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鼻音」其實是個有點誤導人的名稱,準確而言,其差別不單純由鼻韻尾造成,而是和主母音的關係最密切。如果按照an的母音,把韻尾挪到[?]的位置,照樣聽起來像an而不是ang。

舌頭後端下壓,抬起軟齶,從而把主母音向後挪,才是區分前後鼻音的最好方法。


本來我是不能理解前後鼻音的,但自從接觸音韻學,中古漢語後,就豁然開朗了。其實前後鼻音可以理解為兩個不同的輔音韻尾,前鼻音是韻尾n,就是「那」,「難」,「能」的聲母,後鼻音的韻尾ng,普通話ng不作聲母,但有些方言「我」,「牙」,「咬」等字的聲母是ng。

發前鼻音時,舌尖抵住上顎。例如申請的申字,發出she後,把舌尖抵住上顎,作出發聲母n的趨勢

發後鼻音時,舌根抬起抵住上顎。例如聲音的聲字,發出she後,把舌根抵住上顎,作出發聲母ng的趨勢

除了這兩個韻尾,還有一個雙唇韻尾m,就是把雙唇閉上,作出發聲母m的趨勢,比如英語中的kim。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這個韻尾已經併入n,但有些漢語方言比如粵語,客家話等還保留著,例如三,金,深等字就是韻尾m


贊同 @黑之聖雷 的答案。

和英語等語言不同,漢語的鼻輔音韻尾其實很弱,弱到很難分辨[n]和[?]。

其實主要還是靠鼻化母音分辨(或者說就是靠母音)。後鼻音的母音靠後,前鼻音的母音靠前。

用音標來標註:

an是[an]前母音,ang是[α?]後母音

en是[?n]央母音,eng是[??]後母音

in是[in]前母音;ing規範是[i?],但北方口音通常會發成[i??],而且就算不帶出[?],由於[i]發音靠前而[?]靠後,往往也會帶出些靠後的母音。


我我我 反正不能

不久前考了普通話考試 準備的時候特意查了下怎麼區分 看了一篇關於怎麼區分前後鼻音的 寫得很細 原答主的答案找不見呀 我get到的就是

前鼻音不需要太多勁 後鼻音需要搞點勁

發前鼻音的時候咧嘴 舌頭前部微蜷且向後微縮

後鼻音喉嚨緊繃 嘴張的稍大一些 舌頭中部蜷住且向後部回縮

不能象限理解做到得話 請笑納我這個人的原創

如果題主是女生 還不能理解後鼻音怎麼發的話 那麼就可以聲音放低 學男聲 (沒糾正前在生活中我就是這樣糊弄的 大家好像也沒怎麼吐槽過哈哈哈哈哈)


北京人表示分前後鼻音是娘胎裡帶出來的,不分才奇怪


???居然有人覺得全世界都分不清前後鼻音了???


哈哈最近剛好在做相關的作業,其實很多南方人是分前後鼻音的,只是不一定記住普通話裏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是後鼻音


蟹妖

我是重慶人,00後,可以說從小就能說普通話。

但是重慶這個地方吧,平時幾乎不會有人跟你說普通話,導致了使用時間沒那麼多。

用普通話在腦海里默讀的時候,是會分前後鼻音的,但是一旦說出來或者鍵盤上打出來就很容易不分了。


我原本分不清,但是分清以後聽別人前後鼻音不分會很痛苦…還是當初分不清快樂


很簡單沒難度,對我來說,就像尖團一樣分明。我的母語里完全不存在前後鼻音,但是小學時語文課都會特意教授,我也從來沒覺得這算普通話發音難點,並且進行拼音輸入的時候,除非罕見字,否則我基本不會有打錯的現象。

這只是地區基礎教育的小細節而已,只要你的地區針對性搞過,就不存在問題。就像我們這代人,得的地基本沒有不分的,不分我們認為是文盲,因為我們讀小學時國家強調這點教學,一樣的道理。

至於現實生活中說話,只要不是普通話考試,我從來不會去分,完全無意義冗餘而已,周圍同齡人也沒人去分,分它幹嘛?有意義么?為什麼這麼做作?諸如此類咯。


北方人表示前後鼻音怎麼會區分不清呢?


我真的區分不來 救救孩子


新疆人真的不分。


播音生表示前後鼻音確實是個難點

但是通過練習是可以區分的

同時在發後鼻音時你的鼻子會有比較明顯的震動 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當然了。不過這個好像對南方人來講難很多。對北方人來講很簡單。


能啊,我自己分不出來,但我身邊的人能啊,還能一秒糾正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肯定有啊 畢竟普通話教育挺普及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