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这位同学应该是在推广BIM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他人的一些经验,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什么样的BIM人才最受企业青睐?-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ke.qq.com图标BIMer职业规划:从小白到总监职业发展路径-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ke.qq.com图标

上述两堂课是中建BIM总监崔嵬老师录制的,不仅有用而且是免费的,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哈哈哈哈,BIM就是个大骗局,是不是应该把皇帝的新衣式的骗局坚持下去,让果体大帝继续果体游街?!

详见:

BIM,在中国还能活多久??

www.zhihu.com图标

下本人的回答,哈哈哈哈。。。。

各位,打开知乎看看吧:满眼都是BIM水军和他们的水军文。

真话呢?!真话在哪里?!真话就是:真的产生效益了吗?老板都有数,真的这么神,像cad一样早普及了。多少是bim利益相关者昧著良心说的话,自己都心里清楚。

而知乎,知乎就是BIM骗子的同谋和BIM式传销骗局的帮凶!

BIM实施如同熬制一锅好粥,要的是真材实料,讲究的是时间火候,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以目标实现为主线,从团队建设著眼,从具体项目入手。前一两个项目往往就是为了练兵,在别人的帮助下传帮带,然后第三、四个项目能够自己摸索著做,第五、六个项目就能给甲方说出个道道来。有了专业团队的帮助,BIM应用就能尽快进入良性环节。  

BIM应用是否要遵循这个层级:先个人,后项目,最后企业呢?笔者并不认同。BIM实施是应该把个人、项目、企业几个层面同时调动起来。按照箭头方向,把小金字塔,发展成大金字塔。  

个人层面:BIM执行个体:建筑师和工程师通过实践获得软体应用能力;  

项目层面:在BIM项目经理带领下,BIM小组获得项目执行能力; 

企业层面:在BIM规划师(咨询师)的专业分工领导下,企业获得BIM整体应用能力。  

由此可见几点:  

只有个人的软体应用能力增长了,才能作为项目与企业执行层面的强大支持;  

没有项目应用作为支柱,BIM应用只能是个人应用,而不可能到达企业层面; 

如果没有企业领导对BIM应用的高度认可与倡导,那么金字塔永远也不可能建成。

课程试听附在下面,超值!

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一级特训营-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ke.qq.com


培训机构会告诉你要坚持下去,然后给你推介课程,加之画一个大饼,告诉你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做就跟不上时代了。

在现场一线的、并且做过BIM的人想跟你说,学学还好,能不碰就不碰,

第一,无端增加工作量,如果本身你就有本职工作,你做BIM基本上就是无端增加工作量,基本上是加工不加薪那种,当然你要上进,要表现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第二,如果BIM是外包给外面的培训机构或者BIM公司来做,那你将会面对无尽的精神折磨,因为他们只会翻模,并不能考虑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复杂节点位置的优化,不合理,你得一步步教他来做;我认为,我请BIM公司来做优化,是希望借助他们优秀的技术来制定优化方案,解决现场问题,而不是一台建模机器。

绝大部分BIM公司并不具备够硬的优化实力,还是需要靠项目部分出精力去给他们定方案,他们只是给你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只是建模,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找几个公司刚入职的大学生,拉到现场跟著会BIM的老员工一个星期到半个月就可以上手建模,不仅帮公司培养人才,现场也会了解,比给第三方送钱便宜多了。不要扯什么技术,revit基本操作就是很简单,而现场一线目前的程度,revit一个软体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当然你要跟业主装逼另外算

BIM该不该坚持下去,我依旧认为这个是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坚持,但是在这些乱七八糟的BIM公司破产之前,BIM没带来多大用处,反而给施工单位增加了经济负担。我对BIM公司没有恶意,但是我对出来忽悠人,没有实力的BIM公司抱有最大的成见。因为我遇见过好的第三方公司,你只需要提供对应的图纸和相应的设备资料,他们出方案给你选择,安装难度、规范标准、后期检修都会给你考虑明白。这也是唯一一次,体会到了花钱被服务的感觉。

BIM我依旧认为是一个辅助行业的工具,把行业的蛀虫清除干净之后,你就会可以还原一个工具本来的样子。


我是认为好的一个BIMer先应该是个经验丰富的实战家,懂施工,懂优化,如果公司或者项目的BIMer只做简单地做翻模,不懂优化,不能指导施工,那就是纸上谈兵,没有意义。就BIM发展现状而言,我个人觉得BIM模型在机电管综深化、成品房交付等方面还是很实用的,讲解展示效果也好,外行一看就很高大上,甲方也很满意,毕竟让甲方满意也是施工单位的目标之一嘛。


应该坚持下去,但是具体看你停留在哪个阶段

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来说说吧,我毕业以后从事的是一家BIM的培训机构,当时BIM的推广是比较火热的,当前的大多数人对BIM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模型搭建的阶段,市面上的各家机构推广BIM基本上都是以Revit这一款软体进行主流的培训,让很多人错误的认为Revit就是BIM,圈子内的人都知道,BIM并不仅仅是一款软体,而是一个概念,国外给的官方定义是「20%的模型可视化,80%」协同交流平台工具」。BIM的模型搭建这一块其实是有非常多的软体进行集成进行信息交流的,可以这么理解,凡是能够搭建模型并且进行信息交互的建模软体,或者是相关软体衍生的插件或者是平台都可以称之为BIM软体。

在培训机构我也是做BIM,市面上的培训机构的共性就是30%的技术+70%的市场营销。所以在培训机构做BIM我解除的软体也基本上都是一些主流的建模软体,当时我待的那家培训机构也兼BIM咨询,偶尔会接一些项目来,我们根据图纸来进行BIM模型的搭建,但是从来不要求我们去结合现场,所以做的时间久了就有闭门造车的感觉,当时的阶段我就仅仅停留在软体翻模的阶段;

在培训机构做了一年以后,我跳槽到了一家大型施工单位来做BIM,这一块儿的BIM团队相对来说还算成熟,主要做的是机电设备安装方向,刚来到施工单位,我觉得自己曾经做过BIM,也看过不少图纸,应该可以很快的胜任施工单位的BIM工作,但是现实是我的想法错了,这一块的BIM要求对现场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BIM模型的深化,而不是之前简单的翻模了,比如做BIM管线的综合排布,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将管线提前利用BIM排布出来,那么这一块就需要有丰富的现场知识才能够支撑你的BIM管线排布方案。

所以我认清了,在施工单位,BIM只是冰山一角,需要的是丰富的现场经验,施工经验来支撑你做BIM,如果仅仅根据图纸进行翻模,这个模型做出来除了进行完成以后的美观模型展示,类似于美术的作品,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和实际参考意义。

要不要坚持做BIM,我给你的回答是可以做,但是一定不能仅仅是BIM,你画的模型一定是你想要与别人交流的语言,是你自己所有优化理念,融入的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起一个中间的作用,传达设计师的想法

生搬硬造的软体操作永远比专业知识的运用低一个层次。


Bim无论是在发展趋势上,还是在政策支持上都占了很大的优势。如果有时间,有机会,拿到这个证书,找工作更有底气是肯定的


目前,建筑行业还是提倡应用bim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