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和杜聿明的戰術與運氣決定勝敗?層層的包圍和反包圍。還有郭汝瑰起到多大作用?杜聿明的戰術要經他過目嗎?想詳細了解淮海戰役,給個鏈接也可以呀~


學界對淮海戰役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現有研究多集中於以下方面 :一是以宏偉敘事方式再現波瀾壯闊的戰爭畫面 ;二是以戰役為切入點,探討兩黨成敗的原因、影響及遺留問題 ;三是整理出版相關史料文獻。①近年來有關淮海戰役的跨學科研究也取得新進展。②然已有研究,大多忽略對基層官兵戰時心理及戰場遭際的探討。誠然,戰略的制定與戰役的指揮,由兩黨高層及高級將領決定,但具體的戰術演示與戰場拼殺,卻須由基層官兵來完成。淮海戰役期間,國共兩方共投入兵力約 140 萬人,兵員損失近70 萬人(解放軍傷亡及失蹤 136524 人,國民黨軍傷亡、被俘、投降、起義 555099 人),③其中絕大多數是前線基層官兵。對他們來說,其軍人的要求與平民的願望及人的本能反應,都在戰場上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鑒於此,本文以淮海戰役為考察點,嘗試釐清兩方基層官兵的戰場狀態問題,並對參戰人員戰場狀態與戰事勝負之間的關係做一探討

淮海戰役正是國共官兵戰鬥意志的一次集體比拼,結果國民黨軍遠遜於解放軍。初時,部分國民黨軍尚表現出較強的作戰能力,可一旦陷入守勢階段,整體戰鬥意志便呈兵敗山倒之勢,心理防線全線崩潰。

一是士氣低落、悲觀絕望。

據國民黨軍一一〇師三三〇團作戰主任徐建銘回憶,早在雙堆集戰鬥中,基層官兵便表現出明顯的厭戰情緒,想著如何儘快回家過太平日子。①及至徐州撤退,喊叫聲、哀嘆聲、哭泣聲充斥於整個行伍之中。到陳官莊被圍,基層官兵的悲觀情緒惡化到極致。結果,未及解放軍攻擊,即已不戰自潰。華野隨軍記者閻吾回憶起當時國民黨軍的混亂場面 :「(1 月 10 日夜)幾十萬大軍,徹夜東奔西走,混亂已極,師長找不到軍長,連長找不到士兵,輸送營拋棄了汽車,傳令兵離開了指揮所。」②

二是爭相逃竄,毫無鬥志。

國民黨士兵逃亡是淮海戰場上的常見景觀。據四十四軍一五〇師四五〇團團長楊南邨被俘後所言,黃百韜兵團覆滅前,一〇〇軍、二十五軍、四十四軍爭相過河逃竄,僅橋上被踩死者不下 500 人,掉下河淹死者近千人,「只要前一個跌倒了就不能再起來,車、馬就從人身上通過 」。③徐州撤退時,各部競相丟棄輜重,唯恐漏入包圍圈。某少尉直截了當地說 :「不準備便衣才是傻子啦,你以為突過江南就有辦法了嗎?中央政府都已準備搬家了啦!」④後來被圍,士兵仍想方設法逃離戰場。結果一旦老兵被打死,新兵就逃跑,根本阻擋不住。

三是大量投降,甘做俘虜。

戰役期間,國民黨軍共 投 降 35093 人、 起 義 28500 人, 另320355 名戰俘中,大部分陣前直接繳槍。⑤其中不乏營連級成建制官兵主動投降。第五軍四十六師山炮營在領下 18 箱炮彈後(擔憂炮彈不多而不夠誠意),即由營長率全營於 12 月 7日晚集體投降。⑥基層軍官的投降數量也在不斷增加。1948 年 12 月 17 日到 1949 年 1 月 5 日,至少團級以上 8 名、營級 10 名、連級 48 名、排級 30 名等一眾軍官投降。⑦最後,一些基層官兵乾脆坐等解放軍接管。二十五軍某營主官告訴解放軍 :「我們早想過來了......昨晚你們來攻我們時,我們再也不想打了,當士兵的更不願打」。⑧前線官兵已失去軍人戰鬥意志,投降非但不被人斥責阻撓,反成為大家引以為豪之事。

反觀解放軍,前線戰士作戰勇敢堅決,其素有之英雄主義情懷和大無畏精神得到了充分宣揚。楊大庄一戰,對方十一師集結 5 個營,配 10 架飛機、12 輛坦克,猛攻陣地。中野三縱 3 個營硬與之鏖戰一日,寸土未讓。⑨郭窯守備戰,華野二縱副營長魏尚友在情況危急時,端上機槍邊打邊喊「平時講英雄連,就在這時候看了!」身旁戰士受之感染,愈發奮勇作戰,非重傷不下火線者比比皆是。他們表示「看見首長這樣,咱們什麼都忘了」。⑩解放軍強大堅韌的戰鬥意志,還可從對手的評價中看出一二。國民黨十一師師長王元直曾對楊大庄一戰感嘆:「我想你們們是兩個團,你們的部隊英勇,真了不起……,說良心話,我很佩服」。①雙堆集戰後,被俘的國民黨十八軍某作戰主任李清波更認為,「從你們的高級長官到下面的指揮員都是堅決的......每個戰鬥員英勇奮戰的精神都值得欽佩」。②當然,解放軍基層官兵也存在一些問題。正如於玲(華野留守處子弟學校副校長)總結的那樣 :部分同志不想離開南方去北方,很多同志怕過黃河,以為又要長征 ;男同志為保命不願上前線 ;女同志想脫離革命去上海 ;傷殘軍人成群尋釁鬧事 ;軍烈屬情緒難以安撫等。③但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個例,並不影響解放軍整體戰鬥力。這與少數國民黨官兵剽勇猛戰卻無法改變整體敗局的道理一樣。

