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是虎妞怀孕的那段。就是她狂吃狂吃狂吃然后孩子太大难产。

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将来会用得上的生理知识。

几年之后回看,是虎妞死的那段。「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那时候看过几个纪录片,也学了近代史,看这段的时候就是觉得「万恶的旧社会!」

前不久再看,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关于小福子。以下是原文:

二强子走后,祥子和小福子一同进到屋中。

「我没法子!」她自言自语的说了这么句,这一句总结了她一切的困难,并且含著无限的希望——假如祥子愿意娶她,她便有了办法。

祥子,经过这一场,在她的身上看出许多黑影来。他还喜欢她,可是负不起养著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他不敢想虎妞一死,他便有了自由;虎妞也有虎妞的好处,至少是在经济上帮了他许多。他不敢想小福子要是死吃他一口,可是她这一家人都不会挣饭吃也千真万确。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你看看知乎上婚姻家庭方面的提问,绝大部分都是有钱就能解决,问题就是没钱。多少人挣扎在活不好又死不了的泥淖中?

我口拙,说不出什么大道理。

只是觉得人越老了,越觉得自己是祥子。明明没做错什么事情,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勤俭节约,讨好上司……结果干得比别人多攒得比别人少。诉苦吧显得你特别计较,忍了吧还真挺气人,就算不伤筋动骨但软刀子割肉也受不了啊。清醒地看著自己无力地挣扎,还挣扎不明白什么。

周围的人也都是祥子。各自为政地努力,像动物世界里从邻居那儿偷石子儿的企鹅,仨瓜俩枣的整天气愤,结果呢?被薅完羊毛再被当韭菜。看个视频都一会儿VIP一会儿VVIP一会儿VIP中P。店大欺客,你连喊两嗓子的声音都不会被人听到。

因为疫情期间的种种而倾家荡产的人,更像是好不容易买上了车又被征兵丢了车的祥子。

小马儿的爷爷,曹先生,刘四爷,孙侦探,阮明,这些人现在依然活生生地生活在我们周围,换了名字和外貌,依然做著一样的选择,承受一样的结果。

我想我以后不会再看多少遍骆驼祥子,老了,难得糊涂。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年轻时候救助那一对爷爷和孙子,爷爷饿倒了,祥子帮忙买了吃的给他,爷爷还留著孙子吃!别人说拉车的结局就这样,明显祥子不信,最后的祥子,拉著破车,捡著烟头,行尸走肉!同现在多像,阶层固化后,你以为你能靠勤奋,努力,完成阶层转化,最终99.9%的人也只是就这样过完一生!

突然想到其实现在的固化已经快达到祥子那个时候了,除了现在能吃饱,给你一种国泰民安的感觉,其他都类似,你以为你慢慢攒钱就能买一辆车(房),再买一辆车(房),最终靠收租变成上流人,结果呢,祥子努力三年不休息,买了车,碰上乱匪,车没了,你一家人努力买房,房价轻松涨到你买不起,房子不再是住的,是炒的,有些阶层打倒你看都不看你,和乱匪一样,不需要理由!祥子为了自己的第二辆车,又努力两年,还被虎妞占了便宜,你呢,为了还房贷,忍受各种sb领导的pua,就为了不能断房贷,

回头写后面,骆驼祥子这本书真是常读常新


只觉得他的不幸就像我的不幸,不能感同身受,只能因为他更可怜,而庆幸自己还可以。


描写天空星星乱窜,突然出现了一颗流星。


抱歉哈,没读过这本书。


小福子的悲惨经历让人唏嘘不已,祥子对她的感受更是印象深刻,也许由于作家老舍一直暗恋的恩人的女儿,后因家道中落不幸成为暗娼,这个角色投射了作家很多的情感。在小说同名电影中,演员殷新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形象,成了电影中的「催泪弹」。


祥子被大兵掳去,晚上拐了骆驼偷偷跑的那一段,看著书都能感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那种无力感扑面而来。


《骆驼祥子》这本书,讲述了社会如何将一个好人变坏,同时也有一个来不及变坏就被生活欺压至死的人――小福子。

我对小福子的章节印象非常深刻。不同于《骆驼祥子》中的其它女人,她善良而卑微。祥子生命中的三个女人,虎妞将他身体压垮,让他染上烟酒,夏姨太让他堕落,而小福子是她生命中最后一道光,她死了,高等洋车夫祥子也就「死了」。

小福子一生只是一个附属物,为了家庭被卖,被抛弃后回家,为了弟弟继续被迫卖肉。「姐姐!姐姐是块肉,得给弟弟吃。」一旦开始被卖,就会一直被卖,这也是当时底层社会女性的共同命运。被虎妞欺侮,被父亲二强子打骂。亲人们有愧疚吗?有,但是有限,时间一长,再加上酒精的作用,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最后被卖到白房子,草草地过了一生。

她没有抗争的权利,更没有变坏的权利,只有走向死亡的归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