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得道原、儒身、法骨、醫心、墨行、兵搏、縱橫言、陰陽謀。


如果非要在先秦諸子百家中選的話

政治道德上,我介於道家楊朱學派和墨家之間(前者是以功利主義捍衛的自由放任主義,後者是以功利主義捍衛的帶有一點極權性質的空想社會主義)……

政治實施上,因為我是非常典型的古典自由主義者,因此我會選擇道家(和我的理念更加接近)……

立法和司法思想上我更支持法家(法家是激進的司法能動主義者,而道家則是司法消極主義者)……

社會進步問題上我更支持法家(法家是典型的進步主義者)……

但政治權威問題上,我會選擇道家楊朱學派(楊朱學派公然否定一切政治權威,這和其他哪怕屬於道家的學派簡單的限制政治權威運作不同,更和大量非道家學派具有極權主義色彩的政治權威不同——可以這麼說,無論是法家,還是儒家和墨家,都是極權主義,只是法家極權主義的程度更嚴重一些)……


墨學


儒家

實際上,贊成哪家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所處的時代哪一家被政治所需要。被政治所需要的必然受到大多數人贊同,這是需要看具體年代的。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幾乎打的不相上下。如墨家、縱橫家、儒家、老莊、農家、兵家等,秦國時期崇尚韓非子這種法家,法家對於秦朝的作用無需多說。但是最後因為法政苛刻而滅亡。漢朝成立以後,反思了秦朝滅亡的原因。在初期選擇了黃老之學,讓百姓休養生息。以至於八十老翁不層到過集市上,卻怡然自得。這裡注意是黃老之學,而不是老莊之學。直到武帝時期因為文景之治使得國庫充沛,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思想來代替黃老之學的休養生息的思維,所以董仲舒便出現了。也是從這裡開始,儒家正式走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而與此同時,漢代由於道教這種宗教的出現,老莊之學也得以傳播的更寬廣。

同樣的每家都有可取之處,也有糟粕之處。司馬遷父親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就分析過當時諸子百家的利與弊,但是由於他所處在漢朝初期,故而對於道家思想是很重視的,認為道家思想超越了諸子百家,我今將文章附錄於下:

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觽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

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篃循;然其強本節用,不可廢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食土簋,啜土刑,粱糲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要曰強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翻譯在這裡:

《周易·繫辭傳》說:「天下人追求相同,而具體謀慮卻多種多樣;達到的目的相同,而採取的途徑卻不一樣。」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於如何達到太賓士世的學派,只是他們所遵循依從的學說不是一個路子,有的顯明,有的不顯明罷了。

名家使人受約束而容易失去真實性;但它辯正名與實的關係,則是不能不認真察考的。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合乎無形之「道」,使萬物豐足。道家之術是依據陰陽家關於四時運行順序之說,吸收儒墨兩家之長,撮取名、法兩家之精要。

隨著時勢的發展而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樹立良好風俗,應用於人事,無不適宜,意旨簡約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儒家則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導,臣下應和,君主先行,臣下隨從。這樣一來,君主勞累而臣下卻得安逸。

至於大道的要旨,是捨棄剛強與貪慾,去掉聰明智慧,將這些放置一邊而用智術治理天下。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身體和精神受到擾亂,不得安寧,卻想要與天地共長久,則是從未聽說過的事。

墨家為死者送葬只做一副厚僅三寸的桐木棺材,送葬者慟哭而不能盡訴其哀痛。教民喪禮,必須以此為萬民的統一標準。假使天下都照此法去做。那貴*尊卑就沒有區別了。世代不同,時勢變化,人們所做的事業不一定相同,所以說墨家「儉嗇而難以遵從。」

法家不區別親疏遠近,不區分貴賤尊卑,一律依據法令來決斷,那麼親親屬、尊長上的恩愛關係就斷絕了。這些可作為一時之計來施行,卻不可長用,所以說法家「嚴酷而刻薄寡恩」。

道家講「無為」,又說「無不為」,其實際主張容易施行,其文辭與思想則幽深微妙,難以明白通曉。其學說以虛無為理論基礎,以順應自然,萬物天性為實用原則。

道家認為事物沒有既成不變之勢,沒有常存不變之形,所以能夠探求萬物的情理。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後物情的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的主宰。有法而不任法以為法,要順應時勢以成其業;有度而不恃度以為度,要根據萬物之形各成其度而與之相合。

不聽信「窾言」,姦邪就不會產生,賢與不肖自然分清,黑白也就分明。問題在於想不想運用,只要肯運用,什麼事辦不成呢。這樣才會合乎大道,一派混混冥冥的境界。光輝照耀天下,重又返歸於無名。

大凡人活著是因為有精神,而精神又寄託於形體。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形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形、神分離就會死亡。死去的人不能復生,神、形分離便不能重新結合在一起,所以聖人重視這個問題。

由此看來,精神是人生命的根本,形體是生命的依託。不先安定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卻侈談「我有辦法治理天下」,憑藉的又是什麼呢?


你看諸葛亮是哪一家?

