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路上的文字,不管是個人發表的還是媒體甚至是官方媒體發表的文字,很容易看到語句中出現錯別字。雖然些許錯別字不影響整篇文章的表意,但是我覺得非常不好,這不是強迫症,而且我覺得作者缺乏對讀者的尊重,缺乏對文字嚴謹性的認識。不知道產生這麼多錯別字現象的原因在哪?以及網友對現在出現普遍錯別字現象的看法。


打個比方

這就像說普通話一樣,你口音不好,方言重一點別人就聽不懂了。

寫對字,是一種素質,一種技能。

文字是用來溝通的,寫錯字就有礙於溝通。

一個經過良好訓練的人,是有寫對字並且糾正錯字的能力的。

錯字多了,就很讓人懷疑對方的素質能力。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論語

文是什麼,是規範,是通用語法,甚至是文學形象性

一個人自己基礎語言能力有問題,他的格局也會收到限制。只能他自己負責

網路,門檻低,一些教育程度不高,基礎技術能力不高的人也在上網,所以必然有錯別字

如果你經常看見錯別字,可能你所在的圈子或平台,門檻低,圈內人素質不高

一方面,朋友之間聊天,錯別字是不用在意的。

因為不是社會身份,而是私人身份

不需要遵守社會普遍規則,而只要遵循彼此私人規定

所以有很多私密話,很多熟悉的語言行為方式是私有的,特有的,別人不能懂

比如叫女朋友叫兔子,叫男朋友叫壞人,真的是兔子,是壞人嗎?

不是,是很親切私密的

朋友間可以說一點方言,可以說錯別字,因為大家一般都懂,是很合理的

其實,網路,也有私密性和非正式性,非社會性。

跟反正現實不太一樣。

各行各業還有自己的行(黑)話呢

古代,文字具有神聖性,是跟權力、宗教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個字可能關乎大家的生死存亡……

所以存在即合理,網路錯別字,很正常

到社會上就不同,正式一點的事務和場所,一定要講規範,比如衣著、普通話、正確寫字用詞

以上

我和朋友聊天,如果出現錯別字。朋友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人不是我,誰用了我的號。

當然現在輸入法的智能和記憶聯想,稍不注意,很容易就輸入錯誤,但能發現並改正。現在不是有撤回重新編輯了。

可以沒有深度,但不能失了態度。不用錯別字,是對文字的尊重。

很多人不在乎自己錯字百出。

一部分人從小就對語文教育恨之入骨。

不少人得過且過,對別人的較真態度嗤之以鼻。

綜上所述,文化水平低又拒絕進步且相當反感別人的善意提醒的人隨著手機的普及化而在網上出現地越來越多了,錯別字自然伴隨他們而來。

我覺得最壞的情況下,再過二十年,所有讀音會只剩下一個字。到時候大家也不用辨析詞義了,語文教育也可以隨便搞搞算了。

畢竟我小時候老師特意強調的某些字在不同地方的不同讀音現在都被取消了,那還學個什麼勁啊?只要錯的人夠多,那對的人就是錯的。既然如此,乾脆每個發音只留一個字算了。


打字快,寫完沒檢查。


本人最不能忍受的幾個網路錯別字。

頻繁出現在快手抖音小視頻,qq看點,騰訊新聞,瀏覽器自帶推送,百度貼吧置頂推送,各種營銷號等平台下面的評論中。

1.把「呢」寫成「了」。

例句:你在幹嘛呢?→你在幹嘛了?

這個可能與部分地區方言以及輸入法有關,但對於強迫症來說,偶然看到一次就相當扎眼。

2.把「打仗」寫成「打戰」。

十分具有迷惑性的一個錯別字。並且具有正規化的趨勢,這個詞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變成正字。但現階段我還是無法接受。

3.把「鑽石」打成「磚石」。

純粹的普通話不過關,可能也有少許輸入法的鍋。也有可能是為了避開敏感詞故意打錯的。

4.把「像素」打成「像數」

理由同上。

順便一提,如果有人經常犯第一個錯誤,他有可能是山西人。

如果有人經常同時犯第3,4個錯誤,那麼這個人大概率是東北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