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地理位置,及当地气候。


被人提醒了一下忽然发现自己跑题了………

补充:高考文综240分。历史政治不提,政治没找到做题方法之前长期只有不到30分。地理的话,对空间异常敏感,一张平面地图别人还在通过经纬度精确东西南北半球时,扫了一眼地图的信息就已经知道在地球上的准确地点,印象最深的高考刷题时有一道洞里萨湖的题就是这么做的。对三维宇宙空间的想像也异常迅速,比如一个地球运动题,眼睛一闭,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就在大脑里开始转动,先模拟公转,再模拟地球自转,然后把题里的图和大脑里的模型开始配对,两个图重叠以后答案基本就出来了(只能粗略估算,如果四个选项数据太接近就没用了)。

———————————————

以下是跑题的原回答

很久以前就喜欢画地图,数学考试会发一张劣质草稿纸,我题答完就在纸上画地图(左上两张为代表,那个纸质一看就很烂)

有的时候画成自制手绘明信片寄给远方的他们

手绘福建

手绘新疆(手误:昌平应为昌吉)

手绘浙江(手误:江苏应为江西)

手绘河北

手绘江苏

明信片背面印章也是手绘(?ω?)

全手绘明信片

有的时候没事就画地图

速写手绘历史地图(截图有问题)

速写本手绘陕西省

课堂黑板3分钟速绘

上课一边听课一边根据内容画地图,历史学基础要求史图结合可不是空话

古今云梦泽速绘

近代史大清花式割地速绘(手误错字较多的一张)

古代史清初征服战争速绘

宋第三次人口南迁速绘

安史之乱人口迁移速绘

商周路网速绘

隋唐路网速绘

京杭大运河速绘

宋夏战争战区形势(期末某论文用)

关中古都帝陵地图速绘

班级模拟课堂边讲课边画图,讲的应该是西方殖民征服

同上

在各种地图里最喜欢我画架空地图,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想像力,创造各种各样的世界。

右侧四张图是同一块大陆不同的地图,囊括包括交通图、地形图、植被图、气候图、行政图、军事图。

1.首先画出海陆轮廓(随机的),默认赤道和回归线位置(心中有底就行不用画出来)

2.之后画出山脉(随机的)

3.根据1.2得出河流走向

4.根据1.2得出各地气候类型

5.根据1.2.3得出地形地势

6.根据1.2.3.4.5得出地表植被

7.根据1.2.3.5得出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

8.根据1.2.7得出文明分布和类型

………………………

最后根据以上种种,能得出行政规划,国界,关隘,特产……(跟著地图地形地势走)。

甚至可以根据以上信息编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看农业区),大致历史(根据历史所学瞎编),国体政体结构,民族性格特点,技术战术特点,经济结构体系,科技树走向,建筑风格特色等等。

甚甚至可以编出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已超出我的能力,有请真大佬发言)

喵喵喵?谁叫我?

大家好,欢迎来中土

我也凑个热闹

目前我的风格还没有定型,上边是我以前各种风格的地图,中性+油笔最费劲但是成品比较美观; 纯中性做笔记专用,偶尔也送明信片; 中性+彩铅适合用速写本画,彩铅对明信片卡纸几乎没用;中性+细水彩笔是我最近正在摸索的;中性+荧光不好画,但是成品送明信片挺好的。

其他和地理有关回答看我以下回答

知乎 - 有问题,上知乎?

www.zhihu.com图标萌弟十方:工地施工的时候都挖出过什么稀奇古怪、让人惊叹的东西??

www.zhihu.com图标

——————————————————

有人说字不好看,其实主要是因为我的握笔姿势从小到大都是错误的,下图

这种握法只能大力出奇迹,所以我的字完全是薛定谔状态,时好时坏。PS:换了一个巨型印章,昨天才到货。


学习地理越深入,就越来越对这个世界感到敬畏,对地理、也对历史感到敬畏。我想地理学得好,只会觉得这个世界牛逼。

地理学几乎能够研究日常中任何领域的事物,空间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土地是经济生产的基础,大到国与国的外交,小到人们日常购物,都离不开对地理空间的认知。

地理层次(宏观到微观)

如同物理学的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之分一样,地理学既可以研究大而宏观的地缘政治,也能够研究具体而微的商业选址。经典物理学建立在电磁、力学基础上,现代物理学则聚焦到微观层面的粒子运动。地理学亦然,从大的文明冲突和融合,到小的个人移动与行为习惯,体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地理现象。

