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很多好友聊天,每當談到關於道德的問題大家都會有意迴避。是怕自己的觀點遭到他人的圍攻嗎?我真的有點不太理解。

我知道這些話題有些人會覺得比較敏感,但問題它不會自己消失,總要有人來討論然後才能得出一個大眾比較能接受的結論嗎?

再補充一下,我接受大家有不一樣的觀點,這就是我為什麼想知道他人對一件事情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其次我並不是空談道德,而是有實際事件來進行討論。例如:保姆拍打以及揪小孩臉然後僱主看到,便毆打了保姆。


為什麼道德淪落為空談,以至於大家不願意討論道德問題?這要從道德是什麼說起。

人是趨利避害的,雖然每個人的能力有不同,但作為同一物種,他們的能力在一開始是相近的。為了保障每個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大家就默認了一套規則,這就是道德。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能力出現了不同層次,並以地域等因素劃分成不同團體,但每個層次、團體的人依舊有著屬於自己階層的道德。

隨著時間的流逝,道德的內容逐漸固化,且逐漸有了跨越階級和團體的傾向,成為了大眾認知中普遍適用的道德規範。然而,道德是不具有普適性的,每個階層、團體的利益訴求點不一樣。舉一個例子,保護環境是道德的,然而當山區里的住民們吃不上飯只能依靠伐木換錢,你能說他們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嗎?愛國是道德的,當人們用道德規範批判出國謀生的人才,要求他們損失自身利益為國效力,這樣的道德對他們來說還是道德嗎?

當道德不再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道德就成了空中樓閣,討論這樣的道德就是空談。


在具體的問題下,談具體的道德問題。

不要以空對空談道德,那確實還不如不談。


我感覺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你找錯談話對象了。跟沒有道德觀念的人談道德,你這是玩自己吶?大多數人都只有利害衝突觀念。所以現階段的人類最重要的調控手段是法律。有道德觀念的人不多。請你以後說話之前首先要搞清楚面前的人是誰。


因為都是成年人了,已經不是適合進行價值觀塑造的年齡段了,所以講正確的東西不合適。

講政治不正確的東西又會傳播負能量。

講有爭議的問題,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你看,沒事找罪受。


1、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不想被道德所束縛,甚至被道德所綁架。

2、當今社會,思想開放,個性鮮明,不喜歡說教式的東西。

3、從小的學習及教育對道德教育只是一筆帶過,沒有深入的教育和引導。

4、急功近利的浮躁的社會,追求的是名利與享受。

一個社會,法律是最底線的道德,而高於法律要求的道德是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創造出來的。

你遵守了法律及規定,就符合這個社會的要求,那麼你有更高要求,可以多遵守一些社會認可的道德,這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社會也提倡的,但,不是強制要求的。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範的心理意識。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

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

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做一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

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


說來再簡單不過。只是很多人不一定樂於接受我說的那種觀念。一是那些人不是非,不想用價值對立來分辨看待人群。一是那些人不想做人整人的任何事,也就是不想以任何名目傷害沒明顯社會規則違越的人們。第一個的福報,叫做「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樂」。第二個的福報,叫做「不嗔無殺,仁者壽昌」

很多時候道德類評判不能佔位,你要總是處於中立地位

比如拿狗問題來說。假設你要佔位一個狗霸王或者神犬教。你就會有自己的漏洞和負面出現。這東西沒有明確的穩定說法和標準,隨著時間不停在變的

其實說白了真正的規則其實是貧窮和輸敗就是不道德。你仔細想,也許你可以把貧窮是不道德的證實是錯誤的,但你一定過不了輸敗就是不道德的這一點


自我相關,慾望相悖


有逃避嗎?大多數人用的可熟練了。


問題是道德是用來要求自己的,法律才是用來要求所有人的.

所以,這個有討論的價值嗎? 首先,遵守法律,其次管好自己.

怎樣都是這個論點.

道德問題討論多了,那不就成了文 格思維了? 天天喊打喊殺,猛輪大棒揍沒有犯法的人

人與人之間缺乏必要的和諧之道 _適度包容寬容,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底線就是法律, 每個人都有缺點, 我們永遠不能苛責他人~那是一種霸凌!

