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国网设备部印发了2020年设备管理重点工作任务,在推进设备管理变革方面,国网设备部提出要落实公司「放管服」工作要求,加快实施地市公司运检业务管办分离,组建成立变电中心、输电中心、电缆中心等生产业务实施机构,增强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力量,提升设备管理穿透力、执行力。


前排挂人

来,您继续开小号,我不累。

自己说的四川重庆以前没有超高压,换个小号就能成08年之前也没有。总归都是你说都有理,出来写回答给大家科普也行啊,一个500kV站点归属就搞得踩你尾巴一样,请问我回答全文有说这个???评论区和别人交流,那是我的自由,开小号来阴阳怪气的还指望别人给你面子?


还有位邀请的知友不好意思了,卡片只能发一位泻药hhhhh

有点年纪的老铁应该是知道地级市以前的几个老支撑机构名称。例如「变管所」「线管所」「调管所」「计量所」等等雅号,代表的是某具体专业类集约管理,到三集五大的更集约的客服中心(营销部)、检修公司(运维检修部)模式。设备部(原运检部,再早叫生技部)等,在地级市层面上,三集五大运作的时候有一些弊端暴露了。

  1. 比如管办一体,若干老的生技部专责岗位专业细分,增加了专责岗位名额,原本只履行专业管理部门职责,集约过程中变成了运维检修部(技术计划室)这种双重身份,横向协同各专业部门的时候是运检部身份,内部纵向沟通的时候,又是地级市检修公司的技术计划室,自己的收入绩效和检修公司捆绑在一起,专业管理上不好狠狠下板子打人,考核检修公司太凶等于和自己钱包过不去。
  2. 管理级别上的一些尴尬,等于是原本的一正两副的部门+若干个一正两副的支撑机构形成的领导班子,里面滋味不是我等搬砖的可以妄议。
  3. 对利益相关的一部分看客的影响,运检部(技术计划室)这个身份的时候,专责的补充能直接从检修公司内部调整调动,符合年限即可。管办分离后属于公司机关本部身份,按逢进必考的原则,竞聘这里打开了一丢丢机会,虽然竞聘这个事也是。。。总比你连游戏参加资格都没有的好,几个典型的岗位大家可以看看,变检的集约的差不多了,县公司专业水平档次难以支撑运检部这块,输配电尤其是配电这块,撤销城区公司变配电运检室这块,妥妥的是和县公司配电区别大了。同样是10kv运检,害,不提也罢。
  4. 集约/属地化之间的平衡,谈点个人看法,过度强调集约或者绝对的属地化折腾的还是一线班组人员。例如检修 ,如果辖区地域面积较大的,即便你能把检修中心放在地理位置中心,最远站点超200公里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大量时间会耗费在来回的车程上。岗级差异上,运维 体验比较明显,220kV站点归县运维,集约划走后岗位差2岗,其他矛盾比如市检修只想集约年轻骨干、县公司其他班组调整人进运维被集约走(借政策操作,后续自行脑补剧本)等。现在这个运维梗对于「市局」控贴吧知乎看客大概率就是利空,原来220kV归县公司的时候,市运维集中在市辖区及少数周边站点,220kV都交给市检修公司后,市运维的范围直接扩大到整个市以及下面所有县区了,运维 不可能和检修 一样只搞一个中心都从这出发,必然是按相对的站点规模设基地站辐射周边的运维模式,因此就有了喜闻乐见的运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班,请问喜提运维十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5. 集约/属地化一些其他区别,责任级别差距,220kV恶性误操作在原来是有解除劳动合同的例子,班组岗级上浮意味著责任加重。人员流通上,属地化时候有流通到县公司其他专业上,集约划进检修公司大盘内,大概率运维、检修等走到黑,根据个人屁股来决定这种事看法了。但是毕竟广义上的「市局」平均水平还是超过了「县局」水平了,算收入上利好。
  6. 人员业务属地化,人员归属集约,如果是这个模式应用下去也不算开三集五大的倒车,看成是集约和属地化的一种协调平衡。
  7. 支撑机构专业再度细分后,某位老哥的回答很应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各地级市在新进员工分配上会有差异,比较典型的就是输电,不和检修公司打捆。
  8. 鶸吃瓜姿势,猥琐发育,和你没啥大事,比如你待的班组叫修试二班、二次检修班、变电二次检修班、变电二次运检班(本人亲身经历的梗)并不能改变你是二次老 的命运hhhhh


地市公司运检业务管办分离,组建成立变电中心、输电中心、电缆中心等生产业务实施机构,简单的看是运检业务方面的变革,是为了让运检更加专业化。但如果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分析结果就会不一样了。首先是大背景方面,是为了落实公司「放管服」工作要求,更进一步说是为了响应「三大改革攻坚战」,而今年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在改革攻坚方面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改革增效」。从「增效」的角度再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更明白:

1、内部视角:国网地市将成立变电中心、输电中心、电缆中心,首要目的还是内部管理增效,一方面是通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来增效,人员精简、技术配强是大趋势。另一方面是通过专业资源的垂直整合利用来共享增效、优配资源,减少沟通成本、制度成本。