  1. 地缘政治和经济:海权和陆权优势的此消彼长,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激烈对抗,全球南北分化和合作,北极航线开辟与美国「印太战略」的互相影响,澳大利亚和中国新疆分别在世界海权和陆权的战略地位,南极开发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环球航线对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
  2. 文明分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分裂和对立,中亚和东南亚的东西方枢纽的角色,欧洲复兴与非洲的地位,欧洲和中东宗教冲突和融合,美国拉美裔人口持续增长对美国及欧美世界的影响...
  3. 国家发展:北方发达的重工业和原材料产业起到的国家基石的角色,环渤海能否成就一个北方的大城市群、大湾区,西部陆海大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的互动...
  4. 城市兴衰:内循环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崛起,北京和上海城市疏解的人口去了哪里,深圳的科技优势和香港的金融优势如何结合,郑州和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角色分工,合肥、长沙、石家庄如何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的核心地区打交道...
  5. 生活空间:便利店和快递对最后一公里的争夺,社区商业和购物中心对消费的争夺,第三空间如何布置和选址,地铁上盖与TOD,下沉市场的消费选址,数据中心、充电桩、5G基站的选址和布局...

地理空间形态(点、线、面、体)

空间是关系的总和,地理空间则是地理事物的分布的体现。点线面体是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发展了航空、航天和网路,把人类头顶上和数字空间有效利用了起来。天空和网电空间,成为了城市、交通、区域(海域)后面的另一种全新空间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并未脱离地理范畴,因为他们与人类社会的互动依然离不开落在地面的机场、基站、数据中心等地理事物。

  1. 聚落和城市:城市人口集聚和疏散需要怎样的平衡,不同指标下测定的城市范围如何融合,大都市圈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互动...
  2. 道路、航线和轴带:距离更短的亚欧北极航线能否成为取代传统的南方航线,高铁对中小城市的负面影响出现在多远的距离和规模,城际铁路和地铁对沿线房价的影响...
  3. 区域、国家、文明、海域:南海、地中海、加勒比海沿岸各地的文化共同点,行政区划对于落后地区的行政保护现象...
  4. 航空、航天和网路空间:互联网公司总部如何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临空经济区和城市发展的新空间,5G和远程通信推动产业链地理的演变,智慧城市、智慧园区与实际地理空间形态的相互塑造...

空间功能(承载、门户)

一个地理空间的功能有两种,一个是承载了区域中的地理要素,一个成为区域对外联系的通道。前者集中了区域的要素,后者则是要素内外交流的孔道。许多时候,一个地理空间的承载和门户功能往往合为一体。

  1. 城市、国家:人居环境如何改善,新建设的公园是否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如何利用新基建和新交通加强内部人员和物资交流,产业的布局如何贴合各地的优势...
  2. 港口、机场:每年拓展了多少航线,集散了多少货物和客流,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了怎样的联系,物资进出口需要打通的环节有多少...

读中学时候开始研究地理,泡在书店一整天翻看各类地理的书籍和地图,放寒暑假会经常跑去家乡附近某个书店算比较多的城市找寻各种地理书,便宜的就买回来。读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有幸在上海和北京,书店资源多,方便囤相关的资料。后来有机会出国,也会去书店淘各种新旧地图。现在每年仍然会花不少钱买地图,甚至也会买一些海图。有感出版的地图陈旧又无聊,有些内容简直隔靴搔痒,也不得不自己绘制地图,这久而久之也成为了乐趣。地理算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也是日常的休闲方式之一。地理学在大的学科体系中其实算是比较边缘的,远不及经济、政治、计算机等学科热门,相关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也不多,若是在知乎看到相关的话题总会多看一看,也期待能和大家多交流。

收集的部分城市地图


地理学可能是最平易近人的科学之一了,小到个人挑选住房,大到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地理无不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读懂地理这门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世界。地图作为地理学中最有力的工具,可以使信息高度浓缩在一张纸上,能亲自向你讲述其蕴含的丰富内容。这本《谁在世界中心》,就是一本借助地图,从地缘角度解读世界格局的书。书中大量的地图插图可能让你在理解地缘格局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缘是「地理缘由」的简称,在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时,要考虑地理在其中的影响,而地理缘由又常是决定性因素之一,这就诞生了「地缘」这一学说。地缘学说从诞生伊始就与政治牢牢绑在一起,并服务于国家利益。试想,假如地球上不是七大洲四大洋,而只有一个地形平坦、气候资源均匀的圆形大陆,所有国家均匀地分布在岸边,虽仍会有冲突,但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般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了。因此,陆地海洋的形状、地形地貌、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都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并以此为起点影响了各国的文明、历史、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走向。


