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視頻地址:https://m.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60416?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XZB89CEB40121C50F8095A9D9D1963B5A24AEts=1547480145568


只說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每次有觀眾提問的時候,張教授都會拿出紙筆進行記錄,然後再根據記錄作答。這個嚴謹的態度真是太贊了。


我看有些同志在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張維為的水平,以為他站在第五層,知乎上攻擊他的真正的愛國主義的同志在第二層,認為他堂堂一個復旦大學教授理論水平肯定很高只是為了普及內容故意放低姿態。我可以準確告訴你們太高看他了。

下面進行粗略的非實證主義分析。

第一:在最高思想於上世紀被主動放棄之後,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思想趁虛而入迅速攻城略地佔領了中國從上到下所有輿論高地。造成以上到各高校公知所謂自由派企業家名流,下到香港廢青豆瓣偽文青為主要代表的一兩代人的河觴反叛。他們深受西方新自由主義為主的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影響,自以為掌握了民主自由之真理,實際上不幸淪為第一層。

第二:蘇聯解體之後西方整體滑入新自由主義泥潭,成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而「國恆亡」,理論水平整體上是一個大退步還遠不及帝國主義。所以和張維為辯論的那一羣所謂西方政治學者將主要應歸到CIA特務身上的功勞攬到自己身上,以為是他們理論上的勝利實則忽悠了第一層也忽悠了自己。忽悠人多了,自己也相信。他們可以是第二層。

第三:轉向後幾十年,到底是發展了唯生產力論下的生產力,發展了經濟主義下的經濟。中國本土一批稀里糊塗先富起來的民族資產階級本身毫無思想上的見地卻動起了想要更多話語權的心思。於是就豢養起一批好像有了什麼豐富國際認知就能達到深刻思想水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花重金投資大學辦起掛靠名校的研究中國問題的「研究院」。他們這些小資知識分子看不到或故意忽視國內深刻矛盾,實際上對國外矛盾也只看到了淺層便以資訊類方式裝模作樣研究起學術了。他們可憐的在第三層。

第四:新時代青年小後浪,主要是城市中產階級後輩的95後00後一代人。他們生活成長的年代是中國經濟騰飛,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且主要剩餘成果被他們父母輩中產階級拿走的一個中國加速期。這樣的背景使他們本來就不像第一層對西方那一套深信不疑,加上第三層加緊宣傳,他們成為樸素的愛國主義者。代表是在第一層的廢青搞香港動亂時「為國出征」帝吧飯圈,第一層的方方蟑螂一窩出洞時痛打它們的知乎用戶。他們身上已經有了樸素gm因素,可以向更高層轉化為我們所用。實際上也是如此,當大後浪在網路上大搞消費主義,參加工作後儘管辛苦工作996但日漸消失的騰飛紅利更多的也沒落在他們手裡時,他們就要尋求新的解決辦法了。

第五:「新辦法」的探索者一輩。他們一部分從四層中轉化過來,一部分是從較低層成長起來卻接受高等教育實現階級跨越的一輩。他們當然看到了西方的問題,但同時看到了中國的問題,他們開始學著從本質上把握資本主義世界,深入到歷史和現實中。他們翻開了被主動放棄的「故紙堆」,開始學著回到五十年前的先輩那裡以他們的視角審視現在審視二十一世紀。西方新自由主義墮落了五十年,小資知識分子從新儒家角度講現代性問題退步三十年,但探索者卻拾起令帝國主義也戰戰兢兢的武器打磨起來。這是第五層,這是未來前進方向。他們的代表這問題下對第三層的批判者。

再多講幾句。

《這就是中國》裏的中國是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的中國,不是上海普通街坊市民的中國,更不是大西北大西南大東北大中原大華北的中國。

要切實分析他的真正水平,光看講座是不夠的,去知網花時間下載閱讀了他的文章,花冤枉錢花時間買了他的書看。看到他的真正水平我才得出如此結論,一些他們的粉絲卻做不到,只看他西裝革履鎂光燈下侃侃而談。。

我的西馬老師之一復旦大學教授陳學明曾寫文章評價他的觀點,大家可去知網查閱。我年輕一些所以沒陳老師那麼剋制,言辭可能鋒利了一些。


不知道為什麼,一結合自己實際,越看越難受。


這個節目有三個特點:

一、沒有完整的邏輯,只有片面的結論

比如有一集講:

西方是:自由、平等、博愛,我們是:為人民服務。

問題是:

1、他憑什麼就能為人民服務?