很多人喜歡苛責他人,甚至苛責陌生人,

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是因為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了一種不健康的家庭氛圍中,他們的父母(或撫養他長大的人)就是不健康的心態,喜歡說是非, 喜歡給人扣帽子,苛責別人,以達到某種心理平衡,

總之, 說話做事還是要多換位思考. 你不明白一點, 人有不高尚的權利 ,也有不優秀的自由,也有不當先進的選擇權. 更有偶爾犯點小錯的權利, 這是人性.

但只要遵紀守法,人就壞不到哪裡去. 當然,法 律也有不完善之處,不公平之處, 這需要慢慢改進, 而不是靠罵別人,

說白了,罵人其實啥用都沒有. 我親眼看過馬雲和李彥宏都被咒罵過,還有很多明星也被惡毒咒罵過,

但是, 對人家有絲毫影響嗎?


謝邀(裝逼專用詞)

這個問題需要分解成好幾個問題

第一什麼叫道德,

道德禮儀無非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規矩,這種規矩讓群居動物可以更方便的嗎生活與合作。(這裡我用的是動物而不是人)道德這東西不同的物種不一樣,不同地域不一樣。比如貓的道德與狗的道德就不一樣。東西南北各個地域的約定俗成的道德也不一樣。

物種之間的不一樣,共同生活交流會有衝突,地域不同也會有衝突。

第二既然是規矩,自然是越多人遵守越好,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與合作的環境,這就是所謂的民風民俗。

第三說到規矩,就必須說破壞規矩,每一個規矩的成功破壞者都是利益獲得者,獲利的大小取決於規矩准守者和破壞者的比列。遵守規則的人越多,獲利越豐厚。同樣難度也越大。

第四,說完破壞接著說准守規矩的人,每一個規矩的守護人之所以守護規矩,都是希望給自己所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得更好,也只有好的環境才能讓自己活的輕鬆一點。

破壞者和守護者的期望在某一層面出奇一致,他們都在希望大家准守規則,不一樣的是一個只要求別人,一個同時也要求自己。

最後總結就是要求別人遵守規則的人不一定是破壞者,但是破壞者一定會要求別人准守規則,這樣破壞者才能利益最大化。


因為每個人的道德觀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希望自己某些道德觀念和大眾相悖。

而且一個人嘴上說什麼和他怎麼做是不可能一致的


太宏觀的不好講啊

也不是逃避道德問題吧

誰都知道直視太陽和人心都很辣眼睛

但大家不都多多少少直視過

道德這種東西,是社會約定俗成的

道德話題往往需要引起人們發自內心的思考

不是逃避

而是現在的人們沒有時間停下來自省這些問題,有更有趣又不燒腦的事物,為什麼要在意道德呢?


↓所有能想到的因素

1.因為道德在現代不實用。

傳統道德觀能延續辣么久,恰恰是因為實用。孔子讓德和仕途掛了鉤,不表現成一個有德行的人,就升不了官。

而現代價值觀,大家更提倡會做人,能力強,而不是有德行,並且道德不作為評定標準,所以道德在現在的約束力並不強。

2.現代的道德觀是多元的且有巨大差異的。

每個人都可以對道德有不同解釋,也就導致了個體對道德的認定和自身角度(性別,年齡,階層,收入)及自身利益掛鉤,所以不能形成統一意見。

比如說對李小璐出軌這件事的評價,有人覺得該浸豬籠(傳統道德)。有人覺得出軌是人家的家務事別人不該多說(界限感)。有人覺得她雖然不是個好妻子,但是個好媽媽(先賦角色與自致角色的排序)。有的人開始搞男女對立(恰飯,傳統道德,反傳統道德)。

3.接第二條,觀點差異過大容易導致人身攻擊,而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的傾向。

4.接第三條,每個個體與其他個體的親密程度還不足以容納人身攻擊。


我文化不好。你打的這些字有些我不認識但是 大概我能猜得到你的意思,要我說應該是不懂道德 要麼是沒看清楚要麼就是他覺得很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