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虔誠禮拜、供奉,就可以。沒有什麼細節到不到位之說,只能說自己誠不誠心。


《妙法蓮華經》中說:「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量佛。」


量力衡情而做佈施,如果這給您帶來煩惱,請捨去。


佛壇是我們積聚功德的一種工具及媒介,所以我們不可輕視它的布設。

我們在看電視新聞時,常會見到各國開議會時的片段。在這些會議中,甚麼人坐哪位置,都是有所講究的,不容有錯。在佛壇上,也是同一道理,佛像的放置是各有其位的,不能讓佛與菩薩等如同去了流行歌星演唱會般地隨意自己找地方坐。

本師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始祖,所以佛壇上應有他的像或圖片,居於最中央、最高的位置。如有文殊、觀音等菩薩像,應供於比釋迦略低或較邊上一點的位置。如果我們欲主修準提母,則應有一尊他的像或圖片,放在釋迦的前方。此外,我們如能供一尊祖師像或一張圖片,也是很好的。在佛的左手邊,我們供一座小塔,在他的右邊,我們應放一部佛經。世間護法、天神及祖先等的圖片或像,則不應放在佛壇上。

——祈竹仁波切


心意到了就行,行為不是一個充分必要條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