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軍力排行榜國家經濟實力排名


中國永不稱霸。
東亞將來能否替代當今西方在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領域上的霸權?

政治上的霸權,暫時還看不到,國際的政治結構暫時還是二戰後的遺產。除非打一架。顛覆這一政治結構。不然很難。東亞經濟強國第一個日本也是在國際上沒什麼地位的。中國現在正在擠佔現階段的政治格局,但是中國也是國際政治格局的受益者,獲得的利益很大。如果要冒風險去破壞這一政治格局,獲得的收益不見得會比現在大。

文化上,這個也很難,現在東亞在世界上的文化傳播做的最成功的其實是日本,日本的SQ文化和動漫文化在國外很有名的,好萊塢也用了很多日本漫畫的素材,而且日本的基本在好萊塢有很大的份額。對於傳播日本的文化有很大的幫助。即使是中國,在國外文化的傳播還出於初級階段,就是讓外國有一個印象,至於熟悉和喜愛,還有很大的難度。

經濟,東亞的經濟無論怎麼做,也很難挑戰西方的霸權的,很簡單,因為現在世界的經濟格局依舊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建立起來的。中國說實話是很大額受益國,幾乎可以說是WTO組織中,最大的受益國,中國的經濟發展,日本,韓國都是西方為首的國家建立的經濟體系中的一環。

軍事?東亞的中日韓三國,直接都扯不清道不明,無法一致對外。

現有的政治經濟格局,中國已經有了很大的便宜了,獲益很大。改革開放初年1978年中國GDP3650.17億元,2001年中國加入WTO,那年中國GDP11.03萬億元,2016年GDP67.67萬億,增長了185倍。已經很嚇人了。中國說實話,暫時沒有必要去挑戰美國的霸權,美國也默認,只要中國不直接激烈挑戰美國,那麼美國最後也會默認中國第一的地位的,到時候,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的實力也會不斷的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就好像20世紀初的美國,雖然經濟第一,但是政治,文化,軍事,在世界上都不是很著名,但是最後,還是擔當了世界的領導角色,蘇聯則不同,完全是直接和全盛時期的美國在各個方面全面對抗,最後死的很慘。


有可能。但是如果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大家還是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不可能太快。另外我看有人說價值觀問題,這個就有點可笑了。胳膊粗自然認可你的價值觀,因果關係要搞清楚。

西方(歐美國家為主)對世界的控制力在未來很多年都不會動搖。畢竟全世界的現代化本質上就是以西方秩序為主。

文化虛無縹緲,很難用某種具體的數字來體現,但只要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幾乎都明白歐美文化的影響力如何。

即便西方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去工業化」後 ,在工業產值上依然高於東亞,這展現了西方深厚的底蘊。工業產值已經是差距比較小的領域了,如果追溯到產業鏈位置、利潤,結果只能更糟糕。

以經濟總量而言,東亞達到了西方的45.6%,但消費總額只有39.4%。這表明實際財富的差距比名義的經濟數字更大,西方的可支配財富比例更高,且總量更大,擁有壓倒性優勢。

政治本質上是軍事決定的,而軍事就取決于軍費開支。西方的軍費開支佔了世界的一半以上,這讓權利天平向他們傾斜。兩次世界大戰就是西方內戰,最終勝利者依然是從西方國家之間產生。

互聯網是世界未來的新經濟增長點,而西方在這裡摘到了最大的果子。全世界都在使用西方產品——臉書、推特、亞馬遜、谷歌、油管等,這是超過萬億美元的產業,絕大部分利潤都落在了西方手中。

西方文化藉助他們發達的媒體,操縱全世界的輿論導向和思想、價值觀。龐大的文化產業鏈吸納全世界的養分,通過包裝後又用於收割地球。好萊塢產值470億美元,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歐美文化產業的價值產出是一年9.4萬億美元。這個數字下是數十億人每天生活在西方文化影響中,被困在這種壁壘之內。

用西方軟體的地方,都是被西方在文化上徹底攻佔的。從起牀了看twitter好友的動態、中午用youtue看視頻、睡前在facebook上po文都是深入骨髓的習慣。西方文化就是這麼傳播到每個人的

世界總是由強者決定一切的。


謝邀!

那得看東亞是否能建立起全球普遍認可的價值觀了。
謝邀!如果實力達到了自然就替代了,只是中國不願意用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稱霸,三十六計什麼的那麼多中華文化基因,本能般不自覺就溜達出來了,簡單粗暴不起來。

知乎最常見兩大地圖炮/流氓分類法: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西方是姨個整體。

非英語歐洲人全加起來,霸權不如東亞,也不如英語國家。俄語,法語,和茨瓦納語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垃圾無用的。


代替一言不可能,影響力肯定會大大增加,可以參考中國古代史
我覺得不一定能。東亞之間矛盾很多,領土糾紛尤為突出,這成為許多國家不能夠共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還有國家意識形態,經濟發展衝突,內部政治等多方面的問題。目前只能達成經濟方面的利益共享,要想達成政治聯盟,還有一定困難,更不要說軍事了。所以我覺得,短期之內是不太可能了,但如果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的話,還是有可能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