說忠君為國、知遇之恩、漢賊不兩立,扶持幼主,是儒家;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顯,吏不容奸,人懷自厲,是法家;

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是道家;

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是縱橫家;

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是墨家;

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兵家裡他也在其中有不低的位置。

諸葛亮是身兼各家,集大成者,那中國古代,曹操兼容幾家,范仲淹兼容幾家,沈括兼容幾家,辛棄疾這個著名文人,帶50人衝到濟州,萬人中生擒叛徒張安國押到臨安,膽識和武力絕對不差。

百家爭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兼收並蓄,融為一體。不是說你贊成哪家不贊成哪家,而是說你能掌握幾家。


這無需我們回答,歷代的讀書人已做了選擇:儒家。只有儒家完整地提供了人之所需,社會之所需。


名家吧。

第一個試圖去解構中國語言內涵邏輯性的學派。

當然,由於漢語沒有邏輯,怎麼舒服怎麼來,於是這個學派失敗了。


道家所言至理,獨缺了人性可遷一條。其欲絕聖棄智,無為而治,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可乎?君無為則豪族坐大,魏晉談玄論道,終成門閥私計。

法家以為以利動天下,唯在賞罰二柄。管仲曰衣食足而知禮節,倉廩實而知榮辱。管仲助齊桓稱霸,身死而霸業消,秦用商君之法雖有天下二世而亡。法家不過縱橫之士謀帝王一家之利,己身一家富貴之言,管仲娶三歸,衛鞅封商君而已。管仲雖得善終,其餘皆作法自斃。

儒家乃先王之法,知人性善惡可遷,故以德教化百姓,協和萬邦。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荀,傳之不絕。因其重義而輕利,故不為霸者所用。雖曰民貴君輕,而無可奈何。夷狄之人畏威而不懷德,無所用之。

墨家亦襲先王之志,更進一步,兼愛非攻,廢禮樂,選天子。發展科技生產力,信仰堅定,組織高效,皆可使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然墨子身死,孟勝竟率百八墨者為陽城君死義,雖然感其行,但他不是為了墨家勞動人民去死,而是為士大夫階級去死,其死也輕如鴻毛。固可見墨家亦未能突破其歷史局限。

論古今之至聖者,唯有一人。其采道家陰陽之理,著《矛盾論》。取儒家之德,教化百姓。取法家之長治豪強。取墨家之要,發展生產力,兼愛天下。其道已立,後雖有亂臣賊子,必不敢越雷池,這世界亦必將歸於人民之手。


從前有四個人,他們同時看見了時代的漏弊。

阿道說: 這世界太污穢了,沒救了。如果想自救,那就遠離它吧。

阿墨說: 這世界太污穢了,我要想辦法把它打造成理想國。

阿儒說: 這世界太污穢了,放任它也不是辦法。得想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來處理,能幫多少算多少。

阿法說: 世界這麼污穢還扯什麼理想,誰出得起錢我就幫誰出主意。

現在看來,阿道是智者;阿墨是理想者;阿儒是勇者;阿法是識時務者。

至於誰對誰錯,那就端看您是什麼人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有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就是春秋戰國。那時候各種各樣的思想大爆發,「百家爭鳴」,幾乎後世所有中國哲學,都能在那時找到源頭,都越不出當年那些偉人划出的大致範圍。

其中有一個學派,曾經顯赫一時,到了後世,卻難覓蹤跡。幾乎只是靠著孟子這位大儒對它的叱罵才聞名於世,這個學派就是楊朱學派。

孟子曾經罵他:「楊朱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他好像成天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哪怕只讓他拔一毛,而能讓天下得益,他都不肯做。

「楊朱利己,是無君也;墨子兼愛,是無父也;無君無父,是禽獸也。」他只利己,把君君臣臣的道德規範拋在一邊,簡直是禽獸之舉。

後世因為孟子的話,還出了一個成語,叫「一毛不拔」,又引申出一個罵名叫「鐵公雞」。

但是楊朱真的是個純粹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者嗎?這是個誤會。誤會既然是從一毛不拔開始的,那我們還是回到源頭,看看這個毛是怎麼拔的。

這個故事記載於《列子·楊朱》篇。

有一天,禽滑厘問楊朱:「嘿,夫子,如果拔掉你一根毛,卻能拯救這個世道,你干不幹?」楊朱翻了個白眼:「一根毛可救不了世道。」禽滑厘說:「誒,老兄,發揮你的想像力嘛,如果能,你幹嗎?」楊朱直接就不理他了。

禽滑釐出來,遇到了楊朱的弟子孟孫陽,就把這事兒告訴了孟孫陽。孟孫陽說:「小兄弟你不懂啊,我給你這麼說吧。如果有人揍你一頓,給你萬金,你幹嗎?」禽滑厘說:「干呀!」孟孫陽說:「如果砍你一條腿,給你一個國家,你幹嗎?」禽滑厘:「Emmm……」

孟孫陽說:「一根毛比不上你的肌膚,肌膚比不上一條腿,這當然是的。但是沒有一根根毛髮,哪來的肌膚,沒有肌膚,哪來的腿。一根毛就是你身體的萬分之一,你為什麼要輕視他呢?」

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間。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根毛難道就不重要嗎?拔一根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它是一個危險的端倪。

有一個泰國恐怖片,叫《十三駭人遊戲》。

主角被要求參與一個有十三個環節的遊戲,只要按要求完成每一個步驟,就能得到巨額獎金。獎金是累計的,遊戲一開始就不能中途退出,一旦退出就什麼也得不到。第一個環節,只是要主人公用報紙拍死一個蒼蠅,就可以得到10萬泰銖的獎勵,這非常容易,毫無心理障礙。但遊戲一步步升級,從把這隻蒼蠅吞掉,到欺負小孩子,到搶劫,到殺動物,到殺人,只要區區十三個步驟。

主人公陷進去就無法自拔,因為他的沉沒成本在飛速增加,他做了那麼多突破自己底線的事情,一旦終止遊戲,就全白費了。這逼著他一步步踏入深淵。

拔一毛而濟天下呢?拔一毛而濟天下,這是可能的嗎?當然不可能。通常情況下,損失和收益基本守恆,如此小的損失獲得如此大的收益,都只是一個引人入彀的誘餌,後續變本加厲的損失必然不斷跟進。這些損失、溢出效應往往是長期的、不可見的和難以預期的,它們極可能抵消收益甚至遠超收益。所以這個說法只不過是一個陷阱罷了。