2、我不想讓他服務,換別人行不行?

2、如果他不為人民服務,我能怎麼辦?

節目中都不講,就講我們的為人民服務,比西方的自由平等博愛先進。

二、沒有反面的意見,只有自己的聲音

節目中都是自己一方在講,完全聽不到不同的聲音,看不同意見的PK。

即使是市場買菜大媽也知道,不能聽一個攤主說自己的菜好且便宜,還需要聽旁邊攤主的聲音。

一個好的節目應該提供多方面的事實,多角度的觀點分析,啟發大家深入地去思考。

三、沒有問題,只有成績

裡面全是用過去證明自己是多麼偉大/光榮正確。

但是卻沒有對當下問題的分析,以及解決方案。

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最重要是,保持清醒頭腦,直面當下的問題,並解決問題。

就像一個考80分的學生,應該做的是,針對自己的不足多練習,爭取下次考100分,而不是天天炫耀過去的80分。

所以:

該節目不是正常的學術探討,更類似於一種宗教宣教。

這樣的視頻,以愛國之名,給人以宗教般無限的溫暖和自豪感,可簡稱為愛國神教。

其粉絲都需要的,也是宗教般溫暖和自豪感,可視為愛國神教教徒。

愛國神教並不是真正的愛國,只是一種虛幻的愛國感覺和情緒。

愛國神教讓大眾無法看到,今天中國偉大的成績,不是來自於無限的讚美和服從,而是來自於,小崗村農民,按手印、寫血書的爭取和奮鬥。

愛國神教盲目自大導向的是,改革的停滯和倒退,經濟全面下行,富人加速外流,以及國際環境的日益惡劣。

愛國神教不是真正的愛國,更可能是害國。

附錄:

節目有一期是講言論自由的,結論自然是,美國言論自由是不自由的,不如我們中國的言論自由。

關於言論自由、理性愛國與愛國神教,這裡轉一個計算機加密技術領域的真實案例,希望能給大家就帶來一些啟發。

-----------------------------------------------------

本文來自霍炬的微信公眾號「歪理邪說」,用微信添加 wxieshuo 公眾號

開源是自由的,永遠

開源軟體到底受不受美國政府管制?會不會應美國政府的要求禁運?最近這個話題成了熱點。遺憾的是,到現在中文文章裏我沒看到能把這個事情說清楚的文章,這讓我非常驚訝。中國科技和互聯網行業從開源軟體中受益極大,也有無數直接和間接參與者,但是這些基本事實還是糊塗的,比較遺憾。

不賣關子,我先說結論,再來講歷史和過程。這個事情的奧祕在「開源軟體」這四個字上,用一個不太精確的說法概括結論,「開源(源代碼)」是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言論自由,而「軟體」是一種產品,受出口管制法律管制。所以看起來開源軟體是一件事,其實它包含了兩個不同的部分。無論任何許可證,無論是GPL還是Apache或是MIT,採用它們的代碼都不會受到美國管制法律影響。但是分發尤其是分發編譯打包之後的成品,那個叫做軟體,軟體就脫離了第一修正案保護的範圍, 和大部分真實商品一樣,適用於所有管制法律。所以絲毫不用擔心有一天美國不允許別人使用源碼,不允許別人使用Linux內核,這件事美國政府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大多數人認為軟體和源碼是一回事,理解不了為什麼它們適用法律完全不同?答案也很簡單,源碼被判定屬於言論自由,這是一羣美國工程師、科學家、法學家冒著生命危險和職業代價,和美國政府以及幾大執法部門抗爭而爭取回來的權利。他們這麼做是為了對抗把加密軟體列入軍火管制範圍的法律,而為什麼加密軟體被算作軍火管控?這要從歷史說起。

