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而是好奇那些被消费主义洗脑自己家庭条件不优越但还是跟著身边人各种买买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成天沉迷于抖音快手等有推送机制的娱乐app里消磨整天时间无所事事与那些玩物丧志人的以后会怎样。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当代年轻人该如何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里明哲保身?

提问者是高中生,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人存在,也知道这些人的情况会跟中国农村教育和个人本身成长环境条件有关。但自己社会阅历不足所以想知道这些人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以后会是不是真的成为以后所谓的「社会底层」或者还是说另有其他的出路。

(请谅解本人学渣,文笔有限。我说的消费主义并不包括那些自己的爱好兴趣方面去买的东西,而指的是对于自己不需要,价格偏贵但买来跟风装逼的人)


绰号「干电池」!

  存在意义是给城市供电,每一次吃喝玩乐、消费娱乐,活跃了城市经济,越来越高的房租供给了原著群体,每一次加班辛苦,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然而,没人告诉你老了怎么办,看过耗尽能量的电池吗?

  西方大城市租房率不是一直很高吗,比中国高多了,看看他们的办公室白领老了,是不是很多离开了伦敦纽约......全世界过期干电池都是一样。

至贡献电量最好的一段时光


你看看美国人不就知道了吗?

再看看义大利人也能明白了。

现实总是在不断的啪啪打脸中。

那些西方国家的人民,不是最提倡自由平等和超前消费了吗?

这个月把下个月的钱都花完。

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消费,跟义大利人要自由不要口罩有什么区别呢?

口罩可以保命,但老外宁可要自由,也不要保命。

消费也是一样,明明自己家庭条件不优越,自己也没有这么强的经济能力。

偏偏要大范围的消费,这种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的行为。

虚荣心极度膨胀,最后走上借贷的道路,通讯录被打爆。

身边所有人对他失去信任,甚至还不起信用卡,征信坍塌。

这种例子我在身边见了不是一个两个了。

我有个老同学,去年见面他还在给我炫脚上的鞋子,2000多块钱一双。

我当时只能对他看看,他一个月4000块工资,买双鞋2000块。

这个兄弟已经结婚生孩子了,小孩儿每个月还要费用,居然花2000多买双鞋。

他父母并不是很有钱,老婆收入也不高,实在是无法理解他的消费理念。

那天我送他回家……还嫌我的车太肉,动力不足没有推背感!

说自己的车是零百六秒俱乐部的!

我只能拍个马屁说:你混的好,我不行,有辆车代步就不错了……

这也就算了,我之前还见过一个女的,失业了几个月,一直没收入。

可是每个月都要花五六千乃至七八千,没钱就刷卡套现,生怕别人觉得她过的差。

明明没收入,还非要父母支援买辆宝马!

结果保养钱都拿不出来,信用卡欠了好几万,催款电话打的没办法,就到处去吊凯子还账……

我说的都是真话,这都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

有些年轻人,为了面子,推崇什么消费娱乐至上。

还说自己年轻,就不能任性一回吗?

有时候确实无法理解这种消费理念,我是属于比较保守一类的。

从小接受的就是居安思危的教育,肯定是理解不了的。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观念,谁也不能说他们不好。

个人选择不同,但是结果怎么样嘛!

见仁见智了,年轻总要付出点代价的,他们都不为自己家庭负责,我们操哪门子心呢?

对吧?

有时候年纪大点也有好处,见识广博。

类似上面这种事,我见的太多了,虽然不是什么普世价值观,不过这样消费理念的人不少。

不光是年轻人,像我这个岁数的也是大把大把的。

一个月赚3000块工资的,买块浪琴手表30000多,买个手机8000多!

我身边还有一个,每个月工资4000多块,贷款买车,每个月还贷3500的呢!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生活的,如果有外快我还能理解,但他没有外快,就是一份死工资。

八成也是啃老去还贷了,养车钱也要父母补贴咯。

所以很正常,大家都要面子嘛,为了面子吃点苦不算什么。

其实我要说,你真有本事,不用这些东西装门面。

就好比知乎的几位大神作家吧,他们就是骑个自行车,人家都会说他们低调。

绝对不会说他们混的不好,不是吗!

