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南方,无暖气,冬天还是挺冷的,新生儿不是每天睡20个小时嘛?,怎样让ta穿的保暖又安全又舒服呢?专家说晚上不能盖被子,那是从早到晚都裹包被吗?里面要穿棉的吗?新手妈妈,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请大家提提意见,谢谢


名字里带个的够吗?

坐标昌,北纬28°09′29°11′。

家说婴儿不能盖被子,哪个?家里盖房的那种?通过了富士康砖家质检员皮球老爸的检测吗?

你看这个手,像不像etc?自动抬杠。

看到不能盖被子好气哦,请题主多关注权威性的育儿专家。

比如 @知乎亲子

你让印在小被子上的喜羊羊怎么看?

也可能题主记错了吧,

是婴儿不要和大人一起盖被子。

因为大人被子太重,可能会造成婴儿高热或者缺氧。

上图中是皮皮球球之一。(10月底出生的双胞胎男宝) ,当时的保暖方式。

一、新生儿不是每天睡20个小时嘛?

是的,可能其中

一半时间在拉屎,一半时间在拉尿。

你滴大部分时间除了喂奶就是换尿不湿。

南方是湿冷,所以还是要提升下室内温度。

如果空调太干,你可以选择取暖器和加湿器配套使用。

二、怎样让ta穿的保暖又安全又舒服呢?

襁褓是睡觉的时候给他包裹的,

是模仿子宫环境,有防惊跳和保暖的效果。

之前回答里安利过,育儿睡眠神器。

三、从早到晚都裹包被吗?

可以给他选择穿棉衣。

穿上外婆亲做的袄子,

你看他,笑得多开心。

猜猜我是老大还老二

最后,保暖的前提下,还是多让宝宝运动。

抬头翻身坐爬走,

衣服穿的多会有一部分影响的。


夏天常见:「奶奶觉得你冷」;冬天就变成:「妈妈觉得你冷了」。题主的问题,我一个个回答呀;

1、新生儿不是每天睡20个小时吗?

新生儿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需要18小时(范围16-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由一个睡眠周期进人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2、怎样穿的保暖又安全?

先上我们家的穿衣法,再来细说。

在家:棉质的连体衣+抱被/睡袋

外出:棉质的连体衣+夹棉保暖衣+厚抱被

睡觉:棉质的连体衣+抱被/睡袋+(薄被)

给你2个选择睡袋的理由

2.1. 保障安全

宝宝的小床上最好什么都别放。毯子、被子等常见的床上物件,都有可能会增加宝宝睡眠中窒息的几率,特别是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

2.2. 不怕著凉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著凉啦」;再不安分的娃,穿上宽松的睡袋后,也不用担著凉啦;

为什么这样穿?

我们南方冬天的气温属于忽冷忽热型,早晚温差非常大,常常早上穿毛衣加外套,中午的时候又热的想穿短袖,这样的日夜温差让身体很难调适。这恐怕也是作为「无证上岗」的新手父母第一关,穿多了怕热,穿少了怕冷,到底怎么穿最合适,也没个具体的操作守则,结合一些我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

「洋葱式」穿衣方式,既保暖,又方便穿脱;

什么是「洋葱式」穿衣法?

就是像洋葱一样的,一层一层的往外加,最后圆滚滚的像个球;(具体案例可以参考一下我们家的)

说完穿衣法,我再来说说我们家浩贝小朋友婴儿时期的穿衣原则:

2.1. 户外活动穿著保暖,多层穿搭(例如洋葱式穿法)

2.2. 相同环境下,三个月以前穿得比我多一层; 三个月以后在室内就比我少一层,室外和我穿一般多。幼儿比大人多穿一件;

2.3.搭车时婴幼儿要穿著舒适,避免笨重的大衣、滑滑的羽绒服(会降低汽车安全座椅的保护力)


3、专家说晚上不能盖被子?

我的回答是,看情况而定,判断他冷不冷,冷的话还是得加;

那如何判断宝宝冷不冷呢?

很简单,摸摸宝宝的肩颈后面,如果是温热的就是合适的不冷的,如果背部出汗,说明穿多了。


4、里面要穿棉的吗?

