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怎麼理解,一味的順從父母真的好嗎?


儒家思想中「孝」是五常的原點(孝非孝順),認為孝道是無法避免的感情,從子女到為人父母,隨著身份的轉換也能體會到孝的情感變化。在這個基礎上,你對內對外就會有同情心、責任心、同理心和廉恥心,從而致仁。認為通過人之初生無法避免的感情孝道來深化道德修養,從而為人處世的時候就有悌、忠、信,所以孝道在儒家思想中是致仁之本

在最開始孔子所提倡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裡的要求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個時候是沒任何問題的,這是相互的,這也是孟子會提出「民為貴」的原因。

孝在這個時候是相互的,且是不能違背是非觀、善惡觀的。子女對父母要有孝,父母對子女也要有孝,同時父母或子女錯了,你是不能去服從的,而是要反對、反抗。孔子家語中曾子因為一件小事做錯了被父親責打,曾子還很孝順地順從,被孔子明確反對,認為父親因為這種小事責打兒子是大不孝的行為!在這裡孝道是手段,仁是目的,促進的是社會和諧。這個時候孝道並沒有什麼錯誤。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但是到了南宋,朱熹真正意義上的黑點出現了,也就是三綱的確立使得孝成了目的。三綱中的君為臣綱好歹也是下對上要忠,上對下要恕。這裡問題並不是太大,你看知乎er們一方面批判「愚忠」,一方面批判劉備N姓家奴的也是他們,在我們的網文小說里主角更是喜歡愚忠的手下。而君為臣綱是建立在君對臣有恕有禮的情況下,臣對君要忠,這裡問題並不大!

儒家講究的諫行言聽,身與國同休,哪怕是宋儒尤其是理學家在當時普遍是主戰甚至不惜被罷官和攻擊。所以這上面的謠言就不再多扯了,包括孔家帶頭投降之類的。明末孔家殉國之臣和抗清志士,有孔貞運、孔聞籍、孔聞謤、孔聞詩、孔思等,載於明史和清代檔案之中,而降清者不過孔胤植一人而已。結果現在都在扯孔家帶頭投降。所以三綱之君為臣綱並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

但是父為子綱就不同了,父為子綱是強調子女對父母的絕對順從,並大於傳統的是非觀。也就是說即便父母做錯了,你也要絕對服從,這是完全違背孔儒思想的。

朱熹的理學思想是基於當時混亂的社會情況,本身迂腐錯誤的一面雖然不少但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可當理學成為封建王朝的指導思想後,基於王朝統治需要,就有意識地刪改了理學中積極的一面,而更多的推廣負面的,整個儒學也是如此。明代就對孟子進行了刪改到了清朝更是這樣,這就導致現在說起理學都是一片罵聲了。

但就如同張雙南老師回復孫小淳老師時說過的一句話一樣:我們並不是說它一定是錯的,但一定不是最適合現代的。因此我個人是不支持無腦「復興傳統文化」

儒學原本是用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通過禮來致仁,它的目的是致仁。但是隨著儒學被朝廷的利用以及一些儒生本身的腐敗墮落,它往往變成了通過仁來致禮,它們的目的成了劃分社會等級

一味地鼓吹儒家思想和一味的否定儒家思想都是帶著偏見在看待,關鍵在於你把其當做手段還是目的。

孝文化有利有弊,但是一味的順從必然是不合理的

儒家思想的優劣說到底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通過禮的手段致仁就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通過仁的手段致禮,就是劃分社會等級的作用。同樣矛盾的也是儒家思想的特點:守舊又維新、復古又開明


孝和順是兩件事。

孝是A的父親要A,A出於孝應該拒絕,避免父親的牢獄之災,但在現在這個「孝」=「順」的文化環境下,這樣的行為反而成了「頂撞」甚至「不孝」。

順則是無條件的順從,且不考慮法理情理後果。

「孝」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行的小單位內(家)的基本需求,同時也一定程度對社會發展有著助推作用。

而「順」則一定程度是「唯上」、「唯長」的愚昧陋習。

一些人為了一己私利(某某某國學大師)將這二者混為一談,贏得了無能「家長」們的廣泛好評,市場大開,卻將「孝」這個本身利大於弊的事物變成了「愚孝」、「盲從」。

錯的不是「孝」,是曲解「孝」來盈利的那些「大師」。


瀉藥。

孝就是無條件的順從父母?你確定?

《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父慈子孝,父慈可是子孝前面的啊……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舉例,司馬談夢想寫一部史書流傳於世,司馬遷在父親死後依然堅持,最終完成了被魯迅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在古代那個生活條件下,父母將子女養育成人可以說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付出的比現在多的多……為什麼在一些現代人眼裡古人為了回報父母而放棄青春最寶貴的三年守孝三年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

最後《弟子規》既不是自古以來,也不是傳統文化,如果你想你把你的兒女培養成清朝的順從老農,那大可以讓他去讀,因為這才是這玩意誕生時的本來用途。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違,說文解字曰:離也。

離者leave,違者away。

樊遲問什麼是「無違」,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無違就是 dont be away from 禮。

禮是分寸。

父母含辛茹苦,親力親為把你拉扯大,父母對你的感情按尺寸比喻,比如是一寸。父母老了,你以一寸的感情伺候他們;去世了,你以一寸的感情去安葬他們;每逢過年過節,你以一寸的感情祭拜他們,這就是無違而孝。

反面,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以三寸四寸,甚至一尺兩尺的感情去對待,那就叫違而不孝了。

那是不是父母待我不仁,我就可以不孝呢?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用到孝上,就是關於孝不孝,是有一個通行的社會認知的。把老娘棄之不養,就是社會公認的不孝。你不能說我娘倆感情淡泊,她以前對我不好,她對我一丈,我現在還她一丈。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咱們現在是把這個訂成法律了,但是在孔子那個時代,這個屬於禮的範疇。

孔子又說過,「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親在的時候,你跟著他走陽關道。父親一去世,你馬上就走獨木橋。在孔子看來,你就算想走陽關道,從尊重父親的教誨的角度,你也得忍個三年。你在父親的道上獨自走三年之後,還是覺得要走獨木橋,那就不是你不尊重父親的意見,反而是踐行了父親的教導了。這就叫無違於父之道,是孝。

我們對待孝文化,要去蕪存真,找出孝的真諦而遵行之。孝不等於順。愚忠愚孝,和不忠不孝一樣,都是違禮的。


這個問題把孝經看完,你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居不同位的孝有不同的內容,比如居於君位的孝是以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相關的,居於子位的,當然是跟父母相關了,但是孝是有義為前提的,就是不能因為盡孝而把父母置於不義的位置,比如父親要拿大棒打你,你得先跑,而不是站哪裡硬抗,所以那個所謂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些根本就不是正經的孝文化。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形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以上是孝經中的原話,哪裡是在教你愚孝做奴才,不過是後世想做奴才的給自己扯了張大旗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