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全世界的汽車設計師比比皆是,但真正算得上「頂尖」,能夠影響車壇的汽車設計師,卻是寥若星辰,而沃爾特·德·席爾瓦,就是汽車設計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耀眼明星。

沃爾特·德·席爾瓦,是21世紀最出色的汽車設計大師之一,擁有超高的設計天賦,被譽為「上帝親吻過雙手的設計師」。

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必定會根源於歷史但不拘於歷史,同時會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前行,沃爾特·德·席爾瓦就是如此。他不忘品牌本源,在歷史與創造的辯證關係中不斷運用發散性思維,用獨樹一幟的設計語言,創造出了一系列震驚全球的車型。從阿爾法·羅密歐到大眾、奧迪,沃爾特·德·席爾瓦為這些經典車型注入了靈魂,也將品牌影響力提升到了嶄新的高度。而正是這一款款經典之作,書寫出這位汽車設計大師的傳奇人生。

不拘傳統,用實力演繹跨界

沃爾特·德·席爾瓦1951年出生於世界藝術之鄉義大利,德·席爾瓦家族在建築設計領域涉足頗深,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背景為他的設計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沃爾特·德·席爾瓦天生就對汽車非常熱愛,也有很強的繪畫天賦,在他七歲時,美國敞篷車成為了他心中的夢想之車,因此,小小年紀的他,就立志日後要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

21歲時,沃爾特·德·席爾瓦鼓起勇氣告訴父親他不想從事建築行業,儘管父親對他不願繼承家族傳統十分失望,但也對他的夢想表示理解。此後,沃爾特·德·席爾瓦便將自己的人生之路駛向了另一個方向,選擇汽車設計作為他的終身事業。

1972年,21歲的沃爾特·德·席爾瓦進入菲亞特汽車公司設計中心,開啟了他的汽車設計之路。在菲亞特集團工作期間,德·席爾瓦自主設計了擁有鷹喙車頭造型、倒三角廠徽外框、動感車身線條的阿爾法·羅密歐156,這款車被評為沃德1998年度汽車,而車身上的這些元素,成為了阿爾法·羅密歐沿用至今的家族印記。

1999年,大眾集團總裁費迪南德·皮耶希慧眼識英雄,將德·席爾瓦邀請到大眾集團,主導子品牌西雅特的設計。在西雅特,德·席爾瓦設計的「探戈(Tango)」概念車獲得了2002年「Autonis Award」最佳概念車獎,從此以後,本來已經死氣沉沉的西雅特起死回生,而德·席爾瓦也被戲稱為汽車界的「華佗」。

2002年,德·席爾瓦開始擔任奧迪汽車設計總監,不僅如此,能者多勞,德·席爾瓦還同時監管著蘭博基尼、西雅特、斯堪尼亞等品牌的設計。任職奧迪期間,德·席爾瓦的首款作品是2004年在日內瓦車展問世的奧迪A6,這款車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德·席爾瓦打破設計常規,將分體的上下格柵打通,為奧迪A6塑造出經典的盾形「大嘴」中網格柵,這不僅奠定了之後奧迪家族的樣貌,也引得眾多車企紛紛效仿,在業界颳起一陣「大嘴」風。

2007年,德·席爾瓦因為出眾的設計才能,被任命為大眾集團設計總監,負責大眾集團所有乘用車品牌的整體戰略,包括斯柯達,西亞特,大眾,奧迪,賓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等。在德·席爾瓦的主導設計下,2008年大眾推出新車的速度達到了歷史巔峰,其中包括第六代高爾夫、全新一代帕薩特CC,甚至雪藏多年的尚酷也被重新設計推出,這段時間的大眾集團就像開了外掛一樣,瘋狂向市場輸出新的車型。不過事實證明,在德·席爾瓦的設計之下,大眾集團很多品牌的辨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品牌影響力也大幅提升。因此,外界也常常有人說,德·席爾瓦塑造了「最美」的大眾。

但在後來幾年,德·席爾瓦認為傳統汽車時代開始走下坡路,因此在2015年宣布退休,離開了汽車設計界。

新能源時代到來,大師再出山

令人驚喜的是,在暫別三年之後,帶著對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希望,這位汽車設計界的泰斗級人物榮耀歸來,成為了ARCFOX的首席設計師。為何一個久經沙場的汽車設計名師會選擇一個年輕的新生品牌呢?

沃爾特·德·席爾瓦表示,作為一個汽車行業的設計老兵,能夠挑戰一個全新的家族品牌的設計,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次從零開始體驗品牌DNA的機會。而能夠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共享,讓一個全新的品牌在自己的指導下成長,則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過之所以德·席爾瓦和ARCFOX能相互選擇,根本原因是雙方「生而自由」的理念能夠不謀而合,這對於德·席爾瓦和ARCFOX來說,都是一件幸事。

值得一提的是,由沃爾特·德·席爾瓦主導設計的ARCFOX首款車型還未正式亮相,就斬獲了2019國際CMF設計大獎,讓世界見證了他破界新生的設計功力。

作為家族式設計理念的創導者,沃爾特·德·席爾瓦以突破桎梏的「無邊界」家族化設計理念,締造了ARCFOX獨特的「無界美學」。沃爾特·德·席爾瓦親自操刀的ARCFOX旗下首款量產車型ARCFOX αT,就將品牌的無界新生體現得淋漓盡致。

