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到justin bieber的视频 得了莱姆病 有了解的朋友科普下吗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由硬蜱虫叮咬人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病程长,临床上以发热、头痛、乏力、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

治疗:

莱姆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尽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病原治疗与对症治疗。及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既可使典型的游走性红斑迅速消失,也可以防止后期的心肌炎、脑膜炎或复发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出现。

一般治疗

  • 患者应卧床休息,维持热量及水电解质平衡。
  • 发热、皮损部位疼痛者,给予解热止痛剂治疗。

药物治疗

青霉素G

主要适用于二、三期莱姆病患者,二期及三期有严重心脏、神经或关节损害者可静脉滴注青霉素G,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过敏反应。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群禁用。

红霉素

主要适用于一期莱姆病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腹泻、食欲不振、恶心、胃痉挛、室性心律失常、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炎、肝炎和癫痫等,具有肝毒性和耳毒性,对于红霉素过敏者禁用。

头孢曲松

主要是适用于三期有严重心脏、神经或关节损害者。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血小板增多症,严重者可导致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溶血性贫血、超敏反应、肾衰竭等,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高热以及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出血倾向、精神症状、糖耐量减退等,对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具有严重精神病、消化道溃疡、近期手术、糖尿病、孕妇等人群一般不宜使用。

症状:

莱姆病潜伏期为3~32天,平均为7天。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是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反应为主的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慢性游走性红斑。

典型症状

局部皮肤损害期

皮肤损害莱姆病皮肤损害的特征是发生慢性游走性红斑或丘疹,可见于60%~80%的患者,一般发生在蜱叮咬后3~32天。起初为充血性红斑,由中心逐渐向四周呈环形扩大,直径为8~52mm,边缘色鲜红而中心色淡,扁平或略隆起,表面光滑,偶有鳞屑。皮疹中心有时呈深色红斑、水痘或坏死。全身各部位的皮肤均可发生红斑,多见于腋下、大腿、腹部和腹股沟等部位,儿童多见于耳后发际,而手掌、足及黏膜罕有受累,红斑一般在3~4周内消退。瘙痒、灼热皮肤损害出现轻度灼热和瘙痒感。散播感染期神经系统表现本期可出现明显的脑膜炎、脑炎、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颅神经炎、运动及感觉性神经根炎,以及脊髓炎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病变可反复发作,偶可发展为痴呆及人格障碍。脑膜炎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眼球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约1/3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脑炎患者可出现兴奋性升高、睡眠障碍、谵妄、脑电图异常等。神经炎可见于半数患者,面神经损害最为常见,眼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及周围神经均可受损伤,面神经损害表现为面肌不完全麻痹,麻木或刺痛,但无明显的感觉障碍。循环系统表现

约8%患者在皮肤病变后3~10周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以及左心室功能障碍等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心前区疼痛、呼吸短促、胸痛、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病和心功能不全。

持续感染期关节损害60%的患者在发病几周至两年出现关节病变,膝、踝和肘等大关节受累多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关节炎,出现关节和肌肉僵硬、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主要见于老年妇女前臂或小腿皮肤,初期表现为皮肤微红,数年后出现萎缩硬化。眼部病变有间质性角膜炎、弥漫性脉络炎、全眼炎、缺血性视神经病、视神经炎、正常颅压或假脑瘤的视盘水肿、皮质性盲和眼的运动性麻痹。

其他症状

局部皮肤损害期

早期皮肤表现常伴随发热、寒战、咽痛、刺激性咳嗽、极度不适、倦怠、肌痛、关节痛、剧烈头痛、颈强直、蛋白尿。少见的全身表现包括结膜炎、虹膜炎或全眼炎、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睾丸肿大。

散播感染期患者主要为眼部病变,可出现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神经视网膜炎、脉络膜炎、全葡萄膜炎、眼内炎等,其中以中间葡萄膜炎最为常见。持续感染期可伴随体温升高和中毒症状等。

并发症

脑膜炎

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时可并发脑膜炎。脑膜炎是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具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等症状。心肌炎心脏受到累及时可并发心肌炎。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倦怠、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

关节损害

关节有时损害侵蚀软骨和骨,可使关节致残,大关节受累时,有血管翳形成及骨与软骨侵蚀。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在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莱姆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野生和驯养的哺乳动物,人群普遍易于感染,特别是居住在森林地带和乡村者更容易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

莱姆病的潜伏期平均7天左右,临床症状分为三期。

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型红斑,大多数病例都很常见。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局部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第二期发病数周或数月,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征象;

第三期感染后数周及两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

莱姆病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状况良好。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由硬蜱虫叮咬人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更乏特效疗法。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营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 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

· 临床表现常涉及皮肤、关节、神经系统和心脏

· 可分为皮损期、感染扩散期和感染持续期

简介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经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亦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严重者可留下残疾甚至死亡。

我的印象中国少见,国外比较多见,加拿大的艾薇儿还有贾斯汀比伯都得过。


虫媒传染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一般同时感染其它多种细菌真菌病毒,不容易治疗。症状很多很多,具体可参考电影 《肌肤之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