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罪名寫著呢,為了謀款!!!

袁崇煥與前兵部尚書王洽通書,信中寫到毛文龍是議和的障礙,主張「關東款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

別跟我扯袁崇煥抗清,袁崇煥在天啟年就私自議和。

袁崇煥謀款那是誰也洗不掉的!!!

至於為什麼大清給翻案?日本人也會給汪精衛翻案。


遼東鎮代言人袁嘟嘟妄圖和後金議和,以達到了解五年平遼的魔咒,然而雙方最大的阻力就是以遼東難民為代表的毛文龍東江鎮,被後金霸佔故土,殺掠親人,東江鎮是不可能與後金媾和,而遼東鎮的將門大多李成梁時代的部下,以及援遼的異地客軍,對後金沒有血海深仇,議和是他們的心願啊。


簡單說重點吧:毛文龍

背叛了國家。

看史料

 ○明總兵毛文龍據南海皮島,招集遼民,令富民皆冒毛姓,為其子弟裔孫。民有逃奔者,輒斬之,捏稱陣獲,誑報冒功。明之君臣皆信之,因升文龍為大都督總兵。凡島中官民賞罰黜陟生殺,皆許以便宜行事。文龍欲與我國通好,屢遣使致書,因遣科廓等同從者四人齎書答之,往來數次。文龍乃執科廓等解送燕京。尋寧遠巡撫袁崇煥以文龍與我國私通,殺之五月辛酉朔。(〈清太宗實錄〉卷004)

簡介:毛文龍佔據皮島,召集遼東人民,強迫富有的人作他的義子義孫,想跑的人都殺了,還說是殺的敵人,欺騙明朝冒功,明朝君臣信了,讓他當總兵。

皮島所有的官民他任意處置。

文龍想投降我們,幾次送書給我們,我們也派遣使者也回復他幾次之後,毛文龍忽然把我們的使者送往北京了。於是袁崇煥知道毛文龍與我國私通,殺了他。(清太宗實錄 清太宗即皇太極)

這裡明確記載了毛文龍和後金勾結賣國的記錄。

但是可能有人說了,毛文龍是把使者送到北京了啊,也許是騙後金的。

但不是這樣,因為滿文老檔詳細記載了此事的過程

《滿文老檔》毛文龍等處來書,王子登致皇太極書,

「馬通事來時,於途遇六、七人逃來,不思己為前來議和,便射死一人,斬殺一人,餘眾敗走,登山得免。及馬通事至島之次日,敗走之人逃來島,在毛文龍之衙門遇見馬通事,彼等言爾非途中殺我之諸申乎?遂擒之,往告毛文龍。毛文龍反打逃人,責問諸申地方之事,何告於我等語。遂不詢問,逐出之。其人至黃戶部門前喊冤,遂擒馬通事以去。因馬通事嫉妒闊科,任意妄言,毛文龍知事不善,故殺之,並將闊科送往帝京。……誰知道闊科與黃戶部到北京後,告知毛文龍與汗禮上往來不斷等語。科道各員聞之,俱奏書稱,毛文龍欲親敵國,設計謀叛,事已屬實,至今尚未議畢等語。……汗不遣人言謝,以慰其心,反留所遣使臣,復取逃亡諸申,其謀瀉矣。……汗未思之乎?山海關為北京之前門,登萊二府為北京後門也。豈能為此小故,而棄天下大事乎? 」

簡介:

後金官員王子登給皇太極寫了封信,闡述了事情始末:

馬通事遇到六七個逃跑的人,不想著自己是來和毛文龍議和的需要低調,想也不想便殺了倆,其餘逃跑了。逃跑的人在毛文龍的衙門遇到了馬通事,一看這不是殺我們的人的嗎?於是抓了起來送往毛文龍處,毛文龍反而打這幾個從後金逃跑投奔明朝的人,大罵了他們一頓。

這些人沒辦法,到來皮島辦事的黃姓戶部的工作人員處喊冤,黃戶部把馬通事抓了起來,馬通事嫉妒後金使者,於是把一切都說了,毛文龍怕他說的更多,殺了馬通事,把後金使者闊科送往北京。