為了所謂濟天下的大義,今天要你拔一根毛你同意了,明天就可能要求你拔十根,下來可能是割你一塊肉,再下來呢,也許就是一條腿。到最後,甚至可能要了你的命。

拔一毛而濟天下,看似損失極小而收益極大,但它的原則是損失個人利益來滿足他人/集體,它將為剝奪人權的極權主義作俑。

一開始看起來只是拔一根毛這種很輕易可以做到的事,到最後有可能變成一個無底洞似的道德深淵,一場無止境的道德綁架。

你是如此一個好人,你為了濟天下已經做了那麼多,付出了那麼多,你不能中途退出,一旦退出,那你的付出就白費了。你的物質付出可能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你的道德付出。一旦你打退堂鼓,你很可能就不再是好人了。

好人是最容易被欺負、被抹黑的一種人,只要你不再像以前一樣的好,你就會「變壞」,只要你不再願意犧牲,你就會從一個英雄變成一個懦夫,一個壞蛋,一個背德者,「叛變革命」的人。好人最容易被「捧殺」。

最近的高考頂替事件又被曝光,那些被頂替的受害者,都是非常善良的好人,他們訴說被頂替的過程的時候,似乎都還在為迫害者著想,甚至因為自己在曝光這個事而自卑,受到良心的譴責。苟晶就說,「我針對的不是老師你個人」,「這麼多年,我也沒有想過要針對你」,「我其實是很心疼老師的」。

WTF!為什麼不針對!心疼個毛線你心疼!

有網友總結說,苟晶這樣做是有所顧慮的,如果那個已經快80歲的老師真的出了什麼事,苟晶說過的任何一句稍微重一點的話,就會被某些人拿來說,說她不依不饒逼死八旬老人。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特么不是好人的悲哀嗎?

在楊朱之前,社會流行的「顯學」是儒家和墨家,大家都知道,這是兩個特別講究道德的學派。孔子講仁者愛人,君子懷德。政治上,對老百姓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墨家更是講兼愛、非攻。這本質上都是提倡德治,基於集體出發的道德要求。要求大家在道德上自我約束,來有益於他人和集體。這種約束沒有或者很少考慮一般人的私慾,人的個體需求。實際上都是培養好人的哲學。

楊朱則開始了對集體利益至上、道德至上的正義性的,對這個「君子、好人」的反思質疑,開始了對個體需求、個體利益的強調。社會是由個體組成的,哪怕是如一根毛似的小民,也不是說拔就拔,能隨便被犧牲的。沒有了這一個個小民,沒有了他們的利益,社會的公正也就無從談起。

弔詭的是,中國傳統思想,雖然總是在說道德,說民為貴,但其實個體、小民卻得不到什麼實際利益。說著仁者愛人,以德治民,小民卻生活在最貧困最悲慘的境地。這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里,提出一個觀念:「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理論上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儒家學說,這看似神聖的道德,卻缺乏操作性。中國的政治說是外儒內法,實際上儒法卻常常產生衝突,所謂的道義常常代替了公理。

結果,最常見的兩個弊端是:

一,嘴上全是道義,心裡全是生意。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而且還特別有理由,這都是為了國家好,這都是為了人民好,這都是為了家族好,這都是為了你好,讓那些好人根本無法拒絕。

二,道德綁架。如果你不奉獻,如果你不犧牲,如果你不願意拔自己的毛,割自己的肉,甚至如果你有一點點出格,抬起頭來露出不滿甚至是不解的一眼,那你就是個不顧大體的人,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就是個破壞規則的人,就是個「不肖之徒」。大部分人只能被困在所謂「好人」的道德框架里不得伸展。

楊朱呢,他看得很清楚。

第一:拔一毛而利天下是不可能的,搞傳銷都沒那麼暴利。那就是個陷阱,誰對你這麼說的,誰就是個在誘你上當的騙子。

第二:用愛發電是不能持久的。

這裡有個小故事,是關於孔子的。孔子是魯國人,他有很多學生,其中有個高富帥叫子貢,家裡很有錢,富可敵國。

子貢很擅長搞外交工作,有一次出訪他國,子貢看到一些魯國人在外面淪為了奴隸,於是他就出錢把他們贖了回來。那時候魯國有個規定,這種情況可以報銷,但是子貢覺得他很大義嘛,也不差這點錢,就一直不去報銷。孔子對他這麼做,很不以為然。

孔子還有另一個弟子,子路,是個直性子,當然,也沒那麼有錢。

有一次子路遇到一個掉到河裡的人,就把他救了起來,那個人跟子路說,我只有一頭牛,你把它牽走吧。子路就真把牛牽走了。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很讚許。

這是不是有點奇怪,那麼講道德的孔子,並不認同子貢的大公無私,卻讚許子路的有償援救。為什麼呢?