必须是棉的呀。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最新规定:按照新国标,服装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只有A类产品可供婴幼儿穿著;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C类产品技术要求。但后二者如果是婴幼儿服装的话,也必须达到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具体数值请看下图:

所以,我们在给宝宝买衣服之前,一定要学会先看衣服的标签,优质的婴幼儿衣服的标签上,都会有「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等字样。另外,在给选宝宝衣服的时候,特别是贴身衣物,一定要选择标牌上标有:100%全棉的,如下图:

最后小宝宝过冬衣服怎么囤?(0-3个月)

连体衣3-5套:

由于新生宝宝一天拉个十几次是常态,需要随时换纸尿裤,连体衣的话宝宝肚子不容易受凉,换尿片也比较方便;不用囤太多,宝宝长的快,够换洗就可以啦。

抱被1-2件:一般都是既可以把宝宝包裹起来,也可以铺开当被子盖。购买1件以上时,建议选择不同厚度的,家里、户外不同温度,穿戴不一样的。

睡袋1-2件:可以买一个防惊跳,底部有拉链设计的,换纸尿裤方便;

袜子2-3双: 建议选择毛圈袜,宝宝腿都粗,有松紧口的很可能会给小腿勒出印子,选翻边的好。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蹬腿,容易把袜子蹬掉,中帮的能比较好的应对这个大难题。

帽子1-2顶:外出时保暖。

围兜:4-5个 新生宝宝很容易吐奶,最好在脖子上围个围兜,这样可以减少衣服换洗次数。避免选择细绳系带的款式。

最后,如果室内温度你觉得不是很理想,那可以考虑入手一个油汀,个人感觉性价比不错,带了加湿器,有三档可以调节,母婴可以用,不会特别刺激皮肤;用了两年了还不错;


坐标上海。上海的冬天虽然最多零度上下,但没有暖气还是蛮冷的。对于新生儿的保暖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新生儿应该穿衣多少和大人是不同的。因为新生宝宝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热多。所以,新生儿比大人更容易出汗和怕热,我们就不能用大人穿衣的标准来对待。

并且小婴儿的体内自带一种神奇的物质——褐色脂肪(Brown Fat),以帮助宝宝离开温暖的子宫后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真是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有褐色脂肪的保护,小宝宝就没有那么怕冷了。褐色脂肪就像一个「发热器」,在宝宝进食和遇到寒冷刺激的时候会产出热量。小婴儿褐色脂肪量最多,随著宝宝年龄增大褐色脂肪会逐渐减少。所以小婴儿比大人更耐寒。

那该怎样给宝宝保暖呢?

【先来详细的说说宝宝穿哪些衣服,由内而外一件不能少 *^_^*】

我家双胞胎的衣服全是我操心,里里外外,就连袜子都是我精挑细选的。真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袜子我都买了二十多双!买回来试穿觉得宝宝不舒服就重新买。老母亲的心啊!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妈妈们。当初给我家宝宝们穿衣服也是煞费苦心,既想宝宝穿的舒服,又怕冻著宝宝。我就琢磨给穿哪种衣服最适合,买了好多款式,亲戚朋友又送了不少。经过甄选,终于找到最合适的衣服,都是总结出来的经验。下面分享给新手妈妈们,也帮助新手妈妈避免踩坑。

1.贴身内衣

婴儿的皮肤娇嫩,贴身衣物选择纯棉的,柔软舒适的。建议选择包屁衣,作为内衣。因为包屁衣比较柔软,也贴身,保住屁股的设计能防止宝宝衣服上窜。

  • 还有一点就是宝宝睡觉怎么睡舒服?

大人睡觉怎么睡舒服?肯定裸睡啊。所以,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睡觉,特别是腿部,光溜溜在被窝里无拘无束,宝宝也舒服。选择暗扣款式,比系带的方便,你能感受那种宝宝扭来扭去,系带怎么也系不上的感受吗?我当时真是急的一身汗。另外,包屁衣换尿布也好换,完美~

2.睡觉的时候建议给宝宝穿半背衣。

为什么穿半背衣呢?

