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


首先,資源這個詞有很多層意思。在災害面前有些資源缺乏,有些資源不缺乏。能理解題主所講的是醫護用品資源。至於災害面前到底需要什麼呢,這個就要提到國家儲備的問題了。

災害也有多種多樣,旱災、洪澇、地震、颱風、疫情。當然還有很多人為的比如戰爭、邊境對峙、恐怖襲擊、暴動。那麼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需要時常將一些資源進行儲備以防範這些災害。這就是國家儲備。

國家儲備通常也包含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食物包括儲備糧、蔬菜、肉類,還有一些速食麵、罐頭。一些應急的衣物,比如棉衣、棉鞋、迷彩服。居住相關的帳篷、棉被,還有一些用來搭建應急建築的彩鋼板、鋼筋。交通方面,在二十年大規模的國企改制和市場化的背景下,道路橋樑建設早已由企業來進行建設。但是去年的武警部隊改制,仍然保留了原武警交通部隊,用來保障在特殊情況下國家的交通。

從這幾類國家儲備物資可以看出,這些物資都是用來保障國家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持續運轉的。而口罩、防護服這些醫護用品,則只是針對單一災害的物資,在正常情況下國家只需要保障企業和其他生產單位,能夠在可預見的災害中提高生產效率,保證正常供給就足夠了。

今年的口罩短缺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疫情正好與春節重合,導致許多企業並不具備開工生產的條件。而且口罩防護服這類醫護用品,中國的生產量佔到全球半數以上,以此可見全球的口罩短缺,其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國人將全世界的口罩買走(劃重點國人確實買走了,但是這不是短缺的最大原因,因為如果保證生產的話,被買走也能很快補充上),而是中國的口罩生產企業沒辦法復工,生產的物資少了。

再者,物資的儲存並不是不需要成本的,因為物品生產出來之後,如果不到市場上進行流通,那麼對於企業來說這就是虧損,這些產品沒有創造任何價值。而且儲存的成本也很高,倉庫的租賃價格並不是一般人和小型企業能負擔得起的。

國家雖然能負擔的起倉儲成本,但是同樣的倉儲空間,國家肯定是用來儲存更基礎的物資。

更何況災害本來就是在生產和消費中的特殊情況,生產也並不會為了防備特殊情況而改變其正常生產規律的。


每每遇到重大災害,我們的資源卻不夠用。這句話從何說起?

什麼叫夠用?無限量供應?

就說這次疫情,口罩真的不夠用嗎?如果按每天每人一個,確實緊缺。但是,你不出門老實待家裡要用口罩嗎?我一家人一個月只用了10個口罩。

基本的供應還是夠的,只是價格高了。正規渠道不給賣高價,口罩轉入黑市。口罩被人為囤積起來壟斷一點一點賣,口罩變稀缺了。還是夠用的,只要你捨得花錢。


我國大部分地區本來一年就正月十五吃一頓湯圓,不吃也沒啥。現在說不管哪裡每人每天都要吃好幾頓湯圓,不吃不行。


我想知道答主現在怎麼看,還是之前的觀點嗎


因意外災難引起的資源短缺不能稱之為不夠用。

同理,所有中國人都知道,春運是需要搶票的,甚至會出現加車的狀況。

那既然運輸這麼緊張,為什麼鐵總不多加線路和班次呢?

因為火車只有在春運的時候才如此緊張,按我國的能力完全可以加車到不緊張,但這會在非春節期間造成極度的運力浪費,列車維護,鐵軌保養以及人員工資都是開銷。

所以雖然能加線路解決春節運力的問題,但是不能這麼干,這麼乾的後果就是鐵總最後入不敷出,財政大量浪費,最後很可能崩潰到非春節期間都沒有火車可用。

同理,災難面前的資源緊張是暫時的,不能無節制爆產能,這樣災難過後迎接的是倒閉潮。很可能平時都沒有口罩用了。


資源都控制在資本手裡,而資本都是逐利的。

資源生產過程中每一級都想利益最大化,哪怕最終的使用者都想物美價廉呢。所以不夠用只是表象,本質是因為我們沒錢!(啊,多麼痛的領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