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ω?? )╭感覺東風破,發如雪等等等這些歌的旋律都很棒啊……想讓專業一些的人來解答一下謝謝。如果可以,還想請大神解析一下這兩首曲子好在哪


謝邀,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因為這兩首歌,其實很實在的反映了在真正流行音樂從業者心中,如何評價一首歌的「最佳作曲」標準。

流行音樂是一門非常具有概念性的音樂大類。

簡單點說,你會發現,至少在當今華語流行樂壇(其實歐美那邊也半斤八兩),大火大熱的,大多數其實還是那些簡單悅耳,技術難度沒那高,琅琅上口的作品。一言蔽之:沒檔次。

但這不代表流行音樂裏沒有技術難度高級的作品,相反,這些音樂人你要真讓他們放開了來做音樂,他們有多難多高級,都能給你整出來。但是,這些作品往往受眾很小,一言蔽之:不好聽。

金曲獎大致就是在尋找那些:「好聽有檔次」的作品。

(雖然我也搞不懂金曲獎的評獎標準……)

簡單描繪就是這張圖

好,那麼,話說回到周杰倫身上,為什麼周杰倫真正獲得金曲獎的是「青花瓷」和「愛在西元前」呢?

因為這兩首歌做到了那條線上的極致。

先說《愛在西元前》:

我不止一次在很多樂評中看到,當他們第一次聽到《愛在西元前》的時候,驚為天人地感嘆到兩個字:

天才!

其實,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的感嘆。《愛在西元前》,那種無與倫比的律動感(在那個年代還沒有律動這個詞,也許大概吧。我以前一直說是那種節奏感和旋律的完全結合,老實說我也是在12年左右才開始覺得網路好像發明瞭這個新詞),正是華語流行樂壇……噢,不,應該說是東方流行音樂、亞洲流行音樂中最為缺乏最不擅長的元素。

其實你可以看一下《愛在西元前》的譜(網上亂找的):

你會發現,大量的單音,大量的三度內短音程變化,這些其實按道理說應該是流行音樂寫作裏的大忌,卻在周杰倫那種似說似唱,帶著旋律線的Rap,典型的快板RB歌曲中,顯得異常的好聽有魅力。

總要有一首歌必須給這種能力頒一個獎。而且當十幾年之後你發現,《爺爺泡的茶》、《最後的戰役》《我不配》《竊愛》等等等等歌曲其實都是在沿用《愛在西元前》的技術和思路的時候,你才會倒回頭去發現,《愛在西元前》拿最佳作曲是當之無愧的。

然後,是《青花瓷》

其實,《青花瓷》能得到那麼高的評價,還是有些老Jay迷不服的,因為他們更喜歡「中國風」的「開山鼻祖」《東風破》一些。

老實講,《東風破》理論上是比《青花瓷》的技術水平高(也許吧)一些的。

但是《青花瓷》美啊。

不講道理的美啊。

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美啊。

這真的是將中國風的美做到了極致的美啊。

《東風破》好歹是因為題材的關係是「悲」的情緒,可《青花瓷》那就是明朗清亮的「喜」,事實證明,討「喜」的永遠是更受歡迎的。

這也是《青花瓷》不同於《東風破》《發如雪》等早期抒情中國風歌曲的區別。青花瓷的「亮」、「喜」,絕對是在周杰倫本來就擅長又已經成熟了的中國風歌曲上,更上一層樓的水平。

噢,對了,《青花瓷》還有一個梗:青花瓷也是用這兩年被炒得火熱貶得一無是處人盡皆知的和絃套路「4536251」寫的。

所以江湖上也流傳那麼一句話:「就算給你4536251,但你就是寫不出《青花瓷》」。

不知道某些成天拿4536251說事的人怎麼想~

噢,對了。我記得好像金曲獎歷史上,唯一一首套和絃拿下最佳作曲的作品,也就是這首《青花瓷》了~

所以,我想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不是《告白氣球》、《安靜》這些歌拿最佳作曲了:檔次不夠。

所以,我想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不是《亂舞春秋》、《以父之名》拿最佳作曲了:不夠好聽。

所以,我想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不是《發如雪》、《天涯過客》拿了,《東風破》的高度在那。

況且,周杰倫已經是29年來金曲獎最佳作曲拿獎最多的作曲家之一了,甚至比那些一眾的大佬和幕後專職作曲的作曲家都拿得多了,另一位之一是陳曉娟。

況且,周杰倫是29年來入圍金曲獎最佳作曲最多的作曲家了,7次。

這已經是金曲獎對周杰倫最大的肯定了。


評論區很多人在說和絃和旋律的問題,我在這裡更新一句:

對於周杰倫這個級別的唱作人而言,旋律與和絃必然是一同成型的,所以在聊到他們的作品時,我會默認把和絃分配作為旋律寫作的一部分。誠然,套路和絃拿出新意還真的就靠「旋律感」,但不講道理的好聽非常玄學。不過呢,很多時候旋律的好聽,本身就來自於寫出來的旋律的色彩,配合上合適的和絃自然能夠將色彩挖掘出來。


你真的以為青花瓷就是簡簡單單的4536?