因为给小婴儿盖被子的时候,婴儿的胳膊是放在外面的。为啥?为了安全。胳膊放外面就不会因为宝宝的活动而导致被子蒙住口鼻,小婴儿如果被蒙住口鼻很容易窒息的。婴儿又不会说话,在缺氧的情况下也未必会大声哭,所以盖被子都是胳膊放外面。婴儿的习惯也是两只胳膊平放在头部两侧像「投降」一样。

由于宝宝胳膊和肩膀都是露在外面,就需要合适的保暖。但又不能穿太厚,太厚的衣服宝宝睡觉会不舒服。所以半背衣诞生了,主要用来护住上半身。

半背衣后面长这样

3.夹棉连体衣

宝宝起床后可以把半背衣脱掉,穿夹棉连体衣,同样推荐按扣的,两个字,方便。这里注意,购买铁质按扣,塑料的很容易掉,我家的掉了好几件衣服都是塑料扣。

  • 为什么推荐连体衣?

真心方便啊!宝宝尿布换的勤,裤子脱来脱去很麻烦,非常麻烦。这种连体衣扣子拉开就可以换尿布,不得不说,我家曾经买的裤子都压箱底了,赤果果的教训啊,浪费钱。还是连体衣方便,如果不嫌麻烦的宝妈可以试试穿裤子。但是有一点,连体衣要买宽松版型的,方便腿部的活动。把连体衣裆部的扣子少扣一两颗,就会很方便宝宝活动了。既解决了换尿布的问题,也不影响宝宝的活动。建议选择大品牌的,一般大品牌的设计会比较符合人体工学,考虑宝宝的舒适度。

现在宝宝是穿了一件包屁衣+连体衣了。天冷当然不够,外面还要穿厚衣服。

4.加厚连体棉衣

不错,又是连体衣。对于1岁半以内的宝宝我都会推荐连体衣,不为别的,就是方便!对于两三小时要换一次尿布的宝宝来说,老母亲也很累,再说冬天不用脱来脱去宝宝更不容易著凉。

这是在上海的冬天,宝宝穿的衣服。包屁衣+夹棉连体衣+加厚连体棉衣,就这三件上海的冬天足够了(半背衣是睡觉穿)。衣服选的合适,也不用给宝宝里三层外三层了,给宝宝穿衣服本来就是体力+脑力活,穿一次衣服简直累一身汗,能少穿一件绝不多穿。我们既要保暖,又要简单。宝宝舒服,老母亲省事,完美~

宝宝盖多厚的被子

上海的冬天,给宝宝盖一条2.5斤左右的宝宝棉被就可以,或者和大人差不多厚度的。对于专家说不能给宝宝盖大人的被子其实也是怕宝宝被不小心蒙住吧,如果你想给宝宝盖自家的大棉被,也可以。

要注意这样做,把棉被的另一头向内叠起来,反正宝宝也够不著另一头。叠起来后,把被子理整齐。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大人盖的冬被,也有好几斤吧,我家冬被七八斤重。另一头被叠起来,且被子已经拉整齐了的情况下,把被子盖到婴儿的腋下部位,婴儿是无法把被子拖动的。轻若鸿毛的被子还是不要给宝宝盖。

给一岁内的宝宝单独盖被子,不要和大人共用,特别是新生儿更要单独盖被子。以防大人睡著了把被子卷走,或导致被子蒙住宝宝口鼻。因宝宝口鼻被蒙住窒息,失去幼小生命的新闻很多,家长一定要注意。

【怎么判断宝宝是冷了还是热呢?】

如果不能确定宝宝穿的是多了还是少了,可以用手从宝宝后颈处摸摸宝宝的后背,看有没有出汗,如果有就说明宝宝热了,要减少点衣物。如果宝宝后背有点偏凉说明冷了,要增加衣物。

这个方法是比较能准确判断宝宝的衣物厚度是否合适的,当初在医院生娃的时候,医生特别强调不要穿太多。由于我妈妈总担心宝宝冷,给裹了厚点的包被,还被医生说了一顿。所以,如果家里是老人帮忙带娃,还是要跟老人说一下别给娃穿太多了。

【宝宝手脚发凉是因为冷吗?】

通过宝宝手脚的热冷,来判断宝宝的热冷,是不准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因为宝宝还小,宝宝的小心脏比大人小多了,泵出的血液未能全部到达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就会出现手脚发凉的情况,并不是因为宝宝冷导致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手脚冰凉,或有寒颤,我们需要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精神不太好,要考虑宝宝是否病了,有没有发烧的情况。

特别对于三个月以下的新生儿,更要注意不要过度保暖。经常有新闻报道小宝宝因为穿的多出现捂热综合症的事,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给宝宝穿衣。当宝宝因穿著过多,出了一身汗后,给宝宝换衣服遇到冷的环境,就容易引起感冒。有句古话说的好,「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题主问要不要一直把宝宝裹包被里?

