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大統一理論無論是在生命科學上,還是哲學上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追求大統一理論,本質是找一個統一的理論來解釋整個世界。其哲學底層原因在於《道德經》第一章,即理論為人造的,「有欲」與「無欲」的狀態交織後決定了理論的走向即「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這裡的表現在於,「無欲」也可以延伸到客觀世界帶來的信息無法進行有效的干涉時,這時「有欲」佔據優勢,所以有了這樣的追求。便形成了「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大道至簡」等一類哲學觀點。

而這時,追求大統一理論的直接哲學觀點便是「大道至簡」。科學理論的簡潔統一,便是科學界的合理要求,這也正是哲學賦予科學的一項追求。至於說,簡潔到什麼程度,統一到什麼程度。哲學上並沒有說明,這是需要實際探索的情況來確定的。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探索條件,人們能夠對於世界的認知深度是不同的。而這個過程是不斷深化的,科學界對於簡單統一的理論探索的腳步也不會停止。

至於說「大道至簡」是不是真的合理,還需要對於《道德經》做更加深入的解讀,這就是純哲學的事情了。簡單的講「大道至簡,非道簡也,人慾其簡也」。至於說這是不是簡單的唯心主義,不好這樣去講。因為「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這樣的哲學體系劃分在於哲學上本身未必靠譜,這個劃分與上面的哲學觀點哪一個更加基礎可靠還難以界定。換句話講,「大道至簡」來自於道家思想的「道亦有道」。這一哲學思想自成一家,「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哲學上一種劃分方式,這種劃分方式看做是規律的話,它本身也來源於「道亦有道」。所以,這不是簡單粗暴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道亦有道」不是可以簡單的劃為「唯心主義」或者是「唯物主義」的事情。一個假定這個世界的本源來源於意識,一個假定這個世界的本源來源於物質。這都是假設、主張、信仰或者說是哲學觀點而已。而「道亦有道」講的是理論的成因,也就是說簡單的把道家思想歸於「唯物主義」或者「唯心主義」的做法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這樣的觀點並不比「大道至簡」的哲學深度深。所以,簡單的理解追求大統一理論的哲學原因,「大道至簡」這四個字就夠了。

愚人愚見,僅供調侃。


統一(準確說是體系化)的理論意味著秩序、可控,而秩序和可控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安全感,這種人類最原始的慾望就是推動人類不斷認知、解釋世界的源動力。

有人說人類受不了這個世界是亂七八糟的,於是開始製造各種理論來解釋世界。追根溯源,其實還是在建立安全感。

很多哲學家窮其一生都在干一件事:搭建宏大的理論體系。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野心家。

不知道是否說明白了,大家指正!


了解世界而求存,以前的幾百年,牛頓力學解決了人類存在的疑問。順著牛頓的邏輯下去發現了很多解釋不了的現象,人類有點蒙,愛因斯坦出來搞了一下,又解釋不了一切。所以現在是存在一時沒有問題,但邁向更遠的未來,需要更能自洽他恰的理論出來。


大一統理論是人類對自身理性的終極關懷。


這種想法是實踐中的必然要求。

理論是對一個現象的描述,能夠預測物質的行為。

對於A現象,你有一個A理論;對於B現象,你有一個B理論。

但當A和B現象糅合在一起時,A+B理論就不好用了。

其中包含的真理就是系統不等於部分之和。

你就需要一個同時能解釋A和B理論,又能預測新現象的更本質的統一理論。

這一思想相對終極的推廣就大統一理論。

ps:背後的暗示就是,只有大統一理論才有可能成為萬物理論。


因為人們總想試圖抓住東西,而大統一就是要抓住所有東西。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可以解釋這個問題,但要說明白這個問題需要一整個哲學體系才能讓人理解,統一與差別這兩個基本元素就已組成一切思想了,但其如何組成,需要一整部精神現象學去解釋。

比如最簡單的感官部分,我們說的「紅色」「這裡」「這個」「小明」,我們並不是在指一個特定存在,而是一個共同的「紅色」「這裡」「這個」小明」;我對著我面前說「這裡」,但對任何聽者而言只是一個普遍的「這裡」,也就是說,任何詞語都僅僅是在意謂而已。這並不僅僅是指某些詞語,就好像一個特定思想面對一些共性詞語,並不是這樣的,試圖把自我獨立出這場同化運動只是自我欺騙;是更徹底一些的:語言的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個有著共性的,是一個共性的思想和一堆共性的詞語,這裡發生的事情僅僅是特定存在走向共性。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初步的關於統一本身的存在,也就是說,不是我們追求大一統,而是語言本身就是共性,事物已經事實上趨於共性,辭彙之間有著差別,但沒有任何詞語在絕對意義上是在特指,或者按黑格爾的說法「只是一種意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