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關於南方洪澇的新聞少的可憐? 百度新聞,新浪、頭條等關於災情的報道去哪兒了?


查查往年。更少。


本人並非專業,僅簡單陳述幾點自己的想法,有時間再去延展,歡迎討論

1.互聯網傳播抹平了信息差,卻製造了信息牆

信息差時代,個人無法正確處理信息的正確性;而在信息洪流的時代,個人無法完全篩選和處理全部信息,心理學上已經證明,人們在處理信息時,更多依賴自己的既有的經驗。

所以說,如果信息差時代是個人與信息之間的矛盾,那麼現在的矛盾就是個人與個人經驗之間的矛盾。互聯網信息發放現在已經基本建立在演算法上,單位個體的信息獲取,無形中具有了比較明顯的排他性,等於說,互聯網最初是一張網,現在是無數張網,圍繞個人基本形成了一道道信息牆。

2.信息獲取的便利性,讓大部分人喪志了動手能力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由於我們在信息洪流面前無法全部處理所有信息,導致了根據我們習慣、興趣等各種東西形成的信息牆,在無法處理這麼多信息的時候,我們就會默認選擇部分信息源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通路,這其實就是另外一種「信息差」。

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今天我們選擇在朋友圈轉發洪災,是因為我們之前已經默認某個轉發這個鏈接的「朋友、大V、自媒體」等作為我們的主要信息源,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不管是否在信息洪流面前,社會心理學已經證明,人們做決定更偏向自己快速的直覺。

而事實是,如果我們在默認通道之外再選擇一個通道,比如百度,你就會發現,在整個6月,在媒體網站大概發布了超過14萬條包含新聞、視頻等的信息。

暫時想到這兩個。


一、信息洪流。為了限制或者說更好的製造信息洪流,有了一個智能推送,根據用戶的習慣推送用戶感興趣的新聞,精度越來越高,路越來越窄。比如炒股的會被股市信息淹沒、炒房的會被樓市信息淹沒、玩娛樂的會被娛樂信息淹沒,久而久之,就會覺得世界就是信息洪流構建的那個世界。

二、主動獲取感興趣信息而不是被動接收推送信息的話,就會發現,關於南方洪澇的信息並不少。

三、這次對南方洪澇的報道力度確實沒有98年長江抗洪的力度大,這是客觀事實,除了疫情沖淡、信息洪流以外,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進步——我們不需要舉國之力對抗一個災難了,不需要整個國家的工作全部圍繞抗洪來進行了,不會因為洪災經濟就存在完全垮掉的風險需要國內國際救援了(當然需要支援),因為我們在進步。

就像少年早早撐起家庭,耗盡全身力氣無暇他顧甚至連覺得辛苦的閑暇都沒有,長大後,還是撐起家庭,還有時間跟空閑刷刷抖音。

我們在進步。期間的閃光與感動依然不少,但是很難再出現感動一個國家的事情或個人了,並不是他們做的不好,而是我們在進步,不需要舉國之力面對一個災難了。

補充:這個問題應該上熱搜以正本清源,一些無回答、無文章、無關注者的三無小號過分活躍了。

1998年

2006年

2020年

98年我們聽到的更多是子弟兵,2020年,我們聽到了xx工程局。

我們在進步!


新浪,百度,這些是平台不是媒體吧。

現在央視24小時直播南方洪澇。


央視今天《朝聞天下》還拍了鄱陽湖決口封堵現場,每推進1米要40車石頭。防洪進入關鍵時刻,江西已經將防汛二級應急響應提升至一級,江州鎮部分老百姓開始有序撤離。當地除了對已經出現險情的圍堤進行封堵施工,還積極利用單退圩堤,蓄洪進洪,確保鄱陽湖整體的汛期安全。

實拍鄱陽湖決口封堵現場,每推進一米要40車石頭?

v.cctv.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