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一直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演員,幾季他音樂脫口秀的每個作品我都很喜歡,突圍賽的時候他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比他第二季的作品更上了一個台階,對冒犯和趣味性的拿捏恰到好處。

而且!我要說一個相當個人的觀點,就是很多人說他這個形式很強,也很獨特,不過不可避免地他也多少沾了一點這個形式的光。

不可否認確實他這個形式很獨特,但是通過他每個音樂脫口秀作品中偶爾展現出來的他那種對錶情神態肢體的拿捏火候,我個人覺得他如果不彈琴,不用音樂脫口秀的形式,直接講段子,也會很強,很強很強。

他突圍賽那首歌在各大網站瘋傳,但每個都只截到了他開始唱歌的一部分,我覺得很遺憾,因為在我看來,他唱歌彈琴之前那段鋪墊也是這完整一段節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非常精彩。

他每次演唱前的表述和鋪墊我都很喜歡,大家也可以回去回味一下,仔細看他對節奏的把控,還有鋪墊和唱歌過程中都有的那種對展現人物心理的微表情,動作的控制,真地對我個人來說是教科書一般的。

所以他選擇音樂單口而不是直接講段子的原因,可能真就單純是他喜歡音樂脫口秀……而且他這種音樂脫口秀的創作難度有多大,你讓一個樂手這麼兩個禮拜的時間編一首歌,有相當一部分都做不到;你讓一個歌手這麼兩個禮拜的時間學會彈唱一首歌,其實也不容易;你讓一個脫口秀演員在這麼兩個禮拜寫一篇質量上乘的稿子,也有很大一部分做不到。

而你把這些加一起,是王勉。


一段能用音樂來表現的文本,其核心是什麼,是話題性、故事性?其實都是,但又都不是

是節奏,其話題性和故事性都統合在更加有規律的節奏上,不容易跑偏

它這一點,既是優點,又是難點

這個點幾乎可以規避其他脫口秀演員絕大部分口播方式帶來的缺點

比如孟川的散漫,一段文本精鍊的歌詞,不可能是散漫的,因為歌詞和口語在結構上就不同

比如王建國的不著調,歌詞這個韻文格式即使主題是不著調的,也很難像口語那樣「信口開河」,中心性是可以保證的

比如Rock的表情小習慣,因為沒有表演空隙讓你有「不自覺」去擠眉弄眼的空間

比如楊笠的口癖,如以上三點

比如周奇墨的馬後炮,歌詞的精鍊和程式化沒有「多餘表演」的空間

比如小塊的「冒犯」,歌曲本身的「表演化」讓表演者和觀眾之間有更多的空間,而這種表演也會讓觀眾自動營造一個「虛擬環境」,減少冒犯可能

比如呼蘭的氣息,你氣息不好根本就不可能去唱歌………………

比如小卉的情緒,人在聽音樂的時候自然是比「說話」的時候有更明顯的「欣賞」感的,而這也是我之前說過很多次的「表演範式」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失去了這種程式化的編輯,缺少了既成的結構,王勉的文本如果直接說出來,其實未必那麼可樂,比如上一期的職場交流問題,如果你拆解一下,發現他的文本如果只說表意,構造深度有,但是並不那麼難,很多好一點兒的網路段子都能達到,核心輸出點和意象結構安排是沒有呼蘭的減肥、曉卉的綠茶職場深入的。

同時李誕他表演的冒犯點拿捏的很好也是因為他天然佔了個虛擬情境的預期,如果他還是按飯圈女孩那個文本直接說話,恐怕情緒和距離感就很難控制了。

不過王勉要佔據這個優勢,卻要付出更多的在文本結構上的編輯取捨,在節奏上,符合音樂屬性的情緒安排,以及表演本身的配合,以及最重要的,就像上季《看不到我》里說的「至少我會彈吉他你會啥」,人家至少懂得詞、曲、編、配的基本入門技巧,而且旋律線寫得都很朗朗上口讓人一聽就懂一學就會而不是一聽就蒙一學就廢,最重要的是還要配合脫口秀這種直線型敘事,這個不容易,《看不到我》里還有套路化的副歌重複增加記憶點,這一季兩個作品全都是敘事文本,卻讓人能記得住點,比如那個「他破音都讓你心動」和「你想站起來卻站不起來」的梗,都會因為演唱的形式化而放大反差和控制表演緊貼核心來集中輸出力度


再更新

剛才看別的答主的答案,突然想到一個小細節,覺得挺有意思,分享下

王勉的見女友父母那段,最後說(吼):

服務員!加盤菜!

辣子雞!不要子雞!!

可能一般人都知道「辣子雞」是「辣子」和「雞」組合而成的菜名,即使不知道稍微注意一下也基本能想到是怎麼個結構。王勉故意拆分成「辣」和「子雞」,更凸現了狂躁下的語無倫次

………………分割線………………

更新:

王勉第三場已播,再度起飛,被評價為應該滿票的作品。

王勉的彈唱脫口秀,註定不能靠拼接段子的方式寫,每次都需要圍繞一個主題去創作。追星,認識但不熟的人相處,逃避,都是大家熟悉的一個點,在這一個點上不斷挖掘,不停推進。

…………………分割線…………………

王勉前兩場的逆天表現有目共睹

脫口秀小會上劇透的,

大家說:王建國表現好了能待定

李誕問:啊?王建國表現好了都不能直接晉級了嗎?

答:你是沒看王勉這次的段子有多炸……

看來第三場表演的王勉已經預訂了爆梗王的名額

忘了誰評價的:「開場是第二差的位置,第一差的位置是排王勉後面」

王勉頭兩期的表演,內容是最完整的,從始至終聊(唱)的是同一個話題,由淺入深,埋梗也很密,質量高,配合小表情,結尾有升華(非必需,有了也挺好)。

但他的段子創作難度是極大的,不能像別人那樣用小段子拼接。像表現最突出的新人楊蒙恩,幾次的段子基本都是2~3個場景拼接的,其它人基本也是這樣的結構。但王勉不可以這樣,會讓觀眾容易跟不上節奏,至少對過渡的要求不能是一兩句話帶過來就完了

這就要求需要有至少可以講5分鐘的內容,才能有很好的效果。看別的回答,王勉有提過,經常寫了一半寫不下去了,只能推倒重來。

第一期的飯圈,飯圈本身話題性很強,畢竟就是玩話題的群體,可用的素材很多。加上上半年引眾怒的超強話題,是一個很合適的素材

第二場的職場社交尷尬,其實是很多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很有共鳴的一個話題,畢竟這是幾乎每個人每個工作日都可能遇到的尷尬,無論這個人是開朗還是內向。我覺得這個話題應該不是王勉面對這次比賽的選題臨時挖掘的,而是之前就有這個話題相關的積累,正巧選題的契合度這麼高,簡直就是為這個段子準備的

明天就是王勉第三場要播出了,據說是唱搖滾??

如果王勉保持這個能量繼續下去,第三季不說必定冠軍,起碼前2名妥妥的吧。問題就是他的素材積累量能不能夠支撐這季比賽這麼多場的消耗;如果再有指定主題環節,積累的素材是不是能正好覆蓋到,畢竟同樣數量的素材,可能他能用的只有別人的三分之一

想到別的再補充吧,王勉加油!


謝邀

放一個回答


已收錄至全文背誦大禮包

第三季的每段我都看了好多遍,喜劇比較高的境界是你明知道演員會說什麼,聽完還是覺得有意思,王勉達到了,太喜歡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