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說雲飄到別的地方去不是自己的就是浪費吧?

實在是無法理解


如果按照題主的設想,就沒有乾旱了!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和達到共同富裕的區別
我猜想你的問題可能是:既然農業用水澆到地里仍然大量滲透到地下或者蒸發掉,我們仍然需要滴灌?
首先從病害防治角度分析,大水漫灌易傳播病害,造成病害的流行。1、很多越冬的初侵染體通過流水傳播到作物,如:典型的細菌病害,水稻白葉枯病;

2、濕度過高的田間狀況有利於多數病菌的繁殖和萌發。

再次從作物生長調節角度分析,不是水越多作物的生長越好:1、過多的水對作物根部呼吸不利;2、水過多容易導致爛苗、爛根、壞種;大水漫灌不能很好的掌控灌溉量和灌溉面積,部分田塊水量過多,部分田塊水量不足。

最後,水的循環不是題主想的這樣的簡單,具體的我不知道。我只能描述滴灌對作物生長和病害傳播的影響,我想題主想問的不是這個。


你提到的過程是下圖這個水循環過程,中學地理中大家都學過的

滴灌通常是配合地膜使用,它的作用如下:

第一,節水。不光是滴灌可以控制用水量的問題,還可以控制灌溉時間,比如夜間灌溉,減少蒸發。用最少的水滿足作物生長需要。

大水漫灌就沒辦法了,真正能被作物吸收的一半不到,其他的都蒸發了滲入地下了,乾旱地區的水要花錢買的,或者需要柴油機或電動水泵抽上來的,漫灌明顯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說一下題主提到的降水,乾旱地區都在西北,華北,東北,這些地方整年或大部分季節都在西伯利亞高壓的控制下,了解氣象的同學知道,高壓控制下的天氣是不下雨的,即使地表蒸發的水汽也會被風輸送到幾百公里外高壓氣團的外圍,碰到暖濕氣流才會降水,因此除非跟科幻小說一樣大陸漂移在西北內陸造出來一片海,徹底大範圍改變地表性質;或者如有些專家提議的把喜馬拉雅山鑿個缺口,把印度洋暖濕氣流放進來,才會改變當地的乾旱氣候。

回到滴灌

第二,防止鹽鹼化,缺水地區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鹽鹼化,地表水分蒸發後,水中礦物質沉澱進入土壤,久了鹽分累計就成了鹽鹼地。滴灌配合地膜,形成植物根系附近小環境,一方面防止水分過度蒸發,避免鹽滷析出,另一方面滴灌管道里流的還有液體肥料呢,可以較精確的控制施肥,避免肥料過多,浪費成本,同時產生鹽鹼化。

第三,防止農業病蟲害,滴灌可以在植物根部給葯,直接殺死土壤中的蟲卵,地下害蟲,比如蝲蝲蛄。

所以,滴灌肯定是有用的,但是現在很多地方,包括西北乾旱區,仍然普遍存在大水漫灌的方式,原因無它,鋪設滴灌系統要花很多錢,農民沒錢不能買


水不能只用一次吧?滲透到地里變成地下水,你再利用得抽取得成本得耗能吧?蒸發再變成降雨,你從非灌溉區轉移回來得成本得耗能吧?從源頭上節水節能,不好么?

1、首先,如果是從全球水資源系統來看,是大循環,水澆到土壤,一部分會滲透到土壤深層到地下水循環系統,另外一部分會自然蒸發;還有一部分被植物體吸收用於自身生長和蒸騰作用。2、對於局部區域來說,水的蒸騰量、地下水循環減少量和植物利用量遠遠大於當地的降雨量,就會有虧損,就會導致當地持續乾旱,而滴灌和噴灌可以很好的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滴灌為種植者提供了科學合理保證作物水分與養分的方法,並且能極大限度提高有效水資源的利用率。滴灌的優點很明顯,可以降低水分養分的損失,也可以減少雜草的生長,勞動力成本也比較小,水因為可以由噴嘴來控制,所以水的分配的均勻性也很高。滴灌的缺點主要在於前期的成本會高一點,而且水也比較容易堵塞
這是以色列農業的一項獨門秘技,節水且灌溉效率高,還少長蟲。就是初期投資稍大。慢慢理解吧

那舉個例子說:東北的雲飄到了朝鮮下了雨,你能問朝鮮說那是我的水你給我送回來??

我們國家的水資源本來就是緊缺的,所以農業上講高效利用水沒有任何問題。


慢慢理解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