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海洋有著某種奇怪的執念。也許是因為象徵著「愛情」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誕生於海洋之中。人類在海洋這處神奇的地方汲取了養分,創造出不少浪漫且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數目之多,種類之繁,真讓人暗暗為人類豐富的想像力喫驚。

在渺小的人類看來,浩瀚的海洋就是浪漫的化身。

雖然遠不及被世人稱頌的經典之作《泰坦尼克號》,但最近飽受爭議的湯淺政明的新作——《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卻也是一部與「海」相關的,浪漫的愛情電影。

世俗化的「浪漫」所取得的突破

毛手毛腳的女大學生的向水日菜子,各方面都能獨當一面的青年消防員雛罌粟港,幼時因一次意外而無意結緣的兩人,在多年之後再次相遇,然後一同沉浸了甜蜜的愛情之中。幸福的時光本應一直維繫下去,但意外突然降臨,港為了拯救溺水的人卻導致自己溺死於海浪之中。而一直熱衷於衝浪的日菜子也因此陷入低沉之中,逃避到看不見大海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日菜子無意中哼唱起那首兩人經常一起合唱的歌曲,港的幽靈突然出現在水中…

與《天氣之子》中那脫離現實常識範疇,甚至與社會道德理論對立的浪漫相比,《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的故事顯然更加地合理,其中所瀰漫的世俗的氣息也更能讓人接受。

當然,此處的「世俗」並非什麼貶義詞。動漫電影中往往存在著某條與現實分隔的「界線」,可能也是受此影響,動漫中所描繪的愛情,總是帶著一股青澀的氣息,而且由於其內在過於理想化,導致其受眾面並不會很廣。畢竟在大眾文化看來,這種類型的作品顯得太過幼稚。

而《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選擇把這些特質全部剔除,讓港和日菜子的愛情更加符合現實中戀愛所有的樣子。這不僅擴大了觀眾的羣體,其故事的設定也能為大眾所接受,從而令絕大部分的人感動。

這就是這部作品的亮點所在之處。

「努力」與「成為自己」

要說到《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我看來,莫過於對於「努力」一詞的討論。

無論是後輩山葵還是日菜子,都十分仰慕能得心應手地應付各種事物的港,而港總是輕描淡寫地笑著對他們說,只要努力,誰都能做到這種程度。但無論是誰,聽到港這番話,都顯得有些沮喪,銀幕前的觀眾們想必也是如此。

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事情。明明付出得比他人還要多的心血,直到最後得到的卻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在現實中,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所以,聽到別人對自己說「沒關係的,只要努力就好」這句話時,只要是經歷過不得回報的痛苦,任憑是誰都會覺得沮喪。

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也得知了更多關於港的信息——小時候也是笨拙且不中用的孩子,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地學習到更多的東西,最終才造就了大家眼前幾乎萬能、在各方面都遊刃有餘的港。

生活中確實沒有多少人能做到想蘇軾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灑脫,但如果經歷了患得患失之後,單憑著「天賦」一詞去否定努力本身,去否定努力的意義的話,我想這就算是步入「歧途」了吧?

正如劇中多次出現的那句「成為你自己就好了」那樣,努力本身的意義就是讓自己在理想的道路上變得更加強大,變得更加符合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與他人作比較。這個故事在用自己的聲音告訴我們「世間終究還是天道酬勤」,人們最終還是隻有努力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報,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吸引人的地方。

敗筆所在

或許會有人疑惑,既然前面所提到的都是這部作品的優點,那麼為什麼又說它是飽受爭議的呢?很簡單,《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的爭議點並不在於所選擇的觀眾羣體與作品主題,而是在於觀眾期望與實際效果的衝突之上。

湯淺政明一向以其獨特而又明顯的風格在業界享有盛名,而在這部作品中,粉絲們不僅沒有在其中看到他們所期望的東西,反而是看到了一個在劇情、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瑕疵的作品——在港逝世之後,相對於日菜子,身為親人且無比仰慕港的洋子居然會顯得如此風輕雲淡、日菜子痛下決心,不再隨意召喚港的魂靈,但之後的舉止卻又讓人感覺無比隨意…

我們無法從劇情中體會到角色們對「失去」的痛悟,也沒辦法理解到角色們情感轉變時所做出的抉擇,又或者說,他們由始至終從來沒有面對過需要抉擇的情況。這就是帶有缺陷的劇情所導致的人物形象的缺憾。

角色的行為沒有合理的解釋,所謂的矛盾衝突也沒有將劇情與故事主題推向頂點,即使有感動的地方,但全片看起來卻猶如滑稽的玩笑一般令人忍俊不禁。這是一部電影在故事描述上的「失格」。

如果是某些不知名的導演,觀眾們或許會置之一笑,但這卻是備受矚目的湯淺政明的作品,粉絲們自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況且,負責劇本的還是曾寫出《莉茲與青鳥》這種細膩故事的吉田玲子。明明能做出一部不錯的作品,但實際上卻是這種結果,不管怎麼想,這與他們的實力都相當不符,粉絲們抱怨如潮自然也是正常。