在此,可對兩方戰鬥意志截然相反的原因做一探討。固然,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供給無疑是直接關鍵因素。這一點對解放軍來說是制勝法寶,對國民黨軍來說卻是致命打擊。據華野後勤部部長劉瑞龍等人統計,戰役期間計動員民工 543萬人,籌運糧食 96000 萬斤(部隊實際用糧43400 萬斤),供應擔架 20 萬副、大小車 88 萬輛、牲畜 767000 頭。最後階段,參戰兵力數與支前民工數已達到 1 :3 比例。④這說明參戰部隊不僅可以解決後勤問題,而且能過上相對不錯的戰時生活。華野六縱副團長袁捷在日記中寫道 :「(12 月 14 日)部隊剛到易家圩,炊事房就送來熱騰騰包子和豬肉粉條湯。打仗時白天撈不上吃熱飯,炊事房總是在天亮前和天黑後送上兩頓熱的。」⑤前線官兵很快適應了圍攻作戰的戰壕生活。中野一縱戰士便在壕溝里「鋪上厚草,掛上門帘、打開被子,把鍋運到前方,洗腳,燒開水喝」,並「想出辦法送熱飯、送熱饃」。戰士經常吃到肉和油,「並沒有感到壞和困難。」⑥同比之下,國民黨軍卻陷入後勤供給的絕境之中。國民黨基層組織動員能力相當薄弱,根本不能像中那樣組建起強大的後勤網路,只好靠作戰部隊自行解決。據徐建銘回憶,該部行軍作戰,士兵口糧只有 3 天,只能邊吃邊補。⑦結果只能縱容部隊搶食民糧。這樣一來更易激發軍民矛盾,更難籌集到糧食。被俘士兵王清順談起部隊缺糧缺水的情況 :「吃了5 天紅薯,連紅薯根都吃光了」,「井水、渠水和坑水都喝光了,現在只剩下水坑裡的泥糊塗了 」。⑧陳官莊被圍後,部隊糧食到了只能靠空投勉強維繫的地步。屋漏偏逢連夜雨,多日的雨雪天氣阻隔了必不可少的空投,饑寒交迫成為壓倒官兵戰鬥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 :「冰天雪地漫無邊際之困難環境中,大敵當前,天候為虐,衣不能暖,食不能飽」。⑨「對於一個飢餓已經達到危險程度的人,除了食物,其他任何興趣都不存在。」⑩這一稍顯誇張的說法大體符合包圍圈內國民黨基層官兵的真實想法,其精神狀態的集體崩潰亦在預料之中

國共基層官兵表現出兩種相反的狀態 :國民黨軍的放縱自流與解放軍的「戰爭即生活」。

國民黨軍前線潰敗之後,極端暴戾的情緒陸續表現出來,並惡化成各種兇殘舉動。一方面,官兵競相搶掠民食,打殺反抗者。徐州潰逃的軍隊,沿途一路搶劫,「到處飛散著雞毛,橫七豎八躺著被殺的豬驢牛羊殘骸,來不及吃的牲畜也被匪大批搶走」。蕭縣「一位老先生捨不得自己血汗換來的東西被搶走,進屋阻攔,被迎頭一槍打得腦漿迸裂」。①還不時出現姦淫婦女的情況。(1 月 1 日)撤退部隊便在蕭縣強姦 10餘名婦女。②被圍陳官莊時,當地婦女和隨軍女學生多遭姦淫,其中不乏 10 多歲的女孩和 50多歲的老婦。③

另一方面,國民黨官兵為求一己存活而互相殘殺。青龍集戰鬥後,華野十九縱通訊員王洪慶親眼見到三個俘兵為爭搶一個燒餅而執槍相對的場景 :「一個戰俘雙手拿著一個大餅,邊吃邊跑,另一個戰俘在背後追趕,追到槍堆前拿起槍來,一槍把吃餅的戰俘打死了,扔掉槍,從私人手裡奪過大餅,但還沒有咬兩口又被另一個開槍打死。」④被圍陳官莊後,各部更為爭奪糧食而火力相拼。據華野十一縱隨軍記者丁固回憶,(12 月 25 日)第八軍與第九軍各一部在機場爭搶食物,「雙方都像一群餓狼」,「你爭我搶,糾纏在一起」,「最後他們動用荷槍實彈展開廝殺,結果兩敗俱傷,近百人生命嗚呼哀哉 。」⑤崩潰後的國民黨軍還表現出近乎瘋狂的「無所畏懼」。他們隨意挖掘墳地棺材,機場附近挖掘的 36 具棺材,全作了柴薪禦寒之用。在前線官兵眼裡,「鬼神世界」的懲罰和內心道德的譴責,遠不及饑寒帶來的恐懼那般可怕。於是,私掘棺木這種既晦氣又喪德的行為,也成了一種求生手段。

