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態度野蠻的物業是怎麼出來的?沒人管嗎?


這還真是中國的國情出來,為什麼,很簡單,我們看看邏輯是什麼吧:態度野蠻是什麼原因?沒有服務意識,為什麼沒有服務意識,人員素質不高,為什麼人員素質不高,人員綜合層次較低,為什麼層次低?沒錢請不起,好,知道根本問題了吧?因為現在很多政策要求,住宅區域內必須有物業進行管理,但中國還有太多的小型,低端住宅區,再加上政府的限價,那一釘點的物業費是絕對養不活一家物業公司的,但所有的私人企業又是要利潤的(誰都不是慈善家,都是要吃飯活命的),那能怎麼辦?省啊,物業公司的費用支出60%以上是人工費,不從這裡省,從哪裡省?再加上還有部分業主不是個玩藝,錢都不交,那就更慘,這就是惡性循環。有些人又說了,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數據說事,說什麼一個月你收差不多一千萬,就做個清潔,保安,你不是暴利是什麼,我想這類人也是非蠢即壞的,帶偏人的節奏。很簡單,小區各有不同,自然有大有小,收費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論,一個一百萬方的小區收入,和五萬方的小區,一樣嗎?那大家都是物業公司在管,對吧,物業尤其講規模效應,各物業公司也是有好有壞,就像汽車一樣,有貴有便宜,都能開能跑,但坐進去品質能一樣么,你說為什麼我的車沒有勞斯萊斯的感觀,可你也不看看你現在坐的是夏利,人家保時捷為什麼加速那麼快,也不看看自己開的是卡羅拉,車輛大家可能都理解 ,為什麼不能理解兩個小區的物業服務,其實從根本品質上講是不同的?有些人又問,都是一家物業公司,你的標準要求也是一樣的啊,為什麼服務品質還差那麼遠,那人家豐田陸巡和榮放還差大幾十萬呢,越起野來可以天地一般遠,理解么?

所以,為什麼這些物業會出現,知道了吧?是現實要他們一定出現,不出現還不行,至於管,有人管,但誰管?現在的管理者就是要這些物業出現的源因,所以,你讓誰管?


我先講一個故事:某小區,剛剛開始,入住率低,車位充足,隨便怎麼停,地下室都會有大量空車位。隨時時間的推移,空置房越來越少,大部分業主均已入住,這時,車位就顯得很緊張了。某日,大門口一業主與保安發生爭執,業主破口大罵,我是業主,你一看門的憑什麼不讓我進?保安解釋,有規定,車位已滿,不能再放車進去,然後有看熱鬧的也指責保安的不是。眼看場面就要失控了,後來保安主管為了防止事態擴散,就將業主領到物業中心,最後,給他行了個方便,允許他臨時停一下在過道里。回到大門口,看熱鬧的業主就問結果,這業主當然很得意的說,物業肯定妥協啦。隨後,另一車主如法炮製,同樣被放進去了,後來,小區停車場因太多車輛橫七豎八停在過道里,導致正常出行困難,還經常發生各種擦掛等,業主找物業索要賠償,又是破口大罵,然後拒交物業費,停車費,動不動就堵門,越來越惡劣,業主的生活越來越糟心,然後集體成立業委會,把物業公司哄走,換了一家來,結果沒過兩年,同樣的問題繼續上演。

回頭再來看看,一開始,物業採用的是妥協的方法,暫時滿足了那位業主的需求,然後,物業為他行的方便,在這位業主眼中絲毫沒有謝意,反正感覺這才是他想要的,什麼規定什麼制度,在他面前就是廢話,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當初那位保安和保安主管,嚴格執行停車場的規矩和制度,就是不讓那業主進,那後來的停車場亂停亂放,隨時擦掛不斷上演的事還會發生嗎?如果當初那位保安和保安主管,嚴格執行停車場的規矩和制度,就是不讓那業主進,那這業主會是什麼心態?是不是會問:現在的物業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些態度野蠻的物業是怎麼出來的?沒人管嗎?

那煩請各位業主出來談談,上述這件事,物業到底該嚴格按照規矩嚴格把控,不讓進捅破天都不讓進,還是應該向業主妥協,讓所有業主都擠進這有限的停車場里呢?


我們是集團公司,老闆就住自家小區,有門禁哦~老闆早上出門遛彎,沒帶門禁卡,保安也不認識他,沒給開門。一個身價過億,說一不二的老闆,進不去自己公司開發,自己公司管理的小區,在大門口溜達。一直等到保姆買菜回來,臊眉耷眼的回的家。沒辦法,他說要弄封閉式小區的。

2019-10-07原回答

1、電梯維保師傅清理電梯地坎,特意挑了兩點多,用電梯人最少的時段。被業主打了,業主的理由是他坐電梯轎廂裡面,耽誤他上電梯了。幸虧被其他業主攔住了。

清理地坎是里外全清理,一般都是在轎廂裡面,一層一層的走梯,開門清外面。所以,師傅坐轎廂里了。

2、沒有車位的業主,想進地下車庫。給我們打電話,我們沒同意,勸說業主別進來了,如果需要送東西,保安可以幫忙。業主不願意,來物業砸東西,也不砸多貴的,花盆跟凳子。我們報警了,警察調節,只能妥協,因為沒辦法。後來了解到,這對夫妻,男的是國企中層,女的是某辦事處公職人員。調節的結果是讓他們賠償物業損失,但是警察後來跟他們聯繫,他們表示認識物業經理,讓物業經理賠。我們經理表示,除了在這小區,別的地方根本沒見過他倆。

3、還是因為沒車位還想進車,跟保安動手。路過業主調節,他停小區外面了。某天,挨打的保安撿了個挎包,裡面有七千多塊錢現金,卡若干。委託比較熟的業主在微信群里發消息找失主,正好是這位打保安的業主丟的,好巧,很尷尬。

這種事很多的,物業基本都當笑話了。


我又來更新了。

2020-2-7就在剛才,都這時候了,還有業主偷偷裝修,偷偷帶進來人到小區,說是自己家人。

我就想問問現在的業主到底是怎麼回事?