也許是在探索商業化的道路上受到了磕碰才導致湯淺政明不得已拿出了這種程度的作品,事已至今,我們也只能相信這次真的只是湯淺的失誤。而這部作品,也只能躺在商業化電影的舒適圈內,享受著如同其品質一樣不好不壞的待遇。


湯淺大佬的新作劇場版,看之前就聽到這部被戲稱為與《天氣之子》之於新海誠同理的大佬撲街作。看了之後嘛,是不是撲街,我估計湯淺本人不會說這是撲街而只是商業化的嘗試,但我個人確實比較失望。畢竟,不要求和早期作品一樣黃暴,但調皮的畫風和瑰麗的想像力怎麼說都該是特徵之一,而《共乘海浪之上》,雖然也有男朋友死了後活在水裡這一幻想元素,但這看了開頭結合海報就能猜到結局的劇情,確實太普通了一點。

在中規中矩的劇情脈絡上,刻畫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前期狗糧時間很甜,真是刻在骨子裡的甜,如果不是已經猜到結尾了那這兩個人100%會結婚的甜。男主不說作為男友,作為人也簡直完美。「你的姓太難了我不會寫」「將來變成了你的姓怎麼辦」,雖然中國沒這個傳統可能需要反映時間,反映出來了後是真的……艹。

後期開虐後,女主從恨不得活在海里變成完全見不得「殺死」男友的海;發現男友一唱歌就會出現在水裡後,在家裡泡水就算了還不懼路人的滿臉問號花樣拉出去膩歪,這一段……就是雖然我覺得她沒瘋,但假設這真她臆想出來的,那女主瘋成這樣我也不會覺得奇怪。而能讓我這麼覺得也是需要功夫的,至少也得把狗糧的甜、女主對男友的依賴、女主還不能「乘上人生的浪」這些鋪墊好。

最後的高潮,很爽,無論是女主終於決定告別男友乘上人生的浪,還是讓男友的基友和妹妹都看到了他一掃女主精神病的嫌疑,當然還有從大樓上一傾而下的海浪的視覺效果,都爽爆了。

沒有驚喜,也沒有尿點,就是一首歌唱那麼多次有點聽膩了。如果有類私年紀輕輕就逝去戀人的經歷恐怕會更有共鳴,就和《映像研》觸碰到婆羅門動畫宅的g點同理,但是……希望看到這裡的人沒有類似的經歷。


運動水杯塑料創意男便攜杯子女學生兒童夏季水瓶太空杯京東¥ 53.00去購買?


首先直接講我的感受,個人是對電影的劇情最為看中的,所以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部好電影。

被室友拖著強行去看的,說實話這是第二次讓我看得如坐針氈的電影,上一部是大魚海棠。這部從女主問路開始我都是??

好莫名其妙,消防員是隨便找個人來人往的地方就訓練的嗎??還會把水滋路人身上??訓練過程中可以隨便跟路過的妹子搭訕的嗎??隊長叫了還不聽的???箱子放著會突然倒下來??推了幾把也推不正??著火了一羣人擠著電梯就下去了??有雲梯為什麼還要累死累活跑到樓頂上面??談戀愛這麼容易 ???……後面跟水談戀愛和洗腦歌曲這些我就不說了,要吐槽的實在太多了。

說實話這種電影還是比較適合有點少女心的人去看的,像我這種扣細節的真的是看的賊難受。

看完後室友一臉滿足的問我有沒有感動到。????我感動啥啊感動,剛看完我完全想不出來這部電影到底想講什麼???完全老套的套路,最後那個據說最高潮的塔上祝福在剛剛電影中途他說到要提前預約就猜到了,實在get什麼值得感動的點的。如果要說兩人撒狗糧時候的騷話和騷操作,說實話,套路看一遍很新鮮,看多了就只覺得膩得慌了。

當然,以上種種原因,可能是因為我是和室友一起看的原因吧,如果是跟女朋友一起看我估計就沒那麼多話了


我來寫正面回答了。剛剛看過,覺得還是挺不錯的作品。感覺吐槽的基本都在吐槽劇情。

先說說一些槽點,確實日劇有時候有一些看起來很作的細節。比如下面有人說到的訓練時跟女主聊起來,有雲梯還要上樓營救,還有固執的妹妹之類的。其實很多日劇都有這些彆扭感,不知道是不是文化差異,還是日式劇情已經有了這些固定的模式。

然後再來說說我覺得好的地方。似乎很多人都說狗血。emm不知道怎麼理解狗血的,有一方死就是狗血嗎?我來分析一下劇情吧,下面會有劇透。

小時候女主救了男主一命,男主不僅在被救了以後喜歡上了女主,而且決定以後也努力成為一個幫助別人的人,也就是消防員。女主引導了男主的成長。

長大後,女主離開父母上大學,過上了獨立的生活,但是她似乎什麼都做不好,蛋包飯做不好,甚至箱子還搖搖欲墜後來倒了下來(這個真的不是槽點細節,箱子倒就是在暗示女主自自理能力不太強,連收拾家都做不好)。女主不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後來的劇情也說了她不知道未來能做什麼很迷茫,畢竟上大學嘛。而男主在這個時候鼓勵她引導她,想要幫助她成長,所以在最後,男主的願望也是幫助女主「乘上海浪」。