孔子非常其實明智,因為子貢看似非常的高尚,但是他卻讓其他人陷入了道德焦慮。

從此以後,凡是報銷這個費用的人就顯得不夠高尚了,但是又不是人人都像子貢這個高富帥一樣,用不著在乎錢。所以這樣做的結果,是子貢個人得到了道德之名,卻讓義和利產生了衝突,讓他人蒙受了道德或者經濟上的損失,讓願意從外國贖回魯國同胞的人減少。

而子路坦蕩地接受了饋贈,這樣別人看到做好事能夠得到利益,願意做好事的人就會變多。

孔子讚許子路,就是他明白,靠愛發電不能長久,道德和利益之間也不是矛盾的。道德應該是一種引導,而不應該是一種強制。孔子是一個真·達者。他是個聖人,但他不要求所有人都做聖人。

我有一個觀點:烏托邦幽靈不是任何的觀點、理論或者主義,而是僵化。所以不應該把中國傳統內過分的道德?化歸罪於孔子或者孟子,而是應該怪後面的人。

後世大多數情況下,中國的道學家、道德,就沒有做到孔子這樣的通達,卻把道德變成了僵化的教條,發展到了只有聖人這個最高標準,卻沒有最低標準的道德強制和道德綁架的地步。如果你不能做聖人、君子,那你就是個小人;如果你不是個烈女,那你就是個蕩婦……這種二分法的道德,就變成了「吃人的禮教」。

第三:這種過於強調集體的道德關係,實際上是一種捆綁關係。在傳統道德中,個人是依附於家族、家長、民族、國家的,君子對小人來說是君是長是父。這種觀念下,默認小人是沒有思考能力的,必須依賴君子為他提供道德戒律、行為準則乃至生活方式。

小人的一切應該是被聖人、君子規劃好的。當道德不是基於人的內心,而是變成一種「被道德、被高尚」,一種捆綁式的強制關係,就會喪失其中真正的情感。就好像「色難」。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當面對父母不是出於內心的敬愛,而是出於強制性的道德要求——「孝道」,當然會色難,孝啊順啊奉養父母啊,我都能做到,但是我在臉上就是做不出來那種敬愛的表情,因為在內心深處我本來就不愛他們啊。孝道只是一種責任、規定,而不是一種愛。

另一方面這種捆綁關係也會導致個人空間的缺失,人和人之間缺乏界限,最終會發展成對個體的忽視、窒息和吞沒。

而楊朱的哲學,就要求我們尊重個體,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別想用什麼大義從我這兒拔毛。但反過來,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哪怕拿全天下的東西來給我,我也不要。不僅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是我的東西,我拿了,就必然會損失他人的利益。這需要的是尊重自我和他人之間的界限。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用不著成天去考慮什麼國家大義,只要每個人把自己管好了,天下就太平了。

這自私嗎?不,這其實是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是是與集體主義的道德觀不同的個體主義的道德觀。

這種嚴格區分你我他的利益,看似冷漠的人情關係,會讓人的情感變得疏離嗎?真不一定,因為彼此尊重,其實是一種很高的情感要求。

楊朱的學說,在當時也曾盛極一時,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但為什麼楊朱在先秦後就迅速的銷聲匿跡了呢??一方面這種個體主義的道德觀念,與宗法制占統治地位的中國普遍觀念不相吻合;另一方面,重視個人的利益,最後會演變成無政府主義,所以孟子說「楊朱利己,是無君也」,必然為爭霸天下的君王們所不取。但是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他是一種很有啟發性的學說。

當然,楊朱還有很多其他觀念,比如法後王、貴己 、重生、全性保真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限於篇幅就不展開了。


我贊成道家的形而上學,儒家的道德哲學,墨家的邏輯學,法家的政治哲學。


如果在諸子百家中,選我個人比較贊同的,當然是道家了。

但不代表其它學術思想的層次不高,因為我是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所以把道家奉為經典了。

比如,儒家,對於處理人際關係,很有見地。我們都會受人際關係的影響,比如你感覺自己窮,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你做了比較。那麼這個比較就來源於你周邊的人。孔子給了很多答案,及他們的學生,都非常優秀的回答了相關的問題。比如你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等等。

墨家的兼愛非攻,對於一個想為社會,為其它人作些事的人來講,其理論已經超過了基督教。

法家對於國家的管理,社制度的建立,都功不可沒。

但道家的宇宙觀,讓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如何去符合天道去做事情,才是真正的大道。只是大道再厲害,也需要其它的對比。如果不經歷過儒家的人情世故,不經歷捨得,不經歷嚴格的管理,是體會不到道家說的終極思想的。

這就好比,你問的問題是,小學,中學,技校,與大學哪個好一樣。

第一,哪個好,要看誰來面對,我經歷過了,明心見性了,所以我覺得大學好,道家好。

第二,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對於功名還一直追尋得不行的人,當然技校好,學以致用。

第三,對於社會,多元也不是壞事,有更多的理論相互彌補,才讓人生顯得不乏味,而有意思。


道家學說


絕對是道家。

儒家學說更親近統治階層,道家學說更親近人性。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儒家對女性的壓迫問題。如果說「位」是封建等級制度尊卑貴賤的重要標誌,那麼,自孔子開始,儒家對女性的定位就在於「卑」,於是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成為了幾千多年來女人們的一個悲哀。

儒家文化不僅壓迫女人,也用「君臣父子」的等級制度壓迫所有的人,只有年老的男性、位居高位者,才是儒家文化的既得利益者。

儒家的禮義規範所建造出來的等級制度使得社會結構太過高峻突兀,高一級的人可以對低一級的人頤指氣使,低一級的人可以對更低一級的人吆五喝六。所以在這種等級制度里,每個人都想獲得更高的地位,想獲得「絕對」地尊重。

人們把生存價值定義為「超越別人」,這樣一來活得就很累,就容易絕望。因為「人上有人」的狀況永遠存在,你永遠也達不到「絕對」被尊重的地位。

儒學的既得利益者們為了鞏固現狀,創造出「仁義禮智信」這樣的學說觀念,試圖構建一套社會秩序的道德準則,為整個社會提供一個完美的道德教化下的烏托邦世界——人人奉禮守法,仁者愛人,那麼社會就會歸於和諧美滿。

但是幾千年來我們的社會因此而變得更和諧了嗎?我覺得並沒有,很多時候儒家的「治理人性」理念實則是「捆綁人性」,是道德綁架。它只是強硬地要求人歸於教化,要求人要這樣、人要那樣,但並沒有從源頭上給予人一些心靈不安的解釋和撫慰。