我們要追溯到80年前,二戰時期,那是計算機行業的祖師爺阿蘭圖靈活躍的時代,那個時候,今天我們所說的計算機還沒有誕生,「圖靈機」這個計算機的理論模型剛剛提出不久。儘管計算機還沒有產生,但是機械驅動的加密機已經開始在軍隊中普及,納粹德國使用的「Enigma」密碼機就是其中最可靠的一種。為了破譯德軍密碼,盟國各國都有相當大的投入,法國人貢獻了情報,波蘭數學家和密碼學家貢獻了破解理論…英國軍情部門統籌了全局,圖靈帶領的小組在這裡製造出了專門用來解密的「密碼炸彈」破譯機,最終使得盟軍可以完全掌握德軍情報,這和盟軍取得二戰勝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要認為這只是歐洲的事,亞洲戰場上日本同樣使用了德軍的密碼機。關於這段歷史,70年代英國檔案解密之後已經有無數作品講述它,這裡不說細節了。

圖:圖靈的破譯機密碼炸彈照片

加密和解密技術伴隨戰爭而生,產生於軍方,它在很長歷史時期內都被認為是軍事產品,和武器一樣被算作軍火管制範圍自然不意外。在這個時期,這些系統都是硬體,普通人也接觸不到。從80年代開始,PC的興起讓軟體加密和解密也開始發展,同時商業尤其是金融行業的發展,使得軍事用途之外的密碼需求急劇增加,於是美國政府開始放寬密碼產品的管制範圍,商業應用得以使用這些技術,但是超過40位密鑰的加密產品,仍然出於被禁止出口的範圍,要出口需要事先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美國政府仍然把加密軟體當作軍火管理。

一轉眼,時間到了1991年。程序員Phil Zimmermann寫了第一個個人可以用的高強度加密軟體,叫做PGP,PGP使用密鑰長度大於128位,遠遠超過了美國政府的管制規定。之後他把源碼放到互聯網上讓人們隨便下載。既然放在了網上,自然就不是隻有美國公民可以下載到了,當美國之外也有人下載的時候,這件事就驚動了美國政府。之後美國政府開始對他進行犯罪調查,這個調查使得Zimmermann在當時的技術和法律圈子瞬間出名,人們開始為他提供各種支持。之後Zimmermann決定通過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於出版自由的保護來規避這個問題,他通過MIT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書的內容就是PGP的全部源碼,買到書的人只需掃描和OCR全書,就可以得到PGP的代碼,之後自己編譯,就是可用的加密軟體。技術和法律在此時發生了第一次碰撞,技術以極端靈活的特性順利規避了法律制約,算勉強獲勝。之後,一系列演算法通過印刷品的方式發行,後來人們為了抗議這種管制方法,甚至用幾行代碼實現了RSA加密演算法,然後把這些代碼印在T恤上,或者乾脆當作紋身把代碼紋在胳膊上招搖過市。雖然這個問題暫時繞過去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這個新問題:既然源代碼印在書籍上,就算作言論自由,那麼源代碼本身能不能被算作言論呢,如果算的話,在網上發表源碼,是否應該被第一修正案保護?