與國民黨軍不同,解放軍營建出一種「戰爭即生活」的模式,基層官兵較平穩地度過了戰時極端階段。戰士大多能吃飽穿暖住好。以中野六縱四十六團官兵戰地生活為例 :「從參加包圍這一敵人以來,都吃白面,一天兩頓,都是饅頭。每天每人能吃四兩豬肉,從未斷過肉......保證住地乾淨衛生,經常掃地,不準隨地大小便,要挖衛生壕。」

同時,解放軍制訂嚴厲的軍紀,禁止擾亂駐地百姓生活。華野三縱明文規定 :「不拿人民一針一線......買賣公平、進出宣傳、說話和氣、借物歸還、動物歸原」,對違紀行為,「必須迅速糾正」等。⑦解放軍還主動幫助群眾整理家務、拾掇糧草、義務救火、救助難民等,華野二縱十一團即為百姓挑水 7801 桶、自動救火 2 次等,⑧所到之處呈現出軍民相安的局面。

故此,能否妥善化解戰場戾氣,便成為遏制交戰雙方極端行為的關鍵。國民黨軍之暴虐,除本能求生反應外,也是一種末日狂歡式的極端情緒宣洩。即人在無法擺脫痛苦或走出絕境時,會通過狂歡來驅散恐懼,求得短暫的安寧表象。⑨某連級軍官的日記恰好佐證了這一點 :「心理上大起變化,一反以前之常態,有如大難將臨者然。直覺從前所嚴守不犯者,今日亦當及時行樂,免日後徒嘆人生幾何」!⑩很明顯,在「法不責眾」的邏輯「牽引」下,即便是承平時期的善良平民,也能在極端環境中為自己兇殘行為尋找到「合理」借口,何況是滿身戾氣的前線官兵。

反觀,解放軍則不然,「戰爭即生活」模式的成功營建,有效化解了基層官兵的戰場戾氣。這一方法的成功,除前線物質保障和後方軍烈屬政策外,還與豐富多彩的戰地文娛活動緊密關聯。在中野九縱,除文工團勞軍演出外,戰士還可以打電話、寫家信、看報紙、講笑話、說故事、做遊戲等。縱隊也會舉辦娛樂晚會、戰地賀功會、戰術研究會、時事座談會等。①另如華野四縱,戰士將戰壕改造成課堂和寢室,「在裡面討論問題、上課識字、烤火等活動。」②元旦時,還會插豎彩旗,「用棉花嵌出各式各樣的『恭賀新禧』和各種春聯」,以示歡慶節日。③總之,儘可能讓戰場看起來像家庭及工作場所,盡量營造出「戰爭即生活」的氛圍。事實證明,解放軍的這些方法收效良好。文娛活動的歡聲笑語,能夠讓戰士暫時緩解或遺忘戰爭帶來的巨大創傷。

淮海戰役結果還與兩方基層官兵具體戰術的操作、變通及發揮能力有關。這也是官兵戰場狀態的一個側面反應。這一點上,國民黨軍同樣不及解放軍。

國民黨軍的戰術優勢集中在正規協同作戰方面。正常情況下,官兵協同作戰能力較強,近代戰爭意識明顯,攻防緊緻妥當。就像中野四縱對撤退的黃維兵團評價的那樣 :縱深設防下的交換撤退。撤退前以猛烈炮火轟擊對方陣地,以製造假象 ;撤退時以縱深火力交叉掩護,並以戰車群和一部主力實施反攻擊,以攻為退。同時,動用飛機轟炸對方二梯隊及重火器,掩護地面部隊撤退等。④

解放軍的戰術優勢則更多體現在戰士群體身上,即靈活機動、行動迅速敏捷、善於夜戰和近身戰,單兵吃苦能力強於對手。正如俘兵所言,「你們在兵力布置上、行動上都很機動迅速......一夜之間,情況大變,使對方不知如何對付才好」;「土工作業方面,又迅速又好」,「士兵累死也不如你們做的好」。⑤解放軍步炮協同能力也得到加強,「炮兵能以準確射擊給步兵開取道路」「步兵則能趁機衝鋒」。輕重火力配置亦較為妥當,既能分散狙殺,又可集中掃射。⑥當然,具體的戰術操作,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衝鋒隊形擁擠,攻擊時間固定(黃昏炮擊、入晚攻擊),攻擊步驟不變(先炮擊、後炸藥、再突擊),土工作業時疏忽警戒,工事構築不夠堅固等。⑦這表明解放軍還不完全適應大兵團作戰,需在實戰中不斷改進。

解放軍的戰術不足多可在實戰中彌補回來。但國民黨軍卻始終未能妥善解決其作戰思維上的一個問題。即嚴格按戰前既定計划行軍打仗,權宜變通能力及意識遠不及解放軍。這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必將造成一種劣勢。一旦出現突發戰況,前線官兵很難迅速做出正確決定,從而貽誤最佳戰機。國民黨軍更為致命的弱點在於其政權的政治錯誤上 :弊病叢生的政府,日趨崩潰的經濟金融,普遍性的社會失業,難以善終的農民土地問題等。結果,戰術上的優勢終被政治上的劣勢所淹沒,而戰爭又恰好是政治的延續。待及饑寒交迫,前線官兵集體崩潰,任何戰術優勢均無濟於事。

