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个人的观点,他提出科幻是基于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幻想,也有人说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幻想。所以科幻到底是什么?


科幻是科学幻想,并不必须建立在科学上,其内容可以是完全不科学的。

典型的科幻是基于合理或不合理的推测,通过投射、推断、类比、假设和论证等方式,描写角色以科学的形式(观察、假设、实验)对某个时间·某个空间里的事物进行探索、发现、了解、检验,通常会映衬回现实中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宇宙的关系

「科学的形式」也可以打著奇幻的名义,例如描写魔法师用魔法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飞机之类科技产物并进行实验。在科幻作品里也可以出现骑士将火车当做巨龙、举著长枪螳臂当车之类桥段,但这种点子用多了会让读者审美疲劳。

科幻文学基本上是在工业革命后诞生的。人们清楚地体感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于是,人们必然会想到未来的科学技术和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不安与憧憬促使人们思考,因而大部分科幻会描叙未来多半会引入推断及现实中尚未完成的技术成果。其中,蕴含科学知识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激发积极的科学思维,带去崭新的观点。

科幻不受传统社会思想的束缚,可以无拘无束地探讨各种各样的社会概念和科学概念,但从书中人物、社会、文明和物种对各种事物的反应中,又会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科学水平下对这些事物的认识。有些作者愿意探讨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有些则愿意书写拟似历史,去揭示社会变化与人的关系,讨论人的价值,乃至人类的价值。

喜爱科幻文学的读者会按照书中介绍的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去观察、审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其中一些人会走上科研的道路。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将科幻变为现实,更进一步激励科幻小说家的大胆创作,形成正反馈。

科幻以丰富的想像力将一个社会的要求和理想戏剧化地表现出来。尽管科幻小说是点子文学,在深刻地揭示一个时代的需求、期盼、恐惧、忧虑和烦恼这方面,也就是在准确反映时代的局限性这方面,很少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科幻小说相匹敌。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时代的切面和「如果XXX」下的另一种生活,从而受到启发。这启发既可以是对宇宙之美的赞叹、导向对科学的兴趣,又可以是创作的冲动,还可以是对人类感情和心理的新认识。通过阅读某年份的科幻小说,读者事实上可以得到比当年的「当代小说」和非小说的考察所反映的更清晰的社会概貌

非常直观的例子是,在冷战时期欧洲出版了大量颓废文学的时候,科幻小说在谈论世界大战、人类的毁灭与新生、和平的曙光、遥远的天际、人的机器化与机器的人化。

科幻通过描写读者尚未考虑的可能性——另一种形态的世界、与我们不同的物种、未曾有过的文明形态、对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有力地评论社会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读者对现实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科幻既可以使人们为未来作思想准备,也可以创造或改变思想,使人们更好地创造未来。当人们嘲笑老科幻的预言失败的时候,嘲笑的其实不止是那个时代,还有这个时代。


科幻(science fiction)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个概念真正建立起来应该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但如果向前追溯这种文艺题材,那么最远可以到古希腊时期。那时带有神话或者技术元素的文学都算作科幻,因为这些作品颠覆了人类的价值观。

科学幻想(science fiction)也作科学虚构,简称科幻(后文简称sf),是虚构作品的一种类型,描述诸如未来科技、时间旅行、超光速旅行、平行宇宙、外星生命、人工智慧、错置历史等有关科学的想像性内容。科幻作品包括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幻动画、科幻漫画、科幻游戏、科幻音乐等不同的类别。科幻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和风格,而科幻文化也成为了一种由科幻作品衍生而来的亚文化,和较为严谨的学术领域未来学有密切的关系。

科幻与科学从来都是相互交织的,历史上优秀的科幻作家很多也是科学家,提出行星三定律的伟大物理学家汉尼斯·开普勒早在1610年写过一篇叫《梦》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错的科普读物。

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六小龄童:但只能有一个孙悟空~),对于科幻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英语文学专业把sf定义为 试图预测未来技术进步对社会影响的故事。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雨果·根斯巴克(后为纪念他而设立了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认为 像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的小说一样,既有科学内容,又有预测未来,还有迷人的传奇色彩的这类故事可以定义为科幻(scientfiction)作品,后来演变为固定的缩写「SF」。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引领者约翰·坎贝尔认为 科幻作品应该写真正的科学,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题材,用过去描写未来,用理性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他的定义也成为了后来科幻小说创作的「范式」。此后「黄金时代」拉开了序幕。

黄金时代三巨头——每个科幻迷都熟知的科幻巨人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范围内的科幻迎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这是科幻小说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期。美国的 罗伯特·海因莱因,俄国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英国的 阿瑟·克拉克 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一个有趣的事是他们仨都参国军,其中克拉克在英国皇家空军;阿西莫夫在陆军;海因莱因在海军~)。从二战到冷战,科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发现不少的时代印记。

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看上去都与魔法无异

——阿瑟·查理斯·克拉克 *(1917-2008)