這就是為什麼莊子會說:「聖人不死,大盜不絕。」

「仁義禮智信」問世之前,世間只有善與惡。而「仁義禮智信」出現之後,善與惡仍然存在,但是又多了個「偽善」。

道德約束越多,心理壓抑的人就越難找到出口,極端事件就會層出不窮。這世上只要還有那些滿口「仁義禮智信」的偽聖人存在,就會有不合理的精神壓制,那也就會有反抗下的破壞和傷及無辜。

我個人認為,道家的存在起到了社會的平衡作用。中國的各個朝代各個時期,正是因為有著道家學說傳承的影響,才沒有出現維多利亞時期「禁慾觀念」瀰漫整個歐洲的宗教「性禁錮」事件,也沒有出現很多國家對「同性戀」者的迫害事件。這些事件的背後,其實都存在著脫離自然規律現象和壓制人性的理念。

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就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破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很多人說道家學說最大的缺點是「消極」,但恰恰是這種消極,使得人性在極端的壓抑狀況下有了一個穩固的承托、承載,起到了心靈撫慰的作用。

在許多國外的名著書籍當中,如果形容一個人放蕩不羈,往往不是褒義,很多國家認為放蕩不羈意味著自暴自棄,不知進取。而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放蕩不羈就有著瀟洒、浪漫、個性和反叛的意味,這裡面就有著道家的「消極」風範。比如竹林七賢,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正是為了抵禦當時的血腥統治。再比如說李白、蘇軾,他們的狂妄表現,就有著對時世的不滿,和悲觀失望的發泄目的。

所以我很贊同道家文化學者陳鼓應曾說過的:中國哲學的主幹部分是道家思想而非儒家,老子是中國哲學之父。

陳鼓應還說:從哲學史的觀點看,老莊思想的重要性,一如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

早在一千三百五十多年前,老子的書就被譯成外國文字。那是唐太宗時代,唐玄奘和道士成玄英等將《老子》譯為梵文。從16世紀開始,西方人把《道德經》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

很多西方人非常喜歡老子的道學思想,他們認為《道德經》提倡了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全世界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可見世人對道家學說的喜愛程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雖然有著許多被人詬病的缺陷,但也有著積極的社會作用,這篇文章只是從我個人的好惡角度來表達對儒家和道家的一些想法和觀點,肯定有著局限性,還請大家諒解包涵,勿要指責謾罵,請理性指正,謝謝。


道家啊。

物競天擇,生存競爭,實事求是,崇尚自然規律。這都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勝在真誠坦白,不偽飾。

無為是指不要刻意(違背規律)去做事,不是讓人隱居遁世,無為則無不為也。

另外道家思想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最無束縛,道可道非恆道,真理一直是發展變化、辯證統一的,道家一貫崇尚創新和突破,弟子超越老師,老師也不會生氣。

道家尊重其他學說,只要符合真理,都是道的一部分,歷史上道家大興的時期,儒法墨一時並舉,百花齊放,正如歐洲文藝復興。

道家大佬往往兼通他學,甚至被納為「一代大儒」,而其他學問的大佬往往也通曉道家,這恰恰印證道家的和光同塵、挫銳解紛。

治大國如烹小鮮,道家思想最重視過猶不及,比起當代某些把民主與專制對立、把自由與政府割裂的所謂現代政治思想,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道家歷史上不被封建帝王推崇的真正原因在於它並不利於封建君主的長期統治,道家本身就是唯真不唯君的,統治階層除非有不斷跟隨真理的信心,否則不敢輕易推崇道家。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法,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最理想的是符合真理,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這種完美的境界無法到達,所以通過德來自我約束,如果自我約束失效,只能依靠外力(法律)強制約束。

我們現在把法制當成社會的最終形態來追求,把道德當成「綁架」,算是背道而馳了。


從實用性來說,儒家是封建時代農耕民族最優秀的上層建築。

但是從哲學的角度,我最贊同以公孫龍和惠施為代表的名家的部分理論和哲學風格。


儒家繼承《春秋》,貴華夏而賤夷狄,言行受到後人監督。

道家繼承《易》,不易的是道,變易的是術,簡易的是讓天下人知。

道生法,而法和儒共同繼承《禮》,於是有了成文法。

墨家反對《禮》。


淵回國學:小孩子才做選擇,淵回全都要。儒,釋,道,墨,法等,同屬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都要贊同,都要學習。

最早的時候,中國傳統文化就沒有,什麼宗派之分!

宗派之分,都是後來弟子們越來越小氣,逐漸分化出來的東西。同屬於中華傳統文化,為何那麼小氣,非得分出個你,我,他呢?我們都學習,我們都要,行不行?

集百家之長,補百家之短。

只要活在這個世上,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東西。是個人,都會有缺點,有優點!

對於宗派學說,亦是如此。是個宗派,都會有其優點,也會有缺點。重要的是,如何集百家之長,補各家之短!

問:諸子百家中贊同誰?

淵回答:贊同諸子百家中所有正確的東西,拋棄糾正諸子百家中不正確的東西。而這些不正確的東西中,就包括小氣的門戶之見。

淵回就不理解啦!

都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都是老祖宗,辛辛苦苦流傳下來的東西,為何非要分個高下?為何非要分個你,我,他呢?

我們都要,我們都學習,我們都傳承,這樣不香嗎?

真正的大師絕對不會捧一個,殺一個

真正佛家的祖師大德,一定是推崇儒家的接人待物,積極進取的。也一定是提倡道家逍遙自在,取法天地,無為而為的。

真正的道家大師,你就像張至順老道長。他一定是提倡到家,兼顧儒家和佛家。他絕對沒有說過其他兩家的壞話。

真正的儒家知識分子一定是喜愛道家,也喜愛佛家的。

最後淵回說一句,做人不要那麼小氣。全都要,不好嗎?