國民黨軍方面,基層官兵一旦受了重傷,便極有可能遭到遺棄。如撤離徐州一事即沒有通知醫院內的傷兵。結果,一〇〇軍和七十四軍的傷兵,「第二天清晨醒來,一看醫院裡的護士與看護兵都不見了,到了開飯的時候還不見回來,只得起床一拐一跛的出去看,哪知醫院內的藥品、器材都空了,才發覺是已經逃走了 」。①到了後來,一眾傷兵更直接被丟棄在荒野上,連遮風擋雨之地都沒有 :「挖著一排排一尺多深、兩尺寬、四五尺的長坑,裡面塞滿著一萬多個蔣匪十二兵團的負傷官兵,暴露在凜冽的北風下面」。②及被圍陳官莊,健全者尚且饑寒交迫,傷員更無人問津。一場大雪後,「剿總」醫院凍死傷員 500 多人,十三兵團醫院一夜凍死 200 多人,田野上到處是無人掩埋的死屍。③

與之相反,負傷的解放軍戰士基本得到了較為妥當的救護。其傷兵救治及轉運工作,一般有以下幾道程序 :基層部隊衛生所救治—縱隊醫院救治—傷員轉運總站分流救治—野戰醫院救治—後方醫院救治及康復。④輕傷者多在基層醫院或縱隊醫院包紮敷藥即可,重傷者則需在後方醫院治療。重傷員到後方醫院後,醫生會對其進行檢查、處理、開藥,爾後入院治療。據華野醫護人員董健和閆崐山回憶,醫院會安排護理人員照顧傷兵,為其喂飯擦身、換洗衣服、添床蓋被、端大小便盆、更換紗布藥膏等。院內伙食多為熱飯菜與湯水,也有麵食及饅頭。傷兵住院期間,部隊會組織文工團到醫院慰問演出,有時還會發放罐頭、香煙等戰利品及負傷費。⑤所有這些都為傷兵創造了一個較好的救護及康復平台,有效避免了傷兵悲劇在解放軍一方的重演。但也存在個別部隊對傷兵慰問、關心不夠的現象。⑥

造成國共傷兵處境截然相反的原因很多,但兩方戰時醫療資源調撥及人員動員的不同,則是一個至關重要因素。國民黨野戰醫院,一是缺乏藥物和醫生,「藥物、醫官和看護都極度缺乏,很少傷者肉裡面的彈片被取了出來」,「醫院都沒有盤尼西林、消炎片和紅汞」,「重傷的人不亡於炮火,而死於破傷風」。⑦二是缺乏食物與護理,就像一傷兵哭訴的那樣,「被打傷送到這裡已經十幾天了,他們對傷兵根本不管,誰也不來過問,不給吃喝,不給換藥,凍死餓死由你」。⑧到最後,傷兵生死全靠生命力支撐和運氣維繫。若追及原因,則不僅是後勤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反觀解放軍,其在醫院數量及配備上,集結了大量資源。華野衛生部前後方共 40 所醫院,每個野戰醫院配備擔架 200 多副、民工近 1000人,計可接納傷員 31000 ~ 32000 人。中野衛生部共有野戰醫院及衛生所 31 所,計可接納傷員 33500 ~ 38500 人。⑨院內醫療器械不乏繳獲的美國貨,醫護人員也經過專門訓練,整體質量達到較高水平。⑩為妥善解決近 12 萬傷兵的救護問題,解放軍充分調用支前群眾,使之成為一支重要力量。比如在搶運重傷員過程中,膠東招北擔架隊搶運傷員 50 次、計 999人;①冀魯豫第 6、8 分區擔架團隨軍 3 個多月,搶運傷員近萬人等,②這與基本依靠「官方救護」的國民黨軍形成鮮明反差。

但拋開軍人身份來說,雙方都是普通百姓,面臨共有的戰場考驗。巨大傷亡和沉重氛圍之下,兩方官兵表現出一系列相似的戰場心理狀態,程度上則不同。

其一,相似的戰場戾氣。戰時環境很容易激發和平時期隱藏的社會戾氣。對一線官兵而言,暴戾之氣已成為戰時生活的一種常態,甚至是他們轉移恐懼與發泄不滿的一種途徑。這可從雙方對俘虜的處置中看出來。國民黨一〇〇軍四十四師曾將 30 余名解放軍逼至絕境,本可俘獲,卻選擇就地殺死。③解放軍(尤其民兵)也存在少數打罵俘虜的現象。④不過,國民黨軍的戰場戾氣越來越重,解放軍卻始終控制在一個極小範圍內。雙方都存在一個敵人是不是人的問題。國民黨軍更傾向於「敵人」不是人,並將殺戮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放軍則認為「敵人」也是人,是可以改造與爭取的人。正是基於這一原則,才會有一批批的「解放戰士」入列。

