閩南語地區,硬要把閩南語書面化,可用兩種文體。

第一種,閩南語漢字白話文

例:阿雄矣!汝欲去佗位矣!恁阿母咧兜等汝欸!

a-hiong-a! li-be-khi-to-ui-a! lim-a-bu-le-tau-tan-li-e!

第二種,比較少用甚至已經消亡,文言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tshun-bing-put-kak-hiau,tshu-tshu-bun-the-niau,ia-lai-hong-u-sing,hua-lok-ti-to-siau


我是用東北話讀的,有時候還會把把個別辭彙翻譯成東北辭彙讀。


泉州人,嘗試讀了語文書,發現自己根本不會讀,翻譯得很土。。反正我是用普通話讀的


泉州人,閱讀文字時內心旁白都是普通話。在學校在外面大多普通話交流,泉州外來人口太多了,哪怕同是福建人語言也不相通。以至於和同是閩南人的朋友交流甚至和家裡也經常用普通話,閩南話為主普通話為輔吧。我認為閱讀文字時內心旁白使用的語言還是個人方言使用習慣。


我是用普通話讀音。

但是我外公講故事的時候把書讀出來都是用閩南語發音,而且跟平時講的比較不一樣。

有一些老人家第一反應是閩南語。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知乎用的語言是普通話,用閩南語讀出來很彆扭。

我覺得會講英文的德國人看到英文應該也不會是滿腦子德文讀音吧。


閩南語一般是日常對話,對著文字都是普通話。原因很簡單,學語文的時候是用普通話學的,


武漢人,一般用普通話讀,武漢話寫的用武漢話讀,粵語寫的用粵語讀,香港人的回答大部分用粵語讀


這得看用什麼語法來寫嘍,用台羅正字來寫的就是用閩南語讀,其他都是普通話讀


普通話。

因為本來就是用普通話寫的呀。閩南語看起來就跟普通話不一樣,辭彙語法都是阻止的原因

但汝總是用宛家己的語言來寫讀出來啰硬虎是閩南語哇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

因此是難以用其他方言為基礎方言來讀普通話文本,因為漢語各方言語句文法並不盡似。

在未通行普通話前,都是以文言交流,而文言文也是較難讀出,由於一直以來越發嚴重的言文分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