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片假名是用來表達外來語,也有平假片假混用的情況,如「消しゴム」。

但最近看了部日劇,發現本來應該是「あなた」的而字幕卻寫的是「アナタ」但翻譯依舊是「你」,還看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本身是平假名卻寫成片假名,請問這是什麼用法?


「片假名錶示外來語」是正確但不嚴謹的表達。日語中以下幾個情況要寫成片假名,雖然不是絕對的,但通用於報刊及公共文章當中。

一:學術表達。「犬」「貓」「りんご」之類明明可以寫作漢字或平假名的單詞,以片假名出現往往是因為想表達它的「學術性」,當然日常生活中沒想這麼多的也屢見不鮮,因為很多人也不一定明白自己的語言規則,無可厚非。科普性文章當中以片假名出現實乃常態。

二:擬聲擬態詞。這部分很多是從日語的動詞而來的,寫作平假名很正常,但如果一句話平假名過多,比如前後語法都粘著平假名,這時候把能置換成片假的換一下,會使整個句子看起來更美觀,也方便了閱讀。

三:有意消除其漢字意思。每個漢字是有意思的,比如「村」,看到你就會聯想到村落。日本人使用這個字,又想消除它本身的「村味」,營造一種人為感,我們中文裡也有地球村、奧運村,但日語可以借住片假名使漢字原意淡化。這部分就會普遍寫成片假名。沒有考慮過平假名,原因在於造詞要提現其特殊,前後都有平假名的時候,如果特別想強調的單詞也是漢字+平假名的話依然會不明顯,不美觀。

(主要把握以上三點就可以理解日語中對外來語以外的詞使用片假名錶記的心態和理由。至於你說的「アナタ」,這類的日常用語在這裡不具備學術性,日本人這麼用主要是想強調。至於強調什麼,我在做動畫翻譯時就會注意到一個角色在用第一人稱時,臺本給的就是「アタシ」,其人設是傲慢大小姐的人設,編劇或許想強調她的這種與眾不同的個性。


首先我們先來科普一下平假名和片假名

什麼是假名? 假名是日語的表音文字,一般只看假名錶面我們是無法知道單詞的意思的。假名的假是借的意思,名是字的意思。假名只是借用了漢字的音和形,而並不使用漢字的意義,所以叫它們「假名(kana)」。值得我們同學注意的是,假名的假字不是表示假冒、虛假、非真的意思,因此日語中並沒有所謂的「真名」

假名主要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

平假名 源於漢字草書看起來平滑圓順,正式使用約從公元九世紀起;片假名則源自於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看起來有稜有角,正式使用約從公元十世紀起。平假名是為了寫和歌和物語而誕生的,在當時主要使用者都是女性,所以又稱為女文字。

片假名 則是為了為漢字注音而產生,因為片假名有稜有角,看起來不像平假名那樣圓滑柔順反而方方正正的,所以在當時,片假名的主要使用者都是男性。

其實有很多也原本寫作平假名的單詞,為了配合表達情感、突出強調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被人為的變更成了片假名,或者平片假名混合的形式。所以不必過於糾結,就想英文中的大小寫字母一樣的。


英文中相同的字母為什麼會有大小寫?


假名的用法沒那麼死板,漢語詞和和語詞也可以用片假名來寫。


大家熟知的平假名特地寫成片假名錶示強調。

另外也有很多人因為喜歡片假名的四四方方,更因為片假名多是外來語,這麼寫起來感覺很高大上。

所以特地寫成片假名。

沒有實際意義,純粹是裝X給看片假名費勁的人看。

僅此而已。


平假名寫成片假名,可以是一種強調用法。除了有同學看到的字幕翻譯以外,日本人寫名字中漢字讀音的時候也經常會寫片假名的。

平片假名在真實的語言使用過程中會有一定的轉換用法,但一般是平假名用為片假名,一般不會把外來語寫成平假名的。

最後單詞中遇到一些平片假名混用,或者漢字和平片假名混用,從辭彙角度看也可能是一些複合詞呢。


漢字平假片假、主要為了區別語種。

但是並不是絕對、可以做個參考。

和語

固有詞 平假或漢字填詞 (訓讀)

擬聲、擬態等詞(オノマトペ)

片假平假皆可。

漢詞

來自中國辭彙、又或是基於漢文基礎上的譯詞、造詞。和語漢詞化等、一類詞、基本為漢字書寫(音讀)現如今也存在 簡單基礎漢詞平假書寫現象。

外來語

除漢詞以外的外來語

片假居多、而比較早期的外來語根深蒂固、漢字填詞、平假、片假皆有。比如タバコ。

混種語

顧名思義、混血兒。

消しゴム

消す(和語)+ゴム(外來語)

——————————————

回到あなた這個詞

它可以寫成

あなた 貴方 アナタ

又更甚至是 You 或者 U、你

他們只是意思相近、形態上不同罷了。

能記和所記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