呵呵,说到底,死要面子,还是对自己没信心,这才需要用物质的东西来撑门面。

消费娱乐至上,表面上是为了自己更潇洒,说到底还是虚荣心作怪。

用年轻和娱乐做了个挡箭牌,内心的独白其实是希望更多人羡慕他们的生活。

就跟非洲那群没钱吃饭,还要花几万几万买衣服的假土豪有什么区别呢?

我这些话说的可能不太好听,也希望各位不认同我的免开尊口来喷我。

毕竟我分享这个答案并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如果触动谁的内心了,你们就当没看见吧。


我一位朋友,在国贸工作,月薪一万拿到手八千多,她平均每个月都要找家里要几千块钱,如果要出去旅游要得更多。


我说不至于吧,当年我在北京实习一个月三千,我都没管家里要过钱。她给我算了笔账,房租四千,这就一半下去了。


吃饭一天平均一百,她讲她们工作那地方,最便宜的都是味千拉面,随便一个沙拉都五十多,中午想吃好点至少六七十,早上晚上加上零食奶茶咖啡,一百块钱不过分吧。


一个月打车,就得小两千。我说你别打车上下班不行么,她很费解地看著我:「我都两年多没坐过地铁了。」


就上面这三项,工资就 cover 不掉了,然后她继续给我算:衣服、化妆品、包,周末跟朋友玩……


我说行了不用算了,我已经大致理解了,听起来十分合理,似乎每项都是必要的花费。真的不能再削减了,如果每天上下班公交地铁,中午吃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怎么能是高贵的都市白领的生活呢?这就是消费与「伪阶级晋升感」。


(一)你吃过脏脏包吗?



这是一个专靠网路热点而活的互联网公司 CEO 对于网路热点食物的质疑:「为啥这么火?」还曾记得几个月前,网路上铺天盖地的全再说脏脏包,一夜之间各个面包店甚至奶茶店也都卖起了脏脏包,就连我妈那时候都跟我说小区门口卖桃酥的店都卖开脏脏包了。

然而母亲大人对于脏脏包的评价是:十块钱一个,死贵死贵的,也不好吃。


不管是新浪微博的 CEO,还是我妈,其对于脏脏包的核心质疑都在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个指出了其本质:巧克力面包,一个评价了其质量:贵、不好吃。脏脏包就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造物,包括其他网红食品、网红店都是。


它们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交换价值虚高,通俗讲就是,贵(从其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所需来看);第二是使用价值低,通俗讲就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或者更简单一点「既然卖到了这个价钱,那就应该更好吃一些啊」。这些产品提供的只是一种符号价值。


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你买脏脏包吃,是因为你真的喜欢吃巧克力粉+面包,还是因为看到到处都在卖、身边人都在买、网路上都在谈论?如果是前者没有问题,因为毕竟口味是很主观的东西;如果是后者的话,就要思考一下,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著你去买一个并不了解的陌生产品呢?这一种力量,在学术上定义为「消费主义」。



上图是我在逛街时随手拍到的一个照片:可以看到脏脏包的价格相比于橱窗里同类产品要高出了 50% 左右。我们暂且忽略它的制作成本,单从销售的角度考虑,在这样一个价格非常敏感的门店食品消费领域,同时其作为甜点的可替代性非常高,以这样一个超过邻居同类商品 50% 的价格摆在橱窗里,如果不是大家都熟知的网红产品,是绝对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这里的成本是指橱窗展示的机会成本,并不是指面包制作的成本)。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提前的「广告效应」已经打出去了,一个 16 块钱的陌生产品是绝对卖不好的,它既然敢卖这个价,必然是有一些其他价值的 buff 加成。而这个 buff 加成,就是消费主义的符号价值。