诚然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地理地缘角度解读世界。本书对普通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地缘科普读物。从地缘视角出发看待世界格局,你可能会更容易读懂纷杂的世界。本书的作者温骏轩长于分析解读国际局势,他在论坛开帖《地缘看世界》,点击量达上千万之多,他把自己 8 年的思考,集结成了这本书。本文在写作时,也得到了温骏轩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在解读这本书之前,如果方便的话,你不妨在手头准备一张世界地图,这样边听边加以对照,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这本书主要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作者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地缘学说的出现和发展过程,并为中国的崛起画出了路线图;


第二部分,作者用了四章内容分别讲述了中国周边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和北亚的空间格局, 几乎将每个中国周边国家的国家简史、与华关系、地缘优势等都介绍了一遍。


首先,我们从地缘学说开始说起。


20 世纪初,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提出了「大陆心脏学说」。他认为世界历史就是陆权强国和海权强国的争霸史。但从长远看,陆权国家的资源丰富,随著交通日渐改善,陆权最终将战胜海权,因此该学说也被称为「陆权论」。麦金德将欧亚非三大洲视为一个大岛,称为世界岛,除此之外的美洲、澳洲则是其他小岛。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在东欧中亚一带,这里本是匈奴、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天下,宜守能攻。紧邻心脏地带外围陆海兼备的一带为「内新月形边缘地带」,例如西欧、中东、南亚、东亚,古时游牧民族很容易对这片边缘地带造成严重威胁,20 世纪铁路的兴起又让边缘地带面临新的压力。更远处或者只能海路到达的一带称为「外新月形地带」,例如非洲南部、英美日澳。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句警句: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全世界。麦金德的学说能够解释陆权时代欧亚大陆上的很多问题,不仅可以说明为什么蒙古帝国和俄国是陆上强国,而且也为如何控制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路线策略就有麦金德学说的影子。作为英国人的麦金德,他的本意是为了服务于英国的政治外交,提醒作为海权国家的英国应注意从海上遏制大陆力量的兴起。


正当德国发动二战剑指心脏地带、苏联加紧控制东欧、世界岛打得如火如荼时,世界中心却已悄然转移到了美国,美英联盟实现了海权对陆权的压制。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就是海权论的鼻祖。他认为制海权是一个海洋国家的立国之本,主张建设强大的舰队、维持足够的商船和港口,以获取巨额的商业利益,还可将战争的战线推到海上以避免影响本土。其「海权论」也可以提炼出三段警句:谁控制了运河海峡、航线咽喉就控制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谁控制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就控制了世界各国经济和安全;谁控制了世界各国经济和安全就控制了全世界。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控制世界,控制世界不仅需要足够的港口海岸线,而且要有一定的疆域和人口作为基础。例如新加坡就很难控制全世界。书中论述了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国家地区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欧洲、印度。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自然也清楚另外几个国家就是潜在的竞争对手,需要分化他们并巩固自己的海洋力量。这时一个新的理论出现并指导了美国的地缘战略。


荷裔美国地缘战略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后,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实际上他将麦金德的陆权论和马汉的海权论进行了结合,麦金德曾提到过亚欧大陆上紧邻心脏地带的、海陆兼备的「内新月形边缘地带」是最能将陆权和海权结合起来的地区,即西欧和远东沿海是最重要的潜在权力中心,印度是另一个较小的权力中心。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本内容来自讲书

讲书

谁在世界中心

铿锵侠

《谁在世界中心》是一本让你

¥0.00 会员免费


自认为地理学的还可以~

今年自驾,车子托运到重庆,然后开始开车。

重庆-成都-广元-天水-兰州-银川-阿拉善-乌海-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天津

一路上,不仅仅是风景本身的变化,关键的是地理变化,让人无比震撼。

我不可能认识每个山脉,但是我对每个地区的地形都了解,从景色上分析地形地貌与气候、植被分布、降水分布线…

所以,在我眼里,整个路线就成了:

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出发,这里是西川盆地的东部边缘山区,一直到过了遂宁始终如此。

入川,临近成都20公里,豁然开朗,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成都西北一百公里是都江堰,在往西北就又到了盆地边缘山区。

两地纬度相似,海拔差异小,同为长江流域区,同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分布相似。

北上广元,这个地方被称为入川门户,剑门关就在此地,也是女皇武则天故里,嘉陵江从这里经过。

这里海拔也只有600米,气候和成都很相似。作为入川门户,意味著一出广元即到甘肃、陕西,这两个地方均为高原地区。

来这里的时候我还做了一点功课,广元南部有剑门山,北部有摩天岭,其中摩天岭最高点海拔近四千米,具体记不清了。

到广元,气候依然和成都一样。

出广元,入甘,天水。

这三四百公里,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海拔上升,早上的气温(9月底)相差近十度,天水海拔也不算高,我记得1500左右,降水量也急剧减少。

