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一直聞名過很多哲學著作,但是真的開始看卻怎麼都看不進去,並沒有閱讀興趣。在我的理解中哲學是對本質和規律的思考和總結,我平時確實很喜歡尋找規律探求本質,但是對哲學著作卻一點興趣也沒有,是不是我這種行為並不能被稱作對哲學感興趣呢?


不是。

哲學著作多如牛毛,但是能自己講明白的寥寥無幾。

不感興趣,甚至一看就頭大,多數是著作的問題。

沒有人生困惑,也不需要非看哲學,人生本過程,體會最重要。


如對「白馬非馬」有徹底的興趣,一定有哲學天賦。


興趣在於培養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


書中的哲學是別人的哲學,我感覺是自己先對哲學的某個問題產生興趣後,再去看討論相關問題的哲學書籍,這樣才會很有趣。

如果你只是為了學哲學而看哲學書,很容易感覺枯燥的。

另一方面要看你說的哲學著作是哪種,哲學討論的問題很多,又有東西方之分,也許你對西方哲學沒什麼興趣,但是有一天看到我們老祖宗的釋道儒,你可能感覺會很不一樣,很多問題都有了新的思路。


第一,你對哲學有誤解,其次,興趣和天賦沒必要捆綁在一起。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是從基礎開始的,學習階段是逐步深入的,找本質與規律的事情人類每天都在進行,哲學探討的範圍不止這些。

任何人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直接看哲學的著作看不進去很正常,哲學系的學生都不一定看得進去,從哲學史開始,會好些。有興趣就看,沒興趣就去看些別的~


不一定,歷史有些哲學家甚至不怎麼讀書的。但是如果你對書里那些問題沒有強烈的感受那可能就是缺乏興趣的表現了。(對於普通人來說,興趣比天賦更重要一點)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看的哲學書不是你的胃口而已。請問你比較喜歡哪方面的話題/規律總結看得又是哪些哲學書呢?


是你還沒意識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多麼的幸福


每個人都是哲學家,因為每個人都會思考。

大眾口中的哲學家,只不過把你思考的東西,完整的表達了出來,形成了體系而已。

所以喜歡探究事物本源與規律,是好習慣,但如果能把思考的東西體系化,進一步自圓其說,那就朝著大師方面邁進了一步了。

再說,哲學這種東西在我看來,最大的用途有兩個:

第一個是鍛煉自己的思維,就像是思維體操一樣。經常聯繫,有助於鍛煉思維,開發大腦,拓寬思路。

第二個是吹牛逼。別小瞧這個,能把人忽悠飄了,侃暈了也是種能力。大則發動群眾運動,小則泡妞交友。

所以,只要是正常人,其實都有哲學天賦。他們之所以成不了大眾眼裡的哲學家,關鍵是沒有把思考的東西形成一套首尾自洽的體系,更缺少一種自由表達思考的語言能力


也許是因為這些現有的哲學著作太弱雞,所以你沒有閱讀興趣。

從你對哲學的理解來看,你不像是沒有天賦的


對於哲學我的建議是帶著問題去讀,對於我來說,對哲學感興趣是遇到了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才去讀的。

這裡推薦先讀下西方哲學簡史,先不做批判的概覽一遍,遇到你感興趣的人或者觀點再去深入讀相關作品,因為哲學很多觀點事非此即彼的,或者有所繼承,如果不了解前人,後人的觀點會一知半解。

最後,我期待從哲學裡面獲得什麼,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迷茫,有一套邏輯自恰的人生觀就行,順便獲得一點談資而已。

人一生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自欺,不感興趣就不感興趣,彆強迫自己,除了錢 。


還談不上天賦,只能說是學術能力不足。大部分哲學著作不是幾百年前的作品,語言已經脫離今時今日的語境,就是現代學科高度分化下的產物,術語不亞於科學研究等專業。你會覺得自己在沒有學術積累的情況下看得懂癌症研究,或是莎士比亞原版嗎?大概率不能。所以你需要的只是引路人,貴的選大學老師,便宜的選哲學史一類的科普入門讀物。

如果你說那些我也不愛看。那你可能並不適合做學術型哲學。市場上有許多生活哲學類書籍可看。挑靠譜的作者便是。


哲學著作的範圍太廣了,流派也多如牛毛,不要被國內所謂定義的「哲學」限制,這個詞在西方其實包含的範圍很廣,哲學詩歌、哲學文學、哲學史觀、經濟哲學、文化哲學等等,包括《論語》《詩經》哪怕是《格林童話》,這也都是西方哲學家在論文中經常引用的著作,獨立思考是哲學的核心,而不是閱讀。


哲學不需要什麼天賦。把自己的哲學表達出來才需要天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哲學。

哲學是用來討論人們為何思考,如何思考的工具。

只是有些人更會把自己的想法組織成語言表達出來,有些人更喜歡更深的和自己討論,還有些人更喜歡看別人組織出來的想法而已。

哲學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是每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每時每刻都在運用的東西。只不過有些人更喜歡把這些思想弄得清楚明白,有的人只是在模糊使用。

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並且很能影響他們人的人,我們一般叫他們哲學家。不代表他們的哲學更好,只是他們更清楚自己的哲學是什麼並且更會表達而已。


不是的,哲學天賦是哲學能力的問題,興趣與天賦無太大關係,就像你可以對數學不感興趣,但可能有很強的天賦


既然毫無興趣為什麼要在乎自己有沒有天賦?


如果你有了對哲學的既定預期,那可能讀不出有趣的哲學。

如果你為了讀哲學而讀哲學,讀不懂也很正常。

如果為了裝皮,那背兩句原文和註解就行了。 (??ω?)?嘿

沒有很多人有很高的天賦,集中所有稀缺時間資源,也能擊穿閾值達成目標。

最後,愛思考和愛讀書不是一回事。


建議看林欣浩那本書,入門算是最好的了

要麼周濂那本也可以

這兩本都看不下去,估計還是算了吧。


哲學是哲學、著作是著作,很多哲學著作有它獨特的語言概念體系,你不感興趣的也許是這些獨特的、陌生的語言概念體系,再加上一層翻譯雜訊,您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對這樣的哲學著作很難讀懂入門找到興趣點,最多算是對某些著作不感興趣


哲學源於人的好奇。

只要你還在思考: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哲學的靈光就會在你的思考中閃現。


你提了這個問題就說明你有哲學天賦。

哲學天賦就是追問,只不過是追問的問題屬於哲學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