其二,對土地的共同渴望。基層官兵大多是穿著軍裝的農民,農民最渴望、最難解決的是土地問題,這是近代中國革命的關鍵。中共土地改革較妥善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這是解放軍發展壯大、最終擊潰國民黨軍的要因之一。通過土改,農民獲得土地,他們為保衛土地而入伍作戰。以山東解放區為例,戰役前魯中南已有 200 多萬畝土地分給了農民,膠東和渤海計 300 多萬農民獲得 380 多萬畝土地。⑤「反蔣——分田(保田)」已通過土改嵌入農民腦海中。解放軍在參軍動員時,也會藉助分田口號,諸如「人人得自由,土地平分得到手,打到封建和地主,切莫要得田忘苦,參軍去吧」等標語屢見不鮮。⑥

國民黨基層官兵,也普遍對土地抱有極大熱情。一個少校曾說 :「這次我被解放,算是准了假。只是希望解放軍很快打到江西去,解放我的家,能夠分上幾畝地」。⑦軍官尚且如此,士兵更可想而知。「我家裡窮,種了一畝地,交了地租就不夠吃」。⑧類似的遭際,在國民黨士兵中普遍存在。但即便如此,基層官兵對土地的渴求仍舊沒得到滿足。這恰好是國民黨部隊大量投共的一個重要原因。對農民來說,入伍解放軍得到的益處遠比從國民黨處獲得的多。這是一個清晰明了的現實問題。

其三,對家人的共同思念。國民黨軍內,不少士兵是強拉的壯丁,未及和家人道別便被送上戰場,他們自然思鄉心切。「母親有病不能勞動,妹妹還小,保長硬把我拉來當兵。我日夜思念母親和妹妹」,類似情況屢屢出現。⑨反觀解放軍,並沒有強拉壯丁的現象(不少人因分田而參軍),但思鄉念家之情仍是普遍現象。這從家屬來信中即可看出 :「咱家收成比往年好,村政府照顧很周到,你不用挂念......常往來信」;「生活很好,前寄照片已收到,但以後未見來信」;「咱家生產勝過往年,生活不錯,家中平安勿念」;「家中生活無有困難......常往家來信,以免二老挂念」;「家中生活沒有困難,你的妻對我很好,小孫女長的亦很好,一切勿念」①寥寥數語,便能看出前線戰士和後方家屬間既相互思念,又互相擔憂。

其四,共同的迷茫與擔憂。不管國民黨軍還是解放軍,部分基層官兵都對未來充滿迷茫與憂慮。失敗的國民黨軍自是如此,就像某營副官徐夫夕說的那樣,「明日是 1949 年 1 月 1日,從明天以後的命運又不知道是怎樣」?②類似的情況在解放軍中也少量存在。元旦前一晚,華野二縱梁扶手與戰友大醉一場,在日記中寫道 :「明年此時我們這些人又會怎樣,發表了許多感想,但都一致認為像現在這樣團聚肯定是不可能了」,「在長期殘酷的鬥爭中,人們又能幾回明月當頭呢?」③戰爭是一件極度摧殘人的事。前線官兵的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情緒表露,只要沒有大範圍流行,就不會影響到部隊的戰鬥能力。在這方面,國民黨軍遠比解放軍嚴重

淮海戰役期間,國共基層官兵表現出消極和積極兩種相反的戰場狀態。國民黨軍的集體崩潰,是環境逼迫與自我導引雙重作用結果。即敗局已定,只能聽天由命,唯求存活性命。反之,解放軍則在節節勝利的形勢下,通過前線物質保障和後方土地改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農民——戰士」的參戰熱情與奉獻精神,並成功營造出「戰爭即生活」的戰場氛圍,使得部隊作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其中,軍人意志與信念始終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因素,即謂軍魂。一支沒有靈魂的軍隊不可能贏下最終的勝利,這是解放軍戰勝國民黨軍不容忽視的一個核心因素。探及戰場外因素,則是兩黨政權在政治、經濟、民生、輿論等領域的較量問題,根本在於民生與民心。解放軍戰勝國民黨軍,是人民戰爭對「政權戰爭」的勝利。人民參戰的背後,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土地改革帶來的農民土地問題的解決,這是人民戰爭獲勝的關鍵,也是大陸國民黨政權始終無法妥善解決的問題。

引自

《淮海戰役期間國共基層官兵戰場狀態的對比》

作者簡介:

李華文,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是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災害救濟與民眾生計:民國時期華南社會生活研究(1912—1949)」(CX2018B260)的階段性成果。

①相關著作有,何曉環、傅繼俊、石征先:《淮海戰役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曹劍浪:《淮海戰役紀事》,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建國:《淮海戰役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等。相關論文及文章更為常見。史料整理方面,以淮海戰役紀念館編著《淮海戰役史料彙編》最具代表性(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共5卷9冊,400餘萬字,近3000幅圖片)。


國民黨始終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首先是定位不準確,其次是戰略不確定,最後是戰術無能力。

到底有沒有實力打贏,心裡沒數。到底走還是留,心裡沒數。到底是決戰還是逃跑,心裡沒數。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自己號稱是政府軍,打出來的全是烏合之眾。說到底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國民黨自己把自己搞成了偽政府。