正因为如此,天水才有保存那么完整的麦积山石窟。

这里必须有张图。

天水的东南低,西北高,继续向西北走,入兰州,四小时车程,兰州地处黄河流域。

不得不承认的是,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极大。

重庆、成都为长江流域,广元为嘉陵江流域,天水为藉(应该去掉草字头,但是输入法没这个字)河,兰州银川为黄河流域。

兰州受黄河影响没有银川大。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黄河富中卫(一说富银川),这俩地方我都去了。

中卫就是王维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地方。

这里受川北山脉、秦岭、高原阻隔,降水量很低,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几乎全部依靠黄河,阳光充沛。

这也是为啥这里的西瓜好、枸杞好。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黄河灌溉,银川是一座非常美丽且宜居的城市。

这些年我去过全国一百多个城市,所有的省会城市,银川我愿意给他派在最前面。

接著去阿拉善沙漠。

远离了黄河的灌溉,干旱区就得以彰显其本性。

从出川开始,就是无限的隧道隧道隧道,一直到天水。接著在高原上就是看到光秃秃的大戈壁,但一直都有植被。

到了阿拉善,则是望不到头的黄沙。这里距离银川仅一百多公里,我去的时候距离英雄会还有数日,没有多停留。

黄沙在风的作用在在马路上形成河一般的沙流,站在外面没感觉,坐在望不到头的空旷的马路上,脸被沙粒打得生疼。

阿拉善在贺兰山以西,南部高大的青藏高原阻挡水汽,高原上来的干热气流在这里环绕。

如果我没记错,这里是高空西风环流区,地形为岩漠和砾漠。

这里的路边有极少的植被,能看到盐湖、骆驼、小沙漠蜥蜴,因怕有流沙和毒蛇,我没有冒险深入。

离开路边几十米,就全是黄沙了。

路过遇到部队训练,我下去看了看,深入了二三百米,看了一会儿走了。

没拍照。太不容易了兄弟们。

离开阿拉善,去乌海。

这里是沙漠之海,黄河流域区,黄河在这里流出了一个湖,被称为乌海。

黄河的流经城市很多,从兰州开始说,有白银、中卫、银川、乌海、巴彦、包头等,再就入陕晋了。

从乌海出发,一路往东,整个内蒙古高原的降水量陆续增多,植被率越来越高。

一直到呼市的清水河县,已经是落叶阔叶林了。

清水河县一景。

接著后来就是穿越太行山北端,接著进入华北平原。

又是隧道群。

隧道和隧道都是不一样的,重庆地区的隧道受降雨影响略微潮湿。

出广元入甘的隧道群非常干净、清爽。

山西地区的隧道群有点点脏,可能是拉煤的车子比较多。

我非常喜欢地理,正如喜欢物理化学一般。

去哪里玩能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比不学习要多得多。

(2020年9月游记的一部分,写于十月底)

要看图的有万字旅行文,在我的文章页面里有,不怕字多的可以去看看。


几年前我坐飞机从北京去纽西兰。

在飞机飞过赤道的时候,有一些颠簸。一个邻座的纽西兰妹子问她黑人男朋友,不会我们遇到飓风了吧。她男朋友也一脸恐慌的表情。

我跟他们说,赤道上是不会有飓风的。因为这里的地球自转偏向力不足以形成飓风。

那个妹子非常震惊得看著我,问你怎么懂这么多?

我跟他们说,我是中国人,这是基础地理知识。

又飞了半个小时,飞机又遇到了颠簸。妹子对我笑著说,这不是飓风,因为赤道上没有飓风。

我一脸严肃地对妹子说,咱们已经飞过南纬5°了,地球自转偏向力够形成气旋了。而且现在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上,下面是广阔海域,具备形成飓风的其他条件。

女孩子震撼地说你们中国人真极客。她把她紧握男朋友的手松开,身体微微转向我这边。我敏感地意识到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于是我跟他说,这都是高考辅导班上的知识,没啥大不了,毛毛雨。

我是一个喜欢地理历史的人,下面是我家的《National Geography》。欢迎加我关注。

为什么印度普遍认为中国是敌人??

www.zhihu.com图标现代人对二战有什么错误认识??

www.zhihu.com图标如果你是乌克兰领导人,怎么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困境,甚至实现崛起??

www.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