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考古學的角度來看,考古學確實是一門破壞性學科。

考古學的目標是通過實物遺存來尋找人類社會發展演變的規律。就好比是給一個已經死了的人驗屍,通過解剖來分析他的生前體質、致病原因以及致死原因。這種驗屍的過程對死人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最大的意義是給活著的人提供案件偵破、疾病治療和身體保健方面的信息,是使活著的人活的更好,而不是讓死去的人起死回生。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驗屍的過程會像給活人做手術那樣小心翼翼地保護他的每一個器官嗎?那是不可能的,甚至驗屍完成後連縫合也不會有。然後死人下葬或者火化,軀體再也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早期的考古其實幹的就是這樣一件事,囿於其學科目標的限制,其關注重點在於「解剖」和獲取信息本身,往往一個遺址發掘完了也就完了,直接回填了事,甚至還在遺址上面繼續蓋樓房、修水庫。當然,遺址的全部信息已經被提取成了資料的形式。但是,作為實實在在物質實體信息的存在形式已經被發掘破壞或者部分破壞了,而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

其實如果能夠真正做到把信息完完整整、一點不漏地提取出來,破壞也就破壞了,雖然遺憾,但通過信息還能完整復現遺跡本身。但問題在於,我們永遠不可能做到把信息完全提取出來,甚至我們不知道一個遺跡全部的信息量是多少?我們的傳統發掘過程提取了多少?以我們現有的手段能提取多少?這些潛在的信息對我們有多麼重大的價值?

好比給一個水杯拍照片,就算相機像素再高,終有放大到馬賽克的時候。而我們反過來再看看實物,放大到什麼程度纔是個極限呢?分子程度?原子程度?還是更小?而不斷放大的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性質又相差了多少?這裡面又蘊含了多少潛在的信息?

與真實世界相比,我們所獲取信息的精度甚至連馬賽克的級別都算不上。

考古學現在也逐漸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尋求現代科技手段對傳統考古學的整體改造,新興的科技考古學就是這樣一個改造的開始。

正在進行學科體系建設的大考古學科包括了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規劃等方向,旨在彌補傳統考古學學科目標和學科體系的不足。

傳統考古學的「破壞」是出於價值利用的目的,大考古學科從主觀上追求「非破壞」是出於價值長久利用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追求非破壞」雖然不能改變熵增的客觀規律,破壞的水龍頭永遠不可能完全擰上,但最起碼我們有了擰緊它的意識和行動,這就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強的理性。

不僅僅是考古,其他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的道理。


有一位老前輩曾經說過,考古學是唯一一門殺雞取卵的學科。

田野發掘過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挖了就是挖了。獲取材料的科學性準確性完整性都取決於發掘者和報告編寫人員的水平


文物的重要性不止體現在起本身,文物與文物之間的相關性,文物與地層的相關性都是隱藏或是說包含大量人類活動信息的。當發掘開始,這些包含相關性的文物以及地層就被不可逆的破壞了。這些不可逆的破壞只有在考古科學流程的指導下才可能盡最大可能的去避免,但終歸還是一種破壞!


因為一個遺跡,只有一次機會,這一次機會你能記錄多少留下多少就是多少。結束了之後,沒能留下的,沒能發現的,對於這一個遺跡來說,就在也沒有機會了。且挖且珍惜,過去之後在後悔也沒用。


有倆文化層,每個每個文化層都有珍貴的房屋遺址,要保留哪個?


去各種田野調查,必要的還要各種合法的挖掘一些墓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