誰知道闊科與黃戶部到北京後貪生怕死,把一切都招了。於是明朝各個官員都知道了,毛文龍想叛國的事實,至今還在討論,

大汗啊,你現在應該去安慰毛文龍,安慰他的心,讓他知道您靠得住。

我知道您心裡不舒服,但是山海關是北京的前門,登萊是北京後門,毛文龍是個混蛋,但大事為重啊。

==========================從這封信就可以得知,毛文龍不是真心抓後金使者送北京,而是後金使者中的一員隨意殺逃往明朝的人,被來辦事的戶部黃姓人員抓住。毛文龍實在兜不住了,不得已把後金使者送往北京。沒想到後金使者貪生怕死,到北京都招了,結果明朝上下都知道毛文龍叛國了===================================

那麼這封信裏的 「山海關為北京之前門,登萊二府為北京後門也。豈能為此小故,而棄天下大事乎」指的是什麼呢。

就是毛文龍 投降的鐵證 :無論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若兩面夾攻,則大事可定矣

《滿文老檔》毛文龍等處來信,毛文龍降書六,譯本:

「毛文龍拜金國汗纛下致書:不佞常銘之於心,宣之於口,存之於中,一時不忘。因所遣使臣之言,同氣同意,即遣回國。又聞初遣之使臣,照舊攜禮物前來我處等語。當時,皇上遣戶部大臣送錢糧至島,並將所乘船撤回鐵山。其時汗所遣使臣,未經查實,誤入戶部。使臣及所攜禮物,盡被擒獲,解往京都。不佞聞之此,遂連夜遣人赴京,賄銀四萬兩,始獲赦死,養之於內地。請少待數日,奮力交涉,俾還於汗。正在煩惱之際,突有喀山牛錄下諸申八人逃來,伊等言稱:我汗與諸貝勒原以一心倚爾等行事等語。不佞聞此,愈覺不安。嗣後遣來之人,須仔細辨認為善也。無論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若兩面夾攻,則大事可定矣。我不分爾所得,我亦不歸爾管轄。特致書以聞。」

==========①所以,毛文龍背叛國家在當時已經是公開的祕密了===============================

但是袁督師還是想給毛文龍機會的

在一篇給朝廷的報告裏,袁督師是這麼說的

崇禎二年五月初六

兵部呈於

兵科抄出□□□□□□□□薊遼天津登萊等處軍務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袁崇煥謹題

臣愚,謂:………………蓋□□毛文龍可用,但未有用文龍之人,是以文龍亦僅以□□□。臣今欲完□□需文龍急也,倘按國初馬雲、葉旺之故事,則河東尤為扼要。以正為奇,斷不能捨此而別求勝算,臣所以亟亟於東江之策畫,謂欲復遼土,先通遼□□□□□□□□,而不知者乃謂臣假以修怨於文龍。夫以疆事修怨□□□□□□□□□□事之難言也。

簡介:…………毛文龍可用,但是呢,沒有用毛文龍的人,是以毛文龍現在就是這個吊樣。我呢,希望給毛文龍急需的東西,比如按照開國初的故事,河東是關鍵的地方。以正為奇,是不能輕易捨棄的。我認為東江是很重要的地方,想要恢復遼東,先XXXXX,不明白的人以為我對毛文龍有意見,其實我是想復遼。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督師的態度還是:即使毛文龍這個吊樣,為了復遼,我還是給他想要的東西。

所以纔有了,親自給毛文龍送糧食的典故

史料:「臣先將津糧十船餉之且手書慰勞犒降丁千金豬羊酒面稱之發舟之時仍為措餉凡此皆愚之也而文龍果入彀中矣是以來寧謁臣臣此時仍無必殺之心也文龍館於寧遠臣亦修報謁故事一二語而別……

且與文龍約不可爽也臣得晤文龍各搜數年之肝膈出生平之意見氣前十行氣字刪以成東西合進之局」《薊遼督師袁崇煥題本》(崇禎二年六月)

簡介:袁崇煥自己親自把十船的糧草和餉銀帶給了毛文龍,並且這個時候依舊在沒有想殺他的意思,而毛文龍也非常高興,和袁崇煥見面後,交談可以說是推心置腹了(各搜數年之肝膈出生平之意見)