对于消费主义的研究,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学派有著不同的研究路径,但他们所看到的问题都是一致的。新古典经济学以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偏好为理论基础,是目前经济学最公认、最普遍的研究体系。


一些学者提出了需求经济学的主张,主要研究人们根据自己的真实需要而主动选择对产品的需求和消费;以此衍伸出了「欲求经济学」的理论:欲求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消费不是真实的、自愿的和主动的,而是虚假的+胁迫的和被动的。

即人已经被自身之外的某种强制力或心理暗示——如媒介的广告、社交媒体的软文、网路意见领袖的示范、他人体验甚至于虚假宣传等。总而言之这种需求不是来自于商品的真实需求,而是一种「欲望营造」的结果。


就像你想买脏脏包不是想吃巧克力粉配面包,而是觉得现在怎么这么火,到处都在买、全网都在讨论、身边人都在买——我也买一个尝尝呗,这就落入了「欲望驱使」的陷阱。


(二)价值与符号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历史更加久远、理论体系更加完备。马克思发明了一个词叫:「商品拜物教」,指商品社会人与物、目的与手段关系的颠倒。就是说你购买商品只是手段,真正愉悦自己才是目的;


而在「商品拜物教」以及其发展完善而成的消费主义中,「买买买」和「剁手」——也就是说购买这个过程、而非购买的商品,仿佛成为了唯一的意义。人们仿佛在无意识中机械重复著购物动作,而忘记了消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以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异化理论」为基石,二战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纷纷对「消费主义」这一时代主题进行研究和批判。


这里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景观国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吸取了德法两派思想精华的马克思主义者让·鲍德里亚是消费主义研究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为《消费社会》以及被称作「死亡三部曲」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生产之镜》和《象征交换与死亡》。在这些著作中他扩展并衍伸了消费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的符号价值。


鲍德里亚认为,当消费者要从这一产品或服务中获得差别的感受时,就要为这种感受支付差别溢价 ( difference premium) ,也就是消费者为了享受差别等观念而支付的数额。这个差别的感受,来源于符号的不同,因此这个溢价就是「符号价值」。


我举一些通俗的例子来理解「符号价值」,星巴克刚刚在中国大小城市铺开的时候,是小资产阶级、文艺青年和网红们的拍照圣地:拍一个带星巴克 logo 的杯子,加一个暖光滤镜,再配上几句不知所云的话如「慵懒的下午,时光如咖啡的香气在空中氤氲」。


他们是去喝拿杯咖啡吗?当然不是,他们要的是一个 logo、一张照片、一个传递自己正在喝星巴克的信息。这种「传递自己再喝星巴克的信息」就是他们所购买的符号价值。再比如,把超级大块的商标印在 T 恤上,肯定不是出于审美的考虑,而是消费者们有这样的需求——我要告诉大家,我买了这个品牌的衣服。


当然符号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大家发现星巴克不那么神秘,喝星巴克不再会给某些特定的人群有 buff 加成,超大商标穿出来显得 low,这个符号价值自然会被抛弃。


就像宜家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中产阶级居家置业的首选品牌。后来有人科普,宜家在国外就是经济条件差的人才买,这种超级市场的模式、自己组装,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这时候「中产阶级」们才纷纷大呼上当,看来洋大人也不能全信啊。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13 篇内容

盐选专栏

资本囚笼:那些困住你的社会真相

赵皓阳 知名网路作家,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已出版《生而贫穷》。

¥39.90 会员免费


你白天辛辛苦苦给老板打工,晚上辛辛苦苦给商家打工,最后啥都剩不下。

别人的钱都放在理财里增值,你只有信用卡债务滚著复利。

别人攒了钱买了个小窝,或者买了个小商铺当包租婆,你买了一堆不值钱的破烂,穿过一次就不穿的衣服,为了装白富美凑齐了所有色号的口红发朋友圈,最后闲鱼出都出不掉。

那些忽悠你消费的人,什么思想啊自由啊,他们不会对你人生负责的。


你只要记得他们对你有利就行了,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的人不是典型的牺牲自我造福经济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