克拉克爵士是我个人最喜爱的科幻作家之一,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学为依据,小说里的许多预测都已成现实。尤其是他的卫星通讯的描写,与实际发展惊人的一致,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因此命名为「克拉克轨道」,还获得过「NASA杰出公共服务奖」。克拉克被认为是硬科幻的代表,其最著名的作品《2001太空漫游》,由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成同名电影,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名作。随著科技飞速发展,过去人们幻想的技术逐渐成为了现实,这也是克拉克创作的灵感来源。

任何事情都不必为真,但必须令人信以为真

——艾萨克·阿西莫夫 *(1920-1992)

阿西莫夫可谓是名言之首:「暴力是无能者最后的手段」,「不要让道德阻止你做正确的事」,「唯有大言不惭的谎言方能成功」等都出自他之手。他还发明了大名鼎鼎的「机器人三定律」,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艺作品和真实的科学研究。阿西莫夫最有名的是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帝国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一生出版作品超过480部,7次获得雨果奖,是当之无愧科幻史上的「神人」,同时也为社会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

他认为,SF是纸上的社会实验,主要描绘虚构社会,是文学的分支。他把科学看作是地球上伟大而统一的原则,而利用科幻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促使人们去考虑人类与科技、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考虑人类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迎合人们的偏见说服一千个人比通过逻辑说服一个人更容易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 *(1907-1988)

海因莱因是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美国硬科幻作家之一(代表作《星际迷航》,《星船伞兵》等),他曾服役过美国海军和空军,官至上尉,据说其家族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的所有战争。退伍竞选议员失败后开始写作生涯,被后人称为Mr.SF。他的作品不仅在科学和工程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也提高了科幻文艺的评价标准。他所设想的很多元素对今天的科幻小说界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大文豪。此外,他设想的很多未来事物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他认为 SF是一种推断文学(Speculative),具有推测、思辨性,是对未来的现实主义推想。由于他的作品涵盖了爱国主义、个人意志、自由和独立、个人责任、军国主义,男权女权,专制独裁,共产主义等各种题材,因此饱受各方人士的批评(笑);也因为海因莱因的作品中有非常多的观点,不同作品间的观点还相互矛盾,我们很难看出他本人的真正观点,需要读者们来猜测。

在我看来,科幻也是一种虚构类型。它的叙述动力在于那些不可能的、不真实的,或是发生在未来、过去或是二度创造的世界中的事件、科技或社会。因现实性、可能性、概率性及作者创作意图的不同,这种类型作品展现出不同的特征。科幻与其他奇幻恐怖类的「荒诞派」作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科幻作品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之上。由理性带来的科学是可推测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从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看又是可以解释的。这并非要借助超自然力量(尽管在一些情境中超自然元素与科幻是并存的)。科幻可能是披著伪科学虚假外衣的纯粹幻象,但只要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魔法创造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就无可厚非。这样看来,《复仇者联盟》系列和《哥斯拉》都算。两部电影都可被称为科幻作品是因为两者的叙事语言都是科学语言。(虽然妇联在魔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科幻,一直存在著某种偏见。主流评论家会说诸如《1984》、《末日危途》(The Road)之类并非科幻。这种说法的评判标准似乎是这些作品为「好的艺术」,而「好的艺术」不可能是科幻。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曾把科幻这种文体描述为「太空中会讲话的乌鱼」,尽管她的作品几乎都是科幻。我无法理解她究竟为何如此羞于与科幻为伍。

关于科幻与未来的关系,还有一个巨大的争议。科幻并非要预言未来,而且科幻世界日新月异,尽管看起来似乎正好相反。科幻作家们预知未来独特科技的例子屈指可数,比如20世纪早期的科幻作家们几乎完全忽略了计算机将带来的冲击。科幻并非预言,「假设……将会怎样」只是其惯用手法

然而,科幻又的确对未来有影响力。科幻是时代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的未来是有关核导弹和管道吸烟工程;20世纪60年代的未来充满了对登月和自由恋爱的渴望;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则幻想著整个世界被邪恶的公司所操控或被核灾难洗劫毁灭。尽管科幻的内容相对偏狭,却很有价值,它在现世面前竖起一面镜子,因此是一个时代真实的写照。但科幻并不一定要严格遵循某个时代的规则,反其道而行可能更有成效。因此最出色的科幻作品具有无穷的力量。当奥威尔写《1984》时,社会还没有完全感受到极权主义所带来的恐怖。银幕真正意义上不同种族之间的爱情之吻第一次出现在《星际迷航》中。通过对现实或夸大或简化的描写,科幻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以此为大灾难的发生做好预防措施。科幻对世界的这种大胆绚丽的描述给真正的科学家以灵感。我曾在一个纪录片中看到科学家说:「我在一期科幻节目中看到过这个,我就想该怎样把它做出来。」