我建议不要。虽然宝宝在子宫里的时候是被羊膜囊包裹,但里面有羊水充盈,宝宝在里面手脚还是活动自如的。如果把宝宝一直裹在包被里,宝宝活动受到限制,不利于宝宝的发育。

文:笼包妈妈;

图:收集自网路,如有版权问题还请联系;

我是笼包妈妈,家有龙凤胎,全职宝妈,积累了许多备孕、怀孕、试管、育儿相关经验,在知乎分享,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喜欢我的回答别忘点个赞~^-^

我的其他回答:

过年前后出生的孩子,新生儿衣服应该买哪些 ??

www.zhihu.com图标婴儿衣服该怎样挑选?应该注意些什么??

www.zhihu.com图标你买过最有用的母婴用品是什么??

www.zhihu.com图标好用到爆的母婴用品有哪些??

www.zhihu.com图标1岁以下宝宝应该看什么绘本??

www.zhihu.com图标学会爬行对婴儿来说有多重要??

www.zhihu.com图标新手妈妈,晚上怎么照顾宝宝??

www.zhihu.com图标宝宝睡著后半夜需要换纸尿裤吗??

www.zhihu.com图标
  • 这题我会! 宝宝不管是睡觉,日常活动还是出门,为你详细解答。
  • 可以通过摸孩子的后背来感知他的冷暖,尽量少穿别多穿,根据天气和宝宝体质微调。
  • 南方的冬天偏湿冷,对宝宝来讲,一般来说要重点护住肚子和脖子,推荐几个单品:三角围脖、肚兜、围肚、高腰护肚裤…小月龄宝宝可以穿打底的连套哈衣,换尿布肚子不容易著凉。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因此阻断了体热丢失,不易使宝宝受凉生病。

  • 宝宝睡觉时,有贴身睡衣的保护再加上包被的包裹已经有安全温暖的感觉了,此时,妈妈为宝宝在胸部以下加盖一层被子,宝宝一定很温暖了。依据天气情况,妈妈可调整被子的厚度以保证宝宝舒适的睡眠。怕麻烦的话,可以让穿著连体衣的宝宝睡在睡袋里,即安全又舒适。

  • 带宝宝出门时,在贴身内衣外,再加一层衬衫毛衣之类的,外面套一件轻薄的小棉服,既挡风又保暖,活动灵巧方便。戴上一个护耳的帽子,冬季戴帽子可以护住头部的热量,选用能护耳的帽子比较实用。选用棉布帽子不易扎宝宝,不要带毛边,否则会刺激皮肤。此外,不要给有湿疹的宝宝带毛绒帽子,以免引起皮炎。可带棉质的。


首先,南方确实没有暖气。

所以这道题有两个解法:家有暖气装置的和没有暖气装置的。

1.有暖气装置的

好处就是不用穿太多或者盖太多,避免焐热综合征,弊端就是费电。

空调暖风、家庭用的暖气片,几百到几千的都有。

开空调和暖气片会存在干燥的问题,可以加个加湿器。

然后室温基本能够控制在26度左右的。

家里的娃穿一件和尚服,一件襁褓式的包被,然后再盖一件薄被子。

2.没有暖气装置的。

好处就是省了一大笔电费。

弊端就是每日气温都不是很稳定,每天都要根据当日气温调整宝宝睡眠的衣物。

不过小宝宝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喂奶换尿布,家长多摸摸后看有没有出汗,适当增减睡眠的衣服。

大姨家觉得暖气啥的太干燥也太费电就没用,直接给盖被子。

也是和尚服,包被,然后盖一层被子(被子不是毛毯,宝宝用的冬季被子tb搜,根据宝宝体质选择合适的材质)。每次喂奶要是宝宝出汗了就给换一下衣服,穿薄一点。

我是番茄妈妈欢迎关注 @番茄妈妈

育儿经验、母婴好物、早教启智等都可以交流,

期待与你分享我的育儿经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