而男主的死亡,讓女主不得不變得獨立。男朋友再也不能為她做蛋包飯,她只能自己練習,把蛋包飯做得更好。在去拜訪男主家的時候,她知道了男主就是被她救的男孩,這讓她重新思考男主的遺願。於是決定去做更有意義的工作——救生員。男主引導她變得成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結局女主決定放手,讓男主「成佛」,可是實際上相戀的記憶是無法抹去的,女主想起來依舊非常的悲傷,在聽完聖誕節留言後放聲大哭。

順便說一下男二,男二突然和女主表白似乎有點意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首先他受過女主善意幫助,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可能並不是那麼喜歡女主,而是他非常想成為男主那樣的人,所以他不由自主地讓自己變得更像男主,繼而喜歡上男主喜歡的人。

這個劇情講的是愛情,更是兩個人互相引導了對方的成長。開頭的虐狗剪輯很真實233,我可以說談戀愛就是這些瑣碎甜蜜的小事情,但是真正強大的愛情,是互相引導對方成為更好的人。

談過一場這樣形式戀愛的人應該很懂,愛情就是互相幫助,互相引導,一起變得更好。這片子可能不太適合沒談過戀愛的孩子看,我要是談戀愛之前看,大概也會覺得這片子很蠢233。

總的來說這片子確實沒有很好地展現湯淺式分鏡,可能很不「湯淺」,但是湯淺的作品一般都會以愛作為主題,這部倒也保持了主題。畢竟是一部商業片,跟湯淺個人風格很強的作品比起來還是遜色很多。但是容我私心,這劇情內涵比同類型的天氣之子要好得多,可能是我電波對不上,實在沒看懂天氣之子表達的是什麼愛情。

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人生中互相扶持引導的另一半吧。


emm沒有辜負期待,還是挺好的,雖然沒有那種吹爆的慾望,但是整個觀影的過程十分享受。

這個電影和在它之前上映的《天氣之子》就相當於emm正好相反吧,《天氣之子》裏主角為了自己甘願做少數人用其他人換了自己所愛,而這個,則是為了救別人犧牲了自已,三觀與大部分人契合了

故事情節全是比較普通的,帶有奇幻的色彩但總體路線與最近的日本動漫電影差不多。因為小時候女主救了男主,纔有了後來一段美好的感情,繼而男主因為救人去世,卻擁有了在水中存在的能力,幫助女主最終走出男主離開的傷痛,踏在了屬於自己的海浪之上。

聽上去挺平凡的。。吧,其實它能打動我的也不在劇情,在細節上。

一,二人感情的刻畫十分生動。雛罌粟港對向水日菜子的那一種喜歡所有看完電影的人都會有一致的認同,毫無保留的熱愛,對女朋友的充分尊重,以及想要變得越來越好的鄭重承諾。「我會一直救你」,或許就是身為消防員的他最深情的告白。去買心形鎖,去露營,去衝浪,去在大廈上留言,寫下二人的名字,一系列的浪漫舉動雖然有為下文做鋪墊的意思,但不妨礙我們去感受他們彼此的愛。

二,向水日菜子的不離不棄。感情中留下的那個人絕對是受傷的。雖然二人的分開不是感情矛盾而是突發變故,但港離開之後,向水日菜子怎麼度過的時光我有目共睹,看到咖啡看到糕點都會想起他們之前的種種,都會想起「我們曾經特別美好」,看著確實很心疼。在電影中間,女主發現男主死去的時候,畫面變成了黑白,映襯著女主的心情。

再往後呢,港存在於水裡,能與女主相見,女主的生活又亮了起來,儘管不能抱,不能吻,不能在女主需要幫助的時候伸手,這樣的港女主一點也沒有嫌棄,因為她眼裡只有這個存在於水中的靈魂。就算被當成怪人跟水過一輩子她都願意,這種不離不棄更是二人感情堅貞的見證。

三,兩位配角的相遇和相愛。女二在剛開始看到男女主熱戀時脫口而出「傻瓜才談戀愛」,但在片尾拉著男二的手說出「傻瓜纔不談戀愛」,整個過程充滿孩子氣卻又真實,令人會心一笑。

四,當然是電影的主題。在看電影之前吧。。低沉了好久,感覺諸事不順,事事違心,看完之後覺得,或許我也沒有站在自己的海浪之上,去迎風遠航。我也有需要走出的那一個過去,要否定之前對自己的盲目肯定,去做真實的自己。不管經歷過什麼,都請重拾衝浪板,趕上下一個海浪吧。

還有,只有傻瓜纔不戀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