2、外部视角:国网地市将成立变电中心、输电中心、电缆中心,有助于实现专业服务外包的精准化对接和落地,毕竟国家电网现在在不断的缩减人员编制和降低运营成本(主要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售电增量放缓、电价连降(让利于民)以及国资委考核,企业经营压力大),运检业务大规模外包会成为必然选项,「三个中心」的成立是为运检业务大规模外包奠基,以有效提升外委队伍的监管质效和服务质效。


离开国家电网快5年了,突然间看到这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又回到刚入职那个时候,不过细想一下觉得还是自己想的太天真了,这样的改革我突然觉得又在乱弹琴瞎乱来,首先对于一般的小城市来说需要什么电缆中心,即使设了电缆中心试问是管变电站里的电缆了还是说城市里的电缆,那么问题就来了,变电站的电缆归不归变电中心管理。配网这块听说还要搞什么城市供网公司管不管?如此细分最后的结果就是都说不归我管,其二监控回运维,那么监控肯定要干运行的活,操作,巡视,那么监控看信号离得开人否,如果离不开,监控不能睡觉休息要累死。其三很明显这是在分检修公司的家,问题来了这个分家后是都隶属于运检部管了,还是说跟运检部平行,我想最后的结果就是,运检部肯定会是事情中心做,问题中心担,运检部只是下任务,什么协调性工作这些中心自己去找其他部门协调,而中心肯定是等著运维部想办法运维部不动我也不动。其四分家后给不给财权,过去班组出门是借钱出门干活,后来成了垫钱干活,如果是后者,分家后班组苦死,更换设备请吊车一小时好几百自己垫,零工一天200自己垫,工资能垫几次?其五至于外包,三集五大后非正式编制都去什么输变电公司这样的三产,记得13年一班40多个人一下变成10个人不到,而再加上挂空岗的,实际也就7.8个人,你要这7.8个人家去做大型设备更换,变电站消防,维护,防腐,反措,例行试验,消缺谁吃得消,现在很明显牺牲监控来补数,但是又能补多少呢?很明显分不给权,不如不分。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多出这么多部门一下子算算1正1负1工会主席1纪委书记最少标配就是12个中干,关系户门位置有了又可以提一批拿著年薪的人了。改革改革,从秦代改到今儿,官越改越多,放管服就是放给你让你管服不服。


一切要从2012年的三集五大说起。

三集五大前,公司的生产口径有一个统一管理部室,就是生产技术部,有的简称为生产部,有的简称为生技部。生产技术部再往前叫生产科,那时候公司不叫公司,叫局。

生产部统筹管理各个工区。变电工区,修试工区,线路工区,计量所(半生产半营销),调度所。对于保护班,有的在修试工区,有的在调度所,还有的在独立的自动化所。各地称呼各有不同,功能大体一致。不论是所还是工区,大家都是在生技部的统筹管理下。

三集五大,把变电值班员的监控职能硬是挪到了调度所,然后把调度所从工区级别提升为部室级别,改名调控中心。把调度所的通信职能和原信息职能的信息中心合并为信通公司。生技部改名运检部。

看似只是分分合合,改改名称,但实际上呢?以二次专业的继电保护为例,继电保护管理放在调控中心,继电保护班却在变电检修,变电检修又是运检部的下属专业室。运检部又不把继电保护管理职权交给调控中心,自己还依然保留二次专责。运检部是部室,调控中心也是部室,运检部有二次专责,调控中心有继电保护专责。所以,在继电保护这个专业上,到底谁指挥谁?这个乱啊…

真心希望各生产专业这次能恢复到三集五大之前,干活累点都没啥,关键要有逻辑。


按个人理解简单谈谈

1.何为管办分离?

管事的就是俗称的机关部室,比如人资部、运检部、营销部。办事的就是输电室、变电室、计量室等等业务支撑机构。如果贵公司三级五大改革的并不彻底,业务支撑机构的领导也是中层干部。那这次管办分离即成立变电中心、输电中心其实影响并不大,只是改个名字而已。

2、何为属地化,监控下放

设备属地化即当地人管当地设备。这个改革动作会很大。过去都是500kv、220kv、110kv分开运行维护,现在根据地块划分片区,这一块包含的所有电压等级的线路和设备都归属地公司管理。日后变电检修和运维会更加方便,一个班组中会同时存在不同电压等级的检修运维人员。

监控下放,我认为楼上一位副主任答主的回答非常全面。地调和省调下面有监控班组,这部分班组可能会安排到运行和线路中去。调度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是机关部门了,也就是将一部分坐机关的拉到生产一线。

3、和三级五大有何区别?

区别很大,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体制建设。三级五大讲究集中力量办大事,业务精细划分,权力上浮。新的改革讲究分散力量各司其职,业务属地管理,权力下沉。

4、对工作外包和班组建设有什么影响

个人觉得没什么影响,该外包还外包。班组岗级调整确实是个问题,但每一次的改变都不会这么彻底的。我们拭目以待。

5、对于青年员工进步有什么影响

个人觉得影响不大。该直接调动的还是会直接调。如果过去三级五大改革彻底,那可能会增加一些位置,如果以前三级五大就是形式上的换个名字,这次调整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