在旧社会中,科幻为那些神秘现象留有一席之地,它曾是西方现代社会思想和精神的花园。然而,这种艺术类型并非完美无瑕,其狭隘性常常为人诟病。它排除异已、思想狭隘,也曾是西方男权社会的思想产物。它并不精美,单纯幼稚,并且让人分神。但即便如此,它仍精美绝伦、令人愉悦。

补充:科幻图谱

本文内容部分引自本人公众号文章,欢迎投稿:

【科幻文艺史话】(序·二)Sci-Fi?

mp.weixin.qq.com图标

我的观点可能有点偏激:科幻是从「what if...」开始的故事科幻的「科」不应该是「科学」,而应该是「科学的思考方式」。之所以大多数科幻小说都以「科学」或者说「科技水平」为幻想起点,那是因为基于现有科技水平推演及想像,是找到这样一个起点最便捷的创作路径,而不是真的因为它就必须是「科学」。

这个what if的重要性,拿大家熟知的《三体》系列来举例:

如果在三体这样的星系中诞生了智慧生命,它们最可能是什么样子?

如果文明可能出现技术爆炸,那么宇宙中两个文明相遇时最可能会如何行动?

如果存在二向箔这种超级炫酷的东西,那么掌握这项技术的,领先的文明最可能会向什么方向「进化」?

你会发现,三个球,二向箔这些是「idea」,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之后的「what if」是否足够精彩。它们当然很重要,但科幻小说中最好看的,还是这个「what if」的部分。

除了这些宏大的what if外还有什么呢?人。在一个架空的外部(科技)条件下,科技与社会如何协同发展?人类形成了怎样的组织,人类的个体有怎样的表现?它们也是what if的一部分,小说是写人的艺术。

继续刚才的例子,大刘老被批评文笔菜,我觉得倒不是,而是他在写人上实在有些短板,或用装逼一些的批评叫「缺乏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层面上,大概只有「危机纪元男儿,威慑纪元废物」这种程度;而具体到部分角色上,那是真的有点菜……大刘的文笔在写宏大场面时,表现得相当不错。但既然已经成功塑造了N个与现实相比面目全非的外部环境,却不能进一步推演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如何,我自己是觉得多少有些缺憾的。

私货时间:

以「what if」的逻辑性和畅快感来评价,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科幻小说毫无疑问是贵志佑介的《来自新世界》。


科幻以科学为装饰点缀而不是基础的的幻想文化艺术,重要的是幻想。幻想创意和艺术性远大于科学,毕竟很多科幻明著违反现有科学不但没被开除科幻借甚至被包装歌颂为硬科幻、粉丝反过来去质疑科学家错了而不是作者疏忽或者不懂在饭圈化粉丝眼中偶像才是什么都懂永远正确的真「懂王」。还有很多科幻跟奇幻是融合的,例如战锤在、星战。指望通过科幻哪怕是号称硬科幻的作品来学习可惜探索宇宙无异于天真的希望通过看哈利波特学会魔法。


科幻是通俗幻想小说的一种分支。是人类运用理性进行幻想创作的一种方式。

幻想小说可以有很多分支,魔法流如指环王,武侠类幻想……科学幻想只是一种分支。

科幻之所以兴起,因为到了现代,人类利用理性和技术逐步战胜了自然。当我们向更大的世界望 去,向宇宙终极问题发问的时候,科幻是一种更好的故事题材。

但是随著最近二十年来,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没有像想像中那样剧烈的改变世界。社会渐渐回归,科学幻想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从宇宙的星辰大海逐渐回归到了现实的琐碎世界。黑镜就是这样一股潮流。

黑镜的意思是当手机熄灭屏幕以后,在黑色的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表现了当代的这些技术对人性的反射。

如果几年来观察美国的科幻大奖如星云奖,会发现他们逐步的走向了哈利波特,也就是越来越注重幻想社会和人性本身,科学的成分已经越来越少了。

美国的科幻大片更加衰退,现在最热门的最吸金的复仇者联盟可以说毫无科学元素,只有科幻画面元素。

所以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通俗文学题材受到欢迎,受到整个社会发展大浪潮的影响。

在中国,科幻的未来如何?可以说,过去几十年发展得不怎么好。因为中国人没有从科学大发展中获得自豪与傲视世界的雄心。中国的技术都是向外来学来的,也没有独 领风骚的前进性,没有经历过美国人那种全国人民在电视机看登月的全民兴奋大事件。

到了最近十年,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崛起,科幻又有一股回暖,理工男属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比较喜欢科幻。雷军借用了一个「降维打击」的概念,现在这个词已经在商业培训和 PPT 里到处乱用了。这不是坏事,商业社会加热了社会对科幻的热情。

但是以后呢?不好说,应该是乐观的。华为等企业开始走出中国科学科技强势的势头。此外,中国在人工智慧、移动互联网、5G、大数据,这些领域都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甚至再过十年也许有更多细分领域能够领衔全球,如果真的那一天变成现实,中国开始引领世界的科技发展,科幻会再一次被整个社会津津乐道。

如果中国能够在一些重大领域,比如率先载人登陆火星,那科幻一定会变得爆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