圖片:軍火T恤,上面印著代碼,寫著「這件T恤被分類為軍火,不能出口也不能給外國人看到」

圖片:「軍火」代碼紋身

時間繼續推移,軟體、互聯網和計算機行業繼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開始有更多的人挑戰出口管制法律。1995和1996年,連續出現兩個案件,Junger v. US Department of State 和 Bernstein v.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前者是大學教授Junger和美國國務院的訴訟,後者是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學生Bernstein和美國司法部之間的訴訟。這兩個案例原因不同,訴訟對象也不同。 教授Junger是要在課上為學生講述技術相關的法律,其中有關於軟體加密的技術,但聽課的學生中有外國留學生,因此也落入了出口管制限制的範圍,並且面臨了百萬美金的巨額罰款和最高10年的刑期。學生Bernstein是為了公開發表自己發明的加密演算法論文,並且希望可以公開的,不受限制的參加學術會議討論他的演算法。兩個問題指向了同一個答案,軟體源代碼應該是一種言論自由,並且應該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在電子前線基金會的幫助下,在大批律師和法學家、科學家、工程師的共同努力下,一直到2000年之後,最終的勝利終於到來,兩個案例分別在第六巡迴上訴法庭和第九巡迴上訴法庭得到了同樣的判決:軟體源代碼是言論自由,受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第九巡迴法院和第六巡迴法院分別位於美國西部和南部,兩個相同的判決說明瞭,無論是自由派還是保守派,都持同樣的結論。從此之後,美國政府再也不能試圖限制軟體源碼流通了。

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確定的結論:美國政府沒有能力對軟體源代碼實施禁運。無論是美國公民寫的代碼,還是其他國家人寫的放在美國伺服器上的代碼,都一樣,源代碼永遠是自由的。 那麼為什麼Apache ASF託管項目許可中會包含「可能受到美國出口法規管制」的字樣,而GPL許可證根本沒有這個內容呢?因為GPL是一種只管源代碼的許可證,並且它有傳染性,包含GPL的項目本身也必須開源,所有通過GPL許可證發布的產品必須提供代碼,它根本不涉及分發和不開源的部分,也就不會被列入管制範圍。但Apache/MIT/BSD之類的許可證不是強制開源,人們可以使用它發布不開源的代碼,也可以在發行版本中混入不開源的二進位軟體和庫,這些不是代碼的東西 ,就會落入管制範圍。因此他們必須加上這個聲明「可能受到美國出口法規管制」,這裡說的是「存在這種可能性」,而不是說「一定如此「。

當然,這裡有另外一個細節問題是,GPL只管源代碼,那麼如果一個組織開源了自己的代碼,同時又提供二進位發行版,這時候會不會被管制?答案是會的。所以要做軟體發行(而不是純粹源代碼發行),就需要在GPL基礎上擴充出來一份新的許可證,這份許可證裡面同樣會寫上「可能受到美國出口法規管制「字樣。針對這個問題RMS曾經親自回答過:fedora許可證包含了「可能受美國出口法規管制「,這和GPL衝突嗎?RMS的回答大意是:GPL只管源碼是不是開源,其他都不管。你如果要打包發行GPL的軟體,在履行了開源義務之後,GPL就不會找你麻煩了,之後你可以隨便設定各種條件在你的發行版上,哪怕是「禁止藍色頭髮的人使用「都可以,那是你自己的決定。這就是對源碼和軟體之間法律關係的最好解釋。強制開源保證了自由,所有人都有機會使用它,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是這樣,做為美國禁運的重點國家朝鮮也有自己的Linux系統,他們一樣是自己拿源代碼編譯發行的版本。(當然,朝鮮並沒有開源他們的紅星Linux代碼,是違反GPL授權的)

開源運動可以算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奇蹟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制度下,用不同的語言,共同創造了一堆屬於全人類,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的工具。他們之間可能互相不能聽懂對方說話,可能政治觀點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完全敵對的,但是仍然共同為這個工程貢獻了力量。我想不出來人類還有什麼其他的事情達到過這樣的高度和廣闊程度。

大家關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git和Github會不會算在禁運範圍內。首先要區分git和github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git是一套開源的軟體代碼版本控制系統,如上所述,它是完全自由的。Github是一個商業公司,提供git託管服務,所以Github確實有可能因為法律要求不提供某些地區的服務,比如朝鮮IP是不能訪問Github的。但是這對於中國用戶似乎完全不是問題,畢竟世界流量最大的100個網站裡面大部分中國用戶都不能訪問。

Git本身就是一套分散式代碼管理系統,你只要使用git,那麼你自己的計算機上始終會有一份和伺服器同步的代碼版本,即使伺服器拒絕你訪問了,你也不會丟失源代碼,自然也就不存在「抓緊備份一份代碼」這種問題,代碼本身就存在你的計算機上。

最後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多開源軟體基金會都在美國?這個問題非常有趣,畢竟,開源軟體最重要的作者們,其中至少有一半不是美國人,你看,Linux作者Linus Torvalds是芬蘭人,C++之父Bjarne Stroustrup是丹麥人,Python作者Guido van Rossum是荷蘭人,Java作者James Gosling是加拿大人…更別說每個開源基金會都有大量的董事們不是美國人,也並不生活在美國。為什麼他們不把基金會放在自己的國家而是放在美國?