@李淵回 歡迎大家關注交流!合十


聖俗溝通:浮世芳華,袖中雲煙

※道學: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在全世界的宗教里,道教最親近科學,其在化學、植物學、物學、科技等方面為全球公認,其在兵學、易學、哲學、醫學、武學、養生等領域,獨步天下。

道學也漸漸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形成了鮮明的人文景觀,同時也成為了穩定民族精髓的容器,不被異化的顯著標籤。

何謂道學?

道學之道,以無為本,以因為用,以中為網,以化為術,無成勢,無常形,立俗施事,開物成務,撥亂反正,救亡圖存,神妙莫測,智慧無邊,其精華可以究天人物理,其秕糠獨可以陶鑄堯舜。

道學是一種天人同構、身國一理的學問,其運用的要害在於守中致和,能以一個「生」字為源頭,以一個「化」字作背景,以一個「因」字為樞機,以一個「中」字為綱要,以一個「和」字調萬機,以一個「忍」字應世務,以一個「逆」字修丹道,則能還到體道合真的最高人生藝術境界。

煎茶陸羽忘塵世,學稼攀遲老聖門。

何謂道家?

道家並非哲學或者宗教,而又涵括哲學和宗教。

道也者,萬物之母也;所謂"家",人類共同之精神家園也。道家本色,以至道(丹道)修鍊為核心,以治國平天下為用,可出可入,可進可退,均齊物我,逍遙無累,其真人境界,實在是人類最佳的生存模式。道家之學,博容廣收而又精深透徹,真正的道家核心,古稱"至道",後世一般稱為丹道。無此核心,不可稱為道家;但是僅僅求自身修道了脫生死,也只能夠稱為修鍊者,還不足以冠名"道家"。真正的道家,必定是有丹道的承傳及實證,在此基礎上,融合易醫武政科等等學問,出可治國平天下,入可修真成道--自度而度人,方能稱之為"家"。

雨氣來山北,茶香過竹西。

道家學說可以追溯的到黃帝,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廣成子告訴黃帝說:「至道之情,杳杳冥冥。無視無聽,抱神心以靜。形將自正,心凈心清。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長生。慎內閉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嘗衰。得吾道者上為皇,失吾道者下為士。予將去汝,入無窮之間,游無極之野,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焉。」

史稱「崆峒問道」,距今4700多年,故而「道歷」4700多年。

道家還可以在往前追溯很多年。

蓋聞混沌初辟,宇宙灑其氤氳道氣,將開山川,育其精氣,考遂古之世,於雷澤之灣,華胥之渚(水邊的小島)有巨人足跡,華胥氏履之而生伏羲。氳氤於宇宙之間的道氣,被上古真人,以易經內丹,於遠古巫儺的形式保存在人們的記憶與口傳中。 

一茶可款從僧話,數局爭先對客棋。

道家者,上接史官之傳,下開百家之學者也。

上古在設置史官的時候,創造了文字,專為史官所使用,所以有史官即有——道家;有文字即有——道家。

黃帝固為道家始祖,諸子未興之時,道家巍然以立。中國文字始於黃帝之世,而文字專為史官所司【掌握運用】。

黃帝整合的道家思想,在獨領風騷的2千年中,孕育華夏,後人經過學習、借鑒、開拓、再整合……漸成諸子百家。

從春秋至秦漢的諸子,據《漢書、藝文志》記載 為189家;《隋書》記載上千家,廣傳的有十幾家。而老子、孔子、墨子三家影響最大 。

因而,廣義「道家」指與道家思想相關學術,《漢書、藝文志》記載:《黃帝四書》,《鶡冠子》講玄學思辨,《管子》講治國,《孫子》談兵法……皆是道家思維。

狹義「道家」指:黃帝傳的神秘方法,以及「老莊」。

茶果邀真侶,觴酌洽同心。

自黃帝後到周李老子皆道家一派,外可以治國齊家,內可修身養性,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老子以道垂統而教天下,人能得其一隅則可以治國,可以用兵,可以創業,可以立功可以明心見性,可以養生益壽,可以叱吒風雲,可以退藏於密可以無往不勝,可以隨遇而安,可以走遍天下而行之萬世

泉美茶香異,堂深磬韻遲。

形而上和形而下

老子的《道德經》不過五千言,卻是中國傳統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在老子以前,道一直被限制在形而下的層面,即便是理論、學說、思想,也都必須用語言文字表述,因此仍然處在形而下的地位(語言文字仍是物態化的東西)。

到了老子,他首次闡明了宇宙的本原、本體,在空間上是無限的,在時間上是永恆的,而且是超乎感覺經驗的,無法用語言概念來表達的,純粹形而上的,他不知該叫它什麼,強名之曰道。可見大道無始無終,無影無形,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而發現大道,功在老子。

他闡明了道的無限性、超越性、自然性和普益性,使道徹底擺脫了感性色彩,上升為最高哲學概念,中國哲學從此成為真正的哲學,具備了獨立雄健、傲視全球的理論形態。

東閣賜茶雙鳳闕,西效扈蹕九龍旗。

中華民族在所謂「軸心時代有的是自己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偉大的精神導師,這個人就是老子」。

所謂「軸心時代」,又被翻譯為「樞紐階段」,這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概念。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世界上幾個重要的文明民族,都出現了自己偉大的精神領袖,包括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印度的釋迦牟尼,以色列的猶太先知,波斯的瑣羅亞斯德,中國的老子、孔子等。這些偉大先知的思想至今還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茶杯凝細孔,香岫起微雲。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老子所發現的道,作為最高的形而上者,不但是天地萬物即其他一切形而下者的統領,也是比它低一層級的各家各派所謂「道」的統領。

