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差了。

例如:閱讀一個句子,我潛意識是能知道它的意思,可是我就是會不由自主的在內心向自己分段、解釋,繼而才能理解。就好比潛意識是一個經常說謊的人,我需要反覆的去確認我才能相信。總而言之,我覺得我不相信自己的潛意識。

其實我以前不是這樣的。小學時,我的理解能力是挺好的,閱讀課文以及課外書是一目十行外加準確。初二的時候,我讀著一篇議論文,通篇讀完後卻不知其意(之前也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我當時覺得是我不太專註,於是我就強迫自己逐個詞逐個詞的去理解,理解後還在內心解釋幾遍。之後,我的學習之路就延續著這個方法。我現在已經高一了,於是乎出現了上文我所說的情況。

有時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我的智商跟不上學習的難度,可是同桌能訊速就能理解的句子為什麼我就不能?我的智商也不比她低多少呀

我寫這些,就是想請各位知友幫我康康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解決


我以前有見過一種說法

圖片,視頻這些東西是蘊含信息量最大的東西

而文字這種需要反覆閱讀才能感受到信息

但是圖片,視頻正在泛濫

每年看的文字的書卻越來越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題主邀請的,但看到這個問題我確實想了很久才明白,所以擱置了許久才來回答,如果是題主邀請的,還請見諒,因為這個問題確實不那麼好回答。

因為今年考研,每天翻來覆去的看法學的輔導書。看書的時候,就覺得好多句子寫得冗長複雜難懂,甚至還要劃分一下句子成分,也虧得我語文功底紮實。(我飄了哈哈哈)

咳咳,話說回來,有的時候遇到難懂的長句,我就得再讀一遍,縷清楚邏輯,完事兒了再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想/說遍,如此方能參透書中的含義……

這一套是不是和題主的描述很像?仔細一想,大家理解事物不都是這樣嗎?看到一句話、一件事,總要轉換成自己習慣的東西才能理解,加之每個人思維模式不同,側重不同,理解自然就會有偏差,但方法總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想,題主如果真的每次理解問題或者做閱讀理解,都和別人出入甚大,或許是因為題主在理解周圍事物方面本身出現了偏差。

比如,色盲患者眼中的褐色是紅色,因此看見泥土也是紅色,那麼當別人說鮮紅的血液時,色盲想到的自然是血液和泥土是一個顏色,此時理解就出現問題了。

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題主首先要一點點轉換自己的思維,也不要說自己理解能力本來就不行,甚至都不要去關注自己理解能力怎麼樣。你就以平常心對待身邊的事情,多聆聽別人的想法,觀察別人做事的方法,多讀書看報。

遇到想不明白的,就不想,也不去鑽牛角尖,放過暫時不懂的東西,也讓自己精神上不那麼緊張。(對暫時超出認知的事物強行理解,往往都和真實情況相去甚遠)

一段時間後你會好起來的。

p.s 有天馬行空的幻想與認知偏差不一樣,有幻想、有個性,都應該建立在有自己一套正常的思維模式上,否則就真的成了其他答主說的「走火入魔」。


每天宅在家裡van手機,加上生活沒什麼希望,有點老年痴呆了


我從南天門砍到蓬萊東路,三天三夜,砍來砍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是說我殺人不眨眼,你問我眼睛干不幹?

說白了,什麼才叫理解?

明白字面意思不叫理解,很多有難度的閱讀根本不停留在字面意思。

而且現當代很多東西寫的就很晦澀,問出眼睛干不幹的問題其實很正常。

但你要是平常文本閱讀有障礙,那是不正常的。

哪tm鋪天蓋地都是些妖魔鬼怪的文章?寫的是啥就是啥。

王二麻子出門遛彎遇到了一條被車碾了的狗,他轉頭就走了,邊走邊哭。

是啥就是啥,真不需要你去想為啥他要哭,沒暗示也沒提的,我說王二麻子眼睛裡進沙子了,行不行?

這需要你解釋什麼東西,我真不懂。

逐字逐句我認為更本沒必要,文本裡面找到關鍵的信息,篩選,過濾,重組,我覺得才是正常讀文章的路數。

找到作者關鍵傳達的信息,能知道在寫什麼,篩選信息,能獲得更小範圍的答案,過濾無效信息,思考,重組,能獲得絕大多數問題的答案(限於文本)

要你真覺得自己閱讀有障礙,不妨去看看醫生,這說實話,很有可能只是方法不對,不是先天缺陷。


典型的走火入魔了,活在標準答案之中,如果偏離標準答案就開始懷疑自己了,萬一是標準答案錯了呢?

治療方案:寫讀後感

計量:每天一篇

臨床評估:找個學霸一起讀,問學霸讀出了什麼 和學霸一樣記做1,不一致記做0,得0分分析偏差的原因,偏差控制p&<0.01

後遺症:終於和學霸一樣,活在標準答案之下,迷失自我。


首先,隨著年級的增長,

文本的信息密度和深度都會大大增加。

比如,小學:我在看書。問題:我在幹什麼?

初中:我在看一本關於歷史的書。問題:我在看什麼書?

高中:夜晚,我在昏暗的燈下,反覆閱讀一本關於二戰的書。問題:分析這句話中表達的情感。

你看,不光是信息密度在變大,信息的深度也在隨之增大。

其次,你想的越來越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事物的增多,

人本身所思考的問題就越來越多。

就像小孩兒只知道黃瓜是用來吃的,

但是你卻可以想到別的作用,

比如敷臉。

思想的複雜程度,也決定了理解的速度。

還有,就是腦子的問題了。

老話說「腦子不用要生鏽的」。

就像做題,

一段時間不去做某一種題型,

等你再次做的時候,

速度一定會比你熟練的時候慢。

所以其實不是說腦子有問題,

而是腦子就是這樣……

————————————————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來說個事兒」

天文地理人文社會,想到什麼說什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