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

整個戰役充分展現出了國民黨一貫的問題。

這個問題從同盟會時期就存在,一直到今天都勝利轉進太平島了,還存在。

別人從同盟會裡出來,學會的是深入實際辦實事。黃興知道發動軍隊,孫武知道深入會黨,陶成章知道組織革命軍,宋教仁知道組建政黨。甚至到了國共合作的時候,組織基層黨組織這種事,甚至都要依靠中共。就連基本的政治、經濟綱領,土地改革,張靜江在浙江搞了一年,結果大批國民黨員被土豪劣紳抓起來扣個通共的名義斃了,從此再也不敢執行。

這麼多年弄到最後,就剩下一個蔣介石,只知道投身幫會組織建立軍閥軍隊。

甚至到了台灣去了,最後能真正堅持國民黨的一些維護國家統一理念的政治組織,還是當地幫會。就連黑社會這個當初的國民黨「基層組織」他們都放棄了。

最後的最後,只剩下了黨同伐異、各為門戶私計這種惡劣傳統。

閉著眼睛內訌成了國民黨系列的唯一真傳。

蔣家王朝這個法西斯匪幫的最大毛病,就是沒有自知之明。

淮海戰役爆發的時候,遼瀋戰役已經結束。平津戰役雖未開始,但是傅作義並非蔣介石嫡系,戰守之策尚且猶豫不決——因為蔣介石此前多次利用軍閥離開根據地的機會削弱和吞併軍閥勢力,完全喪失了政治信譽,信用為負,所以傅作義根本不敢信任他。想想看,此前,張學良東北易幟支持蔣介石;中東路事件聽了蔣介石的話跟蘇聯紅軍兵戎相見;九一八事變堅持蔣介石不擴大的宗旨來容忍日軍長達數月的挑釁一直到被日軍偷襲得手;甚至後來還接著相信蔣介石去陝北剿共,結果東北軍被殲滅了三個師,蔣介石不但不給恢復,還直接撤編;最後迫於無奈,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到了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蔣介石安全,張學良還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然後就給扣了……誰還能比張學良更加相信蔣介石?誰還敢比張學良更加相信蔣介石?劉湘為了抗戰,出川抗日。當然,不排除他有個人打算。結果呢?話都沒說幾句呢,「病死了」。四川被蔣介石折騰成什麼樣?都說川人不曾負國,可是蔣介石有沒有負川?四川在蔣介石指揮下白白死了多少人?最後跟著蔣介石混,打出幾個四川名將啊?川軍川軍,只有兵沒有將嗎?玻璃天花板嗎?

誰還敢信任蔣介石?沒有。他出賣了自己的一切信譽,已經沒有了信譽。

這也是沒有自知之明導致的。

無底線操作,說明他從來不懂得什麼叫做底線。而底線是怎麼來的呢?是根據建立基本的信用體系、組建堅實有力的組織隊伍、指導社會共同發展路徑的需求而設立的。

不懂底線就說明他完全不懂這些最最基礎的任務要求。

也就是沒有自知之明。

淮海戰役的作戰目標,於我軍而言,就是掃清江北蔣軍主力、為跨越長江、統一中國做好軍事準備。最初目標是舉行一場較小的戰役,殲滅部分蔣軍主力。但是根據戰場形勢,認為有可能轉變成大決戰,然後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戰時存在的主要困難,是一線野戰軍兵力不足,需要高強度作戰。其他方面的壓力也很大,但是均進行了動員準備。

對於蔣偽軍而言,他們的目的就有些不夠清晰。

按照杜聿明的意見,淮海戰役期間,蔣軍的應對就是避免不利條件下的決戰。

為什麼呢?

從大兵團作戰的情況來看,遼瀋戰役充分說明,蔣偽軍沒有大兵團作戰的能力。

從營連級作戰的情況看,遼西滾筒式撤退變成滾筒式被殲的情況充分說明,蔣偽軍沒有小規模作戰的能力。

陣而後戰也玩不了,小快靈也玩不了。

立即決戰,顯然是不利的。

蔣偽軍也不是沒有優勢。蔣偽軍直接接收了自北洋、北伐以來的正規軍主力,並且先後接受了蘇聯、德國、美國、日本的正規軍事訓練。軍官儲備較為充足,士兵訓練較為充分,武器裝備較為精良。同時,作為名義上的政府,篡奪了北伐以來的政治合法性,具備一定的欺騙性。而且,作為買辦政權,他們自身沒有造血能力,嚴重以來外來支援。而外來支援不是即時的,需要時間爭取。

拖延決戰,是有利的。

因此,杜聿明選擇避開不利條件下的決戰,避開解放軍的鋒芒,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當然,機械唯物主義者,或者說教條主義者,會說,守江必守淮,這是歷史證明了的。所以杜聿明放棄徐州會導致江南不守。

不過這些教條主義者似乎忘記了另外一件事:

王天培之死。

王天培,北伐時期蔣介石麾下名將。

寧漢合流時期,蔣介石在內憂外患下迫切需要軍事勝利,因此逼迫王天培出擊,為自己爭功。

但是,王天培的對手是孫傳芳。

孫傳芳用兵的特點,是特別善於避免不利條件下的決戰,敢於大範圍的誘敵深入,最後集中主力在敵軍深入、分散、無法相互支援的情況下突然反擊,動輒就是橫掃千里。

因此,蔣介石的命令就是要求王天培去送。

王天培因此一再拒絕蔣介石輕敵冒進的指令,遭到蔣介石記恨。最後,迫不得已,王天培按照蔣介石的指令盲目出擊,遭到孫傳芳反擊,大敗。

蔣介石因此被迫下野。在下野之前,蔣介石命令王天培返回述職。至,則殺之。

那一戰也是發生在徐州附近。

到了1948年底,這段歷史又一次重演了。

這一次是杜聿明帶著幾十萬大軍,要求撤離徐州、避免決戰。蔣介石依舊是下令決戰。最終杜聿明戰敗。敗局已定的時候,蔣介石派出飛機,要杜聿明離開軍隊獨自坐飛機回來述職。而且,與之前空投手令要求杜聿明停留決戰不同,這次蔣介石沒有給杜聿明撤離的手令。

杜聿明見此情形,沒敢回去,而是留下做了俘虜,一直活到了1981年。

所以整個情形很明確:

淮海戰役國民黨軍的失敗,不是個別將領是不是決策失誤,也不是個別共產黨發動起義的時機十分精準,更不是郭汝瑰這個共諜發揮了多大作用,主要問題在於,蔣介石對於正常戰役決策失敗。

在遼瀋戰役這麼大的失敗面前,蔣介石並沒有認識到國民黨軍既缺乏大兵團運動作戰能力又缺乏小部隊靈活作戰能力的問題,在解放軍剛剛收穫一場空前規模的大勝的背景下,不及時總結戰場教訓,不避免不利條件下的決戰,在大軍已經撤離徐州的情況下,倉促選擇返回已經放棄、因此軍心民心都已經失散的徐州地區決戰。

蔣介石不知道他的軍隊撤離徐州前,必然已經將徐州糟蹋了一圈嗎?

蔣介石不知道他的軍隊既然已經撤離了徐州,那麼全軍上下就已經認識到了徐州缺乏繼續守衛下去的必要了嗎?

這樣反覆,就算是一開始徐州周邊能打,現在也不能再打了。

可以說,淮海戰役與遼瀋戰役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淮海戰役充分體現了國共雙方在政治建設以及戰略決策上的巨大差距。

淮海戰役與遼瀋戰役不同。對於遼瀋戰役,蔣偽軍不服氣的地方在於毛澤東天縱英才、林彪指揮若定、解放軍兵精糧足,到了淮海戰役,毛澤東沒有親自指揮、沒有深度干預決策,前線指揮官粟裕本身也因為受傷而缺乏長期掌握整合軍隊的健康條件,特別是缺乏高強度指揮作戰的健康條件(其實林彪身體也不好,但是林彪名氣大不是么),地方政治主官陳毅、鄧小平也缺乏足夠的軍事資歷,劉伯承自己的身體也並不很好。可以這樣說,相比於遼瀋戰役,淮海戰役中的解放軍並沒有拿出最明星的陣容,但是蔣匪軍依舊輸了。那麼,這除了體制問題還有別的原因嗎?

沒有了,沒有別的原因了。

你們打最強的對手你們輸了,你們說是因為對手太強大,好像你們沒有失誤似的。你們打不是最強的對手你們還是輸了,你們解釋說自己有失誤,好像你們沒有失誤就能贏了似的。那麼問題就來了:

最強的對手沒失誤可以理解,為什麼不是最強的對手,人家也沒有失誤呢?

為什麼總是你們找不到勝利的道路呢?

那就只能是體制問題。

定體問,我陷思。這一定是體制的問題,我陷入了沉思。

這是一場精彩的戰役,他的精彩不是具體的戰術選擇多麼風雲變幻,而是這場戰役比那種全明星陣容更加凸顯出了蔣匪軍的匪幫本質。

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一身正規軍的裝備,也不過是匪幫。


把當時全國解放戰爭放在一起,才發現真精彩:

1、9月12日遼瀋戰役開始,東北野戰軍南出北寧線,10月1日攻克義縣,孤立錦州

2、9月16日濟南戰役開始,24日攻克濟南,幾乎與遼瀋戰役同時,濟南解放不僅僅是增強了攻克錦州的信心,也提供了經驗3、9月下旬(應該是濟南戰役結束後),召開曲阜整風會議,期間陸陸續續開了幾個會,10月24日結束。師以上幹部參加,強調「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居然在戰役間歇召開這樣的會議,真是了不起),饒漱石主持會議,解決統一指揮,強調大兵團作戰的紀律4、10月7日攻打錦州,10月15日錦州戰役結束5、10月11日毛澤東電告華野淮海戰役設想,確定打法6、10月17日長春解放7、10月18日鄭州戰役打響,23日結束8、10月20日黑山阻擊戰打響,遼西會戰開始,10月28日拂曉,圍殲戰結束 9、10月27日,中野接入淮海戰場10、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11月8日張克俠起義,11月16日攻克宿縣,11月22日全殲黃百韜兵團11、11月22日東北野戰軍入關12、11月23日至12月15日,殲滅黃維兵團,包圍杜聿明集團

整理一下淮海戰役期間,全國東北華北華東的情況,才能真正看出全國的形式有多精彩

求個贊,謝啦


丁乙之在他的《一戰定天下:淮海戰役的那些牛人牛事兒》中這樣寫道:

