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範圍很大,沒有解決的問題也很多,我就挑其中的種植業說一說。

說到種植業,我們從事種植業的最想要的就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真想實現是非常難的。首先先從技術層面分析一下,想要風調雨順,也就是達到作物最適生長的環境條件,這是非常難的,因為作物生長是要一定周期的,短則十天半個月,長則幾年甚至幾十年,在整個作物生長周期中,想要一直滿足最適生長條件是不太現實的,除非在人工創造的封閉空間內,人為調控環境。

在自然條件下,空氣濕度、土壤濕度、土壤肥力、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光照(水肥氣熱光)等條件都是不確定的,今天可能二十多度,明天一個寒潮降到幾度也是常有的事,這種情況對作物就非常不利了,當然如果在算封閉空間內全部人工控制環境,成本非常高,那種條件下生產的農產品估計沒多少人吃的起,為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控作物的生長環境,減少環境劇烈變化對作物帶來傷害,同時又要兼顧成本,人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東西——大棚

天際客:大棚菜的大棚起什麼作用??

www.zhihu.com圖標

當然大棚這東西也是隨著科技進步才出現的,首先大棚覆蓋物要透光,保溫,支撐骨架要結實,所以塑料薄膜和玻璃的出現才給大棚以發展空間,這就算是一個農業上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吧。

空間環境大體算是解決了,現在土壤又出現了問題,比如壽光,中國最早發展大棚的地方,已經種植大棚蔬菜幾十年了,終於土壤破壞嚴重,出現了解決不了的問題,一般來說土壤種植幾季後需要休耕,因為種植過程中需要施肥,而現在多使用的是化學肥料,這些化肥並不能百分百被吸收利用,於是吸收不完的肥料就殘留在了土壤之中,一年兩年還看不出問題,但連續幾十年後,土壤鹽鹼化問題就很突出了,作物根系在這種土壤中根本就長不好,此外,經常種植同科作物,土傳病害也會非常嚴重,比如攀西番茄老產區,種植了三十年的番茄,現在青枯病非常嚴重,使用農藥灌根都控制不住死苗。當然,針對這個問題也有一些解決方案,但對大多數種植業主來說可能技術難度以及成本增加都是無法承受的,土壤破壞,最簡單的就是換土,我曾經見過有人用推土機將表層五十公分的表土啟去再來種的,當然這種做到成本高,且有竭澤而漁的味道,非常不提倡,此外比較提倡的是合理休耕與改土,曾經也看到過在種植了一年後在第二年夏天種一季水稻,將田裡灌滿水,將多餘的殘留肥料給洗掉,然後往田裡施入足量有機質(腐熟的秸稈糞便等),再施入有益菌,這樣土壤得到養護,可以保證能夠長久耕作,這方面日本農業做的是非常好的,當然還有更高端一點的,也就是無土栽培,想要成本低可以學我這種,

天際客:種地不完全手冊(六)?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想要高端的,可以學學荷蘭的,當然那個成本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雖然成本高了點,土壤問題勉強也算是解決了吧,下面還要說說作物的天敵——病蟲害,病蟲害可以說是大自然帶來的,有了植物之後病蟲害也跟著來了,而且兩者是協同進化,你進化出了抗病性,我也跟著進化出致病性,後來,科技進步,人類發明了農藥來幫助作物對抗病蟲害,在最初的日子裡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幾十年後,致病菌與害蟲進產生了抗藥性,曾經百用百靈的敵敵畏,如今害蟲品品,嗯,還行,暈一會兒就又活蹦亂跳了,而這些高毒農藥雖然毒不死害蟲了,但殘留的農藥對人體危害還是有的,畢竟人類可沒法在幾十年內進化出抗藥性,致病菌的進化就更快了,一種針對作物病害的葯,一季連打三次基本上就按不住該病害了,因為微生物變異太快,時代繁殖也太快,你可能打第一次葯殺死了99.9%的致病菌,但殘留的那0.1%沒死的致病菌可能就含有抗藥基因,要不了多少天,這些含有抗藥基因的致病菌就又大量繁殖了,可能再用一次這個葯還能解決大部分致病菌,但越往後效果越差,直至最後毫無效果,當然一般種植者會針對一種病害配幾種葯,輪換使用,一般一季還是有用,但隨著時間增長,幾十年後致病菌對你所用的所有農藥都產生了抗藥性,你就束手無策了,現在一些超級細菌就屬於人們無能為力的物種了,現在農藥新葯的開發速度已經趕不上病菌抗藥性的速度了,可能你開發一款新葯要幾年時間,花費數億元,人家致病菌一兩年就產生了抗藥性,分文不費,在這個問題上,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轉基因產品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也存在一些爭議,相信未來科技再進步些能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如果不考慮成本及收益問題,種植上大部分技術問題都能夠解決,畢竟人類像外太空進軍還是要解決食物問題,走的遠了不可能一直從地球發食物過去,所以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火星都能一片綠。但目前對於種植業來說,除了技術問題不好解決,成本問題也很頭疼,地租在漲,勞動力在漲,農資在漲,可菜價確不咋漲,而且近些年全球氣候異常,時不時來點天災,更是消受不起,也許這才是目前種植者所面臨的無法解決的問題吧,畢竟這背後牽扯到的問題太多,國家層面、社會層面的諸多問題,也不是一兩句能說的清的,也不是一兩個人能解決的。