除了美國有更豐富的資源這個理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美國的制度可以保護他們的工作永遠是開放的。這件事頗有一點中國太極的意味,美國在開源領域成為主要陣地,不是因為它強大,而是因為它不夠強大,美國政府不是說一不二,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的政府,它的錯誤可以被挑戰,被糾正,可以和它法庭見…美國公司、美國人民、美國法律和美國政府,這些概念看似一樣,實際上是不同的。他們有共同利益,但是也有衝突,同時又互相制約。有ACLU,EFF(電子前線基金會)這樣的組織,幾十年如一日挑戰不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政府打官司,並且無數次獲勝。這些複雜的關係構成了讓開源軟體發展的重要社會基礎,人類社會沒有什麼100%確定的事情,但是這種互相制約的平衡最大概率上保證了這些項目的自由,這是世界各國開源項目領導者和參與者經過漫長時間之後的共識。

如果不相信這個看法,想想前面提到的幾個案例,一個美國公民,希望讓全世界人民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演算法和代碼,而完全不管敵對國家會不會獲得他的成果。一個美國教授,希望給外國留學生講解加密技術,冒著自己坐10年牢的風險,拿起法律武器挑戰美國政府,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件事要發生在其他國家,會是怎麼樣的結局?被罵做賣國賊算是起步待遇吧?更別說還有很大可能會承受更糟糕的結果。但是在美國,他們不僅能獲得勝利,美國人民還視他們為英雄。

我們還可以假設一個場景。如果真的發生美國政府試圖禁止中國使用Linux內核這種事情,你猜誰會先站出來罵美國政府?顯然是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創始人RMS和Linux的作者Linus。他們不僅會罵,還會在法律上挑戰美國政府,並且會把所有代碼託管到其他國家。凡是以」有一天我們會用不了Linux內核「為藉口搞什麼獨立系統的,我敬佩他們的勇氣。但是一方面他們擔心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另外一方面,做個操作系統在這個時代並不算難,難的是如何建立整個生態。軟體和互聯網生態是全球化的產物,整個生態的完成是全世界工程師和企業共同完成的,任何一個國家也難以獨立建設完成一套生態,即使美國,它也不可能脫離世界獨立存在。

回頭看這個歷史,開源運動和加密運動互相扶助完成的這個過程。密碼學家始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列入軍火管制的東西是加密軟體,這使得密碼學家和法律制度發生了衝突,如果沒有這種衝突,就沒辦法到法院挑戰美國政府,也就沒法拿到法院最終的判決。如果沒有判決,源代碼算不算一種言論自由就仍然是不確定的爭議,那麼開源運動就很難產生這樣的影響力。如果沒有開源運動,沒有Linux,沒有GCC,沒有Android,沒有瀏覽器…整個互聯網可能都不會存在,那麼軟體和工具仍然會掌握在少數幾家企業手裡,距離普通人遙不可及。

密碼學家們不僅改變了二戰的進程,他們也一直通過各種方式影響著社會,加密運動參與者極端注重隱私和自由,雖然他們的很多努力只是是出於維護自由的目的,但他們的創造物則影響深遠,雖然其中大部分並不為普通人所知,但每隔一些年,總會有一些成果產生了驚天動地的效果,被人們所知。最近的一次大概要算這件事:

2009年1月8日,有人在密碼學圈子裡面發了這麼一條消息:

"I made the proof-of-work difficulty ridiculously easy to start with, so for a little while in the beginning a typical PC will be able to generate coins in just a few hours."

