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聖地,也是家園,是故鄉。每個人都會看到她不同的面孔,神奇的所在。如今我們可以見到大量的關於西藏的圖片和信息,但是對於她的過去,我們卻知道的不多。

《西藏,1900年》

1900年,崔比科夫和納祖諾夫受俄國地理學會的派遣入藏。當時西藏地方政府不許外國學者在西藏從事考察,所以他們裝扮成了到西藏朝聖的布里雅特香客。

崔比科夫精通藏語,他的《西藏遊歷目記》記載了當時的所見所聞,而成名之作首推《佛教香客在聖地西藏》,他分析了當時西藏的農奴制度,在國際上風行一時。

二人在藏期間拍攝了拉薩的第一批照片,這些照片在他們歸國後被收入俄國皇家地理學會,後來照片原版被美國一家博物館買去並公開於世。

1891年的拉薩示意圖

進入拉薩前的關卡

拉薩西部的吉曲河

拉薩的街道

拉薩 駐藏大臣衙門

拉薩羅布林卡 達賴喇嘛消夏的地方

拉薩 噶丹康薩金殿

拉薩 紅山南麓布達拉宮

拉薩 布達拉宮南側

拉薩 圖中央是藥王山,右側是布達拉宮。

拉薩哲蚌寺

拉薩色拉寺

拉薩西5英里處,荒廢的城堡。

甘丹寺附近,十三世達賴喇嘛樹立的石碑。

甘丹寺

桑耶寺

日喀則 扎什倫布寺

路上常見的敖包

牧場氂牛

查格拉附近的貴族莊園

貴族婦女

底層婦女

聖湖羊卓雍湖

《西藏,1920》

這些黑白照片是中國攝影師莊楚生在1914年-1920年拍下的西藏。

《西藏,1985》

馬克·呂布是一名法國攝影師,以其對東方世界的廣泛報道而為人知,其中包括:中國的三面旗幟、直面北越南、中國印象。至今,馬克·呂布已先後20多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觀察和記錄了在這裡發生的許多歷史大事,用無聲的照片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他說: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瑣碎的細節,它們不代表任何觀點或價值判斷,那些細節和攝影本身都是源於生活的。

這是他1985年-1988年拍下的西藏。


15年的時候去過西藏,給我的印象就是文藝青年特別多,天特別藍,高反特別嚴重,不過我還是想再去一次,因為真的很美。


我是12年長駐西藏的,拉薩已經非常商業化了。那時有機會出差,有空時就開車到鄉下看看,可以說是真的凈土。在那曲尼瑪縣的牧區,塑料垃圾很少見,老百姓對陌生人很好奇很熱情,到了他們家裡會把家裡最好喫的拿出來給喫,但也就是乾肉奶渣葡萄乾。給他們一個手電筒高興壞了,現在整個自治區怕也沒有那樣的地方了,據說五六十年代整個藏區都是那樣的氛圍。


你說的「以前」是多久之前的「以前」?苯教時期還是吐蕃時期?農奴時期還是現代時期?


不知道以前的西藏是什麼樣的,今年五月和朋友自駕去西藏邊上看了看還是覺得挺震撼的!


以前農奴制的時候應該很可怕,這邊小孩到現在一害怕就捂頭,以前留下來的


真美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