以上,技術與利益應該是種植業中問題最多而沒有解決的方面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工業化問題啊,哈哈哈。就是農業工業化問題至今未解決,起碼在國內沒有解決。我覺得這是巨大機會,往往被忽略了。


1.耕地純化除草問題沒有解決。

2,作物輪作廣譜性沒有解決。、

3,品種多樣性和穩定性同樣沒有解決而且逐漸的受控於部分種子公司。

4,肥料利用率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5,農藥效果發揮收到各方面影響無法很好解決。

6,農產品商業規範並沒有解決。

.........


銷售和分利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業的貸款很難,除了氣候,就是價格不穩定,如果價格穩定,貸款,保險就會進入到農業,解決了資金問題,科技也會進入農業,所以銷售非常重要,現在銷售一般是農貿市場,生鮮超市,電商。

農貿市場銷售主要是小攤販,農民部分城市居民,隨著時代的進步,農貿市場模式越來越成為農業產業鏈整合的阻礙,價格高,小攤販搶著批發,價格低,對不起,農產品是垃圾,根本不管你的質量,農產品生產預警更是無從談起。

生鮮超市,要麼高端,要麼低端,加上有農貿市場,有的甚至採購於農貿市場。既無法淘汰一般農產品,也無法甚至不願做農產品預警,一心追求利潤最大化。根本不會想產業鏈整合的想法。

純電商,包括直播帶貨的收入再高,不想著分利,無法解決三農分配問題。新農人把老農民的土地流轉後,新農人再有錢,除了工資,流轉費用外,想過農民退出後,老了無法勞動怎麼辦?難道自生自滅?農民為什麼不願意租,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外,就是對未來缺乏保障而擔心,包括國家也擔心,當然也怕以租代征。

以後要建立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綠色,無公害,有機協同發展的生鮮超市,以微利為導向的,進行產業鏈整合的,以工人的保障相似的保障機制,以降低社會運營成本為宗旨的新型銷售平台,這個平台除了讓市民買到價廉物美的農產品外,要向生產者提供預警信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幫助農民繳納失業保障,培訓,退出保障,醫療保險,改變培訓模式,用好國家補助,保證自己合理利潤的前提下,盡量把利潤返回給農民。當然不是發現金,而是以降成本促銷益,最終降低社會運營成本。逐步淘汰農貿市場,及純生鮮電商。

因為利潤最大化最終會被利潤合理化取代,利潤合理化會成為我們的共識。


沒解決的很多很多,也可以分幾點來說,當然這個不是很全面的,要是想了解可以看看農業農村局的政策是怎樣的,這樣可以比較直觀的理解現在農業上面存在的問題,我就簡列幾點:

1 農業耕地閑置越來越多(有勞動力的都在已經在城裡打工,務農的越來越少)

2 機械化程度低,現代化農業進度緩慢

3 肥料,農藥價格高

4 農產品價格浮動大,溢價能力低

5 人工成本高


推薦你看一下陳錫文教授寫的書,大都是關於農業的,其中有幾本數據翔實,分析全面,也包括國家一下政策嘗試和結果。


民族自信心足了,才會有自我民族農業品牌,首先我們的政策才剛剛開始轉向農業。說是鄉村振興,但是落實到你願意不願意回農村工作的時候,大部分都會放棄,為啥?或者我走訪過的八零後,做到一半,先生出去打工了。因為太有情懷了。


農民種地收入不高


不好意思,真的不知道,沒有了解過這一方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