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我都表像即是世界。


試著回答一下吧,這本書一直放在床頭,也沒有完全看完過。

首先說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表象的世界。嗯,按各種哲學來說,有點像佛家認為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的色就是我們現實世界中的有形的物質。按照德國的古典哲學,大家康德的理解,我們這個世界是我們對物資體那個世界的一個觀測的結果或者是表象,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世界是我們自己定義的現象界。類似於我們在看電影物資體就是那個膠片我們看不到。

其次如何來定義我?我是誰?我是什麼?有我就會有你,他。我不可能獨立的單獨存在。比較著名的就是缸中之腦的一個假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定義為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就是我也是我所處的社會關係的總和。你是一個兒子,是一個丈夫,是一個爺爺是一個下屬,是一個領導,是一個員工,是一個爸爸。所有的這些關係就是你生活的全部。這些關係定義了你。這些關係所體現出來的不同屬性就定義了不同的人。比如說好人壞人不好不壞的人,高尚的人,純潔的人,醜惡的人。我們在定義一個人的時候,都是從某種角度看他與社會的某種關係的屬性來定義的。如果把一個人從各種社會關係中剝離出來,他的形象就會越來越抽象,最後就是一片空白。

世界和我都已經進行了基本的定義。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還是舉例子。佛印和蘇東坡的一個典故,佛印說我看到的是佛,蘇東坡說我看到的是狗屎。佛印就笑了,因為他說你心裡想看到什麼,你你眼裡就會看到什麼。因為你整天心裡裝著狗屎,所以你看別人都會是狗屎。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周圍的世界其實是你的內心的一種鏡像。

而你的心是你意志的棲身之所。而你的意志是由你本身生存的需求驅動的。這種驅動力是先天的,有點像康德所說的先驗。

這個話題在我看來到此也就結束了。但是正好可以延伸一下。後來上個世紀法國哲學家薩特的一句名言,他人即自我的地獄。他其實講的這個就是我和這個世界的一種對立。但是從尼採的角度來說,他人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這個世界只有我,周圍的世界,我周圍的一切都是我的意志的體現,至少是某種體現。所以薩特說的他人即自我的地獄,這一命題在尼采看來是不成立的。

而且看尼採的書感覺明顯感覺到你才受印度佛教的影響比較大,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佛家認為,這個世界所謂的色即是空基本上一致。他認為這個世界也都是虛的,不實,而且一直在流變過程中。


講真的,沒有讀過叔本華的這本大作。只是稍微了解叔本華。但對於這句話我不難理解。

任何人如果想要用哲學的辭彙去理解哲學也是很費勁的,即便是那些哲學系學生。世界即是我的表象不是說世界存在於我這個個體之中而是因為我只能從我這個個體角度看待世界所以世界才會變成一個我眼中的縮影。叔本華可能是承認我的個人局限性,人不能客觀全面的認識到世界。

細細品味表象一詞能看出,叔本華可能有些低估了人的觀察力,因為表象的意思是表面的現象,當然你可以懷疑譯者翻譯的過程中可能不太準確,但任何有知識的人都不應該不知道叔本華寫的書籍是哲學大作吧,不應該引起重視嗎?所以我猜測翻譯是準確的。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尤其是科學家不得不承認人觀察力的缺乏。正常生活的人其實沒有必要一味對外承認自己的局限性,如果承認自己的局限性並因此喪失自信心就劍走偏鋒了,許多哲學家最終都沒有正常生活,在我看來那是老一代哲學家的缺點,也是之所以成為哲學的原因,哲學就需要體驗孤獨享受獨處去思考去發現,哲學似乎很容易把孤獨的人拖進哲學家的世界,卻難以拯救那些不慎孤獨的心。


沒有讀過他的書,單獨理解一下這句話: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 天真的人面對的是互敬互愛的世界(他們會說 都是誤會)。心機的人面對的是厚黑的世界(他們會說 一個比一個能裝)。

世界是人的表象=你看到的世界是你認為的世界。

所以智慧的人總是在追求真理,即認識真實的世界。

——————————附例子——————

每一次你與他人溝通時,都同時產生了六個對象:你以為的你,對方以為的你,真實的你。 你以為的他,他以為的他,真實的他。


叔本華認為意志和表象共同構成世界,而意志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象是意志的客體化,世界的本質就是意志,則世界即是我的表象。


叔本華主張,既不從客體出發,也不從主體出發,而是要從表象(現象)出發,引出世界。

叔本華這一命題並不新奇,只不過是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一種說法而已,因而並未逃出從主體引出客體的舊轍。

然而,叔本華的哲學畢竟與貝克萊的有所不同。叔本華認為,形形色色、五彩繽紛的表象只是這個世界的一方面,它並不是世界的內在本質和真實內容。

叔本華直言:世界的本質就是意志。他將「世界是我的意志」作為他的哲學命題提了出來。進一步解釋什麼是意志時,叔本華又引出了康德的「物自體」,他反覆強調「一切客體,都是現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是什麼呢?,就是意志」。如此,叔本華用意志的抽象克服了康德的搖擺性,建構起他那龐大的唯意志論的哲學體系。

總之,可見的世界、物質的表象,只不過是意志的表現或反映,「世界是意志的一面鏡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