淮海戰役就是:

雙方在以徐州為中心,地跨江蘇,河南,山東,安徽四省的廣大戰場上,投入了一共140w軍隊,進行了一場規模罕見的大決戰,經過65天的艱苦鏖戰,我們知道,最終共產黨取得完勝。

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方面一直在主動選擇,根據形勢變化迅速做出正確判斷,然後周密部署,其謀略和戰力都發揮到了極致。而國民黨方面一直在被動接受,根據形勢變化做出錯誤選擇,然後朝令夕改,舉棋不定,戰略出現重大失誤,戰力被嚴重削弱。就好像兩個人比武,一方佔盡先機,功力雖弱但招式巧妙,武功發揮到了極致;一方處處受制,內力深厚卻施展不開,最後只能窩囊的敗給對方。共軍戰術巧妙,就是讓你增援的進不來,進來時被包圍的已經被殲滅,掉過頭來又把你增援部隊包圍了。所以淮海戰場上老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情況:兵少的一方老包圍兵多的一方。簡單說,淮海戰役是這麼打的:黃百韜先被華野包圍,杜聿明指揮邱李兵團去救援,被阻援沒救成。黃維兵團也來救援,被中野阻援。李延年也來救援,一樣被阻援。黃百韜掛掉,杜聿明退回徐州。黃維被中野包圍,後來華野來幫忙打。於是,李延年想靠攏黃維,被阻援,杜聿明離開徐州來增援,被阻援。最後,黃維掛了。杜聿明被兩大野戰軍接著包圍,這個時候李延年跑了,杜聿明在包圍圈中熬了40多天,最後也掛了,戰役結束了。

數百字的概括,有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既視感!


淮海戰役是一鍋夾生飯,之所以能夠被吃下去,精彩之處有四:

一是早——情報和主動權。整個戰役,共軍精彩之處是經常能夠先一步行動,有時候就是早半步搶佔戰役主動權。這得益於早早就埋下了郭汝瑰、劉斐、張克俠、韓練成等高級將領,從情報到戰鬥的關鍵時刻,屢建奇功。可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早在戰前就埋下了伏筆;而國軍始終摸不清共軍的思路,總是落入被動。這樣早的布閑棋冷子,發揮關鍵作用的情景,戰爭史並不少見,但是在這樣大規模的戰役起作用,確實極為罕見,所以是特別精彩的一筆。另外中共在濟南戰役之後,迅速秘密進入到徐蚌一帶開展戰役準備,也是特別漂亮的指揮,這得益於濟南吳化文起義,共軍在濟南的傷亡遠遠小於預期,且時間也大幅度縮短。王耀武比那幾個淮海的兵團司令都強可惜早早就被俘虜了,也是早的一部分吧。

二是專——授權與賦能。黨中央很早就下了決心,打破原有指揮模式,主要是授權給粟裕臨陣指揮,還制定了很多保障措施,防止本位主義思想影響大局,讓各路部隊能夠按照粟裕的指揮行動。正是這樣的授權機制,讓專業的人能夠發揮專業的本領——國軍那邊正好相反,老蔣誰都不信任,國軍將領之間也掣肘重重,黃百韜再能扛、黃維胡璉邱清泉再能打、杜聿明再能算,也架不住內耗。誰也沒法在戰役層面專心發揮作用。其實仔細看電報,黨中央這樣做並不容易,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內部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但好在還是成功賦能給了粟裕。至於後來大家爭論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那和當時的精彩沒關係。

三是勤——執行力。國民黨軍整個戰役期間其實有多處翻盤的機會,但是都沒有能夠把握住。究其原因,內部溝通的不暢通,行動不勤,執行力太弱是關鍵。太多太多的瓶瓶罐罐,這也不願意丟下,那也不願意捨棄,行動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哪裡像生死攸關的部隊?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戰機。共軍則正好相反,說行動就行動,從上到下沒有包袱,勤快的很。強大的執行力,是國軍指揮官可望而不可求的。也許現在看覺得很容易,可當時就是很難。大決戰淮海戰役里有段超級長的鏡頭,那是人民解放軍的部隊參演的,後來國軍將領看到了說我靠當時黃維所部要能走出這個隊形,那肯定輸不了。

四是堅——政治與利益。這也是最最重要的,為什麼國軍不敢野戰?為什麼共軍不擔心後勤?為什麼共軍指戰員敢衝上去不怕沒擔架?為什麼國軍俘虜那麼快就能夠被轉化?為什麼山東解放區的老鄉們能夠冒著巨大的風險支援前線?這是因為中共始終堅持政治挂帥,戰爭的本質是政治的延續,中國國內戰爭解決的不是民族矛盾,是內部的經濟矛盾,說到底是個利益再分配問題。蔣介石等人代表的利益,不可能讓他做這個變革,他也沒法提出有吸引力的口號來吸引農民,所以國軍在這個問題是死定了。這也是淮海戰役特別精彩的一筆,很多軍事研究者都願意把筆墨放到戰術層面,其實政治上的精彩,才是淮海戰役最精彩的地方。

就先寫這些。其實每一個內容都可以展開成很多精彩故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