「X」語言凸顯家族化身份

由於ARCFOX品牌的設計靈感主要來自於狐狸的前臉,而狐狸的前臉非常具有特徵,再加上,沃爾特·德·席爾瓦認為,ARCFOX是一個全電動的EV平台,需要有較高的識別度,所以在前臉上為ARCFOX提出了極具個性的「X」家族化設計語言,ARCFOX αT的前臉就注入了這個設計語言,凸顯出鮮明的家族化身份。

精緻線條散發運動氣息

為了締造純粹簡約的「無界美學」,沃爾特·德·席爾瓦將ARCFOX αT的車身線條塑造得很簡潔,沒有冗贅複雜的元素,讓它散發出無拘無束的運動氣息。車身腰線前後貫通,給人帶來強大的力量感,窗線上還加入了鍍鉻飾條,雖斷猶連的感覺彷彿已經融為一體,盡顯奢華氣質。

內飾彰顯無邊界設計哲學

除了造型設計,ARCFOX αT的內飾設計也融入了ARCFOX品牌的無邊界設計哲學。儀錶台立面整體簡單幹脆,超寬大的中控屏幕視野寬廣,運動風格的環保座椅彰顯綠色出行理念。除此之外,以人為本的科技遍布車內,讓ARCFOX αT突破限制,煥然新生。

一款至美座駕最終的設計成型並非易事,沃爾特·德·席爾瓦團隊在設計過程中迎難而上,用不懈努力,成就了引領高端新能源設計風潮的ARCFOX首款量產車——ARCFOX αT。

千呼萬喚,ARCFOX αT如今閃耀而來,未來也將釋放更多光彩,期待你的關注!

預訂鏈接:Better Start 天天來電


阿斯頓馬丁V8 Vantage、DB9;BMW 敞篷Z8 X5;Fisker karma,有這些明星車型加持的設計師給他冠以頂尖的稱號不過分吧?

他是何許人也?

亨利克·菲斯克-一個對於設計近乎執念的設計師

菲斯克1963年8月10日出生在丹麥,1989年畢業於瑞士的加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畢業後便加入了BMW Technik公司,擔任設計師職位,從此菲斯克的設計才華開始逐步顯露

在1989~2001年任職期間,著名的寶馬Z8敞篷車、叫好又叫賣的X5系列便是它的傑作。

他的Z8敞篷(這輛車也曾經是喬布斯的座駕)

網圖,侵刪

2001年3月,菲斯克加盟福特汽車公司,擔任阿斯頓·馬丁的設計總監,在阿斯頓·馬丁3年的任職期內,又交出了讓世人驚艷的阿斯頓·馬丁DB9 ,阿斯頓·馬丁V8 Vantage。

他的V8 Vantage

網圖,侵刪

他的DB9

網圖,侵刪

2004年,菲斯克離開福特,創立了自己的新品牌-Fisker Coachbuild,總部設在南加州,Fisker品牌的第一輛豪華電動車卡瑪(karma)於2008年亮相於北美國際車展。

菲斯克親自操刀的karma

網圖,侵刪

網圖,侵刪

卡瑪電動車憑藉著優美流暢的線條、驚艷的外觀以及創始人設計大師的身份,一經亮相便備受好評,媒體的稱讚更是鋪天蓋地,「摘得王冠」、「藝術作品」都被用來形容這款作品,而Fisker公司也被譽為唯一能抗衡特斯拉的企業。

亨利克·菲斯克成也設計敗也設計

寶馬設計師,阿斯頓馬丁設計總監的身份光環加上karma車型的關注度,這位明星設計師的創業之路必然前途無量是吧?

但是

Fisker對於設計近乎偏執的狂熱這一次卻成為了karma的敗筆,他曾為了一個車身前置排氣孔設計的創意便甘於犧牲整個產業鏈的配套,甚至是動力性能。Fisker遲遲無法達到預計的量產目標,導致一系列的金融貸款及資金鏈問題,2012年12月,公司開始大幅裁員,公司規模已縮減到只有300人,2013年11月,菲斯克向法院正式申請破產保護,Fisker品牌宣布隕落。

在2011年7月Fisker艱難交付第一輛車的時候,作為老對手的馬斯克也及時送上嘲諷:「我對亨利克·菲斯克的評價不咋樣,karma就是一款很普通的產品。他們認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的事,可能是唯一重要的事就是設計,他把設計看得比工程和製造還重要,但他們的車子確實很好看,這我也承認」。

亨利克·菲斯克東山再起,能否再現輝煌?

Fisker品牌湮沒了,留給那些懷揣著造車夢的後來者的警醒卻依舊刻骨,之於造車,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設計嗎?是續航嗎?是操控嗎?這不是一個無關生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而是一個在充滿競爭中弱肉強食你死我活的問題,活著、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目標,而怎樣活,怎麼去活的好則需要各位汽車行業、知乎CEO給出答案,

或許菲斯克已經想明白了

於是已近花甲56的他又帶著他的新公司Fisker Inc以及他的新車型OCEAN捲土重來了,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OCEAN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