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虽然后来统一中国,但就像秦灭六国一样,并不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把秦算进去。

2、当时并不知道越南会从此独立出去,秦末南越割据,并不影响这个地方属于中国,赵宋只是割据政权,在得到下一个大一统政权的承认/追认之前,它的承认独立并没有实际效力,就像南越在秦末的割据,并不影响被汉朝理所当然的消灭。

3、以当时的立场来看,这些政权都是在唐朝的版图(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南诏朝贡国、安南都护府)上分出来的,西夏与另外五个政权并没有正统性上的区别。


越南丢失这锅大宋扔不了,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不追索郡县制统治了快一千年的领土。

除了大宋就是大明的小锅了,不过大明好歹占了一下,中后期大明发展到河套地区都不要了,越南自然顾不上。


西夏在元代并没有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或者说是王朝,元代的官方史学家从来没有把西夏统治者看作是帝王,也没有给西夏专门修史。所以,在元代西夏从来没有跟宋金辽并列过。


一切历史皆当代史……

现代的「中国」概念是基于现在中国疆域范围内,(主要以首都为判定标准)在这个范围内历史上存在的各个民族政权都属于古代中国政权

举个特殊的例子:比如「高句丽」政权,它前四百年的首都「丸都城」在今中国东北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附近。好太王(广开土王)之后才迁都平壤,所以中国史界的普遍认同的是:前四百年算中国历史,之后两百年算朝韩历史。(当然朝韩史界是不领情的)

所以题主你说的:大理、西辽 这俩肯定是古代中国政权之一,至于蒙古和安南至今没「收复」就没办法。如果你要说:「古人并不知道越南会从此独立……并不影响这个地方属于中国」。那么为什么要用现代的概念而不用古代的观念呢?

古代虽然有「中国」这个词,但没有「中国」这个国家,因为古代是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观念的。古语里的「中国」就是个地理概念,如果非要用古人的视角开地图的话……


别难为我宋了,本来地图迷雾就没开。还指望其世界观能多大?


事实上北宋基本可以算作汉民族收缩的一次统一政权,同时期无第二个汉民族证券去,理所当然的被视为正统。西夏,辽有话语权的最大原因就是西夏占据了汉地定难五州和朔方地区,这地方是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兴之地,所以极为重要。而另一个边塞要地燕云十六州则被契丹占据。


废话。。辽金互为正统时期是因为辽不比北宋强,其实是弱。。但宋打不过辽。而金宋时期金是宗主国,西夏独立,但和宋一样认金是宗主国,而蒙古压根就是金的一个部落。。大理不鸟宋。。西辽谁都不鸟,鸟蒙古。。


大家说的不错,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之所以不把它们算进去,而是这些国家类似于历史舞台上的路人甲。

三国时期,还有一个燕国,但是它对当时中国的影响甚微,所以,三国没有变成四国。十六国时期,北方不只有十六个国家;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后梁(梁的残余);五代十国时期,小的割据势力不止十个,之所以有些政权没有算在「正统」里面,是因为它们影响力太弱。

相比辽金夏,回鹘诸部、吐蕃诸部、大理如一摊平静的水;越南在两宋并非中华的一部分(两汉的跤趾郡也只占据了越南的一半);西辽不与宋金并列,一来,西辽和辽,类似北宋南宋,一脉相承,二来,西辽与中亚、西亚联系密切,但与东亚交流甚少;至于蒙古,前期属于金国附庸,并非独立政权,后期的蒙与元一体,如同晋与后唐。


你把两个概念弄混了,一个是现代史学对这些政权的归属。看谭图,西辽,蒙古,大理,回鹘都是包含在粉线内。粉线是大中国概念。这些都是中国的地方政权。一个是当时历史是否认为他们是否是中国。西辽是在辽史里有的。耶律大石是本纪。西辽历史是辽的一部分。大理地位和西夏一样,只不过不显眼而已。其他的,你很难说他们是中华文化圈


西夏称帝了,而且东亚第三强实力不是盖的。比大理那个边陲小吏出身强多了


因为西夏大理是对其他王朝称臣的,属于高丽那类的藩属 吐蕃蒙古诸部四分五裂 辽宋金都是皇帝

你说的对,应该算,凭啥不算?

吐蕃在宋朝时期已经分裂算不得数,西州回鹘和黑汗在唐朝时期就丢了,可算可不算。大理和交趾肯定要算。不算交趾无非是因为现代政治的原因。


想多了,宋史里只有宋才是中国,金史里只有金才是中国。

图片是现代人视角。


受传统史观的影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其他都是化外之地。另外不能用今天的行政区划范围去等同于古代历史,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