用呂思勉先生的話說,老子的道「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專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抑之儒家之下,非也。」(《先秦學術概論》下編分論第一章《道家》)。

儒家創始人孔子追求的最高真理是「道」。孔子自己極力提倡的「仁」處於道下的隸屬位置。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他理想的社會是「天下為公」,是大道實行的大同社會,但迫於當時的形勢,只能先實現小康。

隔竹敲茶妨鶴夢,臨池洗墨戲魚浮。

孔子以學道、弘道、行道為己任,終生奮鬥不已,認為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得道,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老子之道以無為體,以有為用,因而無為而無不為,離不開養生全身,愛民治國;孔子之道注重實用,並不離無為道體,故有用有舍,有行有藏,以有為達於無為,以禮樂達於和美。

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法家本無哲學,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系大儒荀卿弟子,由儒而轉法。正因為法家無哲學,韓非借道家而為法家打點思想根柢。韓非自己不但認真讀了《老子》,還寫了兩篇解讀文章,《解老》和《喻老》,表示法家重道。其《解老》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齊法家管仲學派的著作《管子》,其《內業》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心術》又說:「道在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道的無限性最徹底的描述,宇宙有多大,道就有多大,元素有多小,道就有多小,道乃無限大和無限小的統一。

香分宿火薰,茶汲清泉煮。

兵家和道家的關係尤其緊密。毛主席曾經說,《老子》是一部兵書,他作為偉大的軍事家,睿敏地看到《老子》書中許多處談到了軍事,而且談得很深刻。

事實上,軍事哲學就是以道為先的,《孫子兵法·計篇》中說到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占第一,所謂道,是指戰爭中那些無形而深層次的法則,它並不直接參与軍事活動,卻對戰爭的勝敗起決定作用,例如戰爭雙方的正義與非正義,民心的向與背,軍心的齊與散,政治的優與劣,以及戰爭中敵變我變、誘敵入彀、分割包圍、聚而全殲等隱蔽地起作用的規律性。

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淮南子·兵略訓》說:「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強;將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國得道而存,失道而亡。」還有一些言論,並無道字出現,但說得還是老子的道,例如:「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是道家因任自然上善若水之說。又說:「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後人發,先人至」,「善戰者致而不致於人。」這是道家以靜制動之說。

願留佳士宿清晝,細引爐香深炷茶。

宋明理學從北宋到清末,綿延了八百餘年,是宋明儒家的哲學思想。其實理學本名道學,北宋張載說:「朝廷以道學政術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憂者。」(《答范巽之書》)南宋朱熹稱二程之學為道學;「夫以二先生唱明道學,於孔孟既沒千載不傳之後,可謂盛矣。」(《程氏遺書後序》)其後元代宰相脫脫主編《宋史》,將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二十餘人都列入了《宋史·道學傳》,道學之名一直流行。

其所以又稱為理學,是因為宋儒一反漢儒偏重章句訓話的學風,以探究名理兼談性命為主,稱為義理之學,簡稱理學。理學的特點就是以義理解經說經,它以傳統的儒家倫理思想,同時吸收道釋二教的理論思維作為補充。

茶香舌本甘,直探天地根。

理學實際創始人為北宋周敦頤,奠基者是二程(顥、頤)二兄弟,至南宋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周敦頤提出了世界是由抽象無形的太極派生出來的,一切本於太極,而太極本於無極,包含了道家「有生於無」之意。二程認為理為宇宙之本原,理就是形而上之道,氣是形而下者。

朱熹提出,理就是太極,太極生陰陽之氣,也就是說氣由理所生,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即形而上之道,氣即形而下之氣,氣是化生萬物的,如此等等。

煮茶湯沸風聲轉,夢草詩成日影斜。

歷史反覆證明了道家學說具有超時空的適用性,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早在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就在《太史公論六家要旨》中指出:「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一張彭澤琴,一甌陽羨茶。

※道醫精、氣、神:道家的宇宙論、人天觀、自然觀、身心觀。

道醫認為人體之「精、氣、神」受之於天,也是萬物的基質,萬物受生都起於此,它同老子所謂「道」同為一體,萬物由它而生,失它而死,道醫視它為上藥三品,人得之而身體健康。

雪屋煮茶葯,晴檐張畫圖。

一、道醫中的「精」

1、「精」分兩種

一種是後天充養的五穀之精。

一種是先天本原的元精,受之於天地宇宙,是萬物的基質,得之而生,持之而壯,與天地同步相存,相因相果,隨時而化,隨物而生。至精至微,是本原物質中的真。

老子云:「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竊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是老子把非非有,非非無的「道」稱之為物,這個物可以說是無中的有,可這個看不見又摸不著的物,其中既有象,又有物,可是它在是有非有中還有變化,是之而非之中又見到了「精」,而且甚真,既真有,有之中還有非(神)。

2、精在人體中的作用

道醫認為這個「精」即給道帶來神奇功能,同樣也會給人帶來神奇功能。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那麼怎樣才能使它在人體發揮更神奇作用呢?

