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崩壞的例子多了去了,甚至應當說,穩固的平衡恰恰是一種短暫的狀態,流轉變遷才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人從出生到衰老消亡,平衡在哪兒呢?大廈不維修幾十年就會朽壞倒塌,靠自身能保持平衡嗎?封建製取代奴隸制,封建制自身也不斷更新(屯田制、兩稅法、租佃制度……),最后土崩瓦解,這當中變化是主題,還是平衡是主題?

當然,如果你指的是辯證的平衡,指的是正題和反題最終成為合題,那你的想法有合理處,但也不全面。請翻翻教科書,或者直接百度,看看矛盾有哪五種解決方式,對每種解決方式思考一兩個例子,再回過頭看你的問題是不是需要商榷。


餓 你這個問題 為啥先給了我結論

沒給我前提?

我該怎麼回答你?

emmm

我只能給你一個比較模糊的說法 或者說可能智慧的說法大概┐(─__─)┌

為了滿足你的結論

我可以創造一個前提 比如說 對立事物在感知時就已經形成了統一的趨向 因為所謂對立狀態 必然是對於某種優勢的爭取 這個爭取決定了 對立事物的對立描述是建立在同一個導向的爭取上 這種爭取導致了對立的事物已經自身的建立了容納兩個事物或多個事物的系統 這個系統的外顯或者觀察 組成了結論中認為 走向平衡的趨勢 因為排除其他系統或是力量的引入 當人類可以觀察到兩個對立的同時 也已經在同一個個體的思考下完成了將兩個對立事物的統一概括 概括的重點是對立的爭取優勢 概括的內容是兩個對立事物的不得不進行的互動

而這種自我總結 就解釋了所謂走向平衡的趨向

但是趨向並不解釋平衡的出現

那麼平衡是因為什麼

平衡的表達是對立的鬥爭被不得不暫停 但同時也走向了統一的消失 而這種平衡的出現 鬥爭的贊停實質就是外力的引入 系統被打破了 鬥爭優勢轉換了或者變化了 對立的事物在進入新系統的同時 也必須有轉化系統的過程 這個轉化是看似失去對立關係但仍保持對立的動力 而這構成了我們感知然後確定的所謂平衡


真巧,這兩天剛剛想過這件事,有人就把問題提了出來。說明知乎真是個好平台(?▽?),她讓人和人的互動不約而至好似量子糾纏一般。真的,就在兩天前,我將「大命共慧」的解說詞做了修改。以前是「宇宙孕吾身,我心懷宇宙」十個字,現在改為「易行中道 均不患寡」八個字。今早上知乎,看見了這道題,心想這無非是讓我對這八個字做解釋而已。

所謂「易行中道」,這由對圓周率的感悟所得。首先,通過圓周率乘以直徑可算出圓的周長。我們知道,事物循環均有賴於周而復始。這樣,我們腳踩的就非切線而是切點。因為切點相連可呈周長,只有沿著周長才見有來有往現象。否則,走切線這過了切點便失去了其周而復始的行為能力。可現實中,我們朝目標前行總想讓距離越短越好。這按道理當走直線,因直線的距離最短。然而,從切點出發行於直線,除了走切線還能咋辦? 沒辦法,對嗎!

切線誘惑你說可以直達,可踩上以後脫離圓軌便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想有來有往當如何是好?眼瞅圓周率那無數的小數點,這彷彿在告訴人們,生活就是在繞圈子。但不是一個圈,而是螺旋環繞的多個圈。這裡,一個圈好理解,把每天要做的幾件相同事情做好就成。現在,螺旋環繞見多個圈,每道圈都有新鮮事。那麼,新螺旋需要做哪些事?這誰來安排怎樣安排?

實際上,圈與圈?的螺旋取向還為了圓,以便環節行為能夠周而復始。這如何是好呢?我們知道,圓周率由直徑換算而來,直徑本是過中點的直線。保持直徑作為,每一步都要踩在切點的位置。如此這般,必須圍繞中點運行。中點移動時,腳要跟著動。探索中點的移動軌跡,這是咱老祖宗的長項。可不是嗎?太極生陰陽,陰陽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萬物回太極。這裡,遵循易經演繹之道,中點移動來來回回。沒錯,但凡易行中道,事物循環發展便無止境可言。

說了「易行中道」,再說「均不患寡。」所謂「均不患寡」,這是「易行中道」所求的方式方法。可不,中線呈現均分,以免發展失衡。開車心細的人可能留意到了,即便在馬路上直行,抓方向盤的手還是要不斷地微調。如果是自動駕駛,手會不停地隨方向盤左右移動。為什麼?因為地球是圓的,車隨慣性走直線,這要不斷地把車由切線拉回切點。所以,手的微調其實是在校正車於行駛途中對中點連線的偏離姿態。不然的話,便無法持續保持其居中行駛路線。

這裡,微調為了居中,居中為了均分,均分為了平衡,平衡才能擁有其事物延續不敗的發展前景。在自然循環事物中,這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衡發展,今日之寡明日之多。反之則不然,不均見男女比例失調令社會秩序亂套,不均讓人指標異常健康不保,不均使環節生命的行為鏈接出現紊亂,令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總之,居中走均分路線,不均會釀成災難。災難是規律對行為不均的微調現象。對此,站在自然高度把握均分事項,人不僅能保持自身的健康,更能使人和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進而使人類社會長治久安。


不是任何對立的事物都會走向平衡。

比如封建社會與奴隸制社會交接的時候,封建地主階級和奴隸主階級的勢力的確有一段時間是平衡的,所以有春秋戰國時期。但是逐漸的它們向不平衡發展,封建地主階級逐漸戰勝奴隸主階級,導致奴隸主階級消亡,秦統一了六國。

同樣,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更替,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更替都是對立雙方走向不平衡,一方消亡。

我想題主想問的是為什麼辯證唯物主義的矛盾對立統一。因為矛盾的概念在那裡了。兩者想要成為矛盾,首先要歸屬於一個整體。也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而不是兩個事物。

當對立的兩個事物走向平衡,我們稱之為一個事物中矛盾的對立統一。當對立的兩個事物不走向平衡,我們稱之為新舊兩個事物的更迭。畢竟,他們是不是一個整體,主觀說了算。


因為矛盾的鬥爭性和同一性始終不可分割,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若光有對立沒有統一便不構成矛盾;若對立的雙方沒有走向平衡的趨勢則意味著矛盾已然不可調和,原來的統一體即將破裂,原有矛盾及其對立即將不復存在,事物將產生質變。由於量變是時刻發生的,質變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所以便更多地給予我們「對立雙方都有走向平衡的趨勢」的感覺,但並不意味著任何事物的對立只存在於原有統一體中,並不意味著任何矛盾是永恆的或是不可解決的,沒有統一體的破裂矛盾的解決,就沒有發展,就沒有新事物產生。

當然,舊的矛盾解決了,卻又會有新的矛盾出現,矛盾具有普遍性。新事物同樣是矛盾體。新的矛盾的對立性同樣離不開統一性,新的矛盾體中的對立雙方同樣有「走向平衡的趨勢」。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正是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著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正是在對立雙方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到新的不平衡中事物呈現出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軌跡。

"矛盾是可以解決的,又是不可消滅的。」論題可以從該觀點中得到啟發。

詞不達意,謝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