以副歌為例,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旋律譜。(為方便講解,均將旋律移到C調)

請注意第四小節(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這裡是一個很多人都會寫的切分。但可以說,就是這一個切分,一下子就把旋律的檔次拉了上了,同時在這裡也是一個情緒高點。各種漂亮的下行跳進相信我就更不需要說了吧?

同樣是4536,細節見真章。另外,很多東西,你不扒譜,你還真不知道其中的高明。

旋律線說完了,我們再來看看周董是怎麼配的和絃,首先我給旋律全配上了4536的原位和絃

還可以是吧?那我再根據老周的原曲調整一下……

為什麼同樣是4536,差距能這麼大?

我們從結尾開始,

251的進行被換成了更具有解決傾向的V7/V - V7 - I的進行,使得副歌的結尾解決感更明顯。同時,第一次解決的時候有好幾個2音,所以在和絃進行上使用了Cadd9增添色彩,同時製造一些矛盾。

往前推,F換成了Dm7增加了不少小調色彩,Em換成了Em7增加了一些大調色彩。同時這兩個更換出來的和絃又和旋律裡面的「2」音吻合(2都落在了重拍上)。

這些東西說出來感覺沒啥,但是加在一起就鑄就了這個非常漂亮的作曲。而且,這些東西說出來簡單,你寫的時候想得到嗎?


這個問題,沒有別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

無敵,無敵到這一年不頒發給他都會影響金曲獎的權威性吧

我指的是這首歌的美以及影響力。

一首音樂作品好不好,如果你不能唱到人的心裡去,那就是不好。技術再高超,和絃再豐富,沒人懂,那就只能是作曲家的自娛自樂,也許是好的音樂,但是絕對不是好的金曲獎作品。

就像前幾天熱榜上的問題「一個藝術品是否必須美麗」,有人回答說,有人欣賞的地方纔有藝術一樣。

而青花瓷,就做到了。

它給人帶來的是中國風裡面,最直接的感覺,讓人的感官愉悅快樂。

曲風婉約,悠揚,曼妙,讓人有穿越時空的感覺;而歌詞更是與之完美契合,讓人能把自己帶到雨霧濛濛的江面上,等待自己的心愛的人從船上靠岸。全然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婉約詞風格。

我曾經給我八十歲的外婆聽過,她對音樂一竅不通,聽完就說好聽,接著聽了很多遍。

來看看這首歌的成就:

第1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第1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

第1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08年春晚,周杰倫再次登上春晚舞臺,演唱《青花瓷》,而之前的費玉清演唱了《千里之外》……一屆春晚,唱了兩首周杰倫的歌

如果當年去哥本哈根商學院問留學生朋友,有沒有人聽過《青花瓷》,那絕對是聽過。我自認為這個是影響力最大的。


周杰倫在金曲獎的輝煌時刻就是《范特西》這張專輯。

之後金曲獎好像沒那麼青睞周杰倫了,下一張《八度空間》周杰倫那種不可一世的表演,讓很多金曲獎評審很反感。

《葉惠美》拿了最佳專輯《七里香》空手而歸,周杰倫就執意不再參加金曲獎,和金曲獎槓上了。周杰倫橫掃其它頒獎典禮,卻唯獨金曲獎一個獎也不給他。其實很多資深傑迷都知道,周杰倫最重視的還是金曲獎,哪怕是在國際上拿了大獎。

周杰倫沒有拿過金曲獎的三張專輯,恰恰是讓它坐穩華語流行天王的三張專輯,恰恰是讓它紅遍大陸每一個巷口的三張專輯。

到了《我很忙》,周杰倫已經沒那麼在意金曲獎了,而此時,金曲獎卻很需要周杰倫,開始慢慢拉攏周杰倫。比較特別的是演奏類的獎也頒給了周杰倫。

緊接著《魔傑座》,他拿了歌王,拿了最佳音樂錄影帶,這都是他沒拿過的獎,金曲獎深知,周杰倫的作曲不需要再被證明,說句難聽的話,要討好周杰倫,就該頒一些他沒拿過的獎,他喜歡做導演,就頒給他最佳音樂錄影帶,此時的金曲獎,已沒有了往日的風采,已經向周杰倫低頭。也是從此後,周杰倫開始參加金曲獎,下一年沒有專輯,他也來了。

《跨時代》算是一次完美的大和解,他帶著他的作品,帶著他的兄弟浩浩蕩蕩的走過紅地毯,他雖然嘴上一直說平常心,其實明眼人看的出來他比幾年前來金曲獎還要緊張,金曲獎或許為了博眼球,找了兩個跟他生命中產生過深深交集的兩個人來主持,吳宗憲跟侯佩岑。抱走了兩座大獎,我想,他很開心吧。

之後,再沒怎麼關注過金曲獎。


單單說青花瓷,您們這些音樂大才聽過幾首不配和絃,光憑旋律都那麼好聽那麼美的曲子??還是那句話,給你啥和絃套版你也寫不出青花瓷啊。能寫出我的滑板鞋都算你們牛逼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