《管子?內業》中雲「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其指出,精可生於五穀之養,可生於天地宇宙之養,如旺極可通神,藏於胸中便會使人精神飽滿,增加智慧。

《內業》中還說「精也者,氣之精也者」,「精存自生,其外安榮」,「以為氣淵,淵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進一步指出先天之「精」靠後天氣養,精足體自榮,以致能表現在外表,精氣俱足,身體、四肢強健,體能源之不竭。

以此後世道醫提出五穀之氣可化血,血氣而升氣,氣足而生精。精足而返壯,由此可知「精」是人體各個器宮發揮正常功能的保證。

二、道醫中的「氣」

1、氣的物質性及數理圖像

金華絕出氣凌霞,不愧君王坐賜茶。

道醫以道教的基本理論「天人同構」思想,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出以「炁」作為宇宙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人體的認識中區分於原始「炁」,即先天祖氣與後天之氣和人體結構各部器官功能的氣。

老子所謂「炁」為先天祖氣,表形符號為「-」,即原始最初的「炁」,而最初之氣是混沌一片的,這就叫「元氣」,而由元氣演化出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太陽之氣清輕上升為天,太陰之氣重濁下降為地,中和之氣則生人,天地人交感而有萬物

道醫引入道教的陰陽五行、八卦學說來解釋宇宙與人的共性,認識到萬物存在著相反相成的態勢,並結合了周易的陰陽五行的理論,以陰陽統五行,以五行證陰陽並符合於八卦,用於道教之符號及圖像形式結合氣論,生命論,解釋宇宙的複雜結構及天地萬物的相互關係,推衍出來表徵宇宙的結構和時空綿延狀態運用八卦符號圖像把宇宙空間,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位,分出陰陽、四季和人類的認知。從而為自然的變化、陰陽的平衡找出合理的依據

道醫根據道家數理,進一步闡述了人體陰陽的辯證關係,以數理符號形式來表現人體的生演過程,符號表現形式陰陽,這給道醫學闡述男女生理演化過程提供了依據:

女子7歲之前屬陽,7歲之後屬陰,2×7十四歲見癸水,出現發育成熟跡象,7×7四十九開始步入衰老期。男子八歲之前屬為陰,八歲以後屬為陽,2×8十六歲出現生育成熟跡象,8×8六十四歲步入衰老期。

道醫以此數理圖像來證實孩童時期元氣的不穩定性及轉化過程。道醫以氣作為最基本的概念,對一系列的生理、病理現象進行著探索:從寄託人類個體生命綿延企盼思想,對於人體之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的理解,從而對人體之氣進以深化的體驗。

夜市鬥茶涼雨後,晴湖載酒夕陽中。

2、氣在人體中的作用

《道德經》雲,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實質是對形與氣的解釋,氣在宇宙叫大氣,在自然界中叫天氣,《氣候》,在人體叫形氣、真氣、元氣、營氣、衛氣等等,它是人體中的生理運行的動力,是人體生命的本原,在人體中有氣者生,氣充則長,氣衰則老,氣虛則病,氣聚則生,氣散則死

松間鳴瑟驚棲鶴,竹里茶煙起定僧。

基於這一認識,道醫提出「養氣、調氣、補氣」,並指出「氣」在精與神之間的中和作用,以及在五臟六腑之間的連帶關係。《太平經》載,精和神的存在都依賴於氣,氣對於精,對於神來說猶如水對魚一樣重要,又雲「陰氣陽氣更相摩勵,乃能相生,人氣也輪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神精散,水絕魚亡。」可見氣對精神的重要及對五臟六腑的連帶關係。

道醫指出,安身養氣須注重情緒調攝,對養氣的細微闡述,實是提醒人類對氣認識的重視,同時也是告誡人類對自然環境及人體的連帶關係須重視

夢回寒月吐層崖,湯響松風聽煮茶。

道醫以道教的天人觀來看待自然與人體的變化,從而認識氣的單一物質上升到宇宙、自然、環境、社會、人事、個體的方方面面,實是給予人類的思想啟迪與反思。

三、道醫中的「神」

1、何為「神」

老子云「竅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神),並間接闡述了這個其中的信(神)對道的作用。

道醫認為「信」道產生神奇,繼而推斷出,事物及人類個體的神奇功能同樣也是這個「信」起到的作用,由此取名叫「神」。

這個「神」同樣是萬物的基質,它既是單一物質又是同精氣複合而成產生的新物質,同樣具有先天「元神」和後天「精神」之屬性,而且互生互化,相互關聯。時而依託形體而展現,時而以個體形式顯其功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虛物質,現代認為是場、是態、是電核,進而強名曰「神」。

卧雲歌酒德,對雨著茶經。

2、神在人體中的作用

道教理論「神依形生,精依氣盈」,道醫認為「神」以人體場的形勢而有在,隨著人體的健康狀況而變化,同時又與體內五臟六腑相互作用,顯現神奇的功能,是對智慧靈感潛能的開發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澗新。

道教的內丹家為其展開一代代的探索,發現其與精氣結為一體的功能,道教在元明時期提倡離形修鍊,就是讓形體安息一處,自身神志從形體出走到它處,而且把修鍊的過程及出現的功能留於文字書中。

《玉皇心印妙經》雲「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水不焚」。

道醫認為人體之生物場態受到「精、氣、神」的作用時可以出現功能效應,其身體及精神虛弱非正常時,也會出現難以理解的病態表現。

茶爐吹斷鬢絲煙,借得禪林看鶴眠。

四、「精氣神」: 三者以氣中和

道醫認為:精、氣、神均是人體的基質,其在人體中起到生與死的作用。三者以氣中和,保持著人休各個器官的功能。

《玉皇心印妙經》載「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又說,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道醫為此而提倡養生、寶精、全神,並用於醫療及養生的理論,提出了補氣、安神、養精以達人體的健康。

茶汲松泉煮,香收桂屑焚。

相關文章,詳見:聖俗溝通:浮世芳華,袖中雲煙 或者 青水:茶、道,聖俗溝通的媒介和靈修方式


沒有道儒墨法,它們都是對易經的解釋,大道歸一,易經是群經之首,是對中國思想的形式化抽象和總結,其他只是展開闡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