————————————————————

我來更新了,現在物業人員都沖在一線了,沒有鍵盤俠業主過來抬杠了?這年過的,就這樣平安是福啊,不出門在家待著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就這樣我這小區還有一個密切接觸確診病人的賤人到處跑,叫他隔離14天,不到14天還偷跑出去,還tm給我電話找茬,我tm想當場打死他!

————————————————————

唉,不知道怎麼說,看到這個問題挺無奈的。

最近剛剛辭掉了上一家公司的工作,在找工作,也想過換行,可很難。

畢竟在這個行業工作了十幾年,其中辛苦自知。

我從我最近的境遇回答下這個問題吧,最近找工作面試了很多家公司,有大有小。

面試的公司問我的問題無外乎幾個,過往經歷、服務項目、工作業績、等等。

其中有一個問題無論大小公司,都問了類似的就是你是如何面對或處理眾多業主提出的拒交管理費,並且怎麼處理的?

我一般回答,業主拒交管理費原因有很多,什麼服務不到位、養寵物擾民、車輛進出管理、裝修管理等等,什麼原因都有拒交的,但無外乎業主對服務的需求提高了,但我們作為物業公司又很難滿足每一個人,要建立一個能具體落實執行、符合現在小區服務標準,不要去做太多的徒有其表、披著華麗外衣、看似高大上的東西,沒有實際意義。業主在小區里生活,不是在五星級酒店,只是短時期的體會,要的是長期在身邊存在,但實實在在解決生活相關的服務,比如周邊配套又多了什麼、搬運物品的方便、進出小區的便利、停車安全等等。真真正正把物業的服務做在業主身邊,不要總想著今天在業主身上賺點什麼,踏踏實實做物業該乾的,並且堅持下去。大部分業主在小區是過日子,都是鍋碗瓢盆,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

尤其住宅物業,沒幾個人想把自己過的跟皇帝一樣,需要物業人員幫幫忙的時候能打個電話有人幫忙解決,並且有回應、有結果就行了。

基本上答完這個問題,對方公司就給我說這次面試就到這裡吧,你還有什麼想問的?

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最近見的幾個大公司的人力資源的人,用人部門都還沒談就沒下次了。尤其是BGY的物業,張嘴就問題我,我們這裡要考核多種經營,我們自己出的月餅、粽子賣出去是有考核的,我暈!我到底是面試物業經理還是面試營銷經理。

我不否認物業有自身的經營壓力,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現在人力成本又高、又不好請員工的情況下,開展多種經營沒錯,這裡面包括了物業自身的問題,也有業主群體的問題。

但是

物業公司能不能幹點物業該乾的事!

上個月我見了一家公司,開始我就覺得沒希望入職,又問我這個問題,並且還說我們物業公司要應對每個不同的業主要怎麼處理?我就直接來了句,我干這行十多年,物業服務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出來的,尊重每個業主的意見,我他媽的可不會無底線的服務(這是原話)。

然後沒然後了

招聘的公司要什麼統招大專、本科、物業管理專業,物業管理師云云,2-5年的物業從業經驗,我暈,這行業要的是現場經驗,不是證書啊,當然我不反對高學歷有素質的人才來到這個行業,但是2-5年的經驗做項目經理確實有點牽強。我身邊的物業管理師能考過的,大部分都是坐在辦公室職能部門的,現場管理經驗豐富的能考過物業管理師的不是沒有,反正挺少。


物業行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緩慢發展,有失敗,也有成功的例子。其根本的矛盾我個人認為是地產開發商的銷售方式、房屋建築質量與業主對物業的期望值這三者因果關係不可調和的結果。

1.開發商需要快速回籠資金,會進行有限度的誇張宣傳以及銷售人員促進成交的口頭承諾(非合同條款)。這就為業主日後因為達不到預期效果產生被欺騙的感覺埋下伏筆。

2.中國房屋建設一直處於粗放式管理,由於某些原因,大部分工程進度得不到很好的保證,很多需要半年施工時間的關鍵工程,在交樓前的一個月才得以匆匆完工。這就是房屋頻發的漏水、外牆脫落、管道堵塞等影響安全及使用感受的問題的前提原因。

3.業主認為開發商(承諾沒兌現、報修期內房屋質量問題)的問題,就應該找物業,解決不了或者很久都沒有解決的,就是物業不作為。相信只要有遇到過此類問題的業主,從此就會看物業不順眼,所謂服務100-1=0也就是這個意思。

綜上矛盾,業主是很難直觀地感受到自家物業是好是壞。不過擁有一個好的物業運營團隊,是可以從一個最接地氣的地方看到的,那就是二手房產經紀的附近樓價對比。如果題主不幸發現自家樓價比同等級周邊樓盤要低的話,可以繼續提出問題,我們再分析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