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英國脫歐、川普上台倒是一般人很願意討論的問題,而且都樂於表達自己的看法,真正的全球議題,特別是和人的一般生活相關的議題,反倒是少有人問津。

比如,基於性別身份的平權運動(我也是)、跨文化的交流問題(新月十字鐮刀斧)、人的流動性的問題(移民、難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人的生存狀況問題(富士康工廠)、全球變暖問題、貧富分化的問題、消費主義問題等等。這些議題都與人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且具有全球性。


謝邀

剛看完閱讀材料,打開知乎,來回答一下。

我覺得像中國製造(以蘋果手機為典型)、國際教育,還有就是在國內市面上買到的第三世界國家製造的衣帽,都是可以談一談的。


1.川普上台英國脫歐這些政治事件表現背後其實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保守勢力抬頭甚至是某種程度的「反全球化」。

2.可持續發展性(sustainability)。這個詞真是近幾年在社會科學領域大熱的關鍵詞,感覺從上初中高中就開始提倡戰略性可持續發展,但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可持續發展至今仍然沒有被很好地實現,比如世界工廠的轉移,洋垃圾處理等等。

3. 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新殖民主義(postcolonism)/新帝國主義(neoimperialism)。提到全球化這幾個大概是隨之一定會被同時提出來討論的詞吧。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還是在意識形態領域,都適用。以及由此深出的諸如反壓迫(anti-oppression)和反歧視(anti-discrimination)。

希望以上不算精艱深…至少個人覺得有很多現象都可以歸入這幾個大範疇,討論起來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全球化是工業時代各個國家協作的現象,英國脫歐,川普上台都是熱點政治事件,這兩個不一樣的。如果題主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多關注一下國際新聞,中美俄歐的博弈。


謝邀。與個人日常生活接近的話題,比如:1.石油價格浮動2.國際分工與世界市場(蘋果手機研發在美國,組裝在中國,銷售全球)3.肯德基與麥當勞跨國經營

4.中國小伙娶回烏克蘭美女

5.孔子學院以及各種中X文化年等等。
瀉藥~

那就是高考地理問題

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了(積極的和消極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