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與其他很多學科不同,人類學一般不會嘗試提出一個像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的「普適理論」來解釋各種人類社會裡的現象。相反,人類學關注民族志,關注特例(甚至可以說,人類學的靈魂就在於各種各樣的「特例」),嘗試從特定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背景下回答問題。

也就是說,並不存在什麼「人類學意義上」的成人標準(即「普適理論」)。人類學只研究不同社會中的成人標準和不同人心中的成人標準。你可以問「印尼穆斯林的成人的標準是什麼」或者「北京中產階級居民的成人標準是什麼」,這都是可以研究的。但「人類學意義的成人的標準是什麼」,這個問題毫無意義。

一個人類學本科生的拙見。


人類學是一個人研究人的學科,可能這因為這樣的複雜邏輯,人類學相信每一個個體每一個群體都有所不同,對人也就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我就給大家講講人類學發展以來的對人提出的主要問題吧。

人類學最開始的問題是,智人和與智人最接近的動物,也就是猿類,到底有什麼差別?這個問題也就包含了很多的學科,包括生物學、心理學等等。第一本人類學作品其實是個德國哲學在1501年寫的,叫做「人類學——過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分和要素」。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試驗設備和技術的發展,學科分家,人類學隨著殖民主義的發展,開始主要研究「異文化」,也就是和主流文化,社會不一樣的群體習慣和習俗。實際操作上是研究被殖民地方的文化,人的行為,宗教等等。到後來殖民主義文化退化後,異文化的概念一直都在,但是同時所謂什麼是主流文化的問題也一直在被挑戰。

發展到今天,人類學家還在研究著跟自己不一樣的群體的行為,道德和信仰,但是這個不一樣的坐標系變得多樣起來,銀行家,投資人,科學家都可以變成研究群體。總結來說我們相信人,就像文化一樣,是可流動的,人和環境,技術,道德,宗教等等隨時都在相互影響和重定義。人既是周圍一切的綜合,又在改變著周圍的一切。


都是通過儀式,女生一般以第一次來月經為標準,一般也會有儀式,男生一般通過儀式,獲得所在社會的成為成人的認可,現代文明社會就是通過法律上的規定了


通過儀式,在本文化圈內被認可為成人。成人不可能是一瞬間的事,是有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找一個儀式作為人為坐標點


引用一句話來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

「一個人是否成年的標準,是能否自由地做出選擇,是否明白自由選擇的代價,並為這個自由的選擇而承擔責任。」

沒有任何人會強迫一個人自由選擇,只會限制人自由選擇。孩子渴望自由選擇,是因為他們處處被父母限制。「看似美好的東西,都是因為我們對它了解太少」,孩子就是這樣。自由選擇是好,但代價太沉重了。作為孩子,父母幫他們承擔一部分甚至絕大部分的代價,所以父母有許可權制孩子的選擇。

當自由選擇成為一個人的權利時,同時默認了這個人將會全部承擔選項背後將要付出的代價。簡單的來說,就是不能逃避。

為自己的所有行為作出解釋,並且全部接受這個行為所將帶來的後果。只有做好了這樣的準備,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年。


生物意義上成年是能繁殖了。


我覺得是你個人有能力為你做的事情承擔責任了就代表你成年了


有獨立思考能力,並具備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懂得問為什麼那一刻開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