具體見

暗音:袁崇煥是否剋扣東江糧食。答案是沒有

很簡單,如果毛文龍一心一意的和袁崇煥配合,不僅可以矇蔽皇太極取得發展時間,還可以恢復遼東,讓毛文龍自己主持改造東江軍總比從頭再來好。

但毛文龍沒有悔改

至是,遂以閱兵為名,泛海抵雙島,文龍來會。崇煥與相燕飲,每至夜分,文龍不覺也。崇煥議更營制,設監司,文龍怫然崇煥以歸鄉動之文龍曰:「向有此意,但惟我知東事,東事畢,朝鮮衰弱,可襲而有也。」崇煥益不悅(明史 袁崇煥傳)

督師親自來了,希望改造一下東將軍,設置監司,毛文龍不願意,又希望毛文龍歸隱,毛文龍還不願意。

來,咱們總結一下

1 明朝上下都知道毛文龍背叛國家了 ①

2 袁崇煥並沒有放棄毛文龍,甚至給毛文龍遮醜,希望大家不要計較他謊報軍餉的事情了,還親自送餉銀給毛文龍暗音:袁崇煥是否剋扣東江糧食。答案是沒有

3最後的最後,也給了毛文龍機會,設置個監司吧或者大家好聚好散,你回去養老吧,給你個富貴(崇煥議更營制,設監司,文龍怫然。崇煥以歸鄉動之,文龍曰:「向有此意,但惟我知東事,東事畢,朝鮮衰弱,可襲而有也。」崇煥益不悅)

4,面對一個賣國賊,袁督師做到了仁至義盡了。但毛文龍還是不肯合作。

拿現在的話來說,毛文龍毀了袁崇煥容忍傻(賣)逼(國)人(賊)的能力

毛文龍具體叛國始末 見

暗音:用東江塘報和滿文老檔證明毛文龍無力牽制後金

(有人痛心疾首的怒斥我,用史料得出結論,如此揭露毛文龍的罪行客觀嗎,公正嗎?我和你們說,你們認為我不公正,不客觀,拿史料來說話。看看你們在此文下的回復,用所謂的「邏輯」「你信嗎?」腦補來討論,一條反駁史料都拿不出來,最後只能抱團取暖颼颼發抖,你們活該! 你們侮辱袁督師的時候客觀了嗎?公正了嗎?拍腦袋想一波就侮辱我們的民族英雄,不好意思,我就喜歡看你們痛心疾首又幹不掉袁督師的樣子)

聯動

暗音:給毛文龍翻案的都是什麼人

暗音:毛九華疏到底有沒有說毛文龍劫掠登萊。答案是有的。

暗音:毛文龍為什麼該死 簡要答覆

暗音:袁崇煥是否剋扣東江糧食。答案是沒有

暗音:用東江塘報和滿文老檔證明毛文龍無力牽制後金

暗音:具體闡述,督師殺毛文龍是否違反程序?

暗音:給毛文龍翻案的都是什麼人

暗音:袁崇煥議和真相:朝廷不僅知道還誇獎了他

暗音:如此獻俘——毛文龍的無底限科普收集

暗音:毛文龍十二當斬罪名+史料證據


謀款斬帥。

上天讓誰死亡,必先使其瘋狂。

歷朝歷代滅亡前都很瘋狂,明朝也不例外,一隻雞能引發兵變,一次兵變能拉開王朝落幕。

袁大督師更不例外。

袁督師把牛向崇禎吹出去了,5年平遼。靠什麼平?光靠吹牛,自然不行,只能靠和談。

談不成,他就得死。

毛文龍什麼人?手下兵將是什麼人?

都是與滿洲人有血仇的人,而且處在敵後的位置。和談成了,不說血仇報不了,他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怎麼辦?能不能活都是問題,就算能活著也是受氣的小媳婦。

這就成了,不是大督師死,就是毛文龍死。

袁崇煥其人,好大言、因私廢公。為了自己能活,他瘋狂的想盡一切辦法和談,自然要砍了擋他路的毛文龍。

說實話,都是政治。區別只是,有的人有底線,袁督師沒底線而已。他費了那麼大的功夫,冒那麼大的風險,用一年多的時間跟滿人建立默契,也不容易。

豈會讓區區毛文龍壞了他的好事。


毛坐守東江,不停地給文官集團添亂,壞了文官集團發財和篡功的大計,與天下文官為敵,還不改殺?袁大巴圖魯為了天下文官,不惜個人名聲,毅然殺之,換來百年身後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