發布這條消息的人使用的名字是 Satoshi Nakamoto,在中文裡,這個名字被譯作「中本聰」。

參考備註:

  • RMS關於fedora許可證的回復 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FreeSoftwareAnalysis/FSF
  • RSA軍火T恤和代碼 http://www.cypherspace.org/rsa/
  • 里程碑案件之一 https://www.eff.org/cases/bernstein-v-us-dept-justice
  • 里程碑案件之二 https://www.eff.org/ja/cases/junger-v-dept-state
  • 標題圖:Image used under Standard license from http://Shutterstock.com (這張圖是我們付費購買的,符合我要求的轉載可直接使用它)


每天中午的下飯節目

知乎還好,豆瓣的評論非常應景的說明瞭這個節目存在的必要性(中國人,你要自信

說真的,看國外的政治採訪談話節目我特別眼饞,甚至在鳳凰臺?中央臺?,看臺灣的海峽兩岸談話我都眼饞。

在社交媒體看到臺灣的腦殘學者發表政治言論我都眼饞!!

我們什麼時候能有自己的政治談話節目啊...o(≧口≦)o

終於,我在B站實踐愛國( ̄︶ ̄)↗

「大一統原則影響了數千年中國人對國家領土範圍的認知」

「歷史是中國人的宗教」

「中華民族的概念是屈辱近代史中形成的」

「儒、道、墨多理念共存對當今世界宗教衝突有極大啟發」

「資本、政治、社會三方力量應當保持平衡」

「中華文化崇尚與一切和解,所以《瘋狂外星人》中,會做個銀河系酒代理「

」改革開放40年的迅猛發展不是毫無緣由的,這得益於前三十年的基礎奠定:國家獨立、政治體制、教育普及、土地改革、婦女解放、基礎工業等「

......

以上是我自己的筆記+記憶,非100%張教授原話

今天又去看了張教授和福山教授的對話,2011年他就判斷「阿拉伯之春很快會變成阿拉伯之冬」,這是基於張教授對文化、經濟、政治等多個領域的瞭解得出的結論,試問當時的中國崩潰論對張教授來說,是否像一個可笑的YY。

即便現在網路如此發達,但仍有很多人稱得上「民智未開」,當中一部分是缺乏瞭解中國和世界的途徑——誠如高贊的答主所言,此前話語權被牢牢把控在西方媒體和公知手中,愛國者只能忍聲吞氣,信息不足的大多數就被忽悠了(想想被忽悠到解體的蘇聯);還有一部分人膝蓋生了根,腦子也萎縮了,只要看到愛國節目、愛國人士、愛國影視作品,立刻揮舞著鍵盤細數中國的過錯和不足。

如今我們要把話語權搶回來,讓中國看到完整的世界,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

我們的自信缺乏了太多年,卻來的毫無緣由,僅僅因為比不上此前世界最發達的幾個國家,就認為我們的制度、人民、文化都低人一等,這樣的言論已經失去了市場,中國正在回歸她原有的世界位置,而且是完全和平的崛起與發展。

長久以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存在偏差;以為能投票、能決定國家大事就叫民主人權;以為美國的孩子都住大別墅、用先進教育設備、人人都是知識分子;以為國外的東西好喫不貴,國外的產品物美價廉。

這都是片面報導+自我意淫的產物。

地球上還有上億人口沒脫貧、沒飯喫,還有用腳選出的領導人,還有金融危機導致失業和物價飛漲,還有極高的犯罪率和死亡率。明明這些都是事實,為什麼不能講?憑什麼不能通過對比脫貧人口、執政能力、穩定的經濟、良好的治安來說明中國的成功?

美國人的自信與愛國,就是來源於對美國強大富足的認知。

如果每個中國人都清楚地知道,我們在各種數據上的世界第一,清楚祖國的發展速度,瞭解我們的政治制度優越性,這個節目都沒有存在必要。

綜上所述~我認為~

這個節目好極了,希望近年能看到更多類似的節目,從正面、反面,從歷史、當下,從東方、西方,從各種角度各種姿勢各種立場,來讓自己的民眾認識祖國、愛上祖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