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李白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極見意境,畢竟李花開太白嘛。當改成了「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後,大佬們如何看待?

非常感謝雞湯不好喝的指正。


這麼改其實沒讀明白李白原詩什麼意思。

樹深時見鹿的斷句應該是樹深/時/見鹿,而不是樹深時/見鹿。

區別就是後者是樹深是見鹿的修飾語,是說在樹林很深的情況下才會看到鹿,但是實際上是在很深的樹木當中時時看見鹿,所以跟下一句溪午不聞鍾是對應的,兩句的斷句是一樣的,並且是一有一無皆自由飄蕩的意境。

如果按照海藍這一句或者流傳甚廣的夢醒一句來銜接,其實前後斷句不一樣了。

寫完這裡忽然覺得我可能受到了夢醒那一句的影響,如果海藍這句沒有斷句的錯誤的話,主要的問題在於:

首先,海藍不藍和見不見到鯨魚沒有關係,但是樹林茂盛是真的會有鹿的。這看似細節,但是其實很多人初學寫詩最容易犯這個問題。

然後,兩者沒有共同之處。這樣寫很明顯是在對仗嘛。李白原詩是描繪隱者(也就是那個道士)的居住環境,兩句渾然統一的線索就是「居住環境」。當然上下聯不是非要相似,如李商隱「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上下兩句的連接點在於相同的情緒。所以按照海藍這句的改法,從內容上兩者不相關,從情緒上兩者未連續,只是一個學生的仿寫題目而已。

最後,再說如果按照詩歌審美來看,專寫景物的一聯如果是正對,是要構成一個意象空間的。就像是杜甫那個經典登高,前兩聯描寫景物,一高一低,一縱一橫,由此展現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環境。而這樣改很顯然兩句都是扁平的,沒有任何縱深感,其實不過就跟馬路邊掛著的「疫情莫出門,責任記心間」的扁平感差不多。詩歌是最為精鍊的文體之一,除了當代印大標語,沒有一個詩人寫詩的時候會放兩個一毛一樣的句子進去,況且後不如前。

其實這樣改比夢醒那個好多了。那個莫名總有一種李白等朋友,等著等著樹下睡著了,忽然醒過來跟那個道士深情對望。

口意。


附庸風雅又沒有領會到原句意蘊。


看不懂這波操作。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端的是一副清幽林中景象。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跟我家男神李太白有半點關係嗎?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看起來很對應,其實一點也不。

「深」是樹林進入的程度,但「午」是個時間;

時是時常的意思,時常能看見鹿的蹤影,在將隱未隱之間。不聞鍾,則一點鐘聲都聽不到,沒有半點隱約曖昧,是徹底斷絕的意象。

前句和後句並不存在類比、黏連(防槓:此黏非彼黏),前後句甚至是靠一種互不相接的斷裂感微妙呼應起來的。

後人的: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基本逐字對應。林深是怎麼見到鹿的,海藍時就怎麼見到鯨,夢醒時就怎麼見到你

是同一個情境、模式、趣味的反覆演練、類推。

可以說這個跟李白沒什麼關係,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那種


寫又不會寫,只能狗尾續貂這樣子……

為什麼要把樹改成林?可能看起來更文藝?

怎麼看?那就是,有些驚世佳作就是隨便改一改,降一降檔次也能驚艷世人,大火一陣子,這就是謫仙的魅力。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是描寫山中所見所聞,一種幽然的意境。改的人是在海邊嗎?海邊有茂密的林子?還有